如何快速入睡?最佳睡眠姿勢又是什麼?|權威專家解答15個睡眠困惑

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睡眠是自然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然而受困於工作與生活的各種壓力中,當代社會,安睡整晚似乎已經成為奢侈品。
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對睡眠的理解卻仍然模糊不清,許多常見的誤解和迷思不僅影響健康,也阻礙我們體驗和恢復最佳的身心狀態。
本期我們收集網際網路上最熱門的睡眠問題 —— 從如何快速入睡到最佳的睡眠姿勢—— 分享世界頂級醫學和生物學專家的權威解答在探索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清晰地認識睡眠背後的機制,還能激發對生活方式的反思與調整。
研究揭示睡眠的重要性和複雜性,提醒我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也要給予身體和心靈必要的休息。好吧,拿起枕頭,找個舒適的位置,讓我們一起揭開睡眠的面紗,探索解決失眠之夜的良方。
好的睡眠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
更是心靈與精神的全方位修復

QUESTION 01 

如何才能快速入睡?

How can I fall asleep faster?

全球每月平均有20萬次關於這個問題的搜尋,看來我們都在探索迅速入睡的秘訣。關鍵在於睡眠荷爾蒙褪黑素的作用。
褪黑激素由松果體分泌,受不規律的睡眠模式的影響。經常變化入睡和醒來時間會混淆生物節律,影響褪黑激素的釋放,因此一致的睡眠和覺醒週期至關重要。
影響褪黑激素的其它關鍵因素還有螢幕的藍光,因此建議在睡前至少一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裝置。黑暗的房間有助於刺激褪黑激素的產生,因此遮光窗簾很重要。

QUESTION 02  

究竟多少睡眠才合適?

How much sleep do I need?

這個問題每月平均有10萬次全球搜尋。答案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年齡和健康狀況。兒童需要10-12小時睡眠,而13至18歲的青少年需要8到10小時睡眠。
通常,成人每晚至少需要七小時睡眠。隨著年齡增長,所需睡眠時間也會增加,因為睡眠模式會發生變化。老人常常睡得較淺,入睡困難,或在夜間多次醒來。
如果你身體不適或者遭遇精神困擾,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相應調整和增加。
根據個人的需求、活動水平和健康狀況,具體睡眠時長因人而異。如果你白天感覺神清氣爽、思維敏捷,就代表睡眠充足。

QUESTION 03

睡前如何避免胡思亂想和負面情緒?
What are the best practices for managing rumination and negative thoughts when trying to fall asleep?
如果你由於胡思亂想或焦慮導致失眠,可以嘗試使用引導式呼吸的默想策略:
當思緒紛飛時,不要強迫自己控制,而是溫柔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深沉吸氣,緩慢呼氣。感覺氣息的進入與離開,減慢呼吸速度和頻率,幫助平靜心緒。
然後將思緒從身體的一個部位逐漸移動到另一個部位,感受身體每個部位的放鬆。
你還可以使用「心理漫步」的策略 —— 在腦海中想象生活中某條熟悉的路線,詳細描繪出來,彷彿自己正在漫步其中。

QUESTION 04 

感覺異常疲憊卻又難以入睡,為什麼?

Sometimes I am physically tired but can't fall asleep. How is that possible?

這被稱為「疲憊但警覺綜合症」,是由壓力和焦慮驅動的。即使你感覺身心俱疲,快速運轉的思維也會啟用神經系統的「戰或逃」反應,使你依舊保持警覺。
暢銷書《為什麼我們睡眠》中闡述:「為了入睡並保持睡眠,我們需要朝著相反的神經系統方向發展。我們需要轉向被稱為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鎮靜神經系統。
如果你時常有這種經歷,可以嘗試在睡前進行放鬆練習,緩解壓力和焦慮。比如深呼吸練習、漸進性肌肉放鬆和引導默想。

QUESTION 05

睡眠的最佳姿勢是什麼?
What is the best position to sleep in?

舒適度和健康狀況不同,睡眠的最佳姿勢因人而異。保持脊柱自然對齊、使用合適的枕頭和床墊都是睡眠質量的關鍵。但通常推薦側臥姿勢,特別是左側臥。
左側臥可以促進心臟的血液迴圈,減少對血管的壓力。此時胃的位置也低於食道,有助於減少胃酸反流的發生,同時幫助保持氣道通暢,減少打鼾帶來的睡眠障礙。
此外,側臥時脊柱自然彎曲,有助減輕背部和頸部壓力。左側也是淋巴系統的主要排毒通道,有助淋巴液排出體內廢物。
最後,儘量避免仰睡,這會顯著增加打鼾的可能或者引起氣道塌陷,導致缺氧。

QUESTION 06

長期睡眠不足會怎樣?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not getting enough sleep?

睡眠對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睡眠不足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深遠,短期後果可能包括認知功能受損、情緒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
工作時的睏倦和疲勞可能導致生產力下降、創造性思維困難以及錯誤和事故。長期睡眠不足還會縮短端粒,加速衰老。
缺乏睡眠更潛在的後果,則可能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增加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抑鬱症以及糖尿病的風險

QUESTION 07 

無論何時入睡,都會在特定時刻醒來?
Why do I wake up at 3:30 a.m., no matter what time I go to sleep?
大多數人在夜間經歷多個睡眠週期。每個睡眠週期大約持續90分鐘,包括淺睡眠、深睡眠和 REM(快速眼動)睡眠。
在特定時間醒來,可能是由於睡眠週期結束或是養成習慣所導致的。特別淺睡眠階段更容易醒來,因此即使入睡的時間不同,也可能在相似的睡眠週期中醒來。
在快速眼動睡眠期,身體會暫時處於癱瘓狀態,這個階段結束時,身體需要重新調整位置,也可能會讓你短暫的醒來。
此外,生理需求(如膀胱充盈、飢餓等)也會導致我們在特定時刻醒來。這些需求會在夜間產生訊號,使身體有所感知。

QUESTION 08 

能否「儲備」睡眠或「彌補」睡眠?
Can we “bank” sleep or catch up on lost sleep?
很遺憾,你無法積累睡眠「債務」然後在以後償還。研究表明,身體只能收回大約25%失去的睡眠時間。如果你長期處於睡眠債務中,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然而,如果你預見到會有睡眠不足的情況,可以提前增加或「儲存」睡眠,儘量減輕即將產生的睡眠缺失對身心的影響。
這對不規律工作時間的特殊職業尤其有用,不過並不能完全消除睡眠不足的影響。

QUESTION 09

半夜醒來後,如何快速重新入睡?
What are some of the best practices for getting back to sleep after waking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再次入睡,不妨接受閉目養神休息的概念。這有助於降低壓力水平,自然而然地幫你重新進入夢鄉。
與其強迫自己快速入睡,還可以採取更加放鬆的方法。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放鬆或默想,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此外,換一個更舒適的睡姿,可能會感覺更放鬆。
看時間可能會讓你更焦慮,儘量不要檢視時鐘。如果超20分鐘仍然無法入睡,起床做一些輕鬆的活動如閱讀,直到感到睏倦,再回到床上,切忌使用電子裝置。

QUESTION 10

白天補覺有助於提升睡眠質量嗎?

Will a nap help me “catch up” on sleep or just contribute to my insomnia?

一般而言,如果你有失眠問題,白天不應小睡「補覺」。反而應該避免午睡,這樣到正常就寢時間會更容易感到睏倦。
可以把這種情況想象成壓力鍋。透過避免午睡,可以累積睏倦的壓力。而午睡就像打開了壓力閥,釋放了一些蒸汽,結果晚上就寢,你就失去了強烈的入睡壓力。
如果你不容易失眠,白天適度小睡是可以的。事實上,有研究表明,午睡可能對心血管和大腦的健康都有益處。

QUESTION 11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區別?

Is it better to be a morning person or a night owl?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生物鐘(晝夜節律)上。晨型人的生物鐘使他們在清晨精力充沛;相對而言,夜型人通常晚上更為活躍,早晨較為疲倦。
從生理角度來看,通常晨型人的生物鐘與自然光週期相一致,更容易獲得充足的陽光照射,有助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但每種作息方式都有其適應性和潛在優勢,關鍵在於生活習慣以及睡眠的時長和質量。所以無論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在本質上並沒有優劣之分。
重要的是,每個人應根據自身生理特徵和生活方式選擇合適的作息時間,適應自己的生物鐘,才能提高睡眠和生活的品質。

QUESTION 12

隨年齡增長睡眠越來越差,怎麼辦?
What should I do if my sleep worsens with age?
研究表明,65歲以上的年長者深度睡眠和睡眠質量往往會隨年齡顯著下降。睡眠變得更加零散,效率降低,時間也較短。
隨著年齡增長,生物鐘的變化使後半夜的睡眠變得更加脆弱,這增加了早醒的可能性。所以老者可以嘗試逐漸推遲睡眠時間,以促使身體在早上更晚時醒來。
此外,服用適量的安全補劑如褪黑素、鎂硫酸鹽或鎂甘氨酸補充劑也有助於睡眠。

QUESTION 13

完美的午睡時間是多長?

What’s the perfect amount of time for a nap?

午睡的效果因人而異,雖然無法替代優質的夜間睡眠,但依舊可以幫你恢復精力。


科學研究表明,午睡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睡眠惰性 —— 即在深度睡眠或快速眼動REM睡眠中醒來後的昏昏欲睡感。
因此,為了限制睡眠惰性,同時獲得最佳的恢復效果,建議午睡在20到40分鐘,儘量不要超過這個時間。研究表明,超過1個小時的午睡有可能導致睡眠惰性。
此外,儘量避免在臨近晚間時小睡,以免擾亂生物鐘和身體的自然睏倦感。

QUESTION 14

有哪些真正可以輔助睡眠的補劑?
What are the key supplements for sleep?
補劑不應作為解決睡眠問題的首選方法。關注睡眠質量、規律性和時間,並最佳化陽光/黑暗、溫度和其他因素,這些方法對最佳化睡眠比任何補充劑都更有影響。
但最安全且研究最充分的睡眠補充劑是「褪黑激素」,能夠輔助更快入睡並延長睡眠時間,副作用小,且不會導致依賴。
在微調你的睡眠時,還可以嘗試在睡前30-60分鐘服用下列補劑。
鎂硫酸鹽或鎂甘氨酸補充劑,可以引起輕微的睏倦,增加深度睡眠的時長;肌醇(900毫克)適合在夜間醒來並難以入睡的人,可以減少重新入睡所需時間。
提取自洋甘菊的芹菜素(50毫克)以及茶氨酸(100-400毫克),都被證實有助於減輕焦慮,幫助你放鬆併入睡。
最後,如果你有導致失眠的潛在疾病,如睡眠呼吸暫停、腿部不寧症或驚恐障礙,單純服用補劑無法解決失眠的根本原因。

QUESTION 15

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改善睡眠建議?
If you could give some tips for getting better sleep, what would that be?
保持你的睡眠時間表一致,包括固定睡覺和起床的時間(即使在週末)。這有助於穩定體內生物鐘,建立穩定的睡眠週期,儘可能遵循睡眠規律來同步入睡。
確保你在睡前避免刺激性飲料如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吸菸者因尼古丁戒斷往往醒得較早,而酒精則會減少深度睡眠。
睡前儘量放鬆身心,溫暖的泡澡、閱讀或其它放鬆活動可以使入睡更容易。儘量避免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裝置的藍光,因其可能干擾褪黑素的分泌,影響入睡
Reference
1.hubermanlab.com|Your Top Questions on Sleep Answered
2.sleepfoundation.org|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Sleep——The Internet's Most Common Sleep Questions Answered
3.sleepeducation.org|FAQs of Zzz’s: Answering your top 10 sleep questions
4.nytimes.com|What’s Keeping You Up at Night?Your trickiest sleep questions, answered by the experts.
5.sleepscore.com|8 Common Sleep Questions and Answers (From the Experts)
6.gwhospital.com|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Sleep
7.vogue.com|5 of the Most Googled Questions About Sleep, Answered by an Expert
祝一夜好眠,再做個美夢
| 馬太福音 11:28 |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絡授權
每一個追求精緻生活
和安穩睡眠的人
都應該有一款經典的
真絲眼罩
MATTENAI 高階真絲美容眼罩,就像一雙溫柔的雙手,在深夜之中愛撫你的雙眼,呵護你安然入眠,能讓你在睡夢中還能變美。
就像奧黛麗 • 赫本戴著眼罩舒心入睡那樣,醒來時朦朧的睡美人模樣,更惹人喜愛。
惟願這款經典
且不過時的 MATTENAI
高階真絲美容眼罩 / 枕套(睡眠系列)
帶著蘊含多種有益人體的氨基酸純天然蠶絲
讓你享受滋養肌膚的 SPA
呵護你安然入睡
每一天
MATTENAI:源自希伯來文「天上的禮物」的意思。
注重顏值,更看重品質的 MATTENAI 特別採用了6A級22姆米高規格的桑蠶絲(級別越高,姆米數越大,品質就越高,意味著更柔軟絲滑,更能保護肌膚),裡外六層均選用了高階真絲材質。
只為讓更多的睡眠困難者
更好地享受舒心的美容覺
點選下面小程式圖片
即可進入直接購買
真絲眼罩/枕套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