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路口大爺聊宏觀
錢去哪裡,資本當然是用腳投票。
誰強誰弱,不是一兩個資料說了算,市場交易出來的價格才是真話。
最近的世界變化非常值得一說。
你想更清晰瞭解世界經濟這幅圖景,一定要看到最底層的視角,那就是利率,利率是資本定價的基礎,經濟行為的驅動力,也會主導週期變化。
我們只需要用幾張圖,就能看明白,真實情況。
25年開年非常兇險,大家可能都沒意識到,中美10年國債利差從去年10月掉頭擴大之後,最近一個月又再次加速,倒掛幅度創下了歷史新高超過3個百分點,很誇張。
今年國內降息預期不斷推遲,也是因為中美利差實在太大。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代表的是市場認可的一個國家長期無風險利率。
如果錢放在美國,憑空就比國內多出3個點的收益,而且利率引導匯率,同期人民幣兌美元加速跌破7.35,還能賺個匯率升值的收益。
你是資本,你會作出什麼選擇。
為什麼中美利差會突然擴大,簡而言之,中國國債收益率跌得快,老美的漲得猛,對應的就是各自經濟狀態的一縮一脹。
我們看中國國債收益率,其實從23年以來就形成了下跌趨勢,近一年曲線更加陡峭向下,俗稱債牛,特別是24年底高層會議提出“適度寬鬆”,降息預期加速兌現。

中間這些波折和調整,就是央行出來和市場博弈,搞得投資者和監管都非常緊張。
一個健康的經濟狀態是不會有債牛的。
這裡有一個基礎概念,長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表明整個市場認為經濟疲軟,未來需要寬鬆貨幣的刺激,利率還得繼續降,而且大家也會湧入買高確定性的無風險資產,越多資金買國債,國債的價格就被推越高,
但國債每年給的利息是固定的,假設100塊錢面值,給你每年5塊錢收益,你的收益率就是5%,國債漲到125,還是5塊錢利息,你的收益率就跌剩下4%。
所以國債價格大漲,收益率就會下跌,這就是債牛。
當年日本失落30年期間,也伴隨著長期的債牛,現在大家拿著中日債的曲線一對照,哦吼。

經濟增長壓力呼籲降息,匯率壓力最好是不降息,資本外流壓力也是不降息,這就是不可能三角。只能等中美利差收縮。
在此期間,去推高國內風險資產,是不明智的。
各家有各家的煩惱,美債被拋售,收益率上升太快,也不是好事。
美聯儲在23年9月開啟降息週期,但利率下跌趨勢走得並不順暢,美國的通脹粘性頑固、經濟增長強勁,加上市場也很害怕川寶的政策可能會造成物價上漲壓力更大,所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又逼近了去年降息前的最高水平,市場也在押注升破5%,一旦美國通脹資料不樂觀,就業資料太火熱,都會給降息帶來阻力。

美債定價的,不止美國資產價格,它還是全球無風險利率,所以5%啊,你想想全球各類風險資產、各型別企業真的能承受住利率高壓嗎,真的準備好習慣長期高利率了嗎。
另一個半球的歐洲,顯然也是很痛苦的。

歐元區經濟沒有美國強勁,歐央行只能和美聯儲分道揚鑣,選擇堅定降息,疲軟加上川寶2.0交易行情,歐元兌美元跌破平價,會成為25年的大機率事件。
還有一個會肯定加息的,就是日本了。

所以我們回顧一下會發現,各大經濟體的利率路徑都和過去截然相反,長期因通縮而低息的日本已經開始加息,長期以低息維持全球流動性的美國,很難降息,長期將利率維持在相對高位的中國,現在在加速下行。
理解了利率的變動方向,才能更加看清晰未來資金會流向哪裡,看清晰其他各類資產到底為何變動。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