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市場丨MLF招標方式改變影響幾何?——MLF招標方式調整點評

本文作者 | 郭再冉 顧懷宇 何帆 郭於瑋 魯政委
貨幣政策,債券市場
3月24日,人民銀行公告,將於3月25日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自本月起MLF操作將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
本次MLF操作方式調整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一是MLF實際中標利率將更加差異化,且大行MLF中標利率可能低於NCD發行利率,達到降低銀行體系負債成本的效果。二是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淡出,與買斷式逆回購同樣定位為流動性投放工具。三是MLF自2024年8月以來首次淨投放,貨幣政策態度邊際上趨於緩和。
對債市影響來看,央行公告發布後,市場情緒轉好,債市尾盤加速下行,全天1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約3.25bp至1.80%。短線來看,央行態度緩和,資金面壓力邊際下降,利好前期拋壓較大的短債,利率曲線有望走陡。對於債市長端,債券利率調整至接近銀行存款成本水平,上行動力減弱,但流暢下行的動力也尚不足,仍需關注權益市場行情、基本面資料、海外因素等如何演繹。
事件:
3月24日,人民銀行公告,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貸便利(MLF)將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3月25日,人民銀行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
點評:
一、如何看待MLF招標方式變化?
根據公告,MLF招標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為多重價位中標。本次招標方式調整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MLF實際中標利率將更加差異化,且大行MLF中標利率可能低於NCD發行利率,達到降低銀行體系負債成本的效果。3月24日,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NCD發行利率分別為1.93%和1.94%,均低於此前MLF利率2%的水平。參考2月MLF的投標區間,分佈在1.80%-2.20%,顯示出機構負債成本和資金需求的差異化。未來,銀行MLF投標利率可能參考自身NCD發行利率,並結合資金需求,大型銀行可能以低於NCD發行利率的價位中標。
二是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淡出,與買斷式逆回購同樣定位為流動性投放工具。自2024年7月25日,央行月內增加一次MLF操作以來,MLF操作的時間由每月15日推遲至每月25日,顯示出弱化MLF利率和LPR報價之間的關聯、淡化MLF利率政策屬性的意圖。本次將MLF操作調整為固定數量、多重價位中標,與買斷式逆回購的招標方式相似,表明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淡出,僅作為流動性投放工具。
三是MLF自2024年8月以來首次淨投放,貨幣政策態度邊際上趨於緩和。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MLF連續7個月淨回籠,存續餘額由7.27萬億元下降至4.09萬億元,累計減少了3.18萬億元;在此期間,3個月和6個月買斷式逆回購成為中期流動性投放的主要工具型別,實現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期限結構的調整。3月稅期後幾個交易日,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實現淨投放;本次MLF淨投放630億元,補充了1年期流動性,有助於改善銀行負債期限,表明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態度。
二、債市如何演繹?
央行宣佈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3月MLF到期3870億元)之後,市場情緒轉好,債市尾盤加速下行,全天1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約3.25bp至1.80%。
央行態度邊際寬鬆緩解債市拋售情緒。具體來看,3月以來資金價格也不似1月和2月大幅上行,DR007整體較1-2月有所回落;上週(2025/3/17-2025/3/21,下同),央行OMO重回淨投放,淨投放規模為8855億元;3月MLF也實現淨投放,同時,金融時報發文指出“據業內專家預計,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後,MLF資金成本將總體下降,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機構中標MLF的利率邊際下降緩解同業存單發行壓力。近期,消費貸新政落地,部分銀行也調降了消費貸利率,銀行繼續讓利實體經濟,但考慮到銀行淨息差的壓力,銀行負債端成本也需要調降,此次MLF中標方式的改變有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而緩解債市拋售情緒。
短線來看,央行態度緩和,資金面壓力邊際下降,利好前期拋壓較大的短債,利率曲線有望走陡。
2025年開年以來,資金持續緊平衡使得利率上行壓力從債市短端傳導到債市長端,與流動性高度相關的同業存單收益率、信用債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大幅上行,曲線走平。具體來看,截至2025年3月21日,1年國債、10年國債分別收於1.56%、1.85%,較2024年年末分別上行47bp、17bp,曲線極致扁平;1年AAA同業存單、3年AAA中票分別收於1.93%,2.03%,較2024年年末上行36bp、29bp。自上週央行OMO淨投放以來,信用債收益率下行較為明顯,上週全周3年AAA中票收益率下行幅度為7bp,信用利差下行幅度為10bp。
當前央行態度緩和,資金面壓力主動加大的機率下降(但也需關注臨近季末資金壓力可能季節性上升),前期由於資金面收緊而收益率上行幅度較大的國債短端、同業存單、信用債或迎來利好,收益率下行的確定性較高,極致扁平的國債曲線或也將陡峭化。
債市長端情緒轉暖,上行動力減弱。對於債市長端,央行態度緩和之後,市場情緒有所轉暖,短線流暢做空階段或已過,且經歷了一波調整之後,與銀行存款成本相比,1.80%的10年國債收益率或已不再那麼“極端”,債市長端進一步上行的動力可能減弱,基本面尚未走強情況下,10年國債120日均線阻力較強。但當前債市長端也尚未看到較強的利多因素,流暢下行的動力也尚不足,仍需關注權益市場行情、基本面資料、海外因素等如何演繹。
本文作者: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