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和流動性前瞻: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國宣佈將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加徵幅度超過市場預期。為了應對外部因素的影響,增量宏觀政策有望出臺。第二季度,降準和再貸款利率下調可能率先落地,政府債發行可能進一步提速。為了對沖對等關稅的影響,年內或追加政府債發行規模。降息亦有必要,但節奏與匯率有關,若美聯儲6月降息,國內降息空間亦可能開啟。
從銀行負債壓力的角度,3月國有大行NCD淨融資接近1萬億元,超過規範存款“手工補息”時期,反映出國有大行負債壓力持續累積。雖然2月以來國有大行同業負債流出的壓力有所緩解,NCD發行情況和票據利率顯示季末信貸投放可能超預期,銀行負債缺口仍較大。從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的角度,降準必要性上升。
從政府債發行來看,第二季度進入發行高峰,注資特別國債和超長特別國債可能開啟發行。上市銀行最新披露的第三支柱報告顯示,部分國有大行的銀行賬簿利率風險指標已經非常接近15%的監管上限,隨著超長特別國債開始發行,可能進一步加劇國有大行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壓力,而注資對上述指標的緩解有限,國有大行對1年期NCD等較長久期同業負債品種的需求可能持續。
3月流動性回顧:3月央行態度邊際緩和,稅期後逆回購和MLF操作轉為淨投放,MLF改為多重價位中標。3月DR007中樞為1.88%,較2月回落13bp。1年期股份制銀行NCD發行利率從2.00%左右回落至1.90%附近。3月MLF淨投放630億元,為2024年8月以來首次淨投放,買斷式逆回購淨投放1000億元。
4月流動性展望:第二季度政府債供給規模上升,央行可能擇機降準。第二季度政府債供給進入高峰期,5000億元注資特別國債分4期發行,超長特別國債也可能開始發行。預計4月國債到期量高達1.2萬億元,預計國債發行量1.4萬億元,淨融資0.2萬億元左右;預計地方債淨融資0.7萬億元左右。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國宣佈將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加徵幅度超過市場預期。為了應對外部因素的影響,增量宏觀政策有望出臺。第二季度,降準和再貸款利率下調可能率先落地,政府債發行可能進一步提速。
從銀行負債壓力的角度,3月NCD發行可能透露了國有大行負債壓力的持續累積,從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的角度,降準必要性上升。此外,上市銀行最新披露的第三支柱報告顯示,部分國有大行的銀行賬簿利率風險指標已經非常接近15%的監管上限,隨著超長特別國債開始發行,可能進一步加劇國有大行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壓力。

一、國有大行NCD放量背後的負債壓力
3月國有大行NCD淨融資接近1萬億元,超過規範存款“手工補息”時期的NCD淨融資規模,顯示國有大行的負債壓力遠超以往。2025年3月末,國有大行的回購淨融出餘額回升至3萬億元左右,看似負債壓力有所緩解。然而,2025年3月,國有大行NCD淨融資達到9600億元左右,較1-2月大幅上升,高於其他型別銀行的NCD淨融資,也高於2024年4-5月,規範存款“手工補息”後,國有大行NCD淨融資規模。這顯示出自2024年12月,存款自律釋出後,由於同業存款流出,疊加一季度繳準基數繼續上升,國有大行的負債壓力持續累積。


從國有大行非銀存款來看,2月開始,國有大行同業負債流出的壓力有所緩解,但3月NCD發行規模反而大增,可能反映了季末信貸投放超預期。受非銀同業存款自律的影響,2024年12月,國有大行非銀同業存款超季節性流出規模在3萬億元以上,2025年1月延續淨流出,2025年2月,非銀同業存款轉為迴流,1-2月合併計算,僅較歷史同期增加5000億元左右,仍存在較大負債缺口。3月末票據利率上行,結合3月NCD淨融資大增,可能顯示季末信貸投放超出銀行預期。


第二季度,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政府債發行可能進一步加快,超長期特別國債可能開啟發行,降準的必要性上升。根據財政部披露,第二季度,為國有大行注資的5000億元特別國債將分為4期發行,超長特別國債的發行計劃另行公佈,也可能在第二季度開始發行;此外,新增專項債的發行可能提速。根據我們測算,第二、第三季度將進入政府債淨融資的高峰期;考慮到對等關稅的可能影響,政府債發行還可能進一步加快。降息亦有必要,但具體落地節奏還取決於央行對匯率的態度。
同時,從相對水平來看,本次對等關稅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大約相當於單獨對我國加徵14%-18%的關稅。若其他經濟體透過談判降低對等關稅,影響可能高於上述水平。對等關稅幅度超預期後,年內可能進一步追加政府債發行規模。

從銀行監管指標來看,超長國債的發行可能進一步增加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久期錯配壓力,國有大行注資對指標壓力的緩解有限,這可能也是國有大行提升NCD備案額度、增加NCD發行的重要原因。從上市銀行近期釋出的2024年度第三支柱資訊披露報告來看,多家銀行首次披露了銀行賬簿利率風險指標的測算結果,部分國有大行的銀行賬簿利率風險指標已經較為接近15%的監管上限;考慮財政部向國有大行注資的影響,上述指標分母上升,但對指標的緩解較為有限。根據我們此前的測算,每年2萬億元的用於置換存量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對銀行賬簿利率風險指標的影響幅度在0.35%-0.70%。第一季度,債務置換的地方債以超長債為主;第二季度,若超長國債開啟發行,同時監管部門鼓勵銀行配合投放超長期貸款,這可能進一步增加銀行資產負債久期錯配壓力。從這個角度,國有大行對1年期NCD等較長久期同業負債品種的需求仍將持續,這可能也是國有大行大幅提升NCD備案額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2025年3月流動性回顧和2025年4月流動性展望
2.1 2025年3月流動性回顧
3月央行態度邊際變化,稅期後逆回購和MLF操作轉為淨投放。3月DR007中樞為1.88%,較2月回落13bp。1年期股份制銀行NCD發行利率從2.00%左右回落至1.90%附近。3月稅期之後,逆回購轉為淨投放;3月24日晚間,央行提前公告MLF運算元量4500億元,淨投放630億元,為2024年8月以來首次淨投放,招標方式改革為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標誌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淡出;3月買斷式逆回購淨投放1000億元。季末財政支出加快,大行淨融出規模回升至3萬億元左右。3月兩會後政府債發行提速,3月國債發行規模達到1.3萬億元,淨融資0.6萬億元;地方債淨融資0.9萬億元。




2.2 2025年4月流動性展望
第二季度政府債供給規模上升,央行可能擇機降準。根據財政部第二季度國債發行計劃,5000億元注資特別國債可能在第二季度完成發行,超長特別國債發行安排另行公佈,也可能在第二季度開始發行。4月國債到期量高達1.2萬億元,預計國債發行量1.4萬億元,淨融資0.2萬億元左右;預計地方債淨融資0.7萬億元左右。4月為繳稅大月,但從過去幾年來看,廣義財政淨收入對於流動性的回籠規模較低。當前國有大行負債缺口較大,第二季度政府債供給壓力上升;4月2日,美國公佈對等關稅,考慮到應對外部因素的影響,降準可能落地。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