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的北京中產家長,一個寒假給孩子花多少錢?

*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文|石萬
寒假前最後一個週末了,孩子趴在桌上補老師留給他的作業,我抓耳撓腮補編輯留給我的:“不卷的西城中產家長,一個寒假給孩子花多少錢?”
先說明,我可不是中產,雖然是北京土著,也還要租房住,西城老破小的房租每個月就花掉工資一大半,家裡一人帶一娃一貓,乾乾脆脆地用掉工資另一半。“卷不卷”也不好說,我認識的人都說自己不卷,他們就像酒醉的人不會承認自己喝多。所以,我當然也是不卷的——反正興趣班沒報幾個。總之,以下的寒假花銷,就是在這樣的生活基礎上展開的。
我原以為盤點假期的開銷就是算算吃喝玩樂花了多少,甚至還想過為了文章有個體面的開頭,該把第一筆花費交付給誰,展覽、話劇還是音樂會之類?結果,首先來收賬的是甲流。準確的說,寒假第一天,甲流就來了。

《小夫妻》劇照

還好,相比剛一入冬家裡老小就經歷了小兩個月的支原體肺炎,這場流感算是手下留情了。我們甚至沒去醫院,全靠網上預約的上門檢測和外賣的奧司他韋渡劫。孩子憑著藥勁兒和十天之後要去珠海旅遊的心願,花了三四天就完成了高燒的起落。開銷也就集中在買藥上,1200塊左右吧——發燒那天,孩子正巧在姥姥家,他吃了5天藥用來治療,我和姥姥姥爺分別吃了10天藥用作預防。
既然說到了看病吃藥,不如就把相關的費用算完吧。首先是“小兒推拿”,一次140元,假期去了6次,大都是在調理過年胡吃海塞造就的積食,加上又買了些精油、泡腳藥之類,差不多又是一個1200塊。我是從去年開始對小兒推拿產生依賴的——沒錯,雖然被推拿的是孩子,但真正需要它的人可能是我。說起來也是寒假,上個寒假,孩子陷入了輕微的抽動症狀,每天清晨和傍晚,他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像個小公雞一樣響亮地清嗓子。一開始,我沒太當回事兒。抽動症不好確定誘因,呼吸道感染、過敏、用藥、壓力、情緒,都可能誘發。我想著,出去度個假,調整調整生活狀態就能好了吧?去了海南十天,症狀更明顯了。後來我才知道,那裡溫暖潮溼的環境可能藏了更多孩子的過敏原。
按計劃,我們在大年二十九飛回北京過年,大年三十當天,就去兒童醫院樓上樓下跑了個遍。從內科到神經科又到變態反應科,檢查無數。醫生最終建議先對扛過敏。一兩個月過去,改觀不大。我看小紅書上說,從中醫角度看,抽動症叫“風症”,調理調理肝脾就能控制。我們就趕緊跑到中醫院喝了兩個月的中藥。每週都要找一天去調整藥方,隔天再去取藥,花費大把時間,好在有些成效。費用就先不算了,反正是單位給子女醫藥費報銷額度的好幾倍。沒想到,最終的痊癒竟然是在偶然的三次推拿之後。

《米小圈上學記》劇照

我知道,不能因為這樣就說是推拿治好了抽動症,但你能理解那種情緒吧?——從此“小兒推拿”這個手段在我心裡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頭疼腦熱咳嗽積食,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要拽孩子去推一推,有時一連推三天,有時一連推五天,即便沒什麼症狀每週也要去一次,去了,心裡就踏實了。有時候我覺得,它更像一劑開給我的藥,或者一道符。如果是盤點孩子一年的花費,不用仔細算,光推拿也至少過萬。但對我來說,這是一筆不可撼動的開銷。
孩子一年級,這個寒假是我們迎來的第一個正經當回事兒的假期。所以,安排了兩項檢查:一是視力,二是牙齒。先說牙齒,幼兒園大班的時候他集中換了一批牙,剩下些還要用幾年的,全是小黑牙。補一顆500塊,再算上檢查費、麻藥之類,10顆牙修補完花了大幾千塊。就醫的過程,花費最多的永遠是時間成本,補牙不能急,有時一次補一顆,有時要兩三次才能補一顆,就這麼跑了小半年。誰還敢不按時複查呢?還好,這次沒什麼大問題,只是給一顆已經成熟的六齡齒做了窩溝封閉,花費405。除了齲齒,孩子還有個問題是牙不整齊,不過醫生說還沒到矯正的年紀,正畸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不知道會落在哪個假期的頭上。還好視力勉強過關,檢查花費200塊。以上四捨五入,大體3000元。

《陪你一起長大》劇照

差點兒忘了,毛孩子看病也花了3000多塊。在我下面要寫到的旅行期間,我們把貓放在了父母家寄養,結果病了,肛周爛了兩個洞。醫生說可能是換環境的應激反應,歲數大了,你們遠遊,它不開心。上有老貓,中年人行事必須再多些羈絆,從年二十九到大年初六,既要不停地參加各種組合的家庭聚會,又要每天到寵物醫院報道,打針、換藥、照雷射,時間排得滿滿當當。不管天多冷都要滿足小朋友的戶外活動時間,但不能走得太遠,醫生說,提防老貓傷口出血,別獨自留它在家裡太長時間。還好,這種連滾帶爬的樣子,本來也是我生活的常態。
假期的重頭開銷還是在旅行。我們今年的目的地是珠海,孩子被廣告裡虎鯨躍出水面的主題樂園種草了一年。一年之中他反反覆覆地發願使我確信,“長隆”已經成了我們通往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旅遊目的地的必經之路。所以,即便預料到此行多半是去看人潮,我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出發了。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帶孩子出遠門,萬事圖方便,選了不早不晚的航班和離海洋主題樂園最近的酒店,下樓五分鐘就能抵達“戰場”。往返機票4500元,兩晚的住宿包含三天不限次進出樂園的門票3700元。在按計劃大年二十九飛回北京過年前,還有四晚住宿,換到其他酒店,花費3600元。與這四晚相對的白天,我們先是在珠海閒逛,後來又到澳門吃吃喝喝了一番,還意外收穫了圓明園獸首展。零零總總的開銷相加,這次出行差不多花了1萬7千塊。

《三十而已》劇照

人滿為患的旅遊旺季,各方面的價效比就沒必要談了,也沒有所謂值不值。一路上我都不斷地自我訓誡:“千萬不要拿你自己那套所謂旅行的意義去衡量所要經歷的一切!”此行,我存在的意義就是做好陪伴。孩子還是很開心的。對於澎湃的人山人海,他很淡然。就像是一個經歷過一號線早高峰的中年人,再看多少人頭烏泱泱湧動,在他眼裡也不過是:這算什麼。也許是我這個比喻有點兒問題,畢竟作為一個真正經歷過爬擠地鐵的中年人,我並沒有那麼冷靜。如果現在有人問:你們在樂園裡看到什麼了呀?孩子或許會回答:鯨鯊、虎鯨、北極熊,煙花……還有雞蛋仔。我只能說出一個字:人。很多個時刻,我都在真真切切地擔心發生踩踏。如果問,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孩子沒準兒會說:吃了很多的冰淇淋。我只想說:沒踩踏!撿回了兩條小命兒。
有一天晚上,我給編輯發了一張人頭照,是煙花秀散場後密密麻麻走向樂園大門的人,揚言自己至少能發一萬個字的感受給她。結果,日行兩萬的步數,把一萬字走散了。我們當時還想了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長隆回來後,我退掉了所有的興趣班。我現在已經忘了那種決絕的情緒。努力回想,動因恐怕是當時跟隨著人潮忽忽悠悠向前浮動時那種深埋在其中的渺小感。它站在了任何所謂“卷”的對立面,消解一切風花雪月急功近利,甚至也可以說消解一切想要努力的動機,它讓你忘了你在哪兒,為什麼在?卻讓你想:我憑什麼在這兒?別想了,慢點兒走,跟著走,別摔倒。

《初來乍到》劇照

其實,我眼下已經沒什麼興趣班可退了,孩子每週有三項課外學習:鋼琴、乒乓球和外教的英語課。甭管西城還是哪城,這種安排在北京一年級的孩子裡頂多算低配。標配是什麼呢?就我身邊來說吧,除了英語、樂器、以及至少一項專門訓練的運動,女孩兒舞蹈、男孩兒程式設計,不分男女的硬筆書法,數學思維、閱讀啟蒙……這基本是底線,不設上限。
先算我自己賬吧,鋼琴課一節500塊,原本每週一節,老師回家過年,一個假期最終就上了兩節課。外教課每週一節300塊,年前他回自己的國家休假,課程改在線上,上了3節。乒乓球在開學前集訓一週,5天,1200塊。一共3100塊。嚴格來說,這些錢都是預先支付過的,消耗課時但不用現場掏兜兒。我還是把它算在寒假開銷之內了,畢竟,很快就要交錢續課啦。
我說興趣班已無可退,因為這三專案前都是孩子的心頭好。他很幸運,遇到了自己極其喜歡的三個老師。其他的課,也不是沒有上過,但難堅持。我過去比現在“卷”一點兒,想卷體育,覺得孩子身體好就行,卷身體不叫卷。籃球、游泳、體適能報了個遍,從平衡車到小輪腳踏車再到滑板,接近極限運動的也都想沾邊兒。
除此之外,跆拳道空手道散打搏擊,能防身的技能總還是要選一項學學吧?別害怕,後面說的這些沒報課,但都試過。光是試課,每個週末就能把時間填的挺滿的。再後來,籃球班和游泳館都跑路了,損失了差不多2萬塊錢吧。但是我發現,孩子聽了偷著樂。我也就樂了。幸好跑了,其實我也早就不想上了,但是下不了決心,半途而廢終歸不好,也挺貴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見識過籃球教練訓孩子,我站在場外,整節課汗毛都立著。
還是那句話,有時候不知道是誰的需要,也很難說錢花給了什麼。

《小捨得》劇照

賬單接近末尾,剩下些零零碎碎。給孩子在圖書大廈辦了一張999塊的借書卡,卻發現最喜歡的一套科學繪本不能借走,一箱子書買回家,又花了500塊。看了兩場春節檔的動畫電影,飲料爆米花加在一起,花了300塊。附近公園的冰雪世界250塊,無動力樂園168塊。去TeamLab看展249塊,吃飯300塊。一場音樂會1020塊。環球影城有年卡,吃飯、買玩具零頭抹去就算花了500塊吧。和這些相關的交通費之類實在記不住,說不清,就不算了。這段加起來差不多4300塊。
到此為止,此前提到的所有費用加起來,沒算錯的話,一個假期孩子花費大約30400塊。應該還有遺漏,但不想算了,心臟承受不住了。孩子在旁邊安慰我,媽媽你別哭,我的壓歲錢可以先借你。我心說:你可別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漏掉的就是你媽天女散花一樣給出去的紅包呀!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