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星巴克Subway等5家知名連鎖餐廳,用的竟然不是真雞蛋!!?

這陣子,全美“蛋荒”
不僅讓消費者吃蛋難上加難,
也讓許多餐館不太好過。
然而最近,
福克斯釋出的最新報告稱,
一些大型快餐連鎖店
用的竟然都不是“真正的”全蛋!
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起來看看~
如今,雞蛋已經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尤其在快餐店裡,更是隨處可見雞蛋的身影。
然而最新報告顯示,有些餐廳出售的食品可能並不含有傳統意義上的“100%真雞蛋”
(圖源:foxbusiness,版權屬於原作者)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指出,食品製造商經常使用巴氏殺菌蛋製品,原因是“方便且易於處理和儲存”。
該機構稱,加工蛋製品一般包括“打蛋、過濾、混合、穩定、巴氏殺菌、冷卻、冷凍或乾燥以及包裝”等工序。
(圖源:eatthis,版權屬於原作者)
食品安全檢驗局還規定,蛋製品無需額外加工即可食用。這使得加工蛋製品對快餐連鎖店、餐館,以及醫院、養老院等機構更有吸引力。
報告還列出了10家代表性的快餐連鎖店,分別為5家使用全蛋和5家不使用全蛋的快餐店👇
👎不使用全蛋的快餐店:
星巴克
(以下圖片均來自:foxbusiness,版權屬於原作者)
雖然星巴克將其早餐三明治列為含有“全蛋”,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雞蛋。
雖然“全蛋”中也含有雞蛋,但還列出了一系列新增劑:水、大豆油、改性食品澱粉、乳清固體和檸檬酸。
Chick-fil-A
Chick-fil-A 曾公開承認尚未提供100%非籠養雞蛋,但聲稱正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根據營養成分表,其供應的雞蛋是由全蛋、水和其他新增劑製成的。
該公司在網站上的宣告中承諾:“我們致力於優先考慮成分透明度和負責任的採購夥伴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承諾到2026年只採購100%非籠養雞蛋。” 
Dunkin'
Dunkin'在早餐提供的雞蛋餅,既有真雞蛋,也加入了一些新增劑。
根據營養成分表,其他成分包括水、改性玉米澱粉、黃原膠和檸檬酸。
Subway
雖然賽百味的早餐三明治使用雞蛋,但其中含有多種新增劑,包括葡萄糖、瓜爾膠、丙二醇和甘油。
該公司承諾在北美轉向生產無籠母雞產的雞蛋,但目前尚未實現。
Subway 表示:“由於供應有限,目前美國市場上10%的雞蛋和加拿大6%的雞蛋均來自散養母雞。我們將繼續每年增加散養母雞雞蛋的比例,目標是到2025年讓北美和拉丁美洲的雞蛋100%都來自散養母雞。”
漢堡王
據漢堡王快餐連鎖店介紹,該公司推出的多種早餐食品都含有“液態雞蛋巴氏殺菌混合物”
FOX Business 稱,漢堡王早餐三明治所用的雞蛋是含有多種新增劑的“液體雞蛋巴氏殺菌混合物”,但該產品營養成分表已從公司網站上刪除。
👍使用全蛋的快餐店:
麥當勞
麥當勞的早餐選單上的所有食物都是用真正的全蛋製作的,但每種食物的製作方法有所不同。
招牌圓形雞蛋是由美國農業部A級雞蛋打成的“蛋圈”製成的。
但據麥當勞稱,其炒蛋和摺疊蛋(就像培根、雞蛋和乳酪餅乾上的蛋)是用液體雞蛋製成的。
這些液體雞蛋經過預煮和摺疊,然後由供應商速凍,到店後再用黃油烹製。
此外,麥當勞的香腸捲餅雞蛋也是預先煮好的液體雞蛋,其配料包括:香腸、西紅柿、青辣椒、洋蔥和調味料,然後進行速凍以保持其口感。
Taco Bell
塔可鍾曾承諾,美國所有塔可鍾餐廳均供應100%整隻無籠雞蛋。
該公司稱,目前塔可鍾擴大了範圍,在美國和加拿大所有餐廳的全部選單上,都提供100%非籠養雞蛋原料,包括特色醬料等限時優惠。
Wendy's
據網站介紹,該公司的早餐三明治只使用新鮮打碎的A級雞蛋。
此外,由專業動物審計師認證組織(PAACO)認證的審計員,每年都會對該公司的美國雞蛋供應商進行獨立第三方審計
自2004年成立以來,PAACO 一直是動物福利審計領域的權威機構。
PAACO 一些其他持續合作的夥伴還包括麥當勞、泰森食品(Tyson Foods)、美國家禽和蛋類協會(the U.S. Poultry and Egg Association)以及全國豬肉生產者委員會(the National Pork Producers Council)。
Whataburger
Whataburger “致力於新鮮”,在門店提供北美農場新鮮的西紅柿、土豆、生菜、雞蛋、家禽和培根
它還供應100%新鮮的牛肉、每日店內切制的新鮮蔬菜、用來自美國奶牛場的牛奶製成的乳酪等。
該公司稱,其所有供應商均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並且經過官方認證。
Panera
Panera 推出了一款用新鮮雞蛋製成的雞蛋三明治,這款三明治推出的同時,該公司還向 FDA 請願,要求明確定義“雞蛋”的具體含義。
該公司在2018年聲稱,FDA 法規並未對雞蛋做出定義或標準,許多連鎖店提供的雞蛋產品中含有十幾種新增劑。
然而,Panera 的早餐產品並不全都是用新鮮雞蛋製成的,有些仍然含有巴氏殺菌雞蛋或液態全蛋。
各位小夥伴,對此你有什麼看法?這些資訊對你的用餐選擇會有影響嗎?一起來聊聊~
文字 排版 | 小學燊
圖片 | 部分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小學燊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僅代表吃貨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