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海獨角獸IPO大漲80%

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開盤大漲。
作者 I 王露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今日(9月26日)上午,上海合合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合資訊”)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此次IPO,合合資訊發行價為55.18元/股,首日高開81.23%,截至目前市值破100億元。
合合資訊乍聽陌生,它的產品可能更為人熟悉:查公司的啟信寶以及名片全能王、掃描全能王。身後創始人鎮立新博士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2006年他抓住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機會,在上海創辦合合資訊,一路集結一支投資人隊伍。
透過合合資訊,我們看到一場十年之久的“查查”公司們爭奪大戰。有意思的是,相比天眼查和企查查,行業老三啟信寶的母公司率先上市了。
56歲中科院博士
創業十八年,坐擁一個IPO
出生於1968年的鎮立新來自湖北荊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學霸。2000年他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畢業,獲得模式識別與智慧系統博士學位。
隨後,鎮立新隻身來到上海,加入摩托羅拉中國研究院。期間,他一直專研OCR(光學字元識別)技術,嘗試將OCR、名片識別及智慧手寫識別技術結合,並將其運用到觸屏手機上。憑藉該技術,摩托羅拉推出了全球極具里程碑意義的智慧手機——“明”系列。沒想到,這幾乎是摩托羅拉最後的巔峰。
2006年,仍在摩托羅拉任職的鎮立新開始探索,果斷在上海創立合合資訊的前身合合有限。直到2009年,鎮立新離開了摩托羅拉,正式進入合合資訊。
創始團隊中既有中科院校友,也有摩托羅拉的老同事。7位核心成員中有6位曾在摩托羅拉中國研究院工作,其中羅希平為鎮立新校友,博士同樣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與智慧系統專業。
那一年年底,合合資訊的處女作“名片全能王”正式登入蘋果的App Store。許多職場人士應該都聽說過或用過這款產品——手機拍攝名片後,可以自動完成裁切、辨識、歸檔等步驟,生成通訊錄資訊,省去了逐字輸入的繁瑣步驟。
此後,合合資訊又推出王牌產品“掃描全能王”,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輕鬆將檔案轉換成想要的格式。另一款核心產品“啟信寶”則源於一場收購——2015年合合資訊收購蘇州貝爾塔,整合雙方資源推出啟信寶APP,作為向大眾使用者提供企業資訊查詢及商業調查服務的平臺。
這三款C端產品在全球擁有龐大的使用者基礎,截至2023年底累計超過9.4 億首次下載量,2023 年12月月活合計約1.5 億。
招股書顯示,此次上市募資的主要用途便是投向人工智慧C端產品及B端服務研發升級專案。接下來公司將重點打造垂直大模型,積極研發大規模預訓練語言及影像模型技術,以此進一步鞏固在全球競爭中的市場地位。
至此,鎮立新迎來了人生第一個IPO。
何以撐起一個IPO?
成色幾何?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8.05億元、9.88億元、11.86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44億元、2.83億元及3.23億元。
而在今年上半年,得益於公司持續保持對產品研發投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 6.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1.85%。
從營收結構來看,合合資訊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來自C端業務。2021年至2023年,公司C端收入分別為5.84億元、7.3億元和9.03億元,佔比分別為72.63%、73.86%和76.18%。其中,掃描全能王貢獻了接近七成收入,是名副其實的現金奶牛。
而備受外界關注的啟信寶營收佔比較少。招股書顯示,根據灼識諮詢,2022年中國商業資訊查詢C端市場中市場佔有率前三名分別為企查查、天眼查、啟信寶,三家合計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5%。其中啟信寶的市場佔有率約為7%,企查查和天眼查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
B端業務從營收來看,佔比不足三成。目前主要是智慧文字識別服務、商業大資料服務,應用在票據分類、證照票據結構化、合同關鍵資訊抽取、智慧稽核等場景下,幫助企業客戶解決降本增效、改善風控、高效獲客的業務需求,已在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行業實現商用。
回顧合合資訊的崛起歷程,離不開身後一支長長的投資人隊伍。
儘管合合資訊並未公開披露具體融資資訊,但從工商資訊變動來看,早在2011年,合合資訊就獲得經緯創投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此後,公司開啟了多輪融資之旅。
“融A輪時,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合夥人黃國強與鎮立新博士商談半小時便確定了投資意向;之後的B輪、C輪的融資(敲定)時間都沒有超過一週。”此前合合資訊相關負責人曾如此回憶融資盛況。
根據招股書,合合資訊背後站著經緯創投、東方富海、上海御勤、利瀚投資、奇成資本、創賽創投等約十家投資機構,也出現了東方財富網創始人董事長其實,以及復星全球合夥人黃淼、徐欣等大佬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集團分拆的京東科技曾參與對合合資訊的投資。2019年3月,京東科技將其持有的合合資訊的股權轉讓給杭州御航,減持後不再持股。
回到這次IPO,合合資訊的上市之路稱得上一場耐力賽。早在2021年,合合資訊就申請科創板獲受理,排隊三年後,鍾立新終於站上了IPO敲鐘舞臺。
“兩查一寶”
IPO競賽開始了
隨著合合資訊成功IPO,“查查”公司們的角逐再度浮上水面。
查企業、查老闆、查關係,如今類似啟信寶的App幾乎人手一個。商業查詢的故事要從2014年說起。這一年雙創熱潮如火如荼,企業註冊量連續攀升,國家宣佈計劃公開政府層面企業工商資訊,一個賽道應運而生。
2014年3月,企查查橫空出世,號稱為國內第一家商業查詢平臺;5月,啟信寶原母公司蘇州貝爾塔緊隨其後誕生;五個月後,天眼查在北京成立。至此,“兩查一寶”開啟了商業查詢三足鼎立的時代。
實際上,商業查詢、企業徵信類服務一直存在,國際徵信巨頭鄧白氏、益博睿已有百餘年曆史,不過主要面向企業B端客戶。
“兩查一寶”則以網際網路模式顛覆這個行業,平臺用網際網路技術進行資料蒐集和分析,按照所提供資訊的詳盡程度收費,開啟手機或網頁就能查詢。時值智慧手機與網際網路普及率快速上升,“兩查一寶”不約而同主打平民化路線開拓C端市場,投資人也陸續湧入這個賽道。
以企查查為例,創立10年獲8輪融資。早在2015年,企查查接連完成兩筆融資,投資方來自險峰投資、創東方投資以及燧石資本。此後連續四年保持著一年一輪的節奏,引入了萬得、重慶悉見、北文投等機構。2022年和2023年,企查查又先後獲得來自中信證券、國方創新、興富資本等機構支援。
彈藥充足之下,頭部玩家們打起了營銷戰。2018年前後,天眼查、企查查和啟信寶的商業廣告開始霸佔各大城市地鐵、電梯廣告位,天眼查和企查查還重金聘請代言人。
這也是啟信寶掉隊的開始,直到現在市場佔有率方面遠不及天眼查、企查查。合合資訊招股書中,啟信寶將市場佔有率低的原因歸結於“未能在確定競爭格局的早期階段大規模進行營銷推廣”。
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企查查和天眼查還一度鬧上法庭。2019年天眼查起訴企查查冒用其廣告語,2020年企查查又起訴天眼查不正當競爭。一時間,行業硝煙四起。
歸其原因是平臺模式的同質化。平臺數據來源均為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中國裁判文書網、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等官方網站,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實現資料抓取與整理分析,營收同樣主要依賴C端會員付費。
看起來似乎進入門檻並不高。正因如此,不斷有競爭者嘗試進入這一領域。2020年百度推出愛企查,但市場佔有率至今沒有超過“兩查一寶”。
經過早期的跑馬圈地,行業已進入深水區。資料分析才是真正的競爭核心,據此前天眼查CEO介紹,即使獲得了相同資料,若不掌握處理規則,也無法得出有意義的結論。而這些規則是在長期的資料處理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即便是網際網路巨頭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超越。
如今,平臺們的角逐來到了資本市場。企查查於今年5月完成上市輔導驗收,而天眼查尚未曝出上市計劃,行業老三啟信寶反倒後來居上,等待三年最終成功上市,未來是否藉助二級市場之力進而重返主戰場,仍需拭目以待。
前路漫漫,行業格局或將再次發生變化。可以確定的是,爭奪的戰火,恐怕還會繼續燒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