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篇跨越三個月的學生故事,中間經過完稿和補充提問,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家梁先生最真摯的心聲。他以富有創意和藝術性的方式,講述了自己的申請季旅程。
在ED階段,Tommy錄取了紐約大學互動媒體藝術專業。在專業方向的探索過程中,他與ZOOMiN顧問進行了深入交流,不斷打磨自己的申請策略。
紐約大學(NYU)的互動媒體藝術(Interactive Media Arts, IMA)專業是一個極具創新性的專案,隸屬於Tisch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該專業非常注重跨學科融合,結合藝術、設計、科技、程式設計、人機互動等領域,培養具有創造力和技術能力的跨界人才。Tisch學院整體錄取率低(10%-15%),競爭激烈。
在這場申請之旅中,Tommy經歷了哪些挑戰?他與Zi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探究竟。

名字:Tommy
就讀學校及專業:紐約大學 互動媒體藝術

我的申請其實有著許多可以反思改進的地方——所以當個小故事看看就好。或許這將成為藝術家梁先生自傳的第一稿?


5年前,8年級,我的家庭做出了最重大的一個決定:轉學去到國際學校。為此,我們全家都要搬家到另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省份生活(搬家是一個冒險的舉動,特別當福建人去到廣東時)。
入學考試考了英語和數學兩個parts,簡簡單單的數學我用了一半時間就自信交卷,英語卻成了我最大的阻礙。我依然記著老師在口語考試中親切地問了我一個關於“address”的問題,而我只能一臉尷尬的轉頭看向坐在旁邊的我媽尋求幫助。面試結束從房間出來後,我將聽不懂的單詞告訴了我5年級的妹妹,她自信地一一答對了。幸好我有個妹妹!因為她,校長破例允許我入學,前提是我要保證自己的成績不低於一個分數。
隨後,我花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時間學習英語,閱讀書本,在網課上用英語交談……然而效果並不明顯:開學第一天的英語課,老師讓我們寫一封給老師的信,於是我寫上了“我的英文很差,希望在課上得到提升”。我也成功地讓老師留下了這個印象——透過把“poor”拼寫成“pool”。數學課、生物課的考試更是我的心頭恨,擁有超級體制內初中知識的我做這些題自然是手拿把掐,只可惜我不認識單詞。為啥數學裡會出現“可愛的角cute angle”?不知道。葉綠素和線粒體的英文是啥?不會。
不過,我在學校很幸運地遇到了三位同學,幾乎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G是個義大利混血帥哥,看起來拽拽的實際上超級nice,上英語課的時候幾乎每節課都在給我一點點用他差勁的中文作翻譯。W也是在這一年轉進我班上的,他是第一個主動找我交朋友的。某天下課,我正在吃點心,他把我叫住,問我:“交個朋友不?”。他的英文也不好,但是他一直很勇敢地表現自己,大聲提問、回答問題,並且用“I refuse”來拒絕老師的一些要求。J同學是我的表妹,和我在同一個年級——她已經在這個學校呆了3年了,她帶著我認識老師,認識同學,熟悉校園……
有點跑題,anyways,我在學校度過了3年,成績也一年比一年好,從最開始的8年級,到學術優秀獎的10年級,再到11年級的學術榮譽獎,學習上的進步讓我有了自信。
學習之餘我開始了我的作品集的製作。現在我的夢想是建築設計師——城市中的高樓大廈,頂天立地,以人類之軀居然可以建造出這樣龐大又美麗的事物!我無比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矗立在大地之上供人瞻仰與使用。各種各樣的模型在工作室中被我製作出來,用來展示我的奇思妙想。

這5個月真神奇。
我在暑假決定要換一個專業,現在我想做一名互動設計師。科技的發展,AI的運用,這或許是未來的風向標?於是我就決定使用“實驗影像”這一媒介來展現我的技術能力展望。這有兩點好處:1. 可以融合無數多種的藝術剪輯手法,讓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媒體中展示最多的自己 2. 可以講故事,我可以將自己的故事透過影片講故事呈現出來,從而和我的文書和其他材料產生關聯。
不過,影像的主題是什麼?素材又從哪裡來呢?
多虧了小時候對自然以及動手工作的熱愛,我結識了一個營地機構,在自然中做手工——透過這個平臺,我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個營隊“一起做網友”,當然,這個“網”是真正的網🕸️,我將帶領小朋友們在森林中編織一張大網,足夠所有人躺在上面吃零食。我還給營隊起了個英文名:“become in-the-net friends”,用了“internet”的諧音。

最後5天了!!!我把文書全部刪了重新寫!一遍遍的細讀,一次次重新審查,還是在最後綜合考慮時翻車了!所以一定要把文書和自己的其他材料全部放在一起比較,“人設”一定要穩住!一點給招生官留下誤會或者負面想法的空間都不能有!
重新又開始組合自己的材料。

睡覺吧,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最後再通讀一遍——附加文書怎麼樣?主文書怎麼樣?活動的時間寫對了嗎?附加資訊有沒有寫完整?提交了睡覺去吧。


A:我認為我做得最好的部分是在於和輔導老師深入溝通我的專業,我本來決定申請的專業是建築學,但是後面經過多次溝通之後才發現我最喜歡的專業,其實是和科技與藝術更相關的,並且和輔導老師一起選擇了我現在錄取的互動媒體藝術專業。

A:我想成為一個設計師,能將自己的理念透過設計傳遞給更多的人。包括讓大家感覺到自然的美好,人類的無限創造力等等。

A:ZOOMiN讓我感覺特別也是最讓我喜歡的一個那肯定就是文書營了。從最開始到結束這個營幫我認識了非常多高質量的好朋友,我也在這過程中增加了很多的自我認知,增強了我的表達能力。文書營不僅幫助我寫出了更出色的文書,我相信這些經驗將對我未來的設計師生涯大有裨益。而且我認為我參加的這期文書營絕對是最好的,在福州鄉村的環境寫文書感覺非常好!

A:一個是申請過程中的技術支援吧,另一個就是能幫我深入挖掘出自己的內心,也就是給我自己打造出並突顯出真實的我。

A:太棒了!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棒!
Q:那…言語所能表達的呢?
A:在等待申請結果的時間裡,我告訴JK和Huini,如果我成功錄取了NYU我就買一隻鱷魚送給Zi當作禮物!我為了這個idea興奮得不行,做了好多research —— 發現現在還沒有真正長不大的小鱷魚,只能送Zi一隻會長到3、4米長的鱷魚了。養大了可能會咬人,那就剛好給美麗的Huini做個皮包,給親愛的JK做雙皮鞋……暑假等我的鱷魚🐊~

A:我建議學弟學妹們儘早進行一次實地訪校活動。透過親身體驗,能夠大大增加對學校的瞭解,並且結合周圍環境,幫助你發現真正喜歡的學校以及未來想要探索的目標。此外,儘早找到我們的輔導老師,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在未來的時間朝這個方向努力。


更多留學相關及錄取案例,
歡迎掃碼新增小助手特寫醬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