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美國政府的頭頂,懸著一顆“定時炸彈”!
美國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5萬億美元。如果將這些鉅額債務分攤到美國民眾身上,相當於每人負債近10.4萬美元。有美媒指出,今年,美國預計將出現歷史上最大的赤字。然而,債務問題並沒有得到大選競選者的太多關注。
股神巴菲特似乎提前察覺到了風險。美國證監會(SEC)的最新檔案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在7月25日至29日期間,合計出售1841萬股美國銀行的股票,套現約7.67億美元。而在此前,伯克希爾連續6個交易日拋售美國銀行,其間出手的股份數量達5279萬股,套現22.79億美元。也就是說,近9個交易日的時間,巴菲特已累計從美國銀行套現超30億美元。
這是伯克希爾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減持美國銀行持有股份,是一個極不尋常的舉動。有分析人士指出,這背後可能反映了美國銀行業的問題。在未來幾年,美國本已嚴峻債務問題會進一步擴大,出現債務危機的風險越來越大。IMF近日也發出警告稱,美國高財政赤字和債務為該國和全球經濟製造日益重大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搶在美國之前,英國政府先“破產”了。英國首相辦公室7月28日稱,英國國家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而為了增收,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剛剛宣佈,將大幅削減公共支出,以填補高達220億英鎊的公共財政缺口。同時,英國政府計劃自明年1月1日起,對私立學校的學費徵收20%增值稅。
突破35萬億美元
當地時間7月29日,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最新資料,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5萬億美元大關。資料顯示,截至當地時間7月26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由前一日的34.998萬億美元上升至35.001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近年呈現加速膨脹趨勢。2017年9月,美債規模突破20萬億美元。2022年2月,美債規模突破30萬億美元。2023年6月16日,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突破32萬億美元,達到這一數字的時間比新冠疫情前的預測提前了9年。2023年9月,美債規模突破33萬億美元;2024年1月初,美債規模突破34萬億美元。
多年來,連續財政赤字令美國債臺越築越高,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高懸頭頂。
據新華社報道,越來越多美國政商界人士和經濟學家表達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學家EJ·安東尼近日表示,今年6月,美國償還聯邦債務利息的金額相當於當月個稅收入的76%。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日前就此發文表示:“美國正走向破產。”
全球規模最大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的貝萊德公司執行長拉里·芬克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赤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增長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必須找到辦法將赤字對經濟、利率和通脹的影響降到最低”。
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主席馬婭·麥吉尼亞斯29日在一份宣告中說,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去年底達到34萬億美元,在那之前3個月突破33萬億美元,再之前3個月突破32萬億美元。“這種借貸行為持續不斷,既魯莽又毫不收斂。”
美國彼得·彼得森基金會表示,35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總額包括公眾持有的債務以及聯邦信託基金和其他政府賬戶持有的債務。美國不斷上升的債務,威脅著美國的未來經濟。
彼得·彼得森基金會認為,從技術上看,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斷增長主要由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上升和稅收收入不足造成的。不少媒體和經濟學家認為,從根本上說,美國國會執行機制弊端和主要政黨對債務問題的漠視是聯邦政府債務不斷累積的主要原因。一些媒體注意到,在民主、共和兩黨圍繞今年大選開展的競選活動中,債務問題幾乎沒有被提及。
彭博社近日指出,今年美國預計將出現歷史上最大的赤字之一,這隻會使債務增加。儘管每個人都知道,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福利專案支出是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2024年總統候選人在競選過程中卻小心翼翼地迴避這個問題。他們幾乎沒有提到赤字,更不用說提出任何實質性的解決方案了。
經濟學家一直在對鉅額赤字可能對經濟造成的損害發出警報。但就目前而言,美國兩個政黨都沒有控制它的計劃。
IMF發出警告
當地時間6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美國2024年第四條款磋商報告,認為美國高財政赤字和債務為本國和全球經濟製造日益重大的風險,美國政府亟待解決長期財政赤字問題。
報告指出,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過大,導致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持續上升。IMF預計,在當前美國政策下,到2032年,美國公共債務佔GDP比重將超過140%。
IMF警告,美國政府長期的財政赤字型現了重大且持續的政策錯位,美國政府迫切需要扭轉公共債務佔GDP比重持續上升的趨勢。
IMF還指出,美國對其他經濟體的貿易限制措施不斷增加,將給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不斷增大的下行風險。加徵關稅、建立非關稅壁壘、規定商品的本土成分不僅不是正確的解決辦法,還將擾亂貿易和投資流動,破壞多邊貿易體系,破壞全球供應鏈。這些政策最終不利於美國經濟增長,相關成本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當前,美國正處於一個以赤字上升為特徵的不可持續的財政軌道上。6月18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釋出預測資料顯示,202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達1.9萬億美元,比之前的預測上調27%。
2023財年末,美國民眾持有的債務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7%。然而,到2027年,支出和收入之間的結構性不匹配,以及更高的利息支付,將導致美國聯邦債務超過二戰後剛剛達到的106.1%的歷史最高水平。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債務將繼續上升,到2034年將達到GDP的122%。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未來10年,年度預算赤字將上升,從2024年的1.9萬億美元攀升至2034年的2.9萬億美元,當年支出超過收入三分之一。相對於經濟規模,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如果現行法律保持不變,未來幾年國家預算缺口將居高不下,從2024年佔GDP的6.7%降至2027年的5.5%,然後在2034年攀升至6.9%。
近日,根據經濟學家E.J.Antoni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表達了他對美國財政挑戰的擔憂,按照E.J.Antoni的說法,美聯儲6月份的資料表明,“聯邦債務的利息相當於6月份徵收的所有個人所得稅的76%。個人所得稅是財政部最大的收入來源,其中四分之三的收入都被利息消耗了”。Antoni在隨後的一篇帖子中指出,“僅僅是償還聯邦債務的成本(支付利息)在一年內就激增了33.0%,而且情況正在惡化。”這表明,債務資料已經呈“曲棍球棒”指數增長。特斯拉CEO馬斯克看了上述推文以後稱:“美國正在破產。”
不過,搶在美國之前,英國政府先“破產”了。英國首相辦公室7月28日稱,英國國家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
當地時間7月28日,英國首相斯塔默辦公室發表宣告稱,審查結果將顯示英國已經“破產和支離破碎”,並將這種狀況歸咎於上屆政府。據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辦公室在執政三週後進行了一次全面評估,對保守黨執政14年後所面臨的局面“感到震驚”,同時釋出了一份對上屆政府“失敗的部門”的分析報告。
據報道,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將向議會公佈財政審查結果。在本月初剛剛透過議會選舉上臺執政的工黨看來,20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864.15億元)的赤字是前執政黨保守黨的責任。
針對這份報告,英國首相斯塔默辦公室宣告說:“評估結果將表明,英國已經破產,變得‘支離破碎’。這揭示了民粹主義政治(指保守黨的執政)對經濟和公共服務造成的混亂。這表明上屆政府為本財政年度作出了重大的資金承諾,但資金從哪裡來卻不知道。”
另據7月30日最新訊息,裡夫斯已宣佈,大幅削減公共支出,以填補高達200億英鎊的公共財政缺口。其中,應該政府計劃由明年1月1日起,對私立學校的學費徵收20%增值稅;同時,一系列總值數十億英鎊的基礎設施專案將被放棄。英國工黨政府發表的報告稱,學費增值稅稅收將用於支付公共部門數千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費用。有家長則擔心,私校恐有倒閉的風險。
美國政府的頭頂,懸著一顆“定時炸彈”!
美國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5萬億美元。如果將這些鉅額債務分攤到美國民眾身上,相當於每人負債近10.4萬美元。有美媒指出,今年,美國預計將出現歷史上最大的赤字。然而,債務問題並沒有得到大選競選者的太多關注。
股神巴菲特似乎提前察覺到了風險。美國證監會(SEC)的最新檔案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在7月25日至29日期間,合計出售1841萬股美國銀行的股票,套現約7.67億美元。而在此前,伯克希爾連續6個交易日拋售美國銀行,其間出手的股份數量達5279萬股,套現22.79億美元。也就是說,近9個交易日的時間,巴菲特已累計從美國銀行套現超30億美元。
這是伯克希爾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減持美國銀行持有股份,是一個極不尋常的舉動。有分析人士指出,這背後可能反映了美國銀行業的問題。在未來幾年,美國本已嚴峻債務問題會進一步擴大,出現債務危機的風險越來越大。IMF近日也發出警告稱,美國高財政赤字和債務為該國和全球經濟製造日益重大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搶在美國之前,英國政府先“破產”了。英國首相辦公室7月28日稱,英國國家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而為了增收,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剛剛宣佈,將大幅削減公共支出,以填補高達220億英鎊的公共財政缺口。同時,英國政府計劃自明年1月1日起,對私立學校的學費徵收20%增值稅。
當地時間7月29日,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最新資料,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5萬億美元大關。資料顯示,截至當地時間7月26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由前一日的34.998萬億美元上升至35.001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近年呈現加速膨脹趨勢。2017年9月,美債規模突破20萬億美元。2022年2月,美債規模突破30萬億美元。2023年6月16日,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突破32萬億美元,達到這一數字的時間比新冠疫情前的預測提前了9年。2023年9月,美債規模突破33萬億美元;2024年1月初,美債規模突破34萬億美元。
多年來,連續財政赤字令美國債臺越築越高,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高懸頭頂。
據新華社報道,越來越多美國政商界人士和經濟學家表達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學家EJ·安東尼近日表示,今年6月,美國償還聯邦債務利息的金額相當於當月個稅收入的76%。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日前就此發文表示:“美國正走向破產。”
全球規模最大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的貝萊德公司執行長拉里·芬克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赤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增長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必須找到辦法將赤字對經濟、利率和通脹的影響降到最低”。
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主席馬婭·麥吉尼亞斯29日在一份宣告中說,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去年底達到34萬億美元,在那之前3個月突破33萬億美元,再之前3個月突破32萬億美元。“這種借貸行為持續不斷,既魯莽又毫不收斂。”
美國彼得·彼得森基金會表示,35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總額包括公眾持有的債務以及聯邦信託基金和其他政府賬戶持有的債務。美國不斷上升的債務,威脅著美國的未來經濟。
彼得·彼得森基金會認為,從技術上看,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斷增長主要由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上升和稅收收入不足造成的。不少媒體和經濟學家認為,從根本上說,美國國會執行機制弊端和主要政黨對債務問題的漠視是聯邦政府債務不斷累積的主要原因。一些媒體注意到,在民主、共和兩黨圍繞今年大選開展的競選活動中,債務問題幾乎沒有被提及。
彭博社近日指出,今年美國預計將出現歷史上最大的赤字之一,這隻會使債務增加。儘管每個人都知道,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福利專案支出是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2024年總統候選人在競選過程中卻小心翼翼地迴避這個問題。他們幾乎沒有提到赤字,更不用說提出任何實質性的解決方案了。
經濟學家一直在對鉅額赤字可能對經濟造成的損害發出警報。但就目前而言,美國兩個政黨都沒有控制它的計劃。
當地時間6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美國2024年第四條款磋商報告,認為美國高財政赤字和債務為本國和全球經濟製造日益重大的風險,美國政府亟待解決長期財政赤字問題。
報告指出,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過大,導致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持續上升。IMF預計,在當前美國政策下,到2032年,美國公共債務佔GDP比重將超過140%。
IMF警告,美國政府長期的財政赤字型現了重大且持續的政策錯位,美國政府迫切需要扭轉公共債務佔GDP比重持續上升的趨勢。
IMF還指出,美國對其他經濟體的貿易限制措施不斷增加,將給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不斷增大的下行風險。加徵關稅、建立非關稅壁壘、規定商品的本土成分不僅不是正確的解決辦法,還將擾亂貿易和投資流動,破壞多邊貿易體系,破壞全球供應鏈。這些政策最終不利於美國經濟增長,相關成本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當前,美國正處於一個以赤字上升為特徵的不可持續的財政軌道上。6月18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釋出預測資料顯示,202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達1.9萬億美元,比之前的預測上調27%。
2023財年末,美國民眾持有的債務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7%。然而,到2027年,支出和收入之間的結構性不匹配,以及更高的利息支付,將導致美國聯邦債務超過二戰後剛剛達到的106.1%的歷史最高水平。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債務將繼續上升,到2034年將達到GDP的122%。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未來10年,年度預算赤字將上升,從2024年的1.9萬億美元攀升至2034年的2.9萬億美元,當年支出超過收入三分之一。相對於經濟規模,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如果現行法律保持不變,未來幾年國家預算缺口將居高不下,從2024年佔GDP的6.7%降至2027年的5.5%,然後在2034年攀升至6.9%。
近日,根據經濟學家E.J.Antoni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表達了他對美國財政挑戰的擔憂,按照E.J.Antoni的說法,美聯儲6月份的資料表明,“聯邦債務的利息相當於6月份徵收的所有個人所得稅的76%。個人所得稅是財政部最大的收入來源,其中四分之三的收入都被利息消耗了”。Antoni在隨後的一篇帖子中指出,“僅僅是償還聯邦債務的成本(支付利息)在一年內就激增了33.0%,而且情況正在惡化。”這表明,債務資料已經呈“曲棍球棒”指數增長。特斯拉CEO馬斯克看了上述推文以後稱:“美國正在破產。”
不過,搶在美國之前,英國政府先“破產”了。英國首相辦公室7月28日稱,英國國家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
當地時間7月28日,英國首相斯塔默辦公室發表宣告稱,審查結果將顯示英國已經“破產和支離破碎”,並將這種狀況歸咎於上屆政府。據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辦公室在執政三週後進行了一次全面評估,對保守黨執政14年後所面臨的局面“感到震驚”,同時釋出了一份對上屆政府“失敗的部門”的分析報告。
據報道,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將向議會公佈財政審查結果。在本月初剛剛透過議會選舉上臺執政的工黨看來,20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864.15億元)的赤字是前執政黨保守黨的責任。
針對這份報告,英國首相斯塔默辦公室宣告說:“評估結果將表明,英國已經破產,變得‘支離破碎’。這揭示了民粹主義政治(指保守黨的執政)對經濟和公共服務造成的混亂。這表明上屆政府為本財政年度作出了重大的資金承諾,但資金從哪裡來卻不知道。”
另據7月30日最新訊息,裡夫斯已宣佈,大幅削減公共支出,以填補高達200億英鎊的公共財政缺口。其中,應該政府計劃由明年1月1日起,對私立學校的學費徵收20%增值稅;同時,一系列總值數十億英鎊的基礎設施專案將被放棄。英國工黨政府發表的報告稱,學費增值稅稅收將用於支付公共部門數千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費用。有家長則擔心,私校恐有倒閉的風險。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