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之前沒人想到,這段時間最火爆的“明星”,會是一個“素人”——
麥琳。
被網友和各種博主逐幀觀察分析。
觀眾看得氣,總之罵就對了。
恐怕,當一個素人成為一檔綜藝最大的流量,當層層撥開一個個體成為全網最熱鬧的發聲。
但令Sir更擔憂的是,這種對個體無限的放大,也不過是無可奈何的處境中誕生的副產品——
現在網路上最激烈的爭論,不是夫妻之間,而是“旅行團友”之間。
網友們集體在審判“沒有團魂”“給別人添堵”“NPD人格”。
事情是因為作為第一任的導遊麥琳被說小氣,所以在麥琳在葛夕作導遊時,堅持要買兩隻燻雞和奶皮子,以此“報復”。
節目組顯然也意識到這絕對是一個爆點的引線,但超市內不能拍攝怎麼辦?
於是,這段和節目主旨(夫妻情感)幾乎毫無關係的話題,瞬間登上了熱搜,麥琳再次被罵得體無完膚。
夫妻之間的矛盾,轉移為了與另一對(或多對)夫妻的矛盾。
畢竟,誰也沒料到一個素人能火到這個程度,而且節目顯然一開始押寶的是揚子黃聖依這對的話題度。
而節目無力去扭轉,或者也正在順水推舟,畢竟是現成的流量。
如果是在現實中,我們遇到麥琳這樣的人,或許會下意識地忽略,或者直接遮蔽。
而僅靠剪輯出來的影片,去武斷地判斷一個具體的人,這太魔幻了。
因為近期輿論的關係,嘉賓們似乎也意識到節目組播放出來的剪輯過的影片有在刻意引導對立的嫌疑,因此papi醬在每句話後面都會加上一句保護麥琳的話語。
哪怕是和《再見愛人》前幾季對比,我們也能發現一個事實——
過去最火的綜藝,觀賞浪漫愛情,如相親節目《非誠勿擾》。
可是到了現在,越來越多走進婚姻的年輕人,開始戳破過去偶像劇吹出的泡沫,甚至喊出“不談戀愛屁事沒有”的口號。
而是讓人看到那種不受束縛、永遠能夠重新上路的力量。
比如第二季,蘇詩丁在最後還是決定離婚時,節目組用鏡頭拍攝了一隻夕陽下的飛鳥,象徵她獲得獨立。
以及,第一季郭柯宇和章賀正式分開前,最後一次的擁抱。
包括Sir在內的許多人,還覺得它有討論的價值,討論的必要。
節目用各種隱蔽的手段造勢,偶然而又必然地,一點點將麥琳捧成今年最火的“綜藝女王”。
於是一個探討離婚,親密關係本質的節目,最出圈的話題卻對一個“素人”的獵奇,謾罵。
更現實一點來談吧,經歷了當年,由《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開啟的國產綜藝迅猛發展期。
雖然很多人都說,看綜藝就是圖個樂嘛,罵一罵麥琳也可以解壓。
但,哪一檔國產綜藝最初得爆火,不是給觀眾提供了next level的新概念呢?
順應當下流行思潮,重塑大齡女性形象,展現女性自信和力量。
在這個創意密集型產業中,就是必須的不斷拋棄過去,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滿足觀眾不斷進化的需求。
乘到後面幾季,大家的興趣也淡了,發現不過就是那麼回事。
讓殿堂級、導師級別的華語歌星,下場PK,刺刀見紅。
但,如此重複,華語歌壇的底都掏空了,只剩下“*旬老婦守國門”。
而素人和明星放在一起,天然對立,包括階層,身份,修養,財富……
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他們,會不加掩飾地把缺點暴露在鏡頭前。
一旦鏡頭捕捉到了缺點,儘管很尋常,但在一眾明星前,卻早已被放大無數倍。
在某種程度上,素人其實更像是一個個可以用完即棄的工具。
而各大圍觀群眾或者up主,討論起來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可以任意突破譴責的邊界。
近期,Sir寫了兩檔綜藝,被後臺一些朋友噴為“韓吹”。
一檔《激贊網紅》,“網紅大逃殺”,為了流量看看他們的底線能放得多低。
另一檔,是豆瓣9.5,基本預訂今年最佳綜藝的《思想驗證區域》。
只是試想一下,當需要向全世界介紹自己的綜藝節目的時候。
韓國網友可以拿著今年的《激贊網紅》和《思想驗證區域》,介紹全新的綜藝玩法,一起討論全球性的議題:網路效應,社會公平,權力分配……
尤其是當我們提到“價值”這個詞時,會發現,那些真正有價值的綜藝,早就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
《奇葩說》是一檔很有勇氣的綜藝,它敢於拋給觀眾非常嚴肅的問題,敢於關懷各種魔幻現實後慌亂的人心。
更重要的,是敢於打破觀眾固有觀念,引發人們的思考。
《奇葩說》停留在了2020年,接下來的第八季,在2021年3月公開招募訊息之後,再也沒有過什麼動靜。
一如那些本以娛樂為第一要素的綜藝,諸如《一年一度喜劇大會》《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也因著某些原因遭遇各種各樣的困境。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當下輿論環境裡必然的結果——
就像討論“瑞士捲”能不能吃之類的話題一樣,“無營養討論”其實早已鋪滿了我們的生活。
人們對於個人道德要求越來越苛刻,所謂的爭吵也越來越自說自話。
人們對那些真正有深度的話題越來越失去興趣,能夠討論的話題,也就越來越浮於表面。
不但讓大眾的偏見在一次次審判中逐步加深,也讓那些思維,固化得更嚴重。
雖然在理論層面上,藝術(無論電影電視)都是走在社會前面的先鋒,應當肩負起引導或抗爭的作用。
影片裡有一個叫霍華德的主持人,因為一次出格直播,導致收視率暴增,一炮而紅。
對於一個媒體來說,這是一個違反職業準則的行為,但潑天的流量,使得電視臺不但將霍華德打造為“說真話”的主持人,讓他每天抨擊社會,挑起對立,煽動人們不滿的情緒。
當霍華德意識到這些所謂的“真話”,對現實毫無幫助時,他已經挽回不了態勢——
所以說,這所謂的“大審判時代”,也許並不是國產綜藝大退步的終點。
盼了又盼,終於等到了今年的湧泉蜜桔。臨海湧泉蜜桔的名氣還需要小編多嗶嗶嗎?因為它實在是太好吃了:甜!多汁!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