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過渡期,找回舊狀態。
文丨孫海寧 高洪浩
編輯丨黃俊杰 高洪浩

2 月 13 日上午,字節跳動舉辦了新一期的 All Hands 全員會,位元組 CEO 梁汝波、CFO 高準、人力資源負責人華巍、電商業務負責人康澤宇、AI 業務負責人朱文佳、TikTok CEO 周受資與全體員工交流,並回應了部分提前收集的員工提問。
2024 年的全員會上,梁汝波將新一年的關鍵詞定為了 “危機感”。今年,他不再提危機,而是重提 “務實的浪漫”。
“務實的浪漫” 是位元組創始人張一鳴在 2019 年公司週年慶上提出的。當時,他以此反駁外界評價他本人 “過於理性”、認為字節跳動是 “AB 測試公司” 和 “App 工廠”。“我覺得我們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公司……只不過我們是務實的浪漫。” 張一鳴覺得浪漫是面向未來、擁抱不確定性、保持可能性;務實是大力出奇跡、刨根問底、抓住本質;而務實的浪漫就是 “把想象變成現實,face reality and change it(面對現實並改變它)”。
位元組正處於新舊業務過渡期。擁有超 7 億日活使用者的抖音依舊穩健,但使用者、廣告收入、電商銷售額的增長均不可避免地開始放緩;另一邊,新興的 AI 業務仍處於孵化階段。位元組 CFO 高準明確地說:“公司現在的成本和支出增速要大於收入和利潤增速。”
此次全員會未提及抖音生活服務、飛書、火山引擎等業務。
解釋今年重提 “務實的浪漫” 的原因時,梁汝波說 “我一直在思考,公司應該以什麼樣的狀態來迎接這個鉅變時代。” 一位位元組人士轉述他的發言,“位元組過去說要做有想象力的公司,其實是就是科技公司。但去年我們討論後覺得,做科技公司還不夠,得做創新科技公司,不僅要應用好新技術,還要能探索、發明新技術。”
早年的字節跳動是從巨頭夾縫裡擠出來,進入一個新領域時,通常會同時成立多個團隊,參照不同行業先行者以降低風險,然後透過市場競爭選出最優解,再傾注海量資源實現儘可能快的增長。
在技術成熟,拼產品的時期,這樣選擇很常見。大多數網際網路平臺都不是各自領域的開闢者,它們往往效仿矽谷公司、國內創業公司的產品點子,但以人才密度、運營效率勝出,最後做到了先行者也無法想象的程度。
但此時的位元組已經是中國創收能力頭部的商業公司、短影片分發平臺 TikTok 力壓矽谷巨頭、長期網羅聰明的年輕人。創新便成了它的義務,雖然創新有失敗風險,但如果成功,行業第一轉化創新成果的收益也將是最大的。
AI:鼓勵長線研究,追求 “智慧” 上限
儘管自覺 2024 年整體進展不錯,“去年年初時我們的情況是比較差的。” 位元組 AI 負責人朱文佳在全員會上說,當時位元組語言、視覺理解、圖片生成等模型都處於行業第二梯隊。
組織調整隨之到來。負責 AI 的 Flow 部門被提為與抖音、飛書等平級的主要業務部門,需求往往被優先考慮。原先分散在各個業務的高管也向 AI 集中——包括之前管戰略的朱儁、抖音集團原 CEO 張楠、位元組工程技術負責人洪定坤。
據朱文佳,AI 團隊也在 “調整技術思路”。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24 年位元組研究團隊釋出 100 多篇 AI 相關的論文。其中有的提出了與 OpenAI 團隊相反的觀點,比如影片生成模型無法從訓練資料中提煉出通用的物理規則。
到四季度時,位元組旗下的豆包已經成為國內日活躍使用者數(DAU)第一的 AI 產品。團隊測評時,支援產品的底層視覺理解、文生圖、文字模型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另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影片生成模型即將在今年釋出。
正當位元組 AI 團隊 “有一點點高興的時候”,DeepSeek R1 釋出。在沒營銷的情況下,DeepSeek 春節期間成為茶餘飯後的頭號話題,登上應用商店榜首,拉出比抖音起步時還陡峭的增長曲線。
DeepSeek R1 創新點之一的長鏈思考模式不是業界首創。全員會上,梁汝波反思說去年 9 月 OpenAI 釋出長鏈思考模型、成為行業熱點後,位元組意識到技術重大變化,但 “沒有覺得要馬上覆現出來 …… 現在回頭看,如果一開始重大問題就爭先,我們有機會更早實現。”
他隨後提出 2025 年的重點目標:
-
追求 “智慧” 上限。相比追求某個具體產品——比如豆包——的 DAU,把智慧本身作為最重要的目標可以激發更多嘗試、不忽略關鍵技術節點。
-
探索新的互動。“新的互動應該是會更可穿戴、更便攜、更自然的。” 去年上線的 Ola Friend 耳機只是初步嘗試。
-
加強規模效應。這是指 AI 產品應該越多人用越好用,“現在豆包上這個特點還不明確。”
我們之前介紹過,今年年初位元組啟動 Seed Edge 專案,要做比預訓練和大模型迭代更長線、更基礎的通用人工智慧(AGI)前沿研究。Seed Edge 專案員工考核週期超過同事、過程指標考核也被放寬。這是為 “鼓勵探索更長週期、不確定的和大膽的課題。” 一位接近 Seed Edge 專案的人士評價。
電商:放大內容優勢,開拓更多市場
回顧去年業務進展時,電商負責人康澤宇的態度以肯定為主:國內市場份額提升,年度支付 GMV 成為行業第三,單看四季度已經基本追平行業第二。支付 GMV 指支付後就計入的成交額,哪怕消費者後來取消發貨、退貨,直播電商退貨率通常大幅高於貨架電商。
我們瞭解到,2024 年抖音電商支付 GMV 約為 3.4 萬億元,同比提高約 30%,目前 MAC 已經超過 4 億人。
增長不乏波折。2024 年年初,抖音電商一度將 “價格力” 設定為優先順序最高的任務。這既是為應對行業競爭,也是延續 2023 年下半年變化的慣性——當時抖音電商已經開始重點考核訂單量,激勵員工扶持能迅速成單的低價品,年底團隊覆盤時,發現訂單量確實驅動了 GMV 增長。
可過分強調低價,單價下滑的影響總可能蓋過單量的增長。2024 年上半年抖音電商 GMV 增速下滑連續超過預期,年中,位元組重新將電商 GMV 增長放回第一優先順序,同時也更加重視流量策略,回到自己擅長的內容電商老路。
抖音商家可以從 M1(自然流量,受內容質量影響)、M2(交易流量,受千次曝光產生 GMV 影響)、M3(廣告流量,商家可以主動購買)三個流量池獲得曝光機會,去年四季度開始,抖音電商試圖提高 M1 流量池利用效率,讓生產好內容的商家獲得更多流量,平臺則在不影響使用者體驗的前提下增加 GMV。
“管理層的重心應該從補低價短板變成了發揮內容優勢”,一名抖音員工評價。四季度抓住電商旺季的機會,抖音電商 GMV 增速終於回彈。
全員會上,梁汝波說今年抖音電商有三個目標:
-
增加使用者覆蓋;
-
增加直播電商規模,“發揮我們的內容電商的優勢”;
-
增加搜尋產生的 GMV。
轉向海外,康澤宇說 TikTok 電商東南亞市場份額持續提升,英國則在預算優於年初規劃的情況下完成了 GMV 目標。“但美國在 2024 年做得不好,一到三季度很多目標沒有達成。” 三季度,管理團隊重審美國市場戰略,縮減預算、聚焦內容電商後,GMV 恢復增長,達人的短影片投稿大幅提升。TikTok 美國電商的直播 GMV 佔比目前仍不足 20%,大部分由短影片貢獻,國內 GMV 則多由直播貢獻。
我們瞭解到,去年 TikTok 電商完成超 400 億美元 GMV,今年的目標是再翻一倍,其中美國市場被寄予最多希望,增速目標接近 200%——前提是 TikTok 能度過關停難關。
增長部分是靠開拓市場。今年,TikTok 電商將考慮 DAU、廣告收入體量,進入更多國家。已經提上日程的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巴西和日本。位元組也提高了全球招聘的速度,“base 在中國外的團隊規模持續提升,其中超過 90% 的同事在當地市場招聘。” 華巍說。
組織管理:區分福利和激勵,繼續對抗大公司病
今年年初,位元組發內部郵件宣佈福利調整:2025 年後,不再發放新年紅包,端午、中秋禮物取消,一度衝上微博熱搜。全員會上回答 “公司薪酬競爭力水平” 的常規提問時,HR 負責人華巍先跑題解釋了調整的原因:明確區分福利和激勵,前者聚焦必要的保障和支援,後者要和個人績效產出掛鉤。
華巍說位元組 “不追求成為一個福利很好的公司。” 位元組的紅包傳統始於八、九年前。春節是使用者增長關鍵期,過年時位元組會發紅包給留守員工,之後等紅包變成直接打到工資卡的全員激勵,已經很難說是福利還是激勵,於是被取消。
儘管如此,他也提到位元組福利待遇在全球市場都有競爭力。取消紅包、節日禮物省下的部分資金被用於醫療保險、醫療費報銷、健身卡。這是位元組版本的 “務實有效用”。
“健康是最應該投資的領域。” 華巍說。位元組統計員工體檢率,2021 年時只有一半。兩年後,位元組將體檢服務搬到工區隔壁,體檢率漲到 80% 多,“希望到 90%。” 按照類似的邏輯,位元組自動售貨機內不含糖飲料比含糖飲料補貼多,園區內的辦公桌也在換成升降桌。
組織方面,位元組的重點仍是識別、對抗公司變大的弊端。至少從 2022 年開始,這項任務每年都會換個新名目——對抗 “大公司病”、逃離 “平庸的重力”——在內部會出現,今年的新提法是 “不官僚、不內卷”。
官僚是 “不該有流程的有流程,該決策的不決策”。梁汝波舉例說位元組由各個部門制定、面向全員的制度有 30 個,共 14 萬字,讀完得花 8 小時。今年的目標是把它們彙總成一個文件,幾千字。
減少流程最直接的方式是減少管理者。回顧過去一年工作,華巍第一項任務仍是 “去肥增瘦,讓團隊更精幹。” 從一線向上都受影響。生活服務銷售部門要求 10 人以下不設總監,50 人以下不設群總。
梁汝波前幾天和一名工程師交流時,得知對方 20% 時間在寫程式碼,80% 的時間仍在處理協調工作,“我就把案例轉給管理研究院了,(讓他們)訪談、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協調工作要做。”
說完這話,全員會評論區中彈出一條資訊:交給管理研究院處理,接受二手資訊,這算不算 “平庸的重力”?
“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這麼處理也是官僚。我大部分交給管理研究院處理,但自己肯定要很稀疏地取樣。比如之前飛書老遇到 bug,我就要查程式碼,看看 bug 怎麼發生的。” 梁汝波回應。
過去一年,位元組的兩大核心產品均遭遇到了不同的信任危機。
在美國,TikTok 按照美國國會 “不賣就禁” 法案要求,今年年初從蘋果和 Google 應用商店下架,一度關停了美區服務。
全員會上,TikTok CEO 周受資說這場風波存在一定負面影響,但 TikTok 恢復正常使用的前兩天,粉絲數量排名前 1000 的創作者發帖數量增長了 26%,帶動了 TikTok 全球瀏覽量增長了 97%;受衝擊最大的廣告業務也很快恢復到了下架前的水平,一些指標甚至比下架前好。
目前,TikTok 團隊正在爭取解決方案,“細節需要保密。” 但同時 TikTok 團隊也要更聚焦在使用者身上,“我們越聚焦使用者,就越能給他們帶去更好的體驗,這樣就越能加強我們在美國的地位。” 梁汝波則把 TikTok 在使用者信任和口碑方面追上 YouTube 作為今年業務目標。
國內,抖音陷入低質內容氾濫的質疑裡,去年被鍾睒睒就遭受網暴聲討,今年封禁張蘭的叫好聲中,也有使用者質疑平臺是否掌握太多權力。
當公眾理解一個品牌,哪怕出了問題也有容錯度——胖東來寫過幾次致歉信,門店照樣擁擠;失去信任,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招致批評。
去年,抖音開始公開回應爭議,現在還計劃要建透明中心,科普推薦演算法執行原理。此次全員會上,位元組預先選出的問題中不包括品牌聲譽,唯一與之相關的回答則來自梁汝波:抖音和今日頭條要做好虛假資訊和謠言的治理,打擊無底線搏流量的行為,增加治理的公平性和可預期性。
題圖來源:《人工智慧》
·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