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丨BaileyLi:子女的教育,家長焦慮何時休?

董超:去美國留學的時候再回來,應該是12年之後作為一個創業者回來,國內的整個教育的環境和你做學生的時候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嗎?
Bailey Li :變化挺大的,但它也有不變的一面,不變的讓我感覺到我現在接觸到北京、上海、深圳的孩子,他們學英語的方法跟我最開始學英語的方法還是一樣的。聽說讀寫,我覺得我們學習英語的順序還是搞反了。
董超:說明沒進步。
Bailey Li :對。所以我希望看到變化,不斷與時俱進,英語應該聽說是優先,然後再讀寫,更加堅定了我做教育的一顆初心,想要回國來改變一些東西的,而不僅僅是來瓜分這份市場。
另外就是變化的我一個很感觸的點就是整體的就更卷,家長真的是非常的焦慮,很多家長雖然有錢,但真的沒有鬆弛感。
董超:每天要接觸大量的家長,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心態和狀態。
Bailey Li :是的,我們的家長相對來說他自己的事業都是很成功的,再成功的事業也抵不過失敗的教育。家長他很害怕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失敗。
董超:我怎麼感覺你說的有點像說我也有這種心態。
Bailey Li :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都會走過這樣的一個階段,因為自己太成功了,可能有的時候很難去接受我的孩子,他可能不如我或者是有更大的風險。
董超:這一點又不同了,我根本沒那麼成功,我也有這種焦慮的心態。
Bailey Li :所以我也在思考,總結了一些家長的現象,三流的家長,他在給孩子去補課,二流的家長會花時間來陪孩子,一流的家長他們是想要做孩子的榜樣。我們還有頂流的家長,他們會想要為自己的孩子兜底,同時又能夠允許自己的孩子去試錯。
董超:焦慮感可能更普遍了。
Bailey Li :是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