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重磅:將高膽固醇列入痴呆因素,改變這14個因素,可預防45%痴呆症,並延長壽命

題圖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痴呆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導致全球死亡的第七大原因,是一個具有高經濟和社會負擔的全球健康問題。
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全球約有5500萬痴呆症病例,每年新增約有1000萬例,相當於每3秒就有1人患病。在中國,有上千萬患者,位居全球第一。
早在2020年,《柳葉刀》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 Dementia prevention,intervention,and care: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的論文。
研究列出了預防痴呆症的12種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較低、高血壓、聽力障礙、吸菸、肥胖、抑鬱、缺乏運動、糖尿病、社交少、過量飲酒、創傷性腦損傷和空氣汙染。
研究指出,改變這12個痴呆症風險因素,可以預防或延緩高達40%的痴呆症
2024年7月31日,《柳葉刀》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 Dementia prevention,intervention,and care:2024 report of the Lancet standing Commission "的論文。
研究更新了痴呆症可變風險因素,在2020年報告的基礎上,新增了2個因素:視力喪失、高LDL水平。研究指出,這2個因素與9%的痴呆相關,其中7%的病例可歸因於40歲左右的高LDL,2%可歸因於晚年未治療的視力喪失。
研究指出,改變這14個痴呆症風險因素,可以預防或延緩45%的痴呆症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總結了自2020年《柳葉刀》痴呆症委員會報告以來的新研究,分析了可能有助於降低與年齡相關的痴呆症發病率的可變風險因素。
結果顯示,在2020年報告的12個可變風險因素基礎上,新增了2個因素:未經治療的視力喪失和高LDL水平。
總體而言,改變這14個風險因素,理論上,可以預防45%的痴呆症。新增的2個風險因素與9%的痴呆相關,其中7%的病例可歸因於40歲左右的高LDL,2%可歸因於晚年未治療的視力喪失。
痴呆症潛在可改變風險因素的人口歸因分數
此外,針對14個風險因素,《柳葉刀》提出了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降低痴呆症風險的具體的建議
1、為所有人提供優質的教育,並鼓勵中年人開展認知刺啟用動;
2、為聽力受損的人提供助聽器,並減少有害噪音的暴露,以減少聽力損失;
3、有效治療抑鬱症;
4、進行危險運動時應佩戴頭部保護裝置;
5、積極運動;
6、透過一定措施減少吸菸;
7、預防或降低高血壓,並從40歲起將收縮壓維持在130或以下;
8、從40歲左右開始檢測和治療高LDL;
9、保持健康體重,儘早減肥;
10、減少酒精攝入量;
11、增加社會聯絡;
12、讓所有人都能接受視力喪失的篩查和治療;
13、減少接觸空氣汙染。
研究指出,降低痴呆症風險可增加健康壽命,應儘早預防風險因素,並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保持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進行干預或改變生活方式,都可以改變痴呆症的風險。
同一天,《柳葉刀健康長壽》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Benefits of population-level interventions for dementia risk factors:an economic modelling study for England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以英格蘭為例,模擬了實施其中一些建議的經濟影響,結果表明,透過干預痴呆症風險因素,不僅可以降低痴呆症發病率,還能延長壽命,並可以節省開支成本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1296-0
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4)00117-X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此文僅用於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編輯 | 朱慧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