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們超愛的這款飲品,每天2杯竟能預防大腦早衰

圖片: 黃仔 | 撰稿: 阿靜 | 責編: 葡萄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大家早上好,這裡是好久不見的阿靜。今天是「No. 11 Lab」,這次的主題跟之前釋出的一篇文章有關。
之前我們釋出過一篇關於「午休時間太久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痴呆症機率」的研究,沒想到評論區卻因此炸開了鍋。
鑑於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症患病人數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和女性高於男性兩倍的發病率,很多姑娘在後臺瑟瑟發抖地問我們很多跟痴呆相關的問題,比如怎麼才能預防早衰和提前痴呆?除了睡眠還可以養成哪些小習慣等等。
有求必應的六團隊收到大家的需求,立刻馬不停蹄地籌備新選題,這就給大家奉上一篇研究合集,想要預防早衰、痴呆、失眠、抑鬱?那就快跟我一起看看吧!
本期你將看到:
  • 每週運動3~6h與痴呆風險降低38%有關
  • 每天堅持1.5h,就能預防痴呆、失眠、抑鬱
  • 每天喝2~3杯它,痴呆風險下降28%
  • 食物中新增這種物質,竟能逆轉認知衰退?
每週運動3~6h
與痴呆風險降低38%有關
透過過往的研究新知和反覆科普,我們都知道堅持運動對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好處,雖然很多姑娘知道卻沒辦法堅持住吧,但起碼心裡還是有這個健康意識的,平常下班後閒著沒事也會計劃著跳跳劉畊宏、帕梅拉啥的。
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它竟然和痴呆也有很大關係,希望看完下面這個研究能夠增強你堅持運動的動力和信念,因為,只要能堅持每週運動3~6小時,就能把痴呆風險降低38%
來自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神經病學的丁玎研究員團隊聯合多國家多研究團隊在《Alzheimer’s & Dementia》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life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dementia: A pooled analysis of 10 cohort studies of memory in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為了明確老年人的體育運動和痴呆症發病風險之間的關係,該研究調查分析了來自國際聯盟(COSMIC)8個國家、10個佇列的11988名參與者的縱向資料,其中的運動資料均透過問卷獲得。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在年齡、性別比例、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和抑鬱症的流行率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每個參與者都需進行一系列神經、心理測試,並被記錄下娛樂活動、體育鍛煉等各類運動的時間和頻率,他們每週體育活動的中位時間是4.3小時,中位隨訪時間是3~6年
結果發現,隨著每週運動時間的延長,痴呆發病風險逐漸降低,但是當運動時間>6.1小時/周時,痴呆風險幾乎沒有改變
也就是說,只要保持每週3~6小時的體育運動,消耗大概9.1~18/MET-hours的能量,就能夠降低38%的痴呆風險,對我們的健康有著巨大的好處。
注:這裡的MET(代謝當量)是研究里根據體育活動的能量消耗率指定的強度單位,1個MET是1千卡/千克/小時,比如散步的MET值為3.0MET-hours,慢跑的MET值為6.0MET-hours。
平常沒事多活動活動,甩甩胳膊踢踢腿就能有效預防老年痴呆,還有這種好事?
還愣著幹什麼,趕緊轉發給爸媽呀,當然我們自己也要牢記於心,從現在開始就養成這個好習慣吧,以後遲早有幫助!
只需每天堅持 1.5h
就能預防痴呆、失眠、抑鬱
當然,我也知道,哪怕千叮嚀萬囑咐,很多人依然沒辦法堅持每天都做運動,要麼是因為工作太忙,實在抽不出來時間,要麼是因為運動太累,根本堅持不下來。
貼心如我,已經預判了部分姐妹的需求,這就給你們奉上第2個研究,這個辦法更簡單,只需要去戶外曬曬太陽,就能有效預防老年痴呆、失眠、抑鬱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鬱金泰團隊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市立醫院教授譚蘭團隊在《BMC 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Time spent in outdoor ligh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362094 participants 》的最新研究。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過往的研究已經證實了光照對維生素D水平、睡眠節律和人體生理心理的其他領域有重要影響,其中許多與痴呆症密切相關。
因此,為了揭示戶外自然光照時長和新發痴呆的關係,該研究團隊基於來自362094名英國生物庫參與者的前瞻性佇列研究資料,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參與者在夏季和冬季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在戶外。
本次研究的協變數主要有年齡、性別、教育、膚色、防曬/紫外線防護的使用、就業狀況、睡眠時間(短:每晚<7小時;正常:每晚7小時;長:每晚>7小時)和空氣汙染、骨折史、維生素D補充劑、聽力損失、吸菸狀況、飲酒、心血管疾病、總體力活動和體重指數。
透過結果分析發現,陽光照射時間與痴呆症的風險相關,在低光照暴露時間和高光照暴露時間裡都觀察到痴呆風險顯著增加,但在高暴露時間時增加相對緩慢,這一結果在60歲以上的參與者、女性和每晚正好有7小時睡眠的人中更為明顯。
而痴呆風險的最低點為平均光照1.5小時/天,夏季為2小時/天,冬季為1小時/天。
研究提出,這種關係可能與維生素D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關,此外,戶外光照還可以透過調節晝夜節律,來影響認知功能。
這個超簡單的小辦法你學會了嗎?學會了就快趁天氣好的時候拉著爸爸媽媽去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吧,不過也需要給大家提個醒,曬太陽雖好,也不能貪多哦,尤其最近天氣炎熱,需要預防曬傷、中暑等問題!
每天喝2~3杯它
痴呆風險下降28%
今天的第3個研究就是給懶人和沒條件外出的人準備的,絕對讓每個需求都被照顧到!
之前咱們已經講過很多次適量飲用茶水和咖啡對我們的健康有一些益處,那如果既愛喝茶又喝咖啡呢,兩種飲品聯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來自天津醫科大學的團隊就此問題展開了研究,在《PLOS Medicin》上發表了題為《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and risk of developing stroke, dementia, and poststroke dementia: A cohort study in the UK Biobank》的論文。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這項前瞻性佇列研究包括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365682 名參與者(50~74歲),中位隨訪時間是11.4年,期間5079名參與者患上了痴呆症,10053名參與者出現中風。
透過資料分析顯示,單獨飲用咖啡、茶,或者混合飲用咖啡+茶,與中風、痴呆和中風後痴呆症風險降低均有關:
  • 每天喝2~4杯咖啡可使中風風險降低8~12%,喝2~4杯茶可使中風風險降低16%,而每天2~3杯咖啡和2~3杯茶可以使中風風險顯著降低32%
  • 每天喝0.5~1杯咖啡和≥4杯茶可降低30%血管性痴呆症風險,每天喝2~3杯咖啡和2~3杯茶與血管性痴呆症風險降低28%有關
  • 咖啡茶的組合與中風後痴呆症的風險較低有關,與不喝咖啡和茶的人相比,每天喝0.5~1杯咖啡和2~3杯茶的人患中風後痴呆症的風險降低一半
好了,看完這個研究,喜歡喝咖啡、喝茶以及兩種飲品都喜歡的人可能會感覺很快樂,預防大腦早衰,從現在做起,快把高糖的奶茶戒掉,養成喝更健康的飲品的習慣吧!
食物中新增這種物質
竟能逆轉認知衰退?
說到這裡,此刻角落裡的一位姐妹弱弱地舉起了小手:「那假如不愛運動,天氣太熱不想曬太陽,又咖啡因不耐受、喝茶不舒服的我,還有救嗎?」
好吧,這種情況其實也不少,那就只能儘量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躺平啦,等待科學家們研究出更多解決痴呆症的新藥物、疫苗或者其他辦法。
其實作為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給患者本人和家屬,甚至全社會都帶來了難以預估的傷痛和損失,所以社會上已經有無數科學家在努力尋求它的解決辦法了。
幾個月前,由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研究團隊主導的一項發表在《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上的新研究《Plasmalogens Eliminate Aging-Associated Synaptic Defects and Microglia-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n Mice》,就提出了針對阿爾茨海默症的飲食療法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強烈表明縮醛磷脂(Pls)是一種關鍵的腦脂質,它天然存在於人類體內,在大腦、心臟和免疫細胞中特別豐富,它的減少可能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
研究團隊首先給年老的雌性小鼠餵食兩個月的縮醛磷脂,結果發現這些老年小鼠表現出更好的認知能力,在外觀上比老年對照小鼠的體毛更厚、更有光澤
同時,兩個月的縮醛磷脂餵食還促進了衰老小鼠大腦中的突觸和神經元生長,並且能夠抑制與年齡相關的小膠質細胞活化並減輕小鼠大腦中的神經炎症
這些發現首次表明,縮醛磷脂給藥可能是阻止神經變性和促進神經再生的潛在干預策略。

也就是說,如果這項研究能夠繼續進行並且最終研製出相關的藥物,比如縮醛磷脂補充劑之類的,那麼,保持大腦年輕就不再是夢想,姑娘們再也不用擔心大腦早衰了!
是不是感覺很美!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希望姐妹們年齡大了的時候,這些新型藥物都能夠已經被研發出來並發展成熟啦~
好啦,今天的研究分享就到這裡啦,你們還有什麼想了解或感興趣的新知識和新研究,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
如果覺得科普內容還不錯或者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朋友圈、家庭群,或者點個 在看 !感謝大家的鼓勵!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Wu W, Ding D, Zhao Q, et 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life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dementia: A pooled analysis of 10 cohort studies of memory in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J]. Alzheimer's & Dementia, 2022.
[2] Ma L Z, Ma Y H, Ou Y N, et al. Time spent in outdoor ligh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362094 participants[J]. BMC medicine, 2022, 20(1): 1-10.
[3] Zhang Y, Yang H, Li S, et al. 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and risk of developing stroke, dementia, and poststroke dementia: A cohort study in the UK Biobank[J]. PLoS medicine, 2021, 18(11): e1003830.
[4] Gu J, Chen L, Sun R, et al. Plasmalogens Eliminate Aging-Associated Synaptic Defects and Microglia-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n Mice[J].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2022: 159.
[5] 任汝靜, 殷鵬, 王志會, 等.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 2021[J].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21, 20(04): 31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