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導讀:一場涉及131.38億港元的交易為新的一年揭開了序幕。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2025年開年,一場涉及131.38億港元的交易為新的一年揭開了序幕,這場交易的主角包含了阿里巴巴和德弘資本。
一筆大併購來了
阿里巴巴聯手頂級PE,一筆大併購來了。
1月1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釋出公告,宣佈子公司及New Retail與德弘資本達成交易,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權,合計佔高鑫零售已發行股份的78.7%。公告顯示,阿里巴巴將持續聚焦核心業務,提升股東回報。
根據高鑫零售最新發布的財年中期業績,半年營收347.08億元,稅後溢利1.8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據悉,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是在2017年,2020年進一步增持後,高鑫零售成為其集團的並表子公司。
2023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新任CEO吳泳銘上任,確立“使用者為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並表示將圍繞這兩大重心進行業務梳理,重塑業務的戰略優先順序。
時間來到2024年10月,高鑫零售釋出公告,向市場告知有買家有意收購,一時引發行業熱議。如今,這場關於“高鑫零售賣身案”正式落定。
對於阿里巴巴的這場“縮水”退出,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正是阿里巴巴又一次最佳化資產結構、聚焦核心業務的戰略舉措,發展訊號更加清晰”。
對於此次交易中的買方,大家也並不陌生。
資料顯示:德弘資本,是一家擁有國際視野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其核心團隊曾領導了KKR及摩根士丹利在亞洲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在過去30年間投資了一系列在PE界具有開創性的專案,包括中國平安、蒙牛乳業、海爾、百麗國際、南孚電池等眾多龍頭企業。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這次交易,不僅對參與方以及零售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為併購市場帶來了重要訊號。
“IPO信念”逐漸減弱
這兩年,一級市場經歷了深刻的調整。募資難、退出難、估值縮水等挑戰使得許多VC/PE機構感到困境重重。
據FOFWEEKLY統計的資料顯示:截至11月30日,中國VC/PE市場總募資金額達到了1.2萬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24%,其中國資和政府基金佔據了86.85%的比重,成為市場的絕對主力軍;從退出事件上來看,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3388筆退出案例,同比下降接近35%,退出壓力激增。
過去,國內一級市場主要依賴IPO作為退出路徑,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監管政策的收緊,使得GP和創業企業不得不考慮新的出路。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功能,併購是企業最佳化資源配置、快速壯大規模的有效途徑,隨著監管層的政策調整和鼓勵,併購市場正逐漸成為機構尋找流動性的關鍵突破口。
根據FOFWEEKLY統計的資料顯示:自2021年開始,在退出型別上,IPO退出方式每年縮減,相反地,併購退出方式開始火熱,截止2024年9月份,併購退出佔整體退出的39%。
去年和我們交流比較頻繁的機構透露:“市場參與者對於IPO作為唯一退出渠道的信念正在逐漸減弱。從LP到GP到專案方,對併購的接受度和意向明顯提升,甚至有很多LP主動向GP溝通併購退出策略。”
近日,投資界在其文章中引述了一位併購領域權威人士體感:“目前,70%的企業都在想著賣公司,有20%的企業已經開始行動了”。
自2024年年初以來,"擺脫對IPO退出的依賴,開啟‘應退盡退’模式"似乎就已成為眾多機構關注的核心議題,而2025年,伴隨著政策及市場參與度的提升,多位投資人預測“併購重組”將成為一級市場的新機會。
去年,監管屢次表態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各地併購基金設立速度也愈發頻繁。
2024年12月25日,陝西國資國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會暨併購基金髮佈會在西安舉行,總規模50億元的併購基金宣佈設立;2024年1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培育集聚併購基金。引入專業賽道市場化併購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場化併購基金,符合條件的納入股權投資基金設立快速通道。用好100億元積體電路設計產業併購基金,設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併購基金;2024年10月份,北京亦莊首隻併購基金設立,據悉,該基金由北京亦莊國際生物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物醫藥公司”)與康橋資本合作設立,總規模30億元,將重點關注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機會;9月份,三重一創產業基金旗下首隻併購策略基金成功設立,目標規模25億元,主要投向新一代資訊科技及相關領域。
併購重組的活躍吸引了更多上市公司的參與,據上證報資料顯示:截至12月24日,A股年內共有128家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數量同比增長20%。“併購六條”釋出後,上市公司併購熱情進一步升溫。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併購牛股”接連冒出。有投行人士指出:“若市場對併購重組的預期持續存在,那麼相關概念標的活躍將會得到持續提升,這不僅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二級市場,也對保持市場的整體穩定性起到積極作用”。
毋庸置疑,“併購”是2024年的年度熱詞,2025年仍將繼續。
結語
在市場降溫的背景下,併購被寄予厚望。但市場資金端更謹慎,對併購本身而言,也依然面臨多方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併購也將為一級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在多位從業者看來:“近兩年,併購市場將會湧現大量交易機會,對GP而言,‘併購’將為機構投資退出帶來更多確定性機會”。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退出渠道,併購不僅是解決一級市場募資和退出問題的有效手段,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和新興產業的崛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政策助推下,相信未來幾年併購將成為一級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未來,耐心資本的進入、機構投資策略的轉型、市場環境的規範化,將共同推動併購市場的發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