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費受益!華人小巴:跑1趟快多了,乘客至少節省20分鐘

小巴司機餘先生表示,由於堵車費徵收後入城路段冷清,"跑一趟要快十幾、20分鐘,小巴乘客也受益"。(記者曹馨元╱攝影)

堵車費開始徵收已滿一週,雖受其影響的市民紛紛抱怨要多掏9元過路費,但穿梭於法拉盛與曼哈頓華埠間的華人小巴卻是為數不多的受益者。小巴司機餘先生表示,由於堵車費徵收後入城路段冷清,"跑一趟要快十幾、20分鐘,小巴乘客也受益"。
根據堵車費計劃,私家車輛一旦進入曼哈頓60街以下的徵收區域,就均須支付9元每日的堵車費。除針對黃色計程車、網約車等的收費有不同外,所有為公眾提供固定線路的定期通勤運輸私營巴士均無須繳費;連線法拉盛與曼哈頓華埠的華人小巴就是其中的例子。
小巴司機餘先生表示,自堵車費徵收起,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路要好開多了";因大量私家車輛選擇降低開進曼哈頓60街以下的頻次,塞車情況有所改善,餘先生如今每趟通勤時間都較從前減少近20分鐘。除此之外,因小巴都是等載滿乘客就發動,餘先生尚未體會到乘客明顯增多的情況。
餘先生已經從事小巴司機20餘年,他表示,自疫情後小巴車費從3元漲價到4元后,司機們暫時沒有再次漲價的決定。"有乘客跟我們反映,現在堵車費一加,要是我們能漲價到5元他們也能接受",但餘先生解釋道,因小巴為私營模式,司機要自負盈虧,所以對漲價格外謹慎,"目前還沒有漲價的打算"。
雖小巴在堵車費徵收方面得到豁免,但餘先生卻認為,小巴近幾年的經營並不容易。他表示,疫情後保險費及各類雜費水漲船高,上漲的1元車費"只夠剛剛平衡開支"。而餘先生也稱,堵車費對於小巴的政策利好,收益最多的還是小巴乘客,"現在大多乘客都是老人,或者在華埠上班的,他們現在節省了很多時間"。
家住新州的周先生因工作原因,不時有去法拉盛的需求。往常,許先生都會選擇自己開車前往,但如今堵車費開始徵收,他認為開一趟"成本實在太高了"。在堵車費上路的第一週,許先生便第一次乘坐了小巴。他感嘆到,小巴實在比地鐵"方便太多了";且如今地鐵也須漲價到每程3元,小巴的價效比愈發凸顯,"以後但凡要去法拉盛,肯定都只坐小巴了"。
來源:世界日報 記者曹馨元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