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堵已經讓多倫多司機付出了大量時間成本,如果擁堵費和通行費能緩解交通狀況,司機們是否能從中受益?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堵車:出路》(Gridlocked: The Way Out)系列節目的最後一部分探討了交通擁堵費和通行費的問題。
多倫多大學智慧交通系統專家、工程學教授巴哈爾·阿卜杜勒海(Baher Abdulhai)表示,由於基礎設施空間有限,需求不斷增加,收取擁堵費是一種合理分配資源的方式。
收取擁堵費和通行費的目的是在高峰時段增收費用,以減少車輛數量,從而改善交通擁堵情況。然而,目前安省政府不支援在任何道路上徵稅或徵收新的通行費,多倫多市府也沒有這類計劃。
根據加拿大經濟分析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Economic Analysis)的研究,大多倫多及漢密爾頓地區因交通擁堵每年損失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高達447億元。
多倫多大學基礎設施研究所所長馬蒂·西米亞蒂茨基(Matti Siemiatycki)指出,司機們已經在為擁堵付出代價,不僅是時間和耐心,還有因運輸時間增加而上漲的商品和服務成本。
她提到,人們普遍對交通收費持牴觸態度,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透過納稅為基礎設施建設買單,不應該再額外支付通行費。
在其它城市,如英國倫敦,擁堵費實施後支援率迅速提高;新加坡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則能根據交通狀況動態調整費用。
多倫多地區貿易委員會主席吉爾斯·格森(Giles Gherson)認為,在實施擁堵費政策前,多倫多需要提供更好的交通選擇。他表示,至少在安大略線(Ontario Line)建成前,實行擁堵費並不現實。
英國倫敦成功推行擁堵費的馬克·瓦茨(Mark Watts)指出,倫敦市中心的擁堵程度降低了30%,並且由於政府提前投資於公共交通,幾年內公車乘客數量增長了近40%。
瓦茨認為,儘管多倫多短期內沒有徵收擁堵費的計劃,但不應完全排斥這一選擇。當城市擁堵達到一定程度,唯一能讓不必要的駕駛行為減少的辦法就是收費。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