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沖擊!紐約擁堵費開徵,唐人街車流驟減,“以後肯定更少人來”….

曼哈頓擁堵費5日正式上線,華人電召車業者連夜協議漲價事宜,最終決定大體與擁堵收費保持一致。業內擔憂擁堵費將進一步影響唐人街周邊客流,接單出車範圍或將有所改變。

從5日起,進入曼哈頓島第60街及以南擁堵減緩區的車輛將會被徵收擁堵費。日間高峰期(工作日早上5點至晚上9點、週末的早上9點至晚上9點)的基礎收費為轎車9元、摩托車4.5元、小型卡車和非通勤巴士14.40元、大型卡車和觀光巴士21.60元;夜間非高峰期(工作日晚9時至翌日早上5時、週末晚9時至翌日早上9時)的收費則是高峰期的25%。
對車輛徵收擁堵費,電召車服務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紐約各地華人電召車隊緊急協商議價應對,直到4日晚間才確定最終的漲價幅度。
據知情人士透露,以後部分電召車在高峰期進曼哈頓將漲價9元,晚上非高峰期漲3元,出曼哈頓保持原來的價格。
曾經做餐館、疫情時轉行做電召車的阿J形容,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司機們不可能去貼錢攬客。他估計電召車客人會流失一到二成,顧客們非必要都去坐地鐵、小巴和巴士了,可能之後去唐人街方向的單子會變少。而對進曼哈頓、但不去收擁堵費區域的單子,司機們恐怕也不太想接。
“我到那邊又收不了擁堵費,然後又空車開去其他地方。”他指出,之前司機們等單都是去唐人街等,現在開收擁堵費,又不敢去唐人街,所以以後周邊地區的單子,比如布碌侖下城區大西洋大道(Atlantic Ave)等,估計也沒什麼人接,生意就比較難做。
阿J推測,擁堵費影響更大的還是唐人街附近的商家,“因為本來唐人街現在就沒什麼人了,之前很多店鋪都關門了,再加上這個擁堵費的話,可能之後去唐人街消費的人就會更少了,對他們生意我覺得影響很大。”
他也認為這次擁堵收費價格過高,應該少加一點,如果能控制在5元的話比較合理。

華埠車流減少生意下降

5日是曼哈頓堵車費徵收第一天,在華埠,一些主要街道上車流有所減少,平時根本找不到泊車位的勿街也罕見地出現了一兩個空位。

從商家到民眾都說,堵車費徵收幅度過大,在如今百物騰貴的大背景下,對駕車者是個沉重的負擔,也必將給華埠的經濟帶來嚴重傷害。
昨日開始徵收的曼哈頓堵車費,私家轎車如有E-ZPass收費9元,沒有E-Z Pass的收費13.5元,貨車等較大的車輛價格更貴。
昨日華埠街頭仍然是熙熙攘攘,一些網紅店鋪門前像以往一樣排起了長隊。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車流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減少。
華埠社群互助會的一隊志願者在隊長王麗珠的帶領下在華埠主要街道巡邏,她們說街道上“人還是很多,但車少了。”一個志願者說,以往週日時堅尼路上經常堵車,但昨日交通很通暢,“你不說我都忘今天開始收堵車費,我還納悶為什麼今天沒堵車。”她說。
2024年10月31日下午,曼哈頓華埠主幹道堅尼路
在堅尼路上開報亭的李太太說,昨日生意明顯下降,甚至與前一天比都出現很大落差。“根本沒生意。”她說。李太太認為堵車費幅度過大是生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次收九塊錢,不是九毛錢哦,今天都這樣了,以後還不知會怎樣。”她說。
堅尼路上食品公司的售貨員陳先生也發現,昨日進店的客人少了很多。但他說,平時週日人本來就會少一些,加上昨日天氣寒冷,所以他並不確定生意下降是否直接與堵車費有關。但他說:“現在大家手裡本來就沒錢,再收這麼多堵車費,以後肯定會更少人來唐人街。”
堅尼路上的小販餘先生說,他的生意昨日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但他說平時工作日時華埠的餐館、超市每天都有卡車來送貨,堵車費會使這些商家多支付一大筆成本,而這筆支出最後也會被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使物價更貴。
家住皇后區的Farrah Chu昨日開車來到華埠,輕鬆在平時一位難求的勿街上找到了泊車位。她說,自己來華埠主要是吃飯和購物,但她並不常來華埠,在這次之前已經有一兩個月沒來過。
所以這次堵車費並沒有影響她的出行決定。但她說,即使是她這樣有EZ Pass折扣的人,堵車費也是一次9元並非小數,今後是否會繼續來華埠吃飯購物,她也需要好好想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