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毒辣的謀士,是怎麼一步步挑選老闆的(下)

本系列前兩篇:
書接上文,公元197年最大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11
袁術

稱帝了。

自從袁術得了孫策給的玉璽之後總覺得自己是未來的皇帝,加上其他一些所謂的讖語,比如“代漢者,當塗高也。”,他覺得說的是他自己。於是在197年春,袁術在壽春稱帝。
其實袁術稱帝挺搞笑的,因為這幾年他和其他諸侯的戰爭並不佔優勢,地盤也不大。但居然稱帝了!
袁術稱帝后,和他關係尚可的呂布把袁術的使者送到了許都,被曹操處死。這標誌著呂布站到了曹操一邊。想想事情也挺搞笑,兩年前曹操還和呂布死磕,但現在兩家居然聯盟了,這當然是因為互有所求。呂布實力有限,知道得罪袁術之後必須聯合更多盟友。而曹操剛在宛城戰敗,急需療養傷口,現在也需要更多盟友。
孫策也和袁術斷絕了關係。獻帝在夏季下詔,命令呂布、孫策、徐州附近的陳瑀合力討伐袁術。這當然出自曹操的計謀,想讓這些諸侯相互消耗,自己先坐山觀虎鬥。
孫策興致勃勃地從南方出發,準備和呂布、陳瑀見個面,談談當前的形勢。其實孫策未必有和袁術戰鬥的決心,畢竟袁術是他的舊主,但剛剛向朝廷表過忠心,總得有所表現。不管怎麼樣,先出兵看看形勢再說。
但沒想到陳瑀居然想偷襲孫策,被孫策發覺。孫策大怒,徹底擊敗陳瑀、嚴白虎等人,俘獲4000多人,陳瑀單人逃跑,投奔了袁紹
反袁術陣營內亂,袁術開始反擊。他暗中派人聯絡孫策地盤上的丹陽祖郎等人,讓他們煽動南方的山越人攻打孫策。孫策忙著平定叛亂,198年生擒了祖郎,又趕走了一部分袁術勢力,鞏固了江東地盤。
另一方面,袁術惱恨呂布的做法,於是在197年發兵攻打呂布。呂布大破袁術軍,獲得軍資無數,大笑而歸。
瞧瞧,連呂布都能大勝袁術,可見袁術是多麼不得人心。實際上,這種不自量力、妄自稱帝的傢伙,腦子已經壞掉了,決策水平極低,所以基本上見誰都輸。離這種人越遠越好,因為和他走得越近就越晦氣。這種人不得人心,失道寡助。看看呂布、孫策,離開袁術後都挺好的,因為袁術曾經佔據的巨大空間,遲早都要被別人填上。
呂布的這次勝利戰果可謂不小,投奔他的楊奉等人有些飄了,居然在呂布的授意下到下邳搶掠。下邳是劉備的地盤,這讓劉備很惱火。
後來楊奉又和呂布鬧翻,還想聯合劉備攻打呂布。劉備雖然恨呂布,但對於楊奉這種更加反覆無常的人更加厭惡,於是設了個“鴻門宴2.0,誘殺了楊奉。
現在,呂布、劉備維持著表面上的和平,因為他們現在都算是曹操陣營中的人。
在197年上半年,曹操基本上沒什麼大動作,因為他要休養生息,年初被張繡打得太慘了。曹操不敢重兵出擊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和袁紹的潛在矛盾越發劇烈。袁紹這時也緩過神來,知道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所以想把漢獻帝搞到手。但曹操怎麼可能同意?兩人暗中多次鬥法,於是曹操在197年已經有了打袁紹的想法。
話說袁術被呂布打敗後,在當年9月份又攻擊陳國,這是漢室宗親劉寵在今天河南淮陽建立的一個小諸侯。陳國不敵,於是曹操親自率大軍來援。袁術一聽曹操來了,嚇得趕緊就跑。曹操斬獲了一些袁軍之後,也返回了許都。
但是曹操沒休息多久,還得去打劉表
事情還得從197年初曹操第一次徵張繡說起。曹操兵敗之後,派曹洪防守張繡和劉表。此時劉表已經把穰城讓給了張繡,進一步壯大了張繡的勢力。曹洪不是對手,多次被張、劉聯軍進攻。於是在當年11月,曹操親征劉表,攻下南陽郡的湖陽、舞陰兩縣,生擒劉表的部將鄧濟,擴大了地盤。
這次曹操避開了張繡的軍隊,給劉表來了個突然襲擊。這讓劉表沒有想到。透過這次作戰,曹操發現劉表軍隊不過如此,於是打算來年徹底解決張繡。
而袁紹這一年,主要是在河北鞏固地盤,休養生息。實際上,袁紹對老百姓相當好,稅收徵的不多。所以後來袁紹被曹操打敗,河北歸了曹操後,河北百姓普遍比較懷念袁紹。
197年就這樣過去了。
建安三年,198年正月,曹操回到許縣。三月,曹操再次南征,圍攻張繡於穰城。這次曹操不輕敵,誓要為大將典韋、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報仇。
張繡、賈詡的嚴峻考驗,開始了。
12
張繡的做法就是深溝高壘,穩守城池,和曹操相抗,同時向劉表求救。
曹操也深知必須趕緊拿下張繡,因為別的諸侯可能會乘虛而入。於是,張繡和曹操的正面對決就此展開。從戰爭程序來看,實際上是賈詡和曹操以及他的一眾謀士的正面對決。
曹操先繞城視察地形。穰城不大,但已經被張繡修得非常堅固,而且有一條護城河。曹操發大軍猛攻,連續數日都不能攻下。於是曹操下令士兵運土填壕,修建雲梯,所有人都動員起來。
曹操繼續繞城視察地形。三天後他下了一道命令,命人將攻城之物全部移到城西處,隊伍也於城西處集結,大有一副要一鼓作氣攻下穰城的架勢。
此時賈詡對張繡說:“我已經發現了曹操的企圖,破曹不難矣!”
張繡忙問有何良策?賈詡說:“穰縣城東牆磚新舊不等,鹿角多有毀壞,曹操繞城三日,定是發現了這個破綻。如今他將輜重隊伍集結到城西,一定是虛張聲勢誘騙我們,說明他要從城東攻城了。
張繡說:“先生有何破敵之計呢?”
賈詡道:“我們只需將計就計,把老弱病殘派到城西守城,而命精銳部隊埋伏在城東。只要曹操一進城,我們伏兵四起,定可大破曹操。”
張繡依計而行。曹操果然於當天夜裡從城東攻城,而張繡誘敵深入,大破曹軍。
在古代,守軍只要掌握了地利的優勢,再加上準備充分,攻方一般都會損失慘重的。
張繡軍隊的戰力大增,這是賈詡幫助張繡練兵的結果。雖然張繡還不能和曹操正面對抗,但憑藉賈詡的謀略和地利,讓曹操吃了大虧。
曹操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張繡立即寫信給劉表,讓他截住曹操的歸路,自己要乘勝追擊。此時曹軍上下人心惶惶,荀彧也來信說:“劉表屯兵於安慶(此安慶在穰城附近),正準備截您的歸路,主公一定要小心。
可曹操卻不慌不忙。他帶領軍隊來到安慶城前,連夜在附近的一座山中藏了伏兵。第二天,張繡率軍與劉表匯合,發現只有少數曹軍,兩人立即率軍與曹操決戰。
曹操假裝敗退,然後伏兵盡出,大破張繡與劉表的聯軍,扳回了一局。
事後有人問曹操,為何斷定能夠破敵呢?曹操說:“我軍已無退路,必將死戰,我先引誘他們,再用伏兵攻打他們,自然取勝。眾人皆說妙。
經過此戰,曹操與張繡、劉表聯軍勢均力敵,雙方紮營對峙,尋找戰機。
與此同時,198年四月,曹操派使節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伐窮途末路的李傕,夷其三族,李傕徹底覆滅。
段煨大家還有印象嗎?賈詡的老朋友,賈詡就是離開他投奔張繡的。段煨後來歸順了朝廷,實際上算是投奔了曹操,所以後來得了善終。209年段煨病死,這是後話。
段煨這種沒有實力、但也沒有野心的小軍閥,投靠了曹操,運氣不錯。曹操消滅李傕沒有用自己的兵,而是藉助西涼兵自相殘殺,也很圓滿。李傕、郭汜被滅,長安一帶,盡歸曹操。
198年五月,荀彧又來信了,說袁紹帶兵前來,想進犯許都。曹操坐不住了,立刻帶領軍隊撤退。
張繡和劉表見曹操退軍,便要追擊。賈詡說“將軍不可,追之必敗”。張繡、劉表不信,率軍追擊,果然大敗。兩人垂頭喪氣回來,賈詡卻又說道:“兩位將軍趕快再去追擊,定能大勝曹操!”。此時劉表已經不敢再去,張繡這次很聽話,率軍又追曹操去了,果然大勝而歸,獲輜重無數。
事後張繡問賈詡:“今天以精兵追敗兵,為何會敗?而以敗兵追勝兵,又為何會勝呢?”
賈詡說:“這個簡單。曹操雖敗,但實力仍很強大,我軍仍然不是曹操的對手。將軍雖善於用兵,但曹操必留精兵斷後,所以我軍大敗。但曹操此番撤軍,必然是後方有變,所以他擊敗我們的追兵後,必然會拋棄輜重,輕裝速回,不再防備。所以我們再次追擊,就能獲勝了。”
張繡歎服,從此更加信賴賈詡,無不聽從。
這就是曹操的二討張繡,仍以失敗告終。從戰術上說,曹操不佔優勢。從戰略上說更是失敗,因為沒有拿下張繡。經過這次戰爭之後,曹操對賈詡的印象一定十分深刻。他既認識到張繡的實力,也認識到賈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為這次曹操精心準備而來,反而打了敗仗,他就不可能再輕視張繡和賈詡了。
也就是說,張繡和賈詡,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已經大幅提高。實際上經此一戰,張繡和賈詡的江湖地位也大為提高了。以後,這就是談判的籌碼和旗幟。
那麼,袁紹的軍隊來了嗎?
13
其實沒來。
袁紹正忙於和公孫瓚交戰。他親領大軍攻打幽州,所向披靡。公孫瓚不得不向黑山軍求救,但仍危如累卵。公孫瓚手下的將領有的投降、有的潰散。
但有件事很奇怪,就是荀彧告訴曹操,袁紹要來偷襲許都,這是怎麼回事?
顯然,這個謠言不是張繡和劉表放出的,否則賈詡肯定知道。放謠言的難道是別人?比如呂布、陳宮、劉備等人?有這個可能。但最可能的還是袁紹,因為他擔心張繡被曹操吃掉,不願意曹操在南方再獲得勝利。總之,史書上沒寫這訊息哪兒來的,我們這裡只能猜測。
而曹操,在198年收穫很大。
這緣於其他諸侯實在太菜了。由此也可反襯出張繡軍隊的戰鬥力之強,以及賈詡的厲害。
198年春,呂布劉備再生矛盾。呂布進攻劉備,曹操雖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擊敗。九月,小沛被攻破,劉備妻小再次被擄,劉備單身逃走。
曹操一看這可不行,於是在198年九月,率大軍東征徐州,和劉備聯手進攻呂布。十月破彭城,擒獲呂布的彭城相侯諧,接著進軍下邳,再次大破呂布,擒獲他的部將成廉,並追擊到下邳城下。呂布想投降,被陳宮等人勸阻,又勸呂布出戰,呂布再次戰敗,退回城內固守。
呂布被迫向袁術求援。袁術之前大敗於呂布,本不想救,但謀士拿唇亡齒寒的道理勸他。於是袁術派一支軍隊來救呂布,但這支軍隊不敢和曹軍交戰,只是遠遠觀望聲援。
曹操用荀攸、郭嘉之計,決泗、沂之水灌城,呂布更加難以為繼。於是在十二月,呂布部將魏續、宋憲等生擒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
劉備以呂布事丁原、董卓之事,勸曹操殺死呂布。於是曹操將呂布、陳宮、高順等人處死,收降呂布的部將張遼以及泰山豪傑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之後,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封為左將軍。曹操厚待劉備,與他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198年就這樣過去了,曹操收穫極大。向西他掌控了長安,向東則吞併了徐州。而南方的劉表、張繡、袁術等人不敢來犯。
那麼,此時劉表在忙什麼呢?為什麼不從後方進攻曹操?
因為劉表的後院始終有個禍患。
196年當曹操迎接獻帝到許都之後,長沙太守張羨因不滿劉表,率零陵、桂陽等三郡反叛,歸順曹操。劉表遣兵攻圍,打了一年多都打不下來。後來張羨病死,長沙人又立其子張懌(yì)為主,繼續反抗劉表。最終,劉表在198年徹底消滅張懌。這是劉表最輝煌的時刻,坐擁上千裡疆域,手下雄兵十餘萬。
劉表作為荊州牧,軟硬兼施,境內豪強逐漸歸服,發展生產,民眾也很悅服。於是,從關西、兗州、豫州來投靠荊州的學者有上千人之多,包括諸葛亮家族。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撫賑濟,開立學官,博求儒士,發展文化,一度盛況空前。
但自從曹操打劉表之後,劉表不再向朝廷進貢,據說逐漸有了更多想法。於是獻帝命令曹操、董承、劉璋、孫策併力討伐袁術、劉表。
這就是198年底、199年初的形勢。
14
199年春,袁紹徹底消滅了公孫瓚,完全佔據了幽州。自此袁紹統一黃河以北,虎踞四州,成為當時最強的諸侯。
另一方面,曹操也沒閒著。199年春,在袁紹消滅公孫瓚之前,曹操進攻山東西南部的昌邑。但這裡地處袁紹勢力範圍的邊緣,一些人想投奔袁紹。曹操費了一番周折,還是把這些地方拿到手了。與此同時曹操又向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發展,又佔了一些地盤。這些都是在袁紹勢力範圍的旁邊敲邊鼓,導致曹操、袁紹之間的矛盾越發激烈。
與此同時,淮南大旱,袁術越發艱難。曹操、劉備、孫策聯手進攻袁術。袁術覺得在淮南已經待不下去,於是不得不向他一向看不起的袁紹求援。袁紹垂涎他的玉璽,就以接收玉璽為條件答應接納袁術。
可惜袁術此時的實力已經差到了極點,他在北歸途中被曹操、劉備攔截。199年六月,袁術在壽春窮困潦倒而死。
但是,這時劉備又起來了。
起因是曹操派遣劉備截擊袁術。劉備完成任務後又東奔徐州,由於曹操在徐州一帶不得人心,因為他之前在這裡屠過城。劉備再次掌控徐州,這讓曹操非常憤怒。
下圖就是199年6月的形勢圖。
可以看出,昔日的諸多豪強已經被消滅,此時曹操的地盤已經比袁紹大了,但綜合實力還是不如袁紹。

之所以詳細講解形勢發展,就是為了給賈詡做鋪墊。因為所有這些變化,賈詡和張繡肯定都知道。對於

賈詡和張繡來說,爭奪天下毫無可能,只能從劉表、袁紹、曹操中選擇一人投靠。

投靠誰呢?

劉表實力還是不行,而且晚年越來越昏庸,看來還得從袁紹、曹操中選擇。
199年秋,袁紹派人聯絡張繡。賈詡的機會來了。
15
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時袁紹、曹操都把對方當成了最大的敵人。實際上,此時官渡之戰已經開始。
199年六月,袁紹派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被曹操擋住。官渡之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戰前雙方內部的討論和爭議,這裡就不多說了,很多人都知道。我這裡要說的是,袁紹初期進攻不利,就想到了聯合更多諸侯,其中之一就是張繡。
有理由相信,袁紹至少向張繡、劉表、孫策等曹操附近的諸侯發出了邀請,可能這裡面也有劉備。而劉備肯定是願意和袁紹結盟的。但是在200年一月,曹操在對抗袁紹的同時,已經抽空把徐州佔領了,擒獲了關羽。劉備逃往青州,投奔了袁紹。
曹操的想法肯定是在和袁紹決戰之前,先把側翼最大的威脅給解除了。所以他閃擊劉備,而且獲得了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曹操,何等老辣。但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劉備此時還很菜,袁紹也很遲鈍。
筆者感覺從196年開始,袁紹的動作要比曹操慢得多。歷史沒有記載袁紹的出生年份,但他肯定比曹操大。而在公元200年曹操45歲,既不大也不小。就算袁紹50出頭,年齡似乎也不算很大,怎麼就越發遲鈍了呢?
拿官渡之戰來說,曹操居然可以騰出手來重新佔領徐州,率先解決側翼的威脅,就是袁紹的失敗。
所以田豐、沮授才勸袁紹萬不可和曹操直接決戰,而是採用騷擾戰法不斷消耗曹操。田豐、沮授或許早已看到曹操比袁紹更能用兵,也更敏銳,曹軍的戰鬥力也更強吧。可惜,袁紹不聽。
之前,袁紹想接應窮途末路的袁術,也是大錯。因為袁術早就是喪家之犬,而且居然稱帝。這時袁紹居然因為覬覦一塊玉璽而想接收袁術,腦子也不知道怎麼想的。
袁紹的幾個兒子都手握重兵,矛盾如冰川下的火山,一觸即發。

幸虧袁紹還在,壓得住陣腳。

但是,以上所有情況,瞞得住賈詡的眼睛嗎?
用人和內政方面,賈詡或許早已看到曹操比袁紹更強。
因此,當袁紹的使者到張繡處勸雙方聯合時,賈詡站了出來,指著使者說:
“回去替我辭謝袁本初,兄弟之間不能互相容納,還能容納天下國士嗎?”
這是石破天驚的做法!

張繡大驚!
16
張繡並不糊塗。他先讓袁紹使者退下,問賈詡:先生怎麼這樣說呢?現在放棄袁紹,以後我們歸附誰呢?
賈詡答道:“不如歸附曹公。
張繡說:“袁強曹弱,我們又與曹操有仇,為何歸從他?
賈詡說:“這正是應該歸順曹公的原因。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這是其一。袁紹強盛,我們以這麼少的人去歸附他,必然不會看重我們。曹公的隊伍弱小,他得到我們必定高興,這是其二。有稱王稱霸志向的人,必然會放棄私人恩怨,以向四海顯示他的德行,這是其三。希望將軍您不要再猶豫了!” 
於是張繡歸順了曹操!
回到賈詡當庭斥責袁紹使者,大家不覺得奇怪嗎?賈詡即便反對歸附袁紹,也可以先把袁紹的使者勸退,私下裡勸張繡啊!他為什麼當庭那麼說?
首先,張繡才是主人。賈詡再能幹也只是謀士,怎麼能代主公決策?何況這是當著袁紹使者的面!
所以這是僭越!按照常理,張繡完全可以把賈詡殺了。
其次,賈詡這句話是有毛病的。
因為在袁術死前曾想投靠袁紹,袁紹也答應接納,這怎麼叫“兄弟不相容納呢?
第三,就算“兄弟不相容納”又怎麼樣,歷史上這種事情多了。難道僅靠這一個理由就和袁紹為敵嗎?
所以,賈詡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提出這麼個很勉強的理由?
首先,賈詡深知張繡已經完全信任和依靠他,他才敢這麼做。
其次,賈詡故意要把事情鬧大,讓天下人尤其是曹操知道,是他賈詡,力主張繡集團放棄袁紹的!
也就是說,賈詡要突出自己的作用!
賈詡深知,此時如果張繡投靠曹操,曹操一定會接納。那麼之後,曹操一定會極為感謝他!
事後也確實如此。曹操後來拉著賈詡的手說:
“使我的信譽揚於天下的人,是你啊!”
後來曹操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賈詡的榮華富貴,從此上路!

那麼,難道賈詡僅僅是貪圖榮華富貴嗎?

這當然是一方面,但首先還是生存問題。

要知道,是賈詡給張繡出主意,殺了典韋、曹昂、曹安民的,後來又重創曹軍。如此大仇,即便歸附,曹操能不恨他?以後說不定找機會就把他殺了。
所以,賈詡必須在曹操面前立功,讓曹操知道,張繡歸附他是他賈詡的功勞!
但是,賈詡又不能把袁紹和曹操分析得太透,否則會引起曹操忌憚。所以只能找“兄弟不相容納”這個很勉強的理由,當面侮辱袁紹,把袁紹的使者打發了。
另外,賈詡勸張繡的那番話,事後也肯定傳到了曹操耳朵裡。曹操一想對啊!我現在要招攬天下英雄,必須顯出胸懷和度量!於是曹操不計前嫌,接納了張繡,還和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其實曹操的胸懷本來就比較大。但賈詡的說法讓他有意顯得自己的胸懷更大,以示賈詡說的是正確的,以便招攬更多天下英雄。賈詡在提醒曹操:招降張繡不僅可以解決後方問題,而且更是一個顯示曹操博大胸懷的標誌性事件!而曹操是什麼人?當然“依計而行”了。
賈詡謀略之深,令人髮指。
這是張繡看不透的,曹操也未必都能看透。
賈詡為了投靠曹操,可謂處心積慮!
17
再往後就簡單了。張繡、賈詡都參加了官渡之戰,賈詡在關鍵時刻再顯謀略。張繡也力戰有功,加官進爵,不再多說。
再往後,賈詡又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計無不中。曹操不聽他的話,就會吃虧。
再往後,在曹丕、曹植之間站隊,這對賈詡來說太簡單了。
因為以曹操的雄才大略,雖然他非常喜歡曹植,但極大機率會選擇曹丕。因為曹操深知治國需要政治家,而曹丕這方面比曹植強得多,曹植只是一個文藝青年。所以即便他不問賈詡,他也會選擇曹丕。而賈詡的側面進言只是加強了他的決心而已。
賈詡和司馬懿站隊曹丕,可見陰謀家在這件事上的看法是相同的。
但是,賈詡始終深知自己曾經嚴重傷害過曹操,深怕曹操哪怕有一絲記恨自己,就會翻舊賬。
所以,賈詡在曹操集團始終非常謹慎,從不深交朋友,晚年更是深居簡出,從根本上打消了曹操對他的忌憚。
因為,如果賈詡是個“孤臣”,以後就沒有興風作浪的本錢。作為政治家的曹操,肯定深知這一點。

220年曹操病死,賈詡向曹丕勸進,再立一功。

223年賈詡病死,享年77歲。
一代陰謀家,在亂世中,走完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