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失去魄力時,他就已經社會性死亡了!

【大丈夫當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可能是我即將面對我人生中的重大決定,我這三天,腦子裡一直在閃回一段三國時期的歷史。
主角是與曹操官渡大戰的袁紹,曹操就是擊敗袁紹之後才奠定了三國時期,魏國的基業。
陳壽寫的《三國志》裡面,裴松之註解袁紹的傳記時,補充了一段《英雄記》的內容,講了袁紹的一件事:
袁紹還跟曹操背靠背,一個往北發展,一個往南發展的時候,袁紹當時主要的對手是公孫瓚。
界橋之戰時,袁紹的前鋒麴(qū)義擊破了公孫瓚大軍。在後方十幾裡的袁紹,認為大局已定,放鬆了戒備,士兵不再設防,甚至都盔甲馬鞍都卸下來了,開始休息了。(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瓚已破,不為裝置···)
但就在這個時候,公孫瓚手下的兩千騎兵莫名其妙突然衝到袁紹面前,把袁紹圍了個水洩不通,此時袁紹身邊就一百多親衛。公孫瓚的兩千騎兵箭如雨下,立馬就要把這一百來人圍殺了。(惟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
袁紹的軍師,別駕從事田豐,拉著袁紹就要往殘垣斷壁裡邊躲,指望公孫瓚的騎兵去圍殺那一百多大戟士,不會發現躲藏的袁紹。(別駕從事田豐扶紹欲卻入空垣···)
可袁紹不幹了,把頭盔摘下來扔地上,怒道:“大丈夫要往前戰鬥而死,哪有慫X能躲在殘垣斷壁裡活下來的!(紹以兜鍪撲地曰:“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
【兜鍪:即頭盔。袁紹把頭盔摘下來,是讓手下人看到自己,也是向手下表明:我作為主公都不怕死,都沒跑沒躲,你們怕個雞毛!一百(步兵)打兩千(騎兵),也別他媽X慫,跟著老子上!】
於是袁紹組織反擊,弩箭亂射,大量殺傷公孫瓚的騎兵。公孫瓚的騎兵不知道圍住的是袁紹,看到這一百多人死鬥,戰鬥力這麼強,就稍稍退卻了。麴義這時也發現袁紹陷入了死地,帶兵來支援,公孫瓚的騎兵就此散去。(強弩乃亂髮,多所殺傷。瓚騎不知是紹,亦稍引卻,麴義來迎,乃散去。)
其實這一段歷史,我更喜歡《三國演義·第七回》潤色後的描寫:田豐慌對紹曰:“主公且於空牆中躲避!”紹以兜鍪撲地,大呼曰:“大丈夫當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三國演義》把袁紹面對生死時的魄力,描寫的淋漓盡致。
在戲劇的刻板印象裡,袁紹是個優柔寡斷、色厲膽薄的人。但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一方霸主的!
袁紹早年是那種一往無前,極具魄力的頂級人傑
人們不會因為袁紹家族是四世三公,而盲目跟隨袁紹。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皇帝以下最位高權重的三個官職。袁紹家族四代人裡,有三個人擔任過三公的職位。】
人們只會因為:袁紹在關鍵時刻,有魄力敢做決定,並且能做對決定,給大家帶來利益,才跟隨袁紹!
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魄力,關鍵時刻敢做決定!尤其是普通人,做決定的對錯不重要,你就是要有魄力敢做決定!
決定做錯了,認錯承擔責任就是了。你做錯了決定,大家可能會責怪你。但是你要是沒有魄力,不敢做決定,大家會拋棄你!你會失去你作為男人活在這個世界和這個社會上的價值!
尤其是現在,決定做錯了,基本沒什麼大不了的,無關生死。可你要是不敢做決定,至少你在女人眼裡就是個慫X,是個廢物。
從生物的角度來看,大部分雌性都是具有服從性的,一個雄性不去主導一段關係,就是不可能獲得雌性的青睞。
而且一個男性長久不做決定,沒有魄力,就是會越來越慫。
大家生活中應該都有遇到過一類人:家裡父母特別強勢,孩子往往特別慫、特別怕事的。
這類人從來不需要做決定,所以他們習慣了不做決定也不擔責,遇到事情習慣性往後躲,讓別人去處理(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請問你會願意跟隨這樣的人嗎?
長此以往,這類人從心理到生理上就徹底廢了。
我曾看過一篇對龍蝦的科學觀察。
龍蝦打架。打贏的龍蝦會分泌更多的血清素,變得趾高氣揚,面對其他龍蝦的挑戰也毫不退縮,很容易嚇跑其他龍蝦。
戰勝的龍蝦會得到最好的住所和食物,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戰敗的龍蝦,不論以前多勇猛,都會變得低眉順眼。血清素分泌較少,導致蝦腦部分重構,以適應卑微的地位。
請問各位讀者朋友,人跟龍蝦有區別嗎?
為什麼有的人,面對挑戰、困難、甚至生死,他都毫不懼怕、一往無前?因為他不害怕做決定,更不害怕承擔責任。他的魄力,讓他在氣勢上就先贏三分,別人看到他就先慫三分。
這樣的人最有吸引力。
在生活中,你一定會發現:好鬥、有魄力的男人,無論混成什麼樣,身邊絕對不會缺女人。
我們說回袁紹。
《三國演義》裡,那個曾經說出“大丈夫當臨陣鬥死”的袁紹,晚年居然會因為最疼愛的小兒子生病,而貽誤戰機。
在曹操奇襲烏巢囤糧點的時候,袁紹居然變得猶豫不決,舉棋不定。
最終,袁紹輸掉了官渡之戰,兩年後袁紹就像戰敗的小龍蝦,在憂懼中病亡,時年不過五十歲。
而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的曹操,比袁紹更具魄力的曹操,取代四世三公、名門大族的袁紹,成為了新一代的霸主。
當一個男人失去魄力時,他就已經社會性死亡了!
······
END
有感而發,隨便寫,大家隨便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