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偶然刷到日本知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對董明珠的一段採訪,特別想分享給所有姐妹,尤其是家有女兒的姐妹。
竹內亮問董明珠最近有沒有談戀愛,董明珠回應:“這個話題就很可笑。”
咱們一般人聊天,聊到這兒,都能看出對方不高興或者不想聊這個話題了吧?
竹內亮還是繼續追問:“你沒有想過找個老公嗎?”

董明珠反問:“為什麼要找老公啊?”
竹內亮解釋:“您這麼大公司的老闆,應該需要人來安慰您的。”

董明珠回應:“安慰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最好的安慰。”

竹內亮還是不死心的問:“那您想哭的時候,特別脆弱的時候呢?”
董明珠則是面無表情地搖了搖頭。
姐妹們感覺到了嗎?竹內亮和董明珠的思維完全不在一個高度。
竹內亮的思想還停留在一個女人需要男人拯救、安慰,沒有婚姻就是缺憾的階段。
哪怕這個人是董明珠,哪怕她已經71歲。
而董明珠的眼界明顯高很多,明確表達了對事業的熱誠,並不順著對方的話茬去過度解釋。

我覺得這種以我為主的“主角思維”思維挺值得好好聊聊的,我見過很多姑娘都是性格很溫柔,遇到冒犯性的問題或者評論,往往傾向於保持禮貌。
在利益相關的問題上,也更容易讓步妥協,不太好意思積極爭取。
無形之中,受了很多委屈、錯過很多機會,失去了不少主動權。

其實所謂的主角思維,最重要的是先有主角視角。
比如你失戀了,一定不要覺得是你失去他,而是他失去你。
再比如你家孩子學不會鋼琴,一定不要覺得孩子沒有音樂天賦,而是鋼琴不適合你的孩子。
發現了嗎?
第一種視角是你壓縮自己的價值,磨滅自己和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種視角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主,那你就有了更高的主動性。
這種觀念上的調整,就會讓你成為一個非常高能量和高配得感的人。
很多姐妹特別容易妥協、退讓,有事兒沒事兒就喜歡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也有過很多這樣的時刻,但是到中年以後,漸漸意識到自己才是人生的導演和主角,很少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總結大概是這3個關鍵點吧。
第一就是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你一定要相信,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兒,都是在給自己升級做準備。
一件事兒做成了自然好,失敗了就是在暗示你,你的等級還不夠或者它根本不適合你。
但凡你能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一點經驗、得到一絲啟發,哪怕排除了一個錯誤選項,這個失敗都有意義,只要不下牌桌,就沒有真正的輸贏!
第二,所有的評價都是自我的投射。
什麼意思呢?就是別人怎麼看你,並不能說明你是怎樣的人,只能說明他是怎樣的人。
比如你說自己單身很幸福,評論區會有人說,你沒人愛怎麼會幸福。
有些人說結婚很幸福,評論區又有人說,你要操心一大家子,怎麼可能幸福。
其實幸不幸福,是你主觀的感受。沒必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跟三觀不同的人解釋上。
第三,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主線任務。
你把自己當人生主角的時候,就會知道主角都有主線任務。
就像董明珠說的,安慰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安慰。
背後傳遞的意思就是:我是主角,我的主線任務事業成功,所以我不在意那些細枝末節。




很多時候,人生的困境大多來自既要、又要、還要。永遠記住,當下的首選項,就是你的最優解。
最後,願大家都成為自己人生的劇本的導演,主動權永遠握在自己手裡。



🔔客廳板凳已擺好!
速速點選關注樹媽影片號
謝謝你們的小愛心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往期精選
01
|
02
|
03
|
04
|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