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為鑰,解碼古代中國|許宏《城的中國史》新書分享會

㊟《紫禁城的秘密
 要了解一個城市,比較方便的途徑不外乎打聽那裡的人們怎麼幹活,怎麼相愛,又怎麼死去。/ 阿貝爾·加繆
人類從穴居到走向開闊地帶,再到築城而居,城垣從無到有又消失,歷史上象徵著文明的每一步,偉大而深刻,沒有比“城”更有煙火味道,更能給人以認同感和歸屬感了。有關中國歷史上城池、城邑、城郭的變遷,無疑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主題。
何為“城”?
中國最早的“城”出現於何時?
為什麼說作為圈圍設施的“城”不限於城牆?
城池為何而建,如何興建?
“大都無城”體現了怎樣的文化自信?……
在《城的中國史》中,作者許宏對中國築城史的考察跨越史前、原史、信史時代,宏觀 9000 年城邑動態大勢,梳理中國古代文明演化格局和發生發展脈絡;從城邑和城市考古,昇華到對中國“大歷史”的把握,重構華夏文明。
121日(週日) 1600-18:00 ,《城的中國史》作者許宏與單向街基金會創辦人許楠一起,在單向空間·郎園 station “城與古代中國”等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以城為鑰,解碼古代中國
——《城的中國史》新書分享會
嘉 賓
許宏、許楠
時 間
2024 年 1 月 21 日(週日)16:00-18:00
地 點
單向空間·郎園Station店
地 址
朝陽區東壩鎮半截塔路53號郎園Station(北京紡織倉庫南門)D3-1座 
主辦方
單向空間、河南文藝出版社
票 價
飲品+留座 39 元
圖書+飲品+留座 101 元
直播連結
掃碼報名
#嘉賓簡介
許宏
考古學者、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與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已出版《先秦城邑考古》《大都無城》《踏墟尋城》等多部城市考古著作,以及“解讀早期中國”系列(《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考古紀事本末”系列(《發現與推理》《三星堆之惑》),散文隨筆系列《許宏的考古“方”》等。
許楠 
單向街基金會創辦人。
#相關圖書
《城的中國史》
作者:許宏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城池、城邑、城郭的發展簡史。內容精當,視野開闊,圖文並茂,可謂另闢蹊徑解讀“早期中國”,探源華夏文明,是一本獨創性、可讀性兼具,而又不失專業性的歷史通俗讀物。
#它不是單純的考古書
撰文/ 許宏
節選自《城的中國史》後記
我自 1992 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的城市考古專家徐蘋芳教授,專攻中國古代城市考古。1996 年畢業後,先是參加偃師商城的考古發掘,1999 年開始又主持二里頭都邑的田野考古工作。就這樣,作為考古老兵的我與城市考古結下了不解之緣,轉眼已逾 30 年。如果從 1983 年參加山西侯馬晉都遺址本科實習算起,此後還有 1987—1992 年山東鄒平丁公新石器時代城址的帶隊發掘,則冥冥中結緣城市考古,正好有 40 年了。
2000 年 ,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7 年 ,其升級版《先秦城邑考古》(上、下編,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問世。此前的 2016 年,出版了《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這是我“解讀早期中國”叢書的第三本。 2021 年,城市考古自選集《踏墟尋城》(商務印書館)又得以問世。而這本小書,顯然是我在田野考古一線的摸爬滾打和上述或深或淺的研究基礎上,試圖獻給公眾的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城市考古的通識讀本。
它又不是一本單純的考古書。僅從書名上看,讀者諸君應該可以窺見作者的“野心”,他是要在這幾萬字的小書中,從“城”的角度捋出中國古代史宏觀演化格局和發生發展脈絡,從城邑和城市考古,昇華到對中國“大歷史”的把握與建構。這一願望是否達致,就要讀者朋友來甄別評判了。

㊟《城的中國史

以城為鑰,解碼古代中國
——《城的中國史》新書分享會
嘉賓:許宏  許楠 

時間:1 月 21 日(週日)16:00-18:00

地點:單向空間·郎園Station店
掃碼報名

加入單向空間·北京店活動線下群
第一時間瞭解單向空間活動資訊
獲得更多活動福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