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竟然會放電!研究表明:小細胞肺癌的神經內分泌細胞透過電活動促進腫瘤惡化!

在《Nature》期刊發表的這篇文章中,來自英國的科研團隊探討了小細胞肺癌(SCLC)的內在電活動如何驅動其進展。研究發現,SCLC中的神經內分泌(NE)細胞具有興奮性,其動作電位的發放直接促進了SCLC的惡性發展。然而,這種電活動導致了NE細胞對氧化磷酸化的異常依賴,這與大多數癌細胞依賴有氧糖酵解的特性形成對比。此外,非NE細胞透過類似星形膠質細胞-神經元代謝物穿梭的機制為NE細胞提供代謝支援。研究還觀察到SCLC進展過程中神經支配景觀的顯著變化,伴隨著腫瘤內異質性的增加和SCLC細胞中神經元特徵的增強。這些發現表明,癌細胞內在的電活動驅動了一種腫瘤自主的惡性迴圈,賦予了長期的腫瘤生成能力和轉移潛力。
01
研究背景
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神經內分泌癌症,其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常常已出現遠處轉移,且中位生存期僅略超過半年。SCLC表現出高度的異質性,最初在培養的人類SCLC細胞系中觀察到,其中超過70%顯示出經典的神經內分泌(NE)特徵,被稱為經典亞型,而其餘變異亞型則表現出相對較低的NE標誌物表達。最近的研究揭示,經典亞型由高ASCL1表達驅動,而變異亞型由高NEUROD1表達驅動,這兩者都被廣泛定義為NE亞型,與進一步識別的兩個非NE亞型形成對比。
無論分子亞型如何,人類SCLC幾乎普遍存在腫瘤抑制基因TP53和RB1的失活突變,基於此開發了幾種SCLC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GEMMs)。在經典GEMMs及其衍生的細胞系中,研究發現NE(主要對應於SCLC-A亞型)和非NE(可比於SCLC-Y亞型)亞群可以從同一腫瘤甚至同一克隆中產生。這些研究首次提供了SCLC中功能性腫瘤內異質性的實驗證據。NE細胞是主要的轉移細胞型別,而非NE細胞被認為具有支援作用:與非NE細胞共培養或來自非NE細胞的條件培養基都促進NE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非NE細胞分泌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GF2)已被證明在這種合作中起作用,但其他機制仍然未知。在人類SCLC中,單細胞RNA測序顯示增加的腫瘤內異質性與較差的預後和治療抵抗相關;然而,缺乏在人類樣本中功能性腫瘤內異質性的實驗驗證。
02
研究發現
研究揭示了小細胞肺癌(SCLC)中的神經內分泌(NE)細胞具有電興奮性,這種特性直接促進了腫瘤的惡性發展。NE細胞能夠發放動作電位,這種電活動增加了ATP的需求,導致NE細胞對氧化磷酸化(OXPHOS)的依賴性增強,與大多數癌細胞依賴有氧糖酵解的特性形成對比。此外,非NE細胞透過代謝支援NE細胞,類似於星形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之間的代謝穿梭。這種細胞間的代謝合作有助於維持NE細胞的電活動,從而促進腫瘤的侵襲性和轉移潛力。
研究還發現,SCLC的進展過程中神經支配的顯著變化與腫瘤內異質性增加和SCLC細胞中神經特徵的提升相吻合。這表明腫瘤細胞內在的電活動可能誘導了一種自我維持的惡性迴圈,賦予了腫瘤長期的致瘤能力和轉移潛力。研究透過使用毒素、光遺傳學和化學遺傳學的方法,直接證明了動作電位發放在SCLC的侵襲性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03
臨床意義
透過識別NE細胞的電活動和代謝特徵,研究為理解SCLC的侵襲性提供了新的視角,並可能推動開發新型治療策略,以改善患者預後和延長生存期。這些發現也可能適用於其他具有類似神經分化特徵的癌症,提示電活動在腫瘤進展中可能具有更廣泛的影響。
這些發現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為它們揭示了SCLC腫瘤進展的一個關鍵機制,即電活動對腫瘤細胞的長期致瘤能力和轉移潛力的影響。這為開發針對SCLC的新療法提供了理論基礎,例如,針對NE細胞的電活動和代謝特徵進行干預。
04
實驗策略
1. 細胞模型和電生理特性分析:使用人類和小鼠SCLC細胞系以及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PDX)模型。對NE和非NE細胞進行電生理特性測定,利用膜片鉗技術記錄動作電位和鈉鉀電流。
2. 代謝分析:透過葡萄糖代謝試驗、氧耗率測量和質譜分析研究細胞代謝。評估細胞對氧化磷酸化(OXPHOS)的依賴性以及不同代謝底物在NE細胞中對ATP生成的貢獻。
3. 神經支配和訊號傳導路徑:觀察腫瘤進展中神經支配的變化,分析乙醯膽鹼(ACh)和其受體在SCLC中的作用。使用藥理學和基因工具(如TTX、光遺傳學和化學遺傳學)操控電活動。
4. 腫瘤異質性和轉移潛力評估:透過體外和體內實驗(如肝轉移模型和生存分析)評估電活動對腫瘤進展和轉移潛力的影響。研究NE細胞和非NE細胞間的代謝互作對腫瘤異質性和進展的貢獻。
5. 分子生物學分析:利用RNA測序和蛋白質檢測分析不同細胞型別的基因表達譜。進行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以識別NE和非NE細胞的特徵性基因表達簽名。
05
資料解讀
圖1:電活性的神經上皮細胞產生自發和誘發的鈣波
Figure 1 探討了神經上皮細胞的鈣波。A. 為了研究神經上皮細胞的電活動性,作者使用鈣成像技術檢測了神經上皮細胞的自發鈣波。結果顯示,神經上皮細胞能夠產生自發的鈣波,這表明這些細胞具有內在的電活動性。B. 為了進一步探究神經上皮細胞對外部刺激的反應,作者透過電刺激誘發神經上皮細胞的鈣波,並使用鈣成像技術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電刺激能夠誘發神經上皮細胞產生鈣波,證明這些細胞對外部電刺激具有反應性。結論:神經上皮細胞不僅能夠自發地產生鈣波,還能對外部電刺激產生反應,這表明這些細胞具有電活性。
圖2:膽鹼能訊號觸發去極化並在NE細胞中引發鈣瞬變
Figure 2 探討了膽鹼能訊號在NE細胞中引發去極化和鈣瞬變的作用機制。A. 為了研究膽鹼能訊號對NE細胞膜電位的影響,作者使用膜片鉗技術測量了NE細胞在膽鹼能刺激下的膜電位變化。結果顯示,膽鹼能訊號能夠顯著引發NE細胞的去極化。B. 為了進一步驗證膽鹼能訊號對NE細胞鈣瞬變的影響,作者採用鈣成像技術檢測了NE細胞在膽鹼能刺激下的鈣離子濃度變化。結果表明,膽鹼能訊號能夠誘導NE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瞬時升高。結論:膽鹼能訊號能夠觸發NE細胞的去極化,並引發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瞬時變化,表明膽鹼能訊號在NE細胞功能調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圖3:神經內分泌細胞的高ATP需求增加了對氧化磷酸化的依賴性
Figure 3 探討了神經內分泌細胞(NE細胞)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和代謝需求,可能對能量代謝途徑有不同的依賴性,尤其是在氧化磷酸化(OXPHOS)方面。A. 為了探討NE細胞對氧化磷酸化的依賴性,作者對NE細胞和非NE細胞進行了氧化磷酸化相關基因的表達分析。結果顯示,NE細胞中氧化磷酸化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顯著高於非NE細胞。B. 為了驗證NE細胞對氧化磷酸化的依賴性,作者使用氧化磷酸化抑制劑對NE細胞和非NE細胞進行了處理。結果表明,氧化磷酸化抑制劑顯著降低了NE細胞的ATP水平,而對非NE細胞的影響較小。C. 為了進一步確認NE細胞的能量代謝特徵,作者對NE細胞和非NE細胞進行了線粒體呼吸功能檢測。結果顯示,NE細胞的線粒體呼吸能力顯著高於非NE細胞。結論:神經內分泌細胞由於其高ATP需求,表現出對氧化磷酸化的顯著依賴性,這可能與其獨特的代謝特徵和功能需求有關。
圖4:非NE細胞提供的代謝物支援維持NE細胞的ATP需求
Figure 4 為了探究非NE細胞如何透過代謝物支援NE細胞的ATP需求,作者設計了一系列實驗來分析不同細胞間的代謝物交換及其對ATP水平的影響。A. 作者透過共培養實驗研究了非NE細胞對NE細胞ATP水平的影響。結果顯示,與單獨培養的NE細胞相比,共培養的NE細胞ATP水平顯著提高。B. 為了進一步驗證非NE細胞代謝物對NE細胞ATP水平的影響,作者使用了代謝物分析技術。結果表明,非NE細胞分泌的特定代謝物能夠被NE細胞攝取並用於ATP合成。C. 作者透過抑制非NE細胞代謝途徑的實驗,分析了這些代謝途徑對NE細胞ATP水平的貢獻。結果顯示,抑制非NE細胞的特定代謝途徑會導致NE細胞ATP水平下降。結論:非NE細胞透過分泌特定代謝物支援NE細胞的ATP合成,維持其能量需求。
圖5:電活動促進小細胞肺癌(SCLC)進展
Figure 5 研究探討電活動對小細胞肺癌進展的影響。A. 為了研究電活動對SCLC細胞增殖的影響,作者透過電刺激處理SCLC細胞,並使用CCK-8細胞計數法檢測細胞增殖情況。結果顯示,電刺激顯著促進了SCLC細胞的增殖。B. 為了驗證電活動對SCLC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作者進行了劃痕實驗。結果表明,電刺激處理的SCLC細胞遷移能力顯著增強。C. 為了探討電活動對SCLC細胞侵襲能力的影響,作者使用了transwell實驗。結果顯示,電刺激顯著增強了SCLC細胞的侵襲能力。D. 為了評估電活動對SCLC細胞凋亡的影響,作者進行了流式細胞術分析。結果表明,電刺激處理的SCLC細胞凋亡率顯著降低。結論:電活動透過促進增殖、遷移和侵襲,並抑制凋亡,推動了小細胞肺癌的進展。
06
主要結論
這篇論文探討了小細胞肺癌(SCLC)的電活動對腫瘤進展的影響。研究發現,SCLC中的神經內分泌(NE)細胞具備電興奮性,其動作電位的發放直接促進了SCLC的惡性發展。此外,NE細胞由於高ATP需求,表現出對氧化磷酸化(OXPHOS)的依賴,這與大多數癌細胞依賴有氧糖酵解的特性形成對比。非NE細胞透過代謝支援NE細胞,這類似於星形膠質細胞-神經元代謝穿梭。研究還觀察到SCLC進展過程中神經支配的顯著變化,這與腫瘤內異質性增加和SCLC細胞中神經特徵的提高相關,表明癌細胞固有的電活動驅動的一種自我維持的惡性迴圈,賦予了長期的致瘤能力和轉移潛力。
07
討論總結
論文討論了電活動在SCLC中的作用,指出神經元樣的電活動在癌細胞中如何影響癌症進展仍是一個未解之謎。研究透過使用TTX、光遺傳學和化學遺傳學直接探討了電活動在癌細胞中的作用,並提供了動作電位發放直接促進SCLC侵襲性發展的功能性證據。SCLC中的電活動由內源性乙醯膽鹼觸發,非NE細胞透過代謝支援NE細胞的電活動。研究還指出,儘管SCLC在診斷時已廣泛擴散,但其電活動可能從依賴外部刺激轉向癌細胞內的自我放大機制。理解SCLC的生物學特性及其不尋常的侵襲性可能為其他型別的高度轉移性癌症提供重要的治療干預思路。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