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大電影》如何平衡開放世界遊戲的自由敘事與電影線性敘事?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4 月 16 日,@知乎電影與萬達電影攜手主辦的「一種關注」《我的世界大電影》大師沙龍在北京萬達影城 CBD 店圓滿完成。知乎電影話題下優秀答主、媒體人@木易movie,知乎年度新知答主、電影產業話題下優秀答主@segelas,知乎遊戲領域答主、紅石教程作者、MINECRAFT 高校聯盟北京地區負責人@冷域LYOfficial 出席映後交流,一起聊聊《我的世界大電影》如何平衡開放世界遊戲的自由敘事與電影線性敘事?以下回答內容來自各位主創現場發言。

看完《我的世界大電影》後,你覺得該如何平衡開放世界遊戲的自由敘事與電影線性敘事?

|答主:segelas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的話,我覺得不是非得去取捨的,像《我的世界大電影》在一定程度上給出了平衡的方案。實際上它已經是電影化最難的一個遊戲了,都能夠給出一個方案來,那我覺得其他的遊戲改編的時候也沒有必要先入為主的迴避它。如果說非要去做個人取捨的話,我可能還是會有點背叛電影的。
我個人覺得應該優先還原遊戲性,在結果上優先去契合玩家群體。一個遊戲能取得成功的真正意義和核心價值實際上就是它的遊戲性。如果我們在改編成電影的時候,能夠以電影的方式還原出遊戲性這個價值的話,這個電影它才有存在的獨特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拉踩,我是魔獸世界玩家,魔獸世界那個電影我就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意思,不是說他拍的好或不好,是它沒有獨特的存在意義。
只是說從《魔獸爭霸》的文本當中選了卡德加、麥迪文,還有黑暗之門的一段劇情,然後用非常傳統的主流敘事手法把它拍了出來,對於遊戲性的還原,實際上也就是跑圖那麼一個小的細節部分稍微還原了一下,這個電影它就沒什麼意思,是不是魔獸又有什麼兩樣呢?我覺得沒有什麼區別。
但相反像一些遊戲化做的比較好的電影,比如俠盜榮耀,它實際上就還原了各個細分職業去組隊打 boss、組隊下副本的遊戲性。包括在副本里會更細緻的去還原,走迷宮、隨機遇怪、解謎這些遊戲性的東西,也沒有影響他的敘事部分。此外馬里奧大電影用跑酷的方式還原了橫板過關的遊戲性,這樣電影本身作為遊戲改編來講它才有意義。

知乎答主 @segelas
|答主:木易 movie
您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做電影改編,還是要保留一定的遊戲性,儘量的去契合或滿足遊戲玩家的感受,會讓這部電影獲得更好的傳達,剛剛 segelas 老師聊到了他對於魔獸大電影的一個觀感,說的很直白。
那冷域老師您作為我的世界的遊戲玩家來看的話,您覺得這部電影在做表達的時候,有沒有在做取捨?還是說對普通觀眾都有去照顧?
|答主:冷域 LY Official
我覺得一個遊戲改編成一部電影可能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走故事,第二個就是走情懷。走故事就是剛才說過的把劇情用第一人稱來自己走一遍,而電影就是相當於是第三人稱來看整個事情的發展。那麼走情懷就是說對這個遊戲的背景和遊戲理念進行還原,創造一種全新的故事。
但是我的世界它本身沒有故事,製作者就會選擇來走情懷,儘量的還原整個世界的要素,但是故事這方面就需要主創來重新編寫,可能會讓一些遊戲玩家不太滿意。但從票房來看,大部分的電影觀眾都是玩家,它確實在情懷路上吸引了很多的玩家。
所以電影是捨棄了劇情,選擇了情懷,也就是選擇了玩家。
知乎答主 @冷域LY Official
|答主:木易movie
對,其實從情懷的角度來講,我會覺得電影本身也好,遊戲本身也好,包括我們的遊戲玩家也好,最終要實現的就是走到電影院去看這個電影,就是雙向奔赴。如果我是去滿足我的情懷,電影也呈現了這種情懷,那就會實現情懷上的共振。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精彩回答呢?
電視劇話題優秀答主@烈月 說「不需要平衡,因為它倆本身也不是矛盾的。道理很簡單,雖然遊戲是開放世界沒有目標,但玩遊戲的人卻並不是,而玩家思想的轉變,正是一個完美的線性敘事主題。」
答主@有熊 認為「《我的世界》是開放世界遊戲中最早也是把自由創造做的最好的遊戲,基於畫素塊的原設計導致遊戲本身所需要的電腦配置不高,但是遊戲內透過玩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卻可以真正的打造各種樣子的世界,這是這個遊戲最本質的核心。」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吧!
題圖來源《我的世界大電影》
知乎熱門文章

人類真的想象不出從來沒見過的東西嗎?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覺得不錯就點點「點贊」「轉發」「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