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彭博社刊文宣稱,特朗普可能計劃將對華徵收的30%關稅延續至2025年底,值得警惕。特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下面是他們的詳細觀點,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中美博弈#特朗普關稅戰#中美貿易戰#中國出口#中國製造業
彭博社:特朗普可能將對華30%關稅延續至2025年底
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已成為今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之一。最新調查顯示,即便當前中美正在進行接觸和談判,高達30%的關稅水平仍可能持續至2025年底,這將對中國出口構成持續且深遠的影響。
據彭博社本週三至週四對22位分析師和投資者所做的調查,彭博經濟研究部門的模型預測:在當前90天關稅“休戰期”結束後,美國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關稅預計將維持在30%左右。這一水平雖然低於此前的歷史高位,但依然足以在中期內抹去中國對美出口的70%。
調查結果還顯示,外界普遍不看好中美在短期內就關稅問題達成實質性協議。另據另一項預測,受關稅預期影響,中國4月份工業產出增長可能放緩,官方資料將在下週一公佈。
分析師和投資者認為,美國對中國30%的關稅可能持續到年底。
彭博社的調查顯示,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更加分化

DNB銀行經濟學家陳凱莉(Kelly Chen)指出:“我們認為,中美最終可能只會達成一些表面性的、淺層次的協議。”她表示,在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之前,雙方在結構性問題上的立場不太可能發生實質性變化,留給談判取得突破的時間並不充裕。
此次調查還反映出,對未來關稅走向的看法出現分歧:有7位受訪者認為關稅將在未來6個月內低於30%,另有6人則預測將進一步上調。若中美最終達成全面貿易協議,調查中值預測關稅可能降至20%左右。而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所實施的平均12%關稅,則被多數分析師認為將繼續保留,因若貿然取消,恐引發其核心支持者不滿。
特朗普對華關稅政策的走向,是今年主導全球市場情緒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關稅和中國自身刺激政策尚不明朗的雙重壓力下,市場人士認為中國資產在年底前或將維持震盪格局。

在匯率方面,17位受訪者的預測中值顯示,到2025年底,人民幣匯率預計將穩定在7.2兌1美元附近。當前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有所降溫,因外界普遍認為監管機構將控制資本流動,避免劇烈的外匯波動。
阿伯丁投資(Aberdeen Investments)新興市場高階經濟學家羅伯特·吉胡利(Robert Gilhooly)表示:“即便關稅利好訊息出現,也會限制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隨著經濟放緩跡象加劇,我們認為政府最終可能會容忍一定程度的人民幣貶值。”

在股市方面,受訪者預計滬深300指數年底前或將小幅上漲,年終目標位為4000點,較本週四收盤水平上漲約2%。為規避關稅而提前發運的出口訂單或將暫時提振企業盈利,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調整也可能對市場形成支撐。
在債券市場方面,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將維持在1.7%左右,與當前水平變化不大。市場對於短期內出臺更多寬鬆政策的預期正在減弱,從而限制了收益率的下行空間。
預計將於下週一公佈的官方資料顯示,4月中國工業產出同比增長或為5.9%,較3月的7.7%有所放緩;出口增速同步下降,工廠活動整體走弱。
關稅影響下中國工業產出放緩

調查顯示,4月份零售銷售增長可能保持強勁
零售方面,調查顯示4月消費依舊保持較強動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同比增長6%,略高於3月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持穩在4.3%,略有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受訪者在回答關稅前景時表示,基於特朗普政策風格的高度不確定性,任何預測都應保持謹慎。EFG資產管理公司經濟學家山姆·喬希姆(Sam Jochim)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政策反覆已為我們敲響警鐘——即便達成協議,也未必能長久維持。目前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非常高。”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