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錢了!凌晨有人退了5萬多!網友直呼:3月第一份快樂

三月第一天,
許多網友卡點乾的第一件事,
就是退稅!
2024年度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今天開始了,
彙算的時間為
3月1日至6月30日,
依然是“多退少補”。
今天凌晨
就有網友蹲點退稅
結果退到了5萬多元!
一時間,
網友們紛紛曬出退稅結果
幾百、幾千、幾萬的都有。
有網友直呼
“三月第一份開心有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
有網友表示
卡點退稅沒想到要補稅
還有網友曬出截圖
自己要補繳九千多元
也有網友表示
不退不補,可以安心睡了
截至發稿,
個稅APP顯示,
3月1日、2日、3日、4日預約已滿。
後續日期仍然可以預約。
個稅APP截圖
溫馨提示
2024年度彙算的時間是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有彙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辦理需求的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2月21日後透過個稅APP預約上述時間段中的任意一天辦理。3月2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
納稅人需注意這些事情
一、什麼是年度彙算?
年度彙算指的是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彙總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減去減免稅額後計算本年度實際應納稅額,再減去已預繳稅額,確定該納稅年度應退或者應補稅額,在法定期限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結清稅款的行為。簡言之,就是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彙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這是2019年以後我國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內在要求,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需要說明的是:
第一,年度彙算的主體,僅指依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無需辦理年度彙算。
第二,年度彙算的範圍和內容,僅指納入綜合所得範圍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分類所得均不納入年度彙算。同時,按照有關檔案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可以不併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收入,也不在年度彙算範圍內。
二、為什麼要辦理年度彙算?
一是透過年度彙算可以更好地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比如,一些扣除專案,像專項附加扣除中的大病醫療支出,只有年度結束,才能確切地知道全年支出金額,需要在年度彙算來補充享受扣除。
二是透過年度彙算可以更加準確地計算納稅人綜合所得全年應納的個人所得稅。一般而言,對於取得多種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無論採取怎樣的預扣預繳方法,都不可能使其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完全一致,此時兩者之間就會產生“差額”,就需要透過年度彙算進行調整。
三、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一般來講,只要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都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依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情形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預繳稅額高於應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如果納稅人預繳稅額大於納稅年度彙算清繳實際應納稅額,就可以在法定時間內申請年度彙算退稅。
第二類是預繳稅額小於應納稅額,應當補稅且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納稅人。
第三類是因適用所得專案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務、取得綜合所得無扣繳義務人等特殊情形,造成年度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實辦理年度彙算。
四、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情形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的納稅人,這部分納稅人無需退補稅,也就不必再辦理年度彙算。
第二類是對年度取得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或者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納稅人,免除其年度彙算義務。需要說明的是,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不在免予年度彙算的情形之內。
第三類是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的納稅人,如其不申請彙算退稅,也無需辦理年度彙算。
五、納稅人應在什麼時間辦理年度彙算?
2024年度彙算的時間是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其中,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納稅人如果提前離境的,可以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彙算。有彙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辦理需求的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2月21日後透過個稅APP預約上述時間段中的任意一天辦理。3月2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需要說明的是,為幫助納稅人高效便捷、合理有序地完成年度彙算,稅務機關、單位將透過一定方式分批分期通知提醒納稅人在確定的時間段內錯峰辦理,建議納稅人儘量在約定的時間內辦理,以免產生辦稅擁堵,影響辦稅體驗。
六、年度彙算前納稅人需要做哪些準備?
年度彙算前,納稅人應確認填報的聯絡電話、銀行賬戶等基礎資訊的有效性,避免稅務部門無法聯絡或稅款繳退庫失敗。納稅人可透過個人所得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透過“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查閱確認綜合所得、相關扣除、已繳稅額等資訊,也可以透過扣繳義務人查閱上述資訊。
經查閱,對扣繳義務人申報的綜合所得等資訊有異議的,納稅人應當先行與扣繳義務人核實確認資訊的真實性。確有錯誤且扣繳義務人拒不更正的,或者存在身份被冒用等情況無法與扣繳義務人取得聯絡的,納稅人可以透過個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等向稅務機關發起申訴。
七、納稅人應該如何辦理彙算?
彙算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自己辦,即納稅人自行辦理。稅務機關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網路辦稅渠道,建議納稅人優先選擇透過個人所得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辦理年度彙算。對於獨立完成年度彙算存在困難的年長、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稅務機關還可以提供個性化年度彙算服務。
二是單位辦,即請任職受僱單位辦理。納稅人向單位提出代辦要求的,單位應當辦理,或者培訓、輔導納稅人透過個稅APP及網站自行完成年度彙算申報和退(補)稅。
三是請人辦,即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辦理。
八、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需要提交什麼資料?
納稅人可優先透過個稅APP及網站辦理彙算,稅務機關將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專案預填服務,一般情況下無需納稅人提供其他資料。如需修改本人相關基礎資訊,享受扣除或者稅收優惠的,需要按規定一併留存或填報相關資訊、提供佐證材料。納稅人需仔細核對,確保所填資訊真實、準確、完整。
九、納稅人在彙算期內完成年度彙算有困難,可以延期辦理麼?
納稅人確有困難不能在6月30日前完成年度彙算需要延期的,應當在6月30日前向稅務機關提出延期申請,經稅務機關核准後,可以延期辦理;但應在彙算期內按照上一彙算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准的延期內完成彙算。
十、納稅人提交匯算退稅申請後,稅務機關將如何開展退稅稽核?
納稅人提交退稅申請後,稅務機關將依法開展退稅稽核。經稽核退稅申請符合規定的,將及時傳送國庫辦理退庫。經稽核發現退稅申請不符合規定的,稅務機關將透過個稅APP及網站訊息、手機簡訊、電話等方式向納稅人開展提醒,納稅人接收該訊息後,應當及時補充資料或者更正彙算申報,納稅人拒不提供資料或者拒不更正申報的,稅務機關不予退稅。
十一、年度彙算期結束後,對加強年度彙算監管有哪些措施?
一是對未申報補稅、未足額補稅以及虛假或錯誤填報年度彙算收入、專項附加扣除等情形的納稅人,稅務機關依法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加收滯納金,並在其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中予以標註。
二是對存在未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稅款、進行虛假納稅申報、不配合稅務檢查、虛假承諾等行為,納入信用資訊系統,構成嚴重失信的,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失信約束。
三是彙算清繳期結束後,對未申報補稅或者未足額補稅的納稅人,稅務機關依法責令其限期改正並送達相關文書,逾期仍不改正的,稅務機關可依據稅收徵管法規定處理處罰。情節嚴重的,予以公開曝光。
請廣大納稅人依法辦理個稅彙算,避免影響自己的納稅信用。
十二、2024年度彙算新推出了哪些最佳化服務舉措?
在2024年度彙算中,稅務部門進一步最佳化完善納稅服務,推出了以下便利化舉措:
一是繼續做好彙算預約辦理服務。合理有序引導納稅人辦理彙算,提升納稅人辦理體驗,在彙算初期提供預約辦理服務,納稅人可以透過個稅APP預約辦理。有2024年度彙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辦理需求的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2月21日後透過個稅APP預約上述時間段中的任意一天辦理。3月2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
二是繼續實施優先退稅服務。對符合彙算退稅條件且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上有老下有小”、看病負擔較重、收入降幅較大以及年收入額6萬元以下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群體,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提供更便捷的優先退稅服務。
三是完善彙算申報表專案預填服務。依託金融監管總局向稅務部門共享的商業健康險資料,為納稅人提供商業健康險稅優識別碼等資訊預填服務,為納稅人提供更好的申報體驗。
四是推出全國個人養老金一站式申報扣除服務。2024年12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推廣實施。按照規定,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為進一步方便納稅人及時享受政策,稅務部門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加強合作,在個人所得稅APP中實現了個人養老金“一站式”申報功能。可直接獲取納稅人在個人養老金管理服務平臺的個人養老金繳存資訊,無需再下載並錄入繳費憑證,讓納稅人便捷地申報享受個人養老金個人所得稅扣除。
最後,小編提醒:
不同的計稅方式會影響納稅金額,
大家可以透過個稅APP,
按照兩種計稅方式都操作一下,
但先別確認,
比較一下哪一種計稅方式更划算,
最後就選擇哪一種。
你是退稅還是補稅?
編輯|孫志成 易啟江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自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本文轉載自瀟湘晨報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