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加速落地

自2024年10月多部委下發相關通知,多家銀行加速為上市公司提供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服務,助力資本市場平穩執行
文|《財經》記者 陳洪傑
編輯|張穎馨 袁滿
作為支援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手段,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自設立以來已有近半年時間,並於近日加速落地。
2025年4月9日,國際醫學(000516.SZ)釋出公告稱,為響應國家對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支援政策,進一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國際醫學擬將回購股份資金來源由“自有資金”調整為“自有資金和股票回購專項貸款資金”。
國際醫學同時稱,已取得交通銀行陝西省分行出具的《回購增持貸款承諾函》,後者承諾向國際醫學提供金額最高不超過4450萬元的股票回購專項貸款,貸款業務期限三年,具體貸款事宜以雙方簽訂的相關合同為準。
2025年4月9日,工商銀行也表示,近日組織開展支援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行動,服務上市公司開展股票回購增持、加強市值管理等各類需求,對接企業資金需求近500億元。
“截至目前,已累計支援及儲備專案近400筆,涉及交易金額規模超千億元,覆蓋主機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個板塊,有力支援央國企、民營企業強化市值管理、最佳化資本運營等各類需求。”工商銀行稱。
建設銀行也表示,近期成立股票回購增持專班,著力推動對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開展股票回購增持、加強市值管理等各類金融服務工作,已與超過80家意向企業對接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著力服務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等。
“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已服務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近70戶,涵蓋國企、央企、民企等企業,涉及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客戶,加力提升對上市公司金融供給質效。”建設銀行稱。
中國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已支援73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計劃,合計達成貸款意向金額253.6億元。
郵儲銀行相關人士稱,各分行透過多種形式走訪對接企業,摸排上市公司業務需求,並開通業務綠色通道,安排專人負責,為客戶量身定製融資方案。其中,郵儲銀行天津分行利用三天時間完成了首筆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授信批覆,併成為系統內首家為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分行。隨後,北京、山東、浙江等多家分行也實現了業務落地。
全國性股份行層面,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2025年4月9日,已與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東達成意向合作,儲備擬回購增持金額超80億元,授信資金規模超50億元;同時,透過綠色審批通道實現“需求摸排-方案設計-貸款投放”全流程提速,支援上市公司及大股東回購增持、市值管理需求等。
此外,多家銀行均表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的決策部署,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紮實推動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服務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提振資本市場信心。
2024年10月,據多部委釋出《關於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21家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可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再貸款首期總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
截至2025年4月10日上午11時,上證指數為3217,漲逾1%;深證成指為9762,漲逾2.3%;創業板指為1907,漲逾2.5%。
資本是銀行從事經營活動的基礎和支柱。2025年3月30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公告顯示,擬透過向特定物件發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資金,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四家銀行的募資總額分別為不超過1050億元、1650億元、1200億元、1300億元。
同在近期,郵儲銀行、華夏銀行、成都銀行等多家銀行披露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增持行動及增持計劃。
2025年4月8日,郵儲銀行公告稱,控股股東郵政集團透過上交所繫統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1991.02萬股A股股份,佔該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的0.02%。此次增持後,郵政集團持有郵儲銀行621.95億股A股股份和8070萬股H股股份,合計持股數量為622.75億股,佔郵儲銀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的62.80%。
2025年4月8日,成都銀行實際控制人——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透過實際控制的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計劃使用其自有資金,增持成都銀行A股普通股。
(《財經》記者張穎馨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 | 王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