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發現一個規律,每當大貓要找亞洲野貓的時候,就會順便發現一個兔猻種群。
2021年7月,大貓和羅述金老師沿著河西走廊尋找亞洲野貓的線索,結果意外的在張掖北部的荒漠裡發現了一個高密度的兔猻種群,這個種群所在的地方就是平山湖賽車場。

張掖平山湖鄉龍首山的兔猻 ©大貓
按照當時的認知,兔猻多活動於地形崎嶇起伏的土質荒漠裡,而亞洲野貓則活動於沙漠的邊緣。於是2022年5月,心悅她們正在平山湖開展大規模的兔猻調查的時候,大貓給她們派了一個支線任務:去臨澤縣的荒漠裡尋找亞洲野貓。
那年8月,我第一次來到張掖當志願者,我在臨澤檢查的第一臺相機就拍到了亞洲野貓。同時,這些沙漠裡的相機還拍到了兔猻,這再一次重新整理了我們對於兔猻棲息地喜好的認知。
彼時,滿懷欣喜的我們誰都沒有預料到之後發生的事情。平山湖的兔猻以我們始料不及的速度消失了,而臨澤的這片沙漠裡拍到的亞洲野貓的數量一直也算不上多,倒是兔猻的出鏡率,隨著時間的積累,漸漸變得遠多於野貓。

兔猻需要洞穴來養育後代
幸好趕在平山湖的兔猻消失之前,那裡的紅外相機記錄到了許多關於兔猻的珍貴畫面。比如它們會長時間待在高處的石堆旁,比如它們在擠進狹小的地縫裡睡覺,在內凹的崖壁里納涼,在一個略淺的土洞裡藏食物,而另一個深深的石洞,一隻母兔猻把它當作了育兒的巢穴。

炎熱的夏日,兔猻躲在內凹岩石的陰影下

兔猻的生存需求
其實野生動物選擇棲息地,無非看這個地方能否滿足它們對生存的基本需求——有東西吃,有地方住。對於兔猻來說,平山湖的土質荒漠那高低錯落又有一定開闊度的地形讓它們能夠從高處俯瞰整個獵場,從而更高效地發現獵物,荒漠裡一團一團的旱生植物提供了一定的遮擋提高了捕獵的成功率,而各式各樣或大或小或深或淺的洞穴,則滿足了兔猻遮風避雨、貯藏食物、安全和育兒的需求。
兔猻到底有多喜歡洞穴呢?再舉一個例子,去年的兔猻日,貓盟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一處古長城的遺址發現,城垛子上掉落石磚留下的石室裡,躲著一隻兔猻。

躲在古長城遺址裡的兔猻 ©心悅
當然,大前提是幾年前平山湖一帶一直有著相當數量的沙鼠,這一點對於兔猻非常重要。如果對比這片荒漠裡最常見的兩種食肉動物——赤狐和兔猻的食譜,會發現赤狐幾乎啥都吃,沙鼠、跳鼠、小型鳥類、麻蜥、人類居住地附近的家鼠、以及家畜的屍體,而兔猻則顯得“專一”得多,儘管它們也會吃像毛腿沙雞這樣的季節性美味,但絕大部分時間,兔猻都是高度依賴沙鼠的。
後來平山湖經歷了幾輪滅鼠,那裡的沙鼠數量至今沒有出現回升的勢頭,這也是兔猻離開這裡的原因之一。

彷彿嚇了一跳一樣從洞穴裡竄出來的兔猻

臨澤的兔猻新村
有了這些知識儲備,我們就可以來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麼臨澤沙漠裡也生活著很多兔猻。
貓盟發現兔猻的地方位於沙漠的邊緣,從幾十年前人們便在這裡防沙治沙,如今這裡生長著大片的人工梭梭林,這些梭梭帶來了一個附加效果,就是這裡的沙鼠特別多。當年我們的車停在沙漠裡,我在車裡啃饢,車窗外一隻大沙鼠就蹲在洞口吸溜著一根鮮嫩的梭梭枝。

沙鼠以梭梭為食,而它們又支援起了上一層的捕食者 ©大貓
梭梭給沙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鬆軟的沙子又非常適合沙鼠挖洞,這不愁吃不愁住的地方對沙鼠來說顯然是塊膏腴之地,所以它們的狀態才這麼鬆弛。初級消費者的數量起來了,捕食者自然也就跟著來了。
大家不要被梭梭林這個名字誤導了,其實林齡低的梭梭林從景觀上看一點不像森林,倒是更加類似於稀樹草原的樣子,而梭梭林周圍起伏的沙丘,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兔猻對於地形崎嶇度的需求。

看上去很稀疏的梭梭林,成為了許多動物的棲息地 ©大貓
那麼洞穴呢?也是有的。不過能裝得下兔猻的,主要還是狗獾洞,狗獾洞可是沙漠動物的香餑餑,不止兔猻喜歡,赤狐、亞洲野貓、蒙古兔、大沙鼠都會爭相利用。
辛勤挖掘的狗獾
但是這裡的洞穴存在幾個問題:1.數量太少且壽命不長,相比起以岩石為基底的丘陵地區,沙漠裡天然就不容易形成洞穴,而且這裡的洞穴非常依賴善於掘洞的動物的維護,疏於維護的話洞穴很快又會被沙子重新掩埋。2.對於兔猻來說,這裡的洞穴安全性不高,本來與亞洲野貓、狗獾、赤狐競爭洞穴就夠辛苦的了,雪上加霜的是,這片靠近人類村莊的沙漠裡還遊蕩著一群入侵物種——流浪狗。
在東北虎的地盤,家犬是餐後的甜點;在和順流浪狗是華北豹食物佔比裡僅次於狍子的存在;而在沒有天敵的西北沙漠裡,流浪狗成了頂級食肉動物,更要命的是它們還會結群狩獵。沙子的鬆軟的質地,讓流浪狗能夠毫不費力地刨開沙子擴大洞口,這對於喜歡躲在洞裡的兔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兔猻和人的雙贏
至此,站在兔猻的角度來看待臨澤的這片梭梭林,它的優缺點就十分清晰了。優點是這裡的食物很充足,而且捕獵的條件也不錯;缺點是能夠安全居住的洞穴太少。
兔猻在沙障紗網前伸懶腰
而從保護的視角看,平山湖的兔猻種群已經瀕臨崩潰,我們尚且依然不願意放棄那裡,那麼臨澤這片有穩定兔猻活動的沙漠就更沒有理由不去重視了。我們已經認識到流浪狗會威脅到這裡的兔猻,且它本質上是人類行為造成的不良生態影響,這種不良影響會隨著人類的存在而繼續存在,那麼作為在地保護機構,就必須要想點辦法幫助這裡兔猻抵禦流浪狗。
臨澤縣的這片沙漠有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優勢,這片梭梭林是人類經營多年的公益林,在防風治沙的語境下不用擔心資本過來砍樹開發新能源。但這裡的那些狀態過於鬆弛的沙鼠們其實是一個隱憂,沙鼠們吃梭梭的嫩芽,還在看不見的地下啃食梭梭的根,這使得它們很容易被認為是有害的動物,何況它們同時也是鼠疫的主要的傳播者,如果它們的數量過多了,將很可能會順理成章地引來一場滅鼠行動,這對這裡的兔猻來說無疑是個壞訊息。

兔猻在草垛上拉屎做標記,這些草垛將用來製作治沙用的草方格 ©大貓
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區在試點生物防治鼠害,就是人工搭建鷹架來吸引猛禽從而達到控制鼠兔數量的目的,這些成功的經驗有沒有可能拿來複制一下呢?
對沙鼠高度專一的兔猻無疑是防控鼠害的最近“人選”,如果透過搭建人工巢穴來增加兔猻可以利用的洞穴數量,同時利用專門的設計讓流浪狗無法傷害到人工巢穴裡的兔猻,那麼就可能增加這裡兔猻的數量,也就順便控制了沙鼠的數量,可謂一舉兩得。
這便是今年1月西北組在張掖乾的兩件大事之二——給兔猻搭建人工巢穴。另一件事是建立荒漠補水點,如果你想要了解它,請看《為了給兔猻喝水,我們在零下15℃的荒漠裡挖坑》這篇文章。

我們希望能夠和一個有兔猻的生態系統“達成合作”,而不是“釜底抽薪”摧毀整個生態系統 ©心悅
我們希望兔猻新家能夠堅固耐用、要讓流浪狗進不去,同時還要儘可能地兼顧簡單、經濟、貼近自然。當然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不完美中不斷嘗試和摸索。

“大興土木”的準備
於是,在建設完平山湖的補水點後,我們就馬不停蹄地開始著手給兔猻“蓋新房”了。
第一步要選一個好的地段,最初我們是想把第一個人工巢穴放在未來計劃在臨澤建設的補水點附近的,但是新開一個點位有個風險——萬一兔猻不來怎麼辦?而在臨澤能夠穩定拍到兔猻的地方大多是那些兔猻經常造訪的天然洞穴,在那裡大興土木吧,又擔心會讓天性敏感的兔猻不敢再來。
最好有一個已知兔猻會經常來的、原本沒有兔猻可用的洞穴的、最好再離路近一點(方便我們搬東西)的點位。
別說,還真被心悅找到了這麼個地方。
有一段像長長的山脈一樣的沙丘帶把梭梭林一分為二,在“沙山”的陰坡,季節性的洪水沖刷出來一個淺淺的、階梯狀的盆地,在一段階梯上,垮塌出了一個三角形的洞穴,有好幾只兔猻對這個洞穴非常感興趣,時不時的就過來洞口張望一下,可能是由於這個洞的內部空間比較狹小,兔猻們雖然惦記但一直沒有利用這個洞。

為兔猻的家選址 ©心悅
心悅決定選擇這裡作為“試驗場”。
接下來就是設計和選材階段,方案一是用PE管做一個一體式的巢穴,用直徑大的管道作為巢穴的主體,利用轉接頭拼接直徑小的管道作為入口,這樣內部空間寬敞狗還進不去。方案二是用磚石壘個足夠結實不會被狗拆毀的兔猻別墅,最初的設想中它應該是個類似雞窩的建築。
設想是容易的,實現是艱難的。管材店的老闆好一通調貨才配齊了不同直徑的管道、轉接頭、轉向頭、分流頭。令我們沒想到的是這麼點管道居然這麼重,而且好貴……一堆管子塞進後備箱之後,已經是中午了,我們決定今天只搞定這一個巢穴就行了。
艱辛的搬運過程和折磨人的鋸管子的過程這裡就略過不表了,最終,我們拼接出來一個形似火箭筒的東西,它有三個不同朝向的出入口,為了透氣還在側壁用電鑽開了很多孔,因為擔心管道內壁太滑,心悅在管道內壁粘了一層毛氈。由於膠水的味道太大,我們決定留它在沙漠裡通風一晚,明天再來埋它。

我們為兔猻做的管子小屋 ©姍姍
次日一早採購磚頭,我們看中了通風性更好的多孔磚,在心悅計算用量的時候,我餘光瞄到了邊上的一堆舊木板,這些木板看上去很規整,而且長度剛好車裡放得下。老闆說你們只要買我的磚頭,這些木板你們隨便拿~ 西北組的組訓是出門不撿東西就算丟,一聽有白拿的建材我們就開始往車上搬木板。
最終,大哈弗裡裝了木板、磚頭、鏟子鋸子鋤頭、電鋸電鑽、水泥(放在車上備用),還有一桶自來水,這桶水實在放不下了只能塞到副駕駛李琦的兩腿中間。
咱就說這麼一車東西,誰能猜到我們是去保護野生動物的……

為兔猻蓋新居的一部分建築材料 ©心悅
我們粗略算了一下,加上我們的五個人,整車重量應該逼近載重的上限了,這車開起來可謂質量感十足,油門踩不動,剎車制動距離變長,轉彎的時候後輪直往外飄……開到梭梭林要一個半小時,還要經過一段坑坑窪窪的土路,我是一路神經緊繃,生怕這車顛簸起來從後備箱往前飛東西……
其實這些材料真的算不上多,因為沙漠裡沒法用小推車,全要靠人肉搬運,而且將來這些人工巢穴損壞了,我們還要把這些材料再從沙漠裡搬出來,所以我們也是儘可能地精簡用料了。

看到塞滿磚頭的車,大貓心疼地表示“反正車毀了你們自己籌款買新車” ©言熙
俗話說不想當農民工的司機不是合格的野保人,最後總算有驚無險,我們到了。卸車、搬磚,如假包換的字面意思的搬磚。待到材料和工具搬運停當,心悅的靈感突然猶如雲南大森林裡的菌子一樣野蠻生長層出不窮:
“我們在這個臺階上挖一個洞,再用磚在洞口壘一個只有兔猻能鑽進去的通道吧。”
“昨天還剩了一截管子,我們再挖一個洞,拿這截管子作入口吧~”
“我們再用木板釘成一個入口吧~”

從戰鬥中學習
等到真正開工了,問題也跟著來了。
挖洞這個工種我們現在已經非常之熟練了,而且比起平山湖那都是碎石頭的土質荒漠,純沙子要好挖太多了,但挖著挖著就發現不對勁了。這裡的沙子踩上去感覺質地是比較緊實的,大抵是地勢較低被雨水沖刷過的緣故,但挖到深處,裡面的沙子變得鬆散乾燥,一邊挖一邊塌,我們覺得再挖下去上層臺地都有塌陷的危險。
人工洞穴的規模最終還是被自然條件牢牢地限制住了,我們挖掘的洞穴的深度給兔猻睡覺躲太陽肯定是足夠的,但要生兒育女就遠遠不夠了,怎麼防坍塌目前還是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青峰在給磚頭膩縫兒,加固洞穴 ©言熙
第二個難題是我們意識到磚石結構是需要一個地基的。如果從一個更大的尺度上去觀察沙漠就會知道,沙漠是個巨大的流體,就好比人要站在水面上最起碼需要一個竹筏,當然要是能站在一艘吃水深度8米的萬噸郵輪上那當然更穩,總之人沒辦法直接站在水上。在鬆散的沙子上壘磚牆,底下沒東西分散壓力的話它是會慢慢陷下去的……多虧我們撿了這些舊木板,把木板墊在下面,便可以起到分攤壓力的作用了。
毛主席說過: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幹起來再學習,幹就是學習。幾天幹下來,我們已經(自認為)熟練地掌握了木工、泥工、磚瓦工的技術。最終,我們搭建了6個不同型別的人工巢穴:水管洞口洞穴、木板洞口洞穴、磚砌洞口洞穴、無人工設施的仿天然洞穴、PE管一體式巢穴、磚砌獨棟別墅。

我們挖了好幾個洞,並用各種方式加固 ©心悅

我們還做了兔猻的“小別墅” ©言熙
最後一天,我們清理了所有的垃圾,還收集了附近打梭梭種子的人扔掉不要的乾枝條,把它們插在洞口增加遮蔽效果。一直到太陽徹底落山了,我們才踏上歸途。
“預計到城裡是晚上8點,餐館應該還沒關門,咱們今天可以吃好一點,我們有一個半小時時間討論吃點什麼。”
結果沒出五分鐘,話題就跑偏了,從挖坑聊到盜墓,從盜墓筆記小說聊到電影……
“我前幾天還陪hannah去看電影了,一部紀錄片,講的是義大利建築大師帕尼尼。”
“義大利建築大師是不是應該叫貝尼尼?”
“對對對對,天吶帕尼尼是誰……”
“帕尼尼是肯德基早餐的一種漢堡。”

突然覺得有點尷尬。 ©李琦
“哇我好想吃肯德基。”“我也是,我受夠了胡蘿蔔餡和韭菜餡的包子了。”“吃唄,肯德基可以送到我們辦公室的呀。”“真的呢,居然還可以預點單!”“快快快,我來點,你們都想吃什麼?”
“不是,說好的先想晚飯的呢……”
唉,我們這幫貝尼尼和漢堡都分不清的土建純小白搭的房子,能吸引到兔猻嗎?它們又會選擇那種材質呢?

兔猻來看房啦
時間來到四月份,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從(從雲南易武趕場到張掖的)心悅那裡聽到了捷報:兔猻來看房啦~
看房的結果是:成年猻不做選擇,俺老猻全都要。
2個月的時間,兔猻來溜達了好幾回,把除了仿天然洞穴和獨棟別墅之外的所有人工巢穴都鑽了一遍!
兔猻從我們挖的人工洞穴裡鑽了出來!
一隻兔猻在仿天然洞穴前聞了聞,沒進去,看來之前這裡的那個小洞兔猻不利用,不完全是因為內部空間不夠,這些機靈鬼們似乎知道什麼樣的洞穴更安全。至於獨棟別墅,它塌了……
兔猻打量著人工洞穴
給兔猻搭建人工巢穴取得了重大進展。當然還有許多難關需要攻克,比如如何維護這些洞穴,能夠擋住流浪狗的洞口顯然也擋住了狗獾和我們的鏟子,但不維護洞穴就會從內部坍塌;再比如怎麼才能讓兔猻們願意長期利用這些巢穴,下一次要怎麼選址,如何更完整地記錄它們是怎麼利用洞穴的等等。最終,我們要摸索一套成熟的技術標準,為保護野生兔猻提供助力。
當然,這些都是未來要去做的事情,而當下,且讓我們在喜悅裡再多沉浸一小會兒吧~
其實我們的處境和我們想要保護的這些兔猻有點像,總有隻black dog在周圍遊蕩著,它是沮喪、是憤怒、是迷茫、是無奈,如今我愈發肯定,只有行動才是那個能夠抵禦這隻黑狗的壁壘。

總之,只有行動,才能反抗絕望 ©李琦
只有行動才能帶來希望,哪怕百分之九十的行動都會失敗,但百分之九十不是百分之百。
只要大自然仍在自由地流淌,便足以慰藉那些吃過的土、流過的汗。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干預與保護,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