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的來了!”

4月23日是世界兔猻日
International Pallas's Cat Day
從2021年在張掖發現一個高密度兔猻種群開始,我們目睹了甘肅荒漠兔猻種群節節敗退的過程。而今,我們決定嘗試反守為攻,透過直接干預改善兔猻們的生存條件:
“進去了!它真的進去了!”
當我們看到紅外相機畫面裡,一隻兔猻鑽進了位於甘肅張掖市臨澤縣治沙區的人工洞穴後,幾乎每個人都激動萬分,說是熱淚盈眶也不為過。
在後來的兔猻保護講座直播中,我看到有觀眾也說出了同樣的話。她說,看哭了。
兔猻嘗試進入我們的人工洞穴
我想這是貓盟西北荒漠兔猻保護工作中值得被紀念的一個瞬間。
這意味著“兔猻新村”的保護計劃在技術上取得了關鍵的突破,我們將對當地一個關鍵的保護問題:提升該棲息地中兔猻的生存率,開展主動的干預式保護
為了邁出這一步,我們已歷經了整整兩年的摸索和艱難抉擇。
兔猻新村是個什麼樣的村?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令人絕望的小貓
現在回想起來,保護荒漠兔猻最快樂的時候就是2021-2022年上半年的時候。最早的時候貓盟是無意發現了位於張掖平山湖鄉賽車場的這個兔猻種群。當時的感覺是這裡的兔猻真是太多了,我幾乎每天去野外都能看到。兔猻的糞便隨處可見,山坡上、洞穴邊、甚至路邊的白刺灌叢上。當時我們快樂地開著玩笑:它這麼拉屎不扎屁股麼?
2021年,貓盟成員和北京大學的羅述金老師,在張掖龍首山北坡拍到的兔猻 ©大貓
由於這塊地方不屬於保護區,做出在這裡保護兔猻的決定非常順理成章。但在當時,沒有人會覺得這件事情日後會變得如此令人絕望。
貓盟最初的計劃就是把兔猻種群調查清楚,與當地的政府和牧民合作,開展一個比較經典的保護地之外的棲息地保護,比如螞蟻森林或者OECM專案。然而僅僅到了2022年下半年,新能源專案就在當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兔猻並未消失。在繁忙的施工中,我們識別出29只兔猻個體,並利用模型計算了當地的兔猻密度:18.3±7.0只/100平方千米(《全球一半以上的野生兔猻,生活在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識了許多有趣的個體,如最早的胭脂,後面的偷雞猻(《兔猻大佬暗藏沙雞,煎熬小弟28小時後終下手》)等等。正是透過它們,我們得以瞭解兔猻在荒漠裡的生存方式。它們吃什麼,它們什麼時候活動,它們偏愛什麼地形……
兔猻“猻四頓”把獵捕的食物叼回洞裡
兔猻“胭脂”專注地舔毛
雖然出現了在施工區拍攝率下降的情況,但我們一度還比較樂觀地認為,當施工期結束,兔猻終將適應風機的存在。
與此同時,西北組與中科院動物所的秦銘爍博士一起開展了更大範圍的調查,我們希望瞭解在河西走廊以北的廣闊荒漠地帶,兔猻種群究竟是何種生存現狀。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我們在不少地方拍到了兔猻(包括後面即將成為“兔猻新村”專案地的臨澤治沙區),但像賽車場這樣高密度的兔猻分佈區再也沒能找到第二個。賽車場可能只是個孤例,是西北荒漠區兔猻種群普遍消退的一個世外桃源。
2023年夏季我去賽車場打算用單反相機拍攝一些兔猻的照片。然而這時候就發現問題已經很大了。在一些過去常拍到兔猻的地方,幾乎沒有兔猻的新鮮痕跡。不久後紅外相機資料顯示出兔猻的拍攝率大幅度降低,到了2024年,這個幾乎所有相機都能拍到兔猻的地方,一年下來只有一兩臺相機拍到個位次數的兔猻了。
我們探尋了很多合適的地形,卻只能找到少量陳舊的糞便 ©大貓
它們以極快的速度消失了。
這讓我們非常難以接受。令人不解的是,鵝喉羚、赤狐、狗獾、蒙古兔等其他伴生物種並未出現如此明顯的波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系列的調查分析後(過程很漫長複雜,暫略過不表,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後我們還會進行詳細解讀),我們終於得出大致的結論:在新能源建設、滅鼠、氣候乾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地的兔猻種群快速崩潰了(想了解影響兔猻的人為因素,可參看:《大貓西遊,跟兔猻取了什麼“真經”呢?》)。
與相似生態位的赤狐相比,兔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行為特點:在赤狐顯示出對新能源建設較強的適應性的同時,兔猻會明顯迴避施工區域。然而離開了賽車場這種適宜棲息地,其他棲息地並不符合兔猻的生境選擇,它們無法重建高密度種群;赤狐食性複雜,從沙蜥到家畜屍體無所不吃,而兔猻食性單一(極度依賴沙鼠),一旦遭遇大範圍滅鼠便會無所適從。
赤狐極強的適應性使它能夠扛過一定程度的人為影響
這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種小型貓科動物。在過往認知中,像兔猻這麼分佈廣泛的貓科動物,理應對環境有超強的適應力才對。類似的例子比如豹貓,它們可選擇的生境非常廣泛,且在經歷了大規模的毛皮貿易之後,依然能夠在一些地區恢復種群。然而現實表明,兔猻雖然對環境的容忍度很高,寒冷和乾旱都能忍受,但是它們對於環境的變化異常敏感。與豹貓相比,它們對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幾乎難以招架。
這一點在後來的臨澤縣治沙區再次得到印證:在這片沙漠-綠洲的過渡帶裡,我們活生生地見識到了兔猻被流浪狗獵殺的場景(《張掖流浪狗咬死了兔猻,對我們意味著什麼?》)。進而我們意識到當地兔猻面臨的另一個嚴峻問題:沙漠裡可供躲藏的洞穴太少,只有狗獾洞可以利用,而當地的流浪狗卻有增加的趨勢。
臨澤縣為了治沙而種植的梭梭林,成為兔猻的避難所 ©心悅
狗對鵝喉羚、赤狐、狗獾而言可能不算大問題,但對兔猻而言卻是致命的——因為這種環境裡兔猻幾乎沒有類似的天敵,狼和猞猁都極少出現於此類環境。
諷刺的是,這片棲息地在較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治沙種梭梭而形成的(雖然此前也是以本土沙生植物為群落),大量梭梭養育了滿地的沙鼠,進而又為專吃沙鼠的荒漠兔猻提供了棲身之所。而狗的到來似乎又在將這個新的兔猻避難所摧毀。
這真是令人絕望。如果兔猻自己不具備這種與人共存的基本能力,那我們對其的保護就舉步維艱。
艱難的決定
2024年初,我們就開始思考,在這種境況下,我們究竟能做點什麼,才能對張掖北部荒漠地區兔猻的生存有所幫助呢?
貓盟在華北豹保護上的經驗都是在棲息地裡做一些伴隨性的保護,主要是消除人類活動給豹種群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生態補償、反盜獵巡護是為了消除報復性獵殺、政策倡導主要是為了讓基建避開豹的棲息地,等等。
貓盟的大本營和順,上北舍地區在進行生態修復工程 ©趙瑩
然而現在西北兔猻的情況和山西華北豹有很大差異
我經常說這世界上有些動物自己很頑強,保護難度相對就小一些,比如豹,有很多人類帶來的問題它們自己就能應付一部分;而有些動物可能天生就保護很困難,它們不是挑環境就是挑吃的,比如一些生活在特殊環境的兩棲爬行類或是一些狹域分佈的靈長類。
貓科動物總體而言都是比較皮實的,然而兔猻偏偏就是那個比較脆弱敏感的貓科成員。
首先賽車場的兔猻不生活在任何一種形式的保護地裡,這種棲息地可謂朝不保夕。在新能源大開發的背景下,類似的情況在荒漠地帶還有很多。
荒漠被視為“無用之地”,這使得這裡的開發活動往往不注重環評,更不用提荒漠裡的生物多樣性了 
荒漠本身,在保護的層面受到的重視程度太低了。一提到“沙戈荒”,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沒有利用價值,想到的是如何“治理”。然而無論是沙漠、戈壁還是其他型別的荒漠,其實都是不同的生態型別,兔猻、鵝喉羚、虎鼬等一系列動物就生活其中。這和“保護森林以及裡面的熊貓和老虎”這種社會共識,認知層面的落差可能不止一座珠穆朗瑪。
要改變人們心目中“荒漠是無用的、沒有生物的”刻板印象,是我們保護工作重要的一步 ©心悅
其次,在臨澤治沙區,我們應該像打擊盜獵那樣去消滅流浪狗嗎?流浪寵物的問題解決難度很大,這在全世界幾乎都是不治之症,無論是城市公園的流浪貓,還是藏區的流浪狗,都一再成為保護焦點卻從未被很好地解決。
消除的速度可能還沒有流浪動物出現的速度快,況且裡面有大量的法律法規和社會倫理問題。
在新能源開發的大趨勢下,我們很可能沒有多餘的時間用來猶豫了 ©心悅
怎麼辦呢?
人工補水點和洞穴的想法早在2024年初就已經誕生。但決定這麼去做是個非常艱難糾結的過程。
因為這也是一種人為活動影響。我們很難全面地預測,這麼做了究竟會對當地的野生動物帶來何種影響
飲水點會改變當地食肉動物的捕獵策略嗎?會招來盜獵嗎?人工洞穴會被兔猻使用嗎?如果一些穴居型的動物都開始使用人工洞穴,會破壞當地動物群落的關係,並打破其平衡嗎?這些人工材料會在荒漠裡形成不必要的垃圾嗎?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的人工補水點。歷史上外國的野生動物人工補水工程,效果是正面為主的,但我們對國內的研究還不充分。
保護最好是基於自然環境本身去開展行動,在這方面其實和“無痕山林”的原則一樣,人類不應該去打破自然規律。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這些孤立存在的兔猻小種群,可能會依次重蹈賽車場兔猻種群的覆轍。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這種小貓實在招架不住,它們消失得太快了。
有個場景我始終無法釋懷:在一個地名叫做“野貓灘”的地方,當地牧民說:“二、三十年前,兔猻太常見了,出去隨便就能看到。後來不知咋回事就沒了。”
糾結了幾乎整整一年,我們確定了荒漠兔猻保護的策略:
No.1
目標
1、透過棲息地劃定和保護、最佳化生存環境,最大程度恢復賽車場專案地的兔猻種群,該專案地被命名為“兔猻老家”
2、透過人工干預,提高臨澤治沙區的兔猻生存率,進而保證其種群穩定,形成一個可持續的種群,該專案地被命名為“兔猻新村”
3、推動更大範圍內(潮水盆地)的兔猻優質棲息地和現有種群的保護。
兔猻出現在臨澤治沙的紗網沙障邊
No.2
手段
1、針對荒漠棲息地保護不足的現狀,我們開始劃定重要棲息地,並積極開展政策倡導,力爭讓更多潛在的“賽車場”進入政府保護的視野;
2、針對“滅鼠”這種對兔猻而言無異於核打擊的人為活動,我們基於重要棲息地呼籲改變滅鼠的頻率、用藥種類和覆蓋範圍,力圖提升賽車場或類似棲息地的鼠類數量,爭取恢復兔猻的種群規模;
臨澤治沙區梭梭樹下面的沙鼠 ©大貓
3、針對氣候變化、荒漠乾旱化日益嚴重的現狀,我們開展荒漠補水點的試點。主要針對荒漠地區近2年來已經乾涸的原有水源地進行補水嘗試,儘量不破壞當地動物原有的飲水習慣,主要集中在旱情較為嚴重的春夏季進行;
4、躲避場所不夠,野生動物容易被流浪狗獵殺的問題,我們一方面積極聯絡主管部門清除流浪狗,另一方面嘗試安裝人工洞穴以增加兔猻的繁殖、休息場所,並想辦法保持洞穴的開口大小不變,以免被流浪狗挖開,保證其在有流浪狗活動情況下的生存率。
我們埋了水槽準備在春季為野生動物補水 ©心悅
所有人工干預的措施,都將匹配持續的監測,以幫助評估這些干預措施的影響,是否利大於弊。人工材料我們也都制定了日後管理、更換、回收的機制,避免垃圾的堆積。
比做決定更難的,是實現這些決定
比較好的一點是,目前為止荒漠兔猻所面臨的問題,並沒有哪一個是出於“破壞”的目的而存在的。
即便是新能源建設,本質上也是為了生產清潔能源,是為了保護環境而為之。
新能源本來的目的是尋找更加環境友好的發展路線,風電場的工作人員也很願意與我們合作,所以矛盾並不是不可調和的 ©心悅
因此,在推進荒漠兔猻(及其他荒漠物種)保護的過程裡,我們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援。張掖市林草局的領導親自來參與調研和人工設施的搭建,風電場的工作人員也非常積極地表示願意為我們提供補水的協助。
大家都知道,劃定重要棲息地這種事情,畫地圖簡單,但變成政策法規就很難。各地的生態紅線已經基本劃定,如果在紅線範圍外再想劃定重要棲息地,那麼就面臨著保護和發展的矛盾衝突。但是好在目前所發現的兔猻棲息地大多也都處在基本草原的範圍內,或是生態治理區域,這就為後續劃定重要棲息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透過調查確定生物多樣性重點地區是關鍵的第一步 ©心悅
目前我們已經結合了過去3年在張掖北部荒漠的調查情況,繪製了第一版荒漠重要棲息地並提交給當地林草部門,保護物種涵蓋了兔猻、亞洲野貓、鵝喉羚、石貂、虎鼬、沙狐、赤狐、波斑鴇、黑鸛、草原雕、雕鴞、紅沙蚺等一系列當地的荒漠動物。希望後續能夠順利推動這份重要棲息地在政府層面被落實。
兔猻 ©心悅
亞洲野貓,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鵝喉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心悅
石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虎鼬,三有保護動物
波斑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黑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大貓
雕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紅沙蚺,三有保護動物
滅鼠的建議倡導也隨著重要棲息地劃定的工作同步進行。西北荒漠區歷史上是鼠疫災區,控制鼠疫也是保障人民衛生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怎麼滅鼠才能即控制鼠疫,又不對生態系統造成過大的影響,此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
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建議主要在於:在對兔猻、亞洲野貓、沙狐、赤狐、草原雕等以鼠類為主要食物的食肉動物相對富集的生態敏感區域,儘量少滅鼠、不要用毒性較強容易導致二次傷害的鼠藥。荒漠地帶鼠類群落與食肉動物之間的關係,也將會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議題,希望我們的積累能夠為更加科學的滅鼠提供依據。
本土食肉動物也可以成為維護生態平衡和控制動物數量的重要因素,不,應該說它們一直都是重要的因素
相比之下,建立飲水點、人工洞穴這些工作倒是更加簡單一些。在操作上,我們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No.1
選址
飲水點主要選擇過去有水、現在乾涸了的地方,這種地方相對比較好找,也不會破壞動物的舊有習性。洞穴則主要依據隱蔽性、兔猻所偏愛的微生境來選址,確保兔猻對其的利用率。
No.2
設施的實用性
飲水點主要是要考慮幾個問題,一是駱駝等家畜會來喝水,這就導致水消耗過大,需要在周邊加上擋住駱駝、驢的圍欄,確保大個體家畜進不去,但野生動物能進去;二是荒漠裡蒸發量太大,需要在水槽上加蓋子避免消耗過快,人經常去補水對動物也不好;三是要在水槽里加逃生網,避免一些小動物掉進去出不來淹死;四是在周邊加裝監控設施,有效評估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我們修建的野生動物補水點 ©心悅
人工洞穴的建造,在前期主要是摸索兔猻對洞穴形式的偏好。我們主要使用建材市場容易買到的木板等原材料進行加工,不斷積累兔猻對洞穴的使用情況,最終確定人工洞穴的建造標準。還有一些細節上的設計:給傾斜、有深度的洞口通道增加防滑措施,比如內襯毛氈或劃刻齒槽;在pvc管壁打孔增加透氣;插設已掉落的梭梭枝條對洞口進行隱蔽和偽裝等。
No.3
後期的維護和回收。
在沙漠地區,這些人工材料會面臨老化、損毀的情況,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維護、回收的流程。
貓盟成員化身成了打洞的狗獾 ©李琦
人工設施的難點在於:動物真的會用嗎?
第一批人工設施在2024年底完成,過了個年以後,西北組先是參加了雲南易武的保護工作。然後心悅迫不及待地返回張掖,去檢查這些洞穴。
她到張掖後立刻馬不停蹄地去臨澤縣檢查紅外相機。當天晚上,她在工作群裡發了幾段影片。
一隻兔猻來到了人工洞穴門口,它在不斷地試探,猶豫再三……
影片:在洞口猶猶豫豫的兔猻
由於一段影片只能拍15秒,因此沒看到它進洞。
但另一段影片裡,它似乎剛剛從洞裡出來(它只有出來後才能被紅外相機觸發拍攝到)。
剛剛從洞裡走出來的兔猻
大家都高興極了。我們感覺,這麼幾年下來,我們終於為它們做了一點點有幫助的事情
我們錯失了很多,但現在感覺一切都沒白費,一切也都剛剛開始。
因為:
“它真的來了!”
-End-
4月19日,在志願者的協助下,我們在國家動物博物館舉辦了兔猻日系列活動之一:“兔猻春遊會”:
如果你錯過了這次活動,還可以在我們的影片號裡透過直播回放來回顧~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兔猻棲息地,你還可以讀………
為了給兔猻喝水,我們在零下15℃的荒漠裡挖坑
流浪兔猻:潮水盆地考察記
賽車場的兔猻已經走了,我們的保護卻才剛剛開始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