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貿易出口增長9.3%,上海一地UP主購房可獲補貼|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預約
4月中國貿易出口同比增長9.3%
5月9日,海關總署釋出資料顯示,2025年前4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同比增長7.5%;進口5.75萬億元,同比下降4.2%。4月份,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4萬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出口同比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同比1.57萬億元,增長0.8%。
從進出口商品看。高技術產品表現突出,前4個月進出口1.52萬億元,增長7.4%。從貿易伙伴看,對東盟出口1.48萬億元,增長12.6%;自東盟進口8951.7億元,增長4%。對歐盟出口1.21萬億元,增長6.1%;自歐盟進口5635.9億元,下降8.1%。對美國出口1.07萬億元,下降1.5%;自美國進口3699.5億元,下降3.7%。(海關總署官網)
|點評|4月疊加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出口仍能保持較高增速,充分展現了中國外貿的韌性。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出口產生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中美進出口貿易額開始下滑。然而,美國政府為部分國家預留了90天關稅豁免期,在這個視窗期,這些國家正在加快對美出口的節奏,特別是對中國產業鏈依賴較深的東盟國家,拉動了中國出口需求。
部分中國出口商將產品在周邊國家轉運出口,以規避美國高額關稅,對美國關稅的負面影響起到了對沖效果。中美貿易談判結果如何尚未可知,中國正在積極與更多非美國家達成廣泛的貿易協定,拓展貨物出口渠道。中美貿易摩擦給兩國帶來的擾動,將在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資料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現。
英美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
5月9日訊息,英國和美國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英國政府同意在進口美國食品和農業產品方面做出讓步,以換取美方降低對英國汽車出口的關稅,美國方面依舊保留10%的基準關稅。英國政府釋出官方宣告,稱英國汽車出口至美國的關稅將從27.5%降至10%,鋼鐵和鋁關稅從25%降至零。雙方還就牛肉市場達成新的互惠准入協議,英國農民獲得1.3萬噸免稅配額。此外,英國將把來自美國、用於啤酒生產的乙醇關稅降為零。
談判仍將繼續,涵蓋製藥業和其他剩餘的互惠關稅專案。美國已同意,未來若根據“232條款”調查再徵收關稅時,英國將享有優先待遇。(華爾街見聞)
|點評|美國關稅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擾動,特朗普的民意支援率正在下降,他急切地想要與一些國家達成確切的貿易協定,以證明關稅政策給美國帶來了好處。事實上,英美這次達成的關稅貿易協定更像是一個框架性的初步協議,在很多細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協商,甚至兩國政府對協議的表述都存在一定不同。總體上看,美國透過削減關稅加徵,換取了英國在貿易上的些許讓步。
近幾年來,英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極少數與美國在貿易額上保持基本對等的國家。因此,英美達成貿易協定的阻力相對較小。對於其他與美國保持大額貿易順差的國家來說,如果做出巨大讓步必然對本國經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後續美國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定的過程或將更加曲折。
上海楊浦優秀UP主購房最高可補貼200萬
5月8日,2025年楊浦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會上,上海楊浦區推出《“優享計劃”的實施細則》《“短期免租”試行方案》《區校人才發展服務聯盟章程》等多項人才舉措,提升城市“青和力”,助力楊“數”浦發展。會上,還發布了《楊浦區關於全球網際網路優質內容創作者“優享計劃”的實施細則》。
據介紹,《實施細則》推出孵化平臺共建、創作激勵支援、人才薪酬獎勵等十條舉措。安居方面,對創作者在本區內購買首套房給予一次性50萬元到200萬元住房補貼。入住高品質人才社群優先供給房源,給予每月最高8000元租房補貼。薪酬獎勵方面,未納入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及本市重點產業領域專項獎勵政策的創作者,年度薪酬達到100萬元以上,給予其薪酬收入5%到8%的獎勵。(解放日報)
|點評|為吸引人才,給前來本地求職、創業的大學生提供短期免租,甚至提供人才補貼、購房補貼,已經不是什麼大招。杭州在這方面就搞得很不錯。楊浦區的亮點是針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特別是UP主,提供了讓人心動的購房補貼。為什麼楊浦區對內容創作者情有獨鍾?其實,只要瞭解到知名內容創作平臺B站的總部就在楊浦,就一點也不會覺得奇怪。
作為楊浦區屈指可數的網際網路大廠,B站應該是當地的重要稅收來源,同時也必然是當地的產業支撐之一。當地在各種補貼上向內容創作者、UP主傾斜,正是從培育產業生態、做大產業規模的角度出發而採取的舉措。這就像當時許多電商公司開在阿里巴巴旁邊,道理是一樣的。
中芯國際一季度淨利潤增超1.6倍
5月8日,積體電路代工巨頭中芯國際釋出一季度業績公告,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約163.01億元,同比增加2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3.56億元,同比增加166.5%;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加183.3%。一季度毛利率為22.5%,產能利用率上升至89.6%,環比增長4.1%。中芯國際第二季度業績指引為收入環比下降4%至下降6%;毛利率介於18%至20%的範圍內。 
中芯國際認為下半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公司會提升應變和抵抗風險的能力,最主要還是保持定力,做好本業,做好當下。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在2025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中表示,由於工廠生產性波動,今年一季度後半期平均銷售單價下降,導致收入未能達到指引預期,這一影響將會延續到二季度。(澎湃新聞)
|點評|中芯國際一季報淨利潤超預期表現的背後,卻包含了未來業績回落的隱憂。一季度國補政策擴大,國內消費電子、汽車等行業對晶圓的需求略有增加。受美國關稅政策擾動,部分海外客戶提前進行備貨,共同拉昇了中芯國際晶圓的出貨量,從而攤薄了成本,毛利率有所提升。
中芯國際與較為成熟的臺積電相比,毛利潤差距較大,再加上對技術的追趕與新裝置的購置,更容易受到行業週期波動的影響。國內總體需求修復較為緩慢,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復甦程序放緩,二季度客戶提前備貨期結束後,中芯國際的業績表現或將承壓。
OpenAI宣佈全球星際之門專案
5月8日訊息,OpenAI在官網宣佈一個全新的AI發展計劃——OpenAI for Countries,旨在幫助那些希望發展AI的國家。OpenAI希望為全球每一個國家都建立一個類似美國“星際之門”的專案,與他們一起合作開發AI基礎設施,並且會提供專業定製版ChatGPT,來改善醫療、教育、法律等領域。據悉,計劃的初期目標是在全球啟動10個專案,潛在合作專案的資金將來自公司本身以及各國政府,但公司未透露具體專案所在的地點。
今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佈,OpenAI、軟銀和甲骨文三家企業將在美國建設支援AI發展的基礎設施,即“星際之門”。該專案的初始投資為1000億美元,並計劃在未來4年內擴充套件至5000億美元。(綜合華爾街見聞)
|點評|OpenAI當初宣佈美國星際之門專案時,就引起了全球AI界的巨大轟動。高達5000億美元的龐大投資需求讓很多人對專案產生了質疑,軟銀和甲骨文根本沒有那麼多流動現金與信貸額度,除非他們願意出售自己的現有資產,依靠融資度日的OpenAI在資金這方面能夠起到的幫助更是微弱。OpenAI曾計劃5月底建成第一個資料中心,從奧爾特曼放出的現場施工照片上來看,這個目標很可能難以達成。
美國政府官方參與的“星際之門”專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曾經的“星球大戰”計劃,AI行業是否值得不計成本地投入,有待商榷。並且,自從DeepSeek橫空出世後,全球AI行業都在向低成本、高質量的發展路線轉型,OpenAI動輒千億的專案規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工信部擬製定標準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5月9日訊息,工信部公開徵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專案的意見。據悉,予以公示的《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起草單位包括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
專案建議書顯示,《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規定了汽車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裝要求、隱藏式車門內把手和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標誌要求、電動式車門外把手的防夾要求與試驗方法、車門外把手和車門內把手的強度要求與試驗方法、電動式車門把手的動態試驗要求與試驗方法。該標準將填補對隱藏式車門內把手等規範不足的空白。據悉,國外暫無與該標準相關標準。(財聯社)
|點評|近期某品牌車企一起車禍,事故發生後人被鎖死在車內出不來,由此引發了對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隱藏式門把手安全性的爭議。按理說,從汽車設計本身來講,安全必須放在第一重要性,而不能單純為了追逐新奇、時髦而犧牲安全性。這本不需要什麼國家標準來約束,實乃每一家車企所必須履行的職責。如今,有關部門以國家強制性標準來進行規範,當然是從人命關天的角度出發,無可厚非,但這更多的也是折射出些許無奈。
更要看到,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特別是輔助駕駛功能的進一步推廣,類似問題會越來越多。比如近日某車企透過系統更新,對車輛進行馬力限制,也引起了沸沸揚揚的討論。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以後車企要求車主充值才能使用某些功能,那麼一輛車豈不成了車企的提款機?對於這些問題,或許最終也要從立法規範上尋求答案。
部分銀行現金分期業務利率重回2字頭
5月8日訊息,近期多家銀行信用卡針對現金分期業務開展限時優惠活動,部分銀行利息優惠可低至1.7折。優惠後,傳統上價格高於一般貸款利率的現金分期產品,其折算年化利率已下探至3%以下,最低報2.76%。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消費貸因價格競爭激烈被監管“踩剎車”,要求自4月1日起年化利率不得低於3%。
據悉,消費貸是儲蓄卡部門業務,現金分期業務是信用卡部門業務,所以現金分期利率不受此前消費貸限價政策影響。現金分期申請到的資金可以直接打到指定的儲蓄卡內,後續可用於取現或者其他個人消費,在形式上與消費貸區別不大。(財聯社)
|點評|一季度很多銀行淨利潤出現負增長,盈利能力下滑的壓力加劇,對於新增貸款的需求更加急切。此前在消費貸業務中,各家銀行就你爭我搶地不斷壓低貸款利率,確實收穫了一批新增貸款額度。不過,任何行業的價格競爭在初期激發出一批存量需求後,後續的效果將越來越差,以至於讓客戶產生“再等等更優惠”的想法,反而對業務開展起到負面效果。
某項業務的貸款利率形成利率窪地後,很可能會引發大面積的額度挪用,從而導致銀行難以控制業務風險。然而,降準落地後,各銀行又能得到一批流動資金,對於新增貸款的需求有增無減,部分業務或將繼續透過變相降息的方式開展。
週五兩市震盪調整滬指跌0.3%
5月9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創業板指領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1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014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0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銀行股逆勢走強,ST板塊持續活躍,紡織概念股集體大漲,半導體、影視、智譜AI、腦機介面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42.00點,跌0.3%,成交額為4649億元;深成指報10126.83點,跌0.69%,成交額為7272億元;創指報2011.77點,跌0.87%,成交額為3360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五兩市重新陷入調整,在對未來缺乏充分預期的環境下,市場進入震盪階段。從板塊上看,多部門釋出開展2024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活動通知,紡織服裝板塊逆勢拉昇,帶動飲料、食品等消費板塊上漲,銀行板塊則保持一貫的逆勢走向。半導體行業一季報喜憂參半,大基金減持龍頭晶片代工巨頭的訊息還是引發板塊全天領跌。軍工板塊分歧加大,部分前期領漲股日內大幅回落。
本週兩市在會議利好的提振下整體上了一個臺階,卻沒有擺脫此前的震盪趨勢,市場對於中美貿易談判、未來穩增長政策釋放等訊息反應相當平淡。市場態度與現實變化之間形成了預期差,或將在未來得以集中釋放。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5月10日—5月12日
吳曉波x王煜全x方興東
邀你共探「未來的商業與科技」
點選圖片▼瞭解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