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一系列關稅政策,包括最新表態計劃對進口汽車、半導體及藥品徵收最高25%的關稅,引發了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擔憂。中外多位權威經濟學家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美國再度揮舞關稅大棒與中國展開貿易競爭的做法,顯然已經失去效果,甚至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傷害。專家們強調,徵收關稅不僅會導致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加劇通貨膨脹,還會擾亂全球貿易秩序,最終不利於美國經濟。
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教授Sebnem Kalemli-Ozcan表示:“雖然經濟學家們在許多問題上可能存在分歧,但如果問我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觀點,那就是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最終會是美國消費者買單。”
Kalemli-Ozcan指出,高關稅可能會加劇美國的通貨膨脹。資料顯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1月環比上漲了0.5%,創下自2023年8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這意味著美國民眾在多種商品和服務上的開支增加。
此外,計算機制造商宏碁(Acer)近日宣佈,自2025年3月起,其筆記型電腦將在美國市場漲價10%,以應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據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在2019年發表的論文中估算,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對進口洗衣機徵收了50%的關稅。其直接結果是洗衣機的價格上漲了約12%,美國消費者每年額外支付約15億美元用於購買這些產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 Sachs)表示,美國激進的貿易政策背後有多重原因,包括試圖削弱中國、推動其他國家遵守美國外交政策要求以及促進美國出口。然而,薩克斯認為,特朗普的策略註定會失敗。“中國將會尋求貿易市場多元化,而美國則會在第三方市場進一步失去競爭力。”
薩克斯強調:“保護主義註定將失敗,並將使美國越來越孤立於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即使在歐洲,也沒有什麼國家會接受特朗普的這種做法。”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指出,美國再度揮舞關稅大棒與中國展開貿易競爭的做法,顯然已經失去效果,甚至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傷害。他分析指出,過去美國曾多次嘗試利用關稅來提升自身經濟,但最終的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全球經濟也未從中受益。
回顧美國在大蕭條時期採取的關稅政策,李治指出,美國透過加徵關稅來尋求經濟復甦,卻引發了全球經濟的衰退和政治不穩定。他認為,這一歷史教訓至今仍適用。近年來,美國政府在特朗普時期重啟了類似的關稅戰,但結果卻是美國國內物價上漲,製造業投資受阻,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相比之下,中國雖在初期遭遇了些許損失,但最終透過加速產業轉型和內迴圈經濟的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似乎沒有帶來預期的改變,反而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額從2016年的約520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約6800億美元,顯示出雙方貿易在持續增長。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在這一時期從約2500億美元增加到約3500億美元。關稅武器的無效性是顯而易見的,”李治表示。
“現在的全球貿易體系早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球經濟、貿易和產業鏈之間的聯絡已經根深蒂固,關稅已經成為一種過時的武器。比起關稅,更有效的辦法是透過最佳化產業鏈和深化互惠投資來尋求平衡,”他表示。
李治強調,中美兩國的經濟和貿易關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零和博弈。如今,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不再完全依賴美國市場。相反,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尤其是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想要透過貿易戰壓制中國已經不再現實。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表示:“特朗普政府推動全球關稅戰狼煙四起,難以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將推動美國通脹上升,打亂全球供應鏈,加速全球產業、科技、能源資源版圖調整,世界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授時紅秀表示,關稅政策反映了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下降,越來越依賴保護主義來支援國內產業,這種做法將引發其貿易伙伴的反制,並打擊全球供應鏈。
時紅秀指出,在大蕭條時期,美國大幅提高關稅稅率,引發歐洲國家的反制,整個國際貿易幾乎面臨中斷。從全球產業鏈和全球市場擴充套件的角度看,提高關稅都是危害全球市場的一種行為,會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行為,導致全球產業鏈的癱瘓,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程大為表示,特朗普提議的“對等關稅”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應當實施特別和差別待遇。她指出,特朗普計劃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這與WTO的相關規定不符。
她指出,我國目前汽車進口關稅稅率已比同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低。“如果特朗普對中國汽車加收25%關稅,顯然不對等。”
程大為表示,美國對汽車加收關稅是為了實現保護主義的目的。美國的汽車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汽車進口量大於出口量,消費者對各類汽車的需求旺盛,包括許多進口品牌。
展望中美經貿關係,清華大學李治強調,未來中美兩國應該更加註重合作而非對抗。中美在全球產業鏈建設、能源和糧食安全、人工智慧研究等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合作將有助於兩國實現共同發展,也有益於全球經濟的穩定。
李治認為,在全球經濟日益互聯的背景下,繼續透過高關稅來推動國家利益的做法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他呼籲美國應當放棄貿易戰策略,選擇與中國進行更加理性和智慧的競爭與合作。
記者:馬思 劉巍楓 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