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活|你要帶著棘刺度過一生嗎?

你越是能堅守自我的位置,就越能感受到一種你從未體驗過的能量。
共創活好的環境
『niwo』
01
成長的旅程是一個不斷轉變的旅程。為了成長,你必須放棄努力保持原樣,並學會隨時接受改變。需要改變的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就是我們解決個人問題的方式。
我們通常試圖透過自我保護來解決內心的煩擾,而真正的轉變始於你將自身問題視為成長的動力。為了理解轉變的過程是如何進行的,讓我們來試想一下以下情形。
想象一下你的手臂上有一根棘刺,它可以直接觸碰到神經。當棘刺被觸碰到時,你會覺得很痛。所以棘刺構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你很難入睡,因為你翻身時會碰到它。你很難接近他人,因為他們可能會碰到它。它使你的日常生活變得非常困難。你甚至不能去樹林裡散步,因為樹枝可能會拂到棘刺上。這根棘刺是一個持續的干擾源,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審視你的處境,由於當棘刺被觸碰到時你會非常煩惱,你決定日後要確保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觸碰到它。
第二個選擇是,由於當棘刺被觸碰到時你會非常煩惱,你決定把它拔出來。信不信由你,你做出的選擇將決定你的餘生會如何度過。這是為你的未來奠定基礎的核心層面的、結構性的選擇之一。
02
讓我們從第一個選擇入手,探索它會如何影響你的生活。如果你決定阻止其他事物觸碰到棘刺,那麼這將成為你一生的工作。
如果你想去樹林裡散步,你就必須把樹木變得稀疏,以確保自己不會碰到樹枝。由於你睡覺時經常翻身,會碰到棘刺,你必須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比如設計一個能起到保護作用的裝置。如果你真的對此傾注了大量精力,而且你的辦法似乎奏效了,你會認為自己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於是,現在你的全部生活都是圍繞著棘刺建立起來的,你為此感到驕傲。你不斷地修剪樹木的枝條,晚上穿戴著那個裝置睡覺。
但你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你戀愛了。這是一個難題,因為根據你的情況,你連擁抱都很難實現。沒人能碰你,因為他們可能碰到你的棘刺。
所以你又設計了另一種裝置,允許人與人之間保持親近,但又不需要真正進行接觸。最後你決心實現在不必擔心棘刺的情況下的完全的行動自由。於是你發明了一個全天候裝置,你晚上不需要脫下它,也無須為了進行擁抱以及其他日常活動而換裝。但是它很重。於是你給它裝上了輪子,用液壓機控制它,並配置了碰撞感測器。
當然,你得把房門都換了,這樣保護裝置才能透過。但至少現在你可以安心過你的日子了。你可以工作、睡覺、和別人親近。於是你向所有人宣佈:“我已經解決了我的問題。我是一個自由的人。我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以前這根棘刺主宰了我的生活,現在它什麼都做不了了。”
但事實卻是,棘刺主宰了你的全部生命。它影響著你的所有決定,包括你去哪裡,你喜歡和誰在一起,以及誰喜歡和你在一起。它決定了你可以在哪裡工作,你可以住什麼樣的房子,以及你晚上可以睡什麼樣的床。歸根結底,那根棘刺主宰著你生命的方方面面。
你會真心以為,你已經把問題造成的痛苦降到最低,所以你已經解決了問題。但其實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你所做的不過是把生命消耗在逃避問題上。問題將成為你的宇宙中心,你世界中唯一的存在。
在人的一生中,孤獨就像棘刺。假設你的內心中有著非常深刻的孤獨感,以至於讓你晚上睡不著覺,白天也很敏感。你的內心很容易感到劇痛,使你相當困擾。你很難集中精力工作,也很難與人進行日常交流。更有甚者,當你感到很孤獨的時候,你往往會很難接近別人。
你看,孤獨就像棘刺,它會給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痛苦和困擾。但人的心靈不只有一根棘刺。我們對孤獨,對被拒絕,對我們的外表,對我們的精神造詣都很敏感。我們帶著許多棘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就抵在我們內心最敏感的地方。任何時候都可能有東西觸碰到它們,引起我們內心的痛苦。
03
關於如何處理這些內心的棘刺,你也有兩種選擇,就像處理手臂上的棘刺一樣。很顯然,把棘刺拔出來對你來說會好得多。既然能把棘刺拔出來,就沒有理由耗盡一生去防止它被觸碰。一旦棘刺被拔掉了,你就真的擺脫它了。
但是如果你選擇保留它們並且試圖不被它們煩擾,你就必須改變你的生活,以避免那些會觸碰它們的情況發生。然而,這樣做與修剪樹木無異。你在試圖調整你的生活,以適應你的棘刺。棘刺原本屬於外部世界,現在卻成了你內在世界的中心。
當你孤獨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總會思考該如何應對它。你該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才能讓自己不感到如此孤獨?注意,你不是在思考該如何擺脫這個問題,而是在思考該如何避免自己受它影響。
為此,你不是逃避各種情況,就是將各種人物、地點和事物作為保護盾。最終,你會像那個長著棘刺的人一樣,孤獨會主宰你的全部生活。
如果你不拔掉棘刺,你就得對棘刺以及你為了避免它而牽扯到的周圍的一切事物負責。如果你有幸找到了一個能夠讓你減輕孤獨感的人,你就會開始操心如何和這個人保持關係。就這樣,由於逃避問題,你使這件事情複雜化了。
這與使用裝置來防止棘刺被觸碰完全是一回事:你必須據此調整你的生活。一旦你允許核心問題繼續存在,它就會擴充套件成許多問題。你不會想到要擺脫它,相反,你能看到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儘量避免感覺到它。
現在你別無選擇,只能去解決任何可能影響它的事物。你必須操心你的衣著和談吐。你必須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你的孤獨感或對愛的需求。如果有人被你吸引,而這能減輕你的孤獨感,你甚至可能會向對方坦言:“我需要怎麼做才能取悅你?我可以變成你喜歡的任何樣子。我只是不想再時時感到孤獨了。”
現在問題的根源被埋在了這些淺層次的問題下面,而這些淺層次問題的出現都是為了逃避更深層次的問題。一切都變得非常複雜。人們學會了利用他們的關係來隱匿他們的棘刺。如果你們喜歡對方,就得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避免撞到對方的軟肋。
這就是人們通常的做法。他們讓內心的棘刺影響到了自己的行為。他們最終會限制自己的人生。說到底,如果你的內心存在著會干擾你的事物,你就必須做出選擇。你可以轉向外部世界,以避免感覺到它;也可以直接拔出棘刺,不讓你的生活圍著它運轉。
04
不要懷疑自己消除內心干擾源的能力。它確實可以消失。你可以深入觀察自己的內心,直到它最核心的部分,然後做出決定:不讓自己最脆弱的部分主宰自己的人生。你要擺脫它。
你該如何解放自己?在最深層次的意義上,你得透過發現自己來解放自己。這些干擾都與你無關,你是注意到這些干擾的人。因為你的意識是獨立的,並能覺知這些事物,所以你可以解放自己。
要擺脫內心棘刺的束縛,你只需停止與它們糾纏。你越是觸碰它們,就越會刺激它們。
如果你願意,你完全可以先讓煩擾之情湧上來,然後對它們放手。你內心的棘刺只是來自過去的被阻塞的能量,所以它們是可以被釋放的。問題是,你之前總是要麼完全避開可能使它們釋放的情況,要麼以保護自己的名義壓抑它們。
假設你正坐在家裡看電視。你一直看得很開心,直到兩個主角墜入愛河。突然間,你感到孤獨,但周圍沒有人給予你關注。有趣的是,幾分鐘前你還好好的。這個例子表明,棘刺一直在你的心裡,它只是沒有被啟用而已,直到有東西觸碰到它。你感覺心中頓時產生了一種空虛感或墜落感。這種感覺讓你非常不舒服。
過去儲存的能量從心中釋放出來,引起了很多思緒。這時,你不再從電視中獲得快樂,而是一個人坐在那裡,沉浸在思緒和情感的潮水中。
除了吃點東西、打電話給某人,或是做點其他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事情,你還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你能做的是注意到你注意到了。你可以注意到你的意識剛才在看電視,而現在它正在觀看你內心的誇張情節劇。這一切的觀者是你,是主體。而你觀看的事物則是客體。空虛感是一種客體,它是你感覺到的事物。但誰是感覺者呢?你的出路就是注意到是誰注意到了這一切。你要做的就是注意到究竟是誰感覺到了孤獨。能注意到的人就是自由的。如果你想擺脫過去儲存的能量,你必須允許它們透過,而不是把它們藏在內心深處。
從你小時候起,你的內心就充滿了能量。你得清醒過來,意識到你就在那裡面,意識到你的內心中還有一個敏感的人與你相伴。單純地觀看敏感的那部分你感到不安、嫉妒、需要和恐懼。這些感覺只是一個人本性的一部分。
如果你集中注意力,就會發現它們並不是你:它們只是你感覺和體驗到的事物,而你是覺知這一切的內在存在。如果你保持冷靜,你甚至可以學會欣賞和尊重哪怕是令人不滿的體驗。
例如,一些最美麗的詩歌和音樂就是由處於混亂狀態的人創造出來的。偉大的藝術源自人的內心深處。你可以體驗這些非常人性化的狀態,但並不迷失於其中或是抗拒它們。
你可以注意到你注意到並單純地觀察了孤獨是如何影響你的。你的姿勢改變了嗎?你的呼吸放慢還是加快了?當孤獨獲得所需的空間,從而能透過你時,會發生什麼?你要做一名探索者。觀察它,然後它就會消失。只要你不沉溺於其中,這一體驗很快就會過去,別的體驗會接著出現。盡情享受這一切吧。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自由了,一個純粹能量的世界將在你的內心開啟。
你越是能堅守自我的位置,就越能感受到一種你從未體驗過的能量。它源自後方,而不是前方,前方是你體驗你的思想和情感的地方。當你不再沉溺於你的誇張情節劇中,而是舒服地坐在覺知之座上,你會開始感覺到這股從內心深處湧出來的能量流。
如果你堅守自我,而不追隨內心的煩擾,你就會開始體驗它。你不必擺脫孤獨,你只需停止和它糾纏。它只是宇宙中的又一個事物罷了,就像汽車、小草和星星。它不關你的事,所以放手吧,這才是自我應該做的事。覺知不與煩擾戰鬥;覺知釋放煩擾。覺知只是覺知到宇宙中的一切從它面前經過。
如果你堅守在自我之中,那麼即使你的心靈感到虛弱,你也能體驗到你內在的力量。這就是道的本質,是心靈成長的源泉。
當你體驗過內在能量流帶來的狂喜後,你將從容地行走在這個世界上,不會再受到任何事物的干擾。這樣你就成了一個自由的存在——你超越了。END.
END.
點選閱讀原文
瞭解最新活動
歡迎點選:贊/分享/在看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