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 李秋影
椎管內麻醉作為麻醉醫生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用於下腹部與下肢手術。當然,對於一些頸胸部的手術,還可選用高位硬膜外麻醉。

只是隨著麻醉學的發展,全身麻醉的普及,以及患者對手術舒適度的要求,很多時候全身麻醉都佔據了主流地位。但作為一種基本的麻醉方式,椎管內麻醉也並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如何提高椎管內麻醉穿刺成功率,以減輕病人在操作過程中的恐懼與痛苦,並提高麻醉效果。

臨床上在術前訪視時,我們可透過觀察腰椎的影像學檢查,以判斷患者本身的腰椎是否存在間隙狹窄、脊柱側彎等問題,最後選擇更為合適的間隙進行穿刺。

在穿刺過程中,良好的體位極為重要,這就需要患者的配合度。但由於部分患者存在下肢外傷等導致的疼痛,並不能做到標準的屈膝弓背位,這就使得無論是側臥位還是坐位的穿刺難度明顯增加。對於由於疼痛而導致無法配合的患者,可在穿刺前給予患者適量的鎮痛藥(例如舒芬太尼等),在藥效發揮後再進行操作,這時的患者往往更容易配合麻醉醫師的操作。

在進針時,還可選用後正中穿刺法與側入法兩種不同的方法,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其中,側入法相對於前一種的成功率更高,但技術要求也更高,可能需要更為有經驗的麻醉醫師進行操作。

對於一些體型較為肥胖的患者,我們並不能很好的定位到腰部棘突或椎間隙,這時候可以向上方在胸椎或頸椎處尋找可以觸控到的棘突,尤其是第7頸椎棘突(隆椎),即使是體型過於肥胖的患者,也是可以觸控到的。之後與臀溝做一條直線,在其與兩側髂前上棘的連線的交點處進針,此時可以大大增加肥胖患者椎管內麻醉穿刺的成功率。
當然,作為一名麻醉醫師,我們還可以藉助其他工具,如超聲。

透過超聲掃描,我們可以獲取脊柱的影像,清晰地顯示出椎間隙、硬膜外腔、神經根等結構,並在超聲引導下選擇穿刺的間隙及進針的角度。
而且工作久了以後,你會發現,有的時候,明明患者體位配合相當好,間隙定位也準確,但就是不成功。然而,換一個人,同樣的位置,同樣的角度,一次就能打好。這個時候也不要氣餒,因為這是很多麻醉醫生都經歷過的,堅持下去,就會度過這個總是失敗的時期。

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如果在還沒開始時就認為自己會失敗,那很多時候你的椎管內麻醉都不會成功。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