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加拿大女子胸部有腫塊,醫生稱“太年輕不可能得癌”,最終卻癌症晚期離世

—————-++++++—————-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蒙特利爾一名女子因醫生認為她“太年輕,不可能得乳腺癌”而延誤診斷,最終病情惡化去世,年僅32歲。
瓦萊麗·布坎南(Valerie Buchanan)於今年2月底因乳腺癌去世。她的丈夫克里斯·謝普斯(Chris Scheepers)在接受CTV新聞電話採訪時哽咽道:“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她?她是個美麗的人,充滿動力、才華橫溢、積極樂觀。最讓我心碎的是,我們的兒子將無法親眼認識這個非凡的女人。”
早在2020年,布坎南就因胸部發現腫塊而多次就醫,但渥太華和蒙特利爾的多位醫療專業人士都告訴她,那只是良性囊腫,沒有安排影像檢查確認。
在等待了13個月後,布坎南前往一傢俬人診所,最終被確診為三期三陰性乳腺癌。這是一種生物學上極具侵略性的乳腺癌型別。幾個月後,她被告知癌症已發展到第四期。
在隨後的四年中,她經歷了多次手術——包括乳房、胸部和腦部手術——以及多輪放療和化療。與此同時,她依然旅行、經營自己的室內設計事業、結婚,並生下了一個兒子。
謝普斯說:“要為她爭取合適的治療過程本身就很困難。這一切真的都太不幸了……這位美麗的女性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兩人近20年前透過網路相識,當時布坎南住在蒙特利爾,謝普斯在渥太華。他們於2018年訂婚。
謝普斯說,他被布坎南的積極態度、幹勁、熱情和創造力深深吸引。
去年10月,為了兒子的第一個萬聖節,布坎南精心策劃了一個馬戲團主題:兒子裝扮成被關在籠子裡的小獅子,謝普斯是馬戲團主持人,而她則是馬戲演員。
謝普斯回憶說:“我一個人在Home Depot逛了兩個小時,只為挑選最合適的材料。我花了六個小時組裝一個非常簡單的道具,但一切最後都完美實現了,她非常開心。如果可以,我願意再來一次。”
“哪怕只是為了建造這樣一個小東西,她就能讓我感受到人生的意義。”
年輕女性乳腺癌發病率上升
在加拿大,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加拿大癌症協會預計,2024年將有30,800例新發乳腺癌,僅次於肺癌(預計32,100例)。
更令人擔憂的是,乳腺癌在年輕女性中發病率正不斷上升。
根據《加拿大放射科醫師協會雜誌》釋出的一項新研究,從1984年到2019年,20多歲女性的乳腺癌診斷率上升了45.5%,30多歲女性上升12.5%,40多歲女性上升9.1%。
領導該研究的渥太華醫院乳腺影像主任讓·西利(Dr. Jean Seely)指出:“令人擔憂的是,50歲以下的女性無法透過篩查實現早期發現,往往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存活率也較低。”
另有研究表明,40歲以下女性,特別是黑人女性,往往被診斷出更具侵略性、較罕見的乳腺癌型別,如三陰性和HER2陽性乳腺癌。
渥太華醫院的家庭醫生兼腫瘤科醫生安娜·威爾金森(Dr. Anna Wilkinson)表示:“這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因為我們的系統並沒有為這些女性快速確診提供支援,她們往往在晚期才得到診斷,預後更差。”
西利與威爾金森的研究一致認為,將篩查年齡下調到40歲,不僅能提高10年存活率,還能有效降低晚期診斷數量。同時,這樣做也有助於降低高昂的治療費用。
威爾金森指出:“國家指南目前不建議50歲以下篩查,這嚴重影響了大量女性群體。”
加拿大乳腺癌篩查現狀
目前,加拿大聯邦乳腺癌篩查指南正在更新中。許多專家和癌症組織(包括西利和威爾金森)都呼籲將篩查年齡降至40歲。
然而,2024年5月釋出的擬議指南中,加拿大預防保健工作組仍建議從50歲開始每兩至三年進行篩查。這一獨立聯邦機構目前正由公共衛生署進行外部審查,審查報告已於4月25日提交,預計將很快對外公開。
儘管聯邦層面未改變建議,多數省份已開始自行調整:
安大略省、卑詩省、新斯科舍省、新不倫瑞克省、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愛德華王子島省和育空地區允許 40 歲以下的女性自行參加省級篩查計劃。
在西北地區和阿爾伯塔省,自我推薦從 45 歲開始。
在薩斯喀徹溫省,自我推薦年齡從 47 歲開始,並計劃降低至 40 歲。
在曼尼托巴省和魁北克省,自我推薦年齡從 50 歲開始——曼尼托巴省計劃將年齡降低到 45 歲,而魁北克省正在審查其政策。
努納武特地區沒有省級篩查計劃。
雖然多數省份已降低篩查年齡,加拿大癌症協會仍指出,這種因郵政編碼而產生的“篩查不平等”是不公平的。
對年輕女性的另類篩查手段
對於40歲以下的女性——例如布坎南——目前尚無法進入省級乳腺癌篩查體系。
而且,乳腺X光(即篩查主要工具)在年輕女性常見的緻密乳腺組織中效果不佳。
“一刀切”的篩查方式已不再適應當前局勢。加拿大“Rethink Breast Cancer”組織創始人MJ DeCoteau強調,應開發個性化篩查技術。她支援以下新型方法:
  • 舍布魯克大學的團隊正研發可穿戴“彈性成像”文胸,透過組織彈性識別乳腺癌。
  • 拉瓦爾大學的團隊開發了一種唾液基因+問卷組合的家庭風險評估測試。
  • 蒙特利爾大學醫院的研究團隊正在開發血液檢測來識別高風險個體。
DeCoteau說:“我們必須為這種個性化篩查做好系統性準備。”
“瓦萊麗的經歷並不罕見”
布坎南並非個例。加拿大乳腺癌網路的運營總監布昆·阿德格本博(Bukun Adegbembo)指出,年輕女性經常因“年齡”被醫生否定症狀。
“許多年輕女性告訴我們,她們的擔憂被忽視,被告知‘你太年輕,不可能得乳腺癌’。”
雖然醫生的初衷可能是避免恐慌,但這種輕率判斷常常導致晚期確診,尤其是在更具侵略性的乳腺癌型別中。
這種經歷還會破壞女性對醫療系統的信任,讓她們難以決定是否繼續為自己爭取檢查。
阿德格本博強調:“我們需要醫療系統隨著現實變化進行調整。”
乳腺癌加拿大(Breast Cancer Canada)執行長金伯利·卡森(Kimberly Carson)也反對擬議的新篩查指南。她說,一位33歲的安省女性最後不得不去急診室,才最終確診乳腺癌。
“整個體系正在讓年輕女性失望。即便出現症狀,也沒人重視,實在令人心碎。”
卡森說:“我們呼籲女性瞭解自己的身體,但我們同樣需要醫療系統積極響應——無論她們的年齡。”
“我們再也見不到我的女兒了”
布坎南的母親芭芭拉為她的孫子做了一本書,記錄了女兒的藝術作品、她旅行的足跡,以及與朋友和家人的照片。
“瓦萊麗是個美麗的女孩,她是我的靈感來源,”芭芭拉說,“她一直在抗爭,但癌症不斷復發。”
“這五年充滿了情緒、哭泣、祈禱、尖叫和否認。我每晚只能睡四小時,胃痛從未停止。”
“我們再也見不到我的女兒了。”
布坎南還為接下來的五個萬聖節做了策劃。下一年的主題是美劇《辦公室》,一些需要購買的道具仍在她的線上願望清單上。
謝普斯說:“生活變得令人窒息。但如果能回到從前,我願意再次為她做一切。只要她能活著,我願意照顧她一輩子。”
現在,每晚睡前,他都會帶著兩人一起擁有的那條毯子入睡。
“我會盡全力還原她規劃的下一個萬聖節主題。我只希望我能成為她希望我成為的那種父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