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讀者:點選上方 “平凡的企業家 ” → 點選右上角“ … ”→ 點選“設為星標 ★ ” 加上星標,就不會找不到我啦!

這兩天的熱搜上,有一條離譜的新聞。
河南都市報,釋出了一期節目。
求助人馬先生說,他在開封市杞縣中醫院做手術,醫生說,這個手術他們做不了,需花三千外聘專家,只收現金,由醫生直接收取。

挺正常的事兒,可他說得極其委屈,好像是醫院故意騙他錢。
口口聲聲說這3000塊錢是“莫名其妙被收取的”,於是毅然決然“舉報”到電視臺,要整治這種“不正風氣”。
其實大家都知道,手術“飛刀”很常見。
一些小醫院做不了的手術正常都會請外地專家來做,這叫“專家會診費”,讓患者能在家門口享受到上級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
不僅為你省去了各種交通食宿的開支,而且醫療費用遠低於大城市,沒有苦苦排隊掛號的困難,免於沒有床位的苦惱。
一句話,給患者省了錢,省了時間,省了精力。
再者,一個手術需不需要“飛刀”,都會提前和患者溝通好,各方面都通知到位,徵求患者的同意後再執行。
根本不可能存在被醫院惡意宰客、隨意收費的情況。
如今,馬先生手術成功做了,服務享受完了,事後反咬一口醫院“不合規”,趁著“醫療反腐”的節骨眼亂打一扒想趁機要回自己這三千塊錢,只能說,無恥至極。

一
早前也有一條新聞。
西安一所211大學的兩名女生,在某魚上找人代做畢業設計。
透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和槍手定好了價格,分別是1050元和3200元。
期間,兩人多次找對方加需求,做過乙方的都知道改方案的痛苦,但為了錢還是耐心滿足了。
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就在她們的畢業設計敲定後,倆人反手就將這個槍手給舉報了。
因為平臺有漏洞,倆人藉著舉報威脅對方退款,最終透過“勒索”的手段,分別要到了1200元和500元。
槍手越想越憋屈,於是把自己的遭遇曝光在了網上。
事情鬧上熱搜,學校也知道了倆人學術造假,面臨畢不了業的風險,兩名學生慌了,又回過頭去找搶手刪帖。
“對你來說只是經濟損失,對我們來說可是沒法畢業的事情!”
有條網友評論說得好:
“見過吃完飯掀桌子的,還沒見過吃完飯還想吃廚子的。”
我以前還寫過一篇文章。
一位家長的兩個雙胞胎小孩,要參加中考。
她找關係,委託了中間人,這才請到一位物理老師,給兩個孩子補課。
按理來說,老師補課不對,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裡明確提出,公職教師在外補課是違規的。
但這件事,背後有著更大的“是”與“非”。
據老師本人敘述:
一起補課的有四個孩子,補了15天。
其中有個孩子是該老師親戚家小孩,不收費,另外三個小孩,一個孩子一節課收費100元。
雙胞胎家庭,應該交6000元。
交錢時,家長講價,要少收一千元,老師沒有同意。
最終收取三個孩子共計9000元的費用,兩個老師分。

網傳老師自述
一段時間的風平浪靜後,魔幻的一幕來了:
雙胞胎補完課,順利收到了高中錄取通知書。
這名家長,向教育局實名舉報了幫她兩個孩子補課的物理老師。
這段時間,正值最嚴“雙減”令出臺。
有人舉報,教育局立刻著手調查處理。
老師接到局裡電話,被通知去談話。
過程中,他得知雙胞胎家長暗地裡教唆孩子在補課時錄了音,還提供了轉賬截圖。
人證物證俱在,老師啞巴吞黃連,當場就主動把全部補課費用退回給雙胞胎家長。局裡說隨後再做處理,先看家長態度如何。

網傳老師自述
中間人知道這件事後,覺得自己害了老師。
他主動拿出1000塊錢,老師也拿出1000塊錢,讓中間人帶著這筆錢去找雙胞胎家長私了,懇求對方撤回舉報。
雙胞胎家長收下錢,爽快地答應了。
然而沒過多久,局裡通知老師去正式寫材料。
很可能,雙胞胎家長明面上拿了錢,背地裡卻食言了。

這位老師最後說道,教育局領導當時意味深長地問了一句雙胞胎家長:
是你主動邀請老師補課的,並且託的熟人,課補完了,你來舉報老師?是這樣的吧?
家長給予肯定並且補充說:
是的,他親戚孩子是免費的,我兩個孩子為什麼不能免費?

02
還記得幾年前山東聊城市腫瘤醫院那場鬧得滿城風雨、曾被喻為現實版《我不是藥神》的“抗癌假藥”案嗎?
王女士74歲的父親,患有小細胞肺癌、膀胱癌和肝癌(晚期,由小細胞轉移),經多家醫院手術、治療無果。
她得知這裡的腫瘤科主任陳宗祥醫術高明,病友皆說他“在癌症方面醫術很好,很負責任”,便專門託醫院另一名門診部主任的關係,將父親送入了陳醫生的病房。
轉院治療一段時間後,王女士的父親未有好轉跡象。
出於醫者的職業操守和責任,陳宗祥告訴王女士有一種未在中國大陸上市,但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批准,可用於治療晚期肝癌的抗癌靶向藥“卡博替尼”。

印度版“卡博替尼”
這藥可能會有效果,但他沒有渠道,得家屬自己想辦法。
根據聊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此事的通報:
“患者複查提示疾病進展,治療效果差,預後不佳,主治醫生陳宗祥建議使用卡博替尼,讓患者家屬自行購買”。

一週後,買不到藥的王女士,再次苦苦哀求陳醫生施以援手。
陳宗祥想到病房裡另一位病患的家屬曾代購到這種藥,就告訴了王女士。
兩家人曾同住一個病房,一個住最南邊的床,一個住最北邊的床。
出於病友互助的好心,也不忍看王女士哭訴求藥。
那位病患家屬把自己父親的救命藥,以購買原價轉讓給了王女士。
轉賬的時候,他對藥的價格記不清了,就告訴王女士13000不到,王女士家屬主動說湊個整數,轉了13000元整(實際購藥價格是12600元)。

天不遂人意,王女士的父親病情惡化太快,在服用了一瓶半“卡博替尼”後,依然去世了。
父親去世,王女士頓時換了一副嘴臉。
她極盡潑婦之能,在醫院眾目睽睽之下,用杯子砸陳宗祥醫生,還破口大罵,言語汙穢不堪。
其他癌症病人不堪忍受,錄下現場錄音。
然後,她透過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公安局提出控告,以當初轉賬那400塊錢的差價為由,咬死陳宗祥聯合病患家屬,向她銷售假藥。
我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只要是沒有獲得藥監部門或其他部門批准的藥物,在我國一律按假藥論處。
也就是說,“卡博替尼”的“假”,不是藥品成分假,而是法律意義上未得到合法認定。
(2019年8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沛表示,新藥品管理法修訂,沒有再把未經批准進口的藥物列為假藥。)
山東電視臺採訪陳宗祥時,他說:
“我知道這個是假,但是這個假藥和真正的成分假是兩回事。 我作為醫生,初衷只有一個,就是儘量為病人延續生命,這是唯一的目標,從未從中獲利。”



走完一系列法律程式,聊城市公安局確認陳宗祥和好心送藥家屬並未牟利,不構成犯罪。
只不過,55歲的陳宗祥,被撤去科室行政職務,被罰暫停一年執業活動。而他未來的職業生涯,怕也會大受影響。
取保候審回家當天,他精神恍惚,“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再往後,新京報記者前去採訪時,陳宗祥呆呆地坐在家裡,蒼老了許多。
他喃喃自語,說自己不再想當醫生了。
“我只是好心救人,我只是好心幫人,怎會落得如此結局?”

03
這幾件事,實在是太像了。
一個為了自己順利畢業,找槍手代做畢業設計,本身違規不說,還利用平臺漏洞反手舉報搶手,不僅偷雞摸狗還想著白嫖,倒打一耙。
一個為了孩子的成績,託關係,補完課,過河拆橋,利用禁止補課的法規,反手向老師開一槍。
“有‘兩減’的政策,你那6000塊就是‘頂風作案’的違規所得。你不給我便宜,看我弄不死你。”
一個為了親人的健康,找熟人,吃完藥,卸磨殺驢,鑽賣假藥的法律空子,把尖刀對準救命的恩人。
“堂堂主任醫師明知‘假藥’還向病人介紹,你違背醫德,還夥同別人賣藥多收400塊錢,我要上訴到底!”
他們高舉著“正義”的大旗,卻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幹著最令人不齒的勾當。
在道德的泥沼裡,滾了一身的汙泥濁水。
那位物理老師是否會獲得行政處分,還未可知。
也許,少了一個有能力的老師,缺了一位熱心的醫生,並不影響世界的運轉。
然而可怕的,是往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對那位家長來說,一次補課讓你的孩子暫時摘掉了“學渣”的標籤。
可你這一連串自作聰明教唆孩子設計陷害老師的行為,無異於親手在孩子頭上織了一頂“人渣”的帽子。
父母心術不正,孩子長大會怎樣?
這對雙胞胎,往後在學校和社會,要面對的道德審判,也是一道坎。
畢竟,你拆完了這座橋,後面遇上的河,誰還願意幫你過?
而在醫療領域,陳宗祥的事情曝光後,知乎答主@菲利普醫生 說出無數醫生的心聲。
“好不容易有一個醫生敢跟病人講最新的癌症治療方法,敢跟病人推薦購買藥物,敢於給病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現在誰還敢做一個好醫生?!”
一些醫院下達緊急通知,全線排查是否存在購買、使用或向患者推薦未經批准藥品的情況。
哪怕在國外被證實有效的藥,一律不允許出現。
而這些,原本可能成為絕症病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層層束縛之下,受到影響的,是每一個食五穀雜糧,可能某一天健康受到威脅的普通人。
而當同病相憐的病友們,有了這件事作為警醒,還會抱團取暖嗎?
這些投以熱情、良心,卻被回以仇恨和蓄意報復的人,他們,還敢嗎?

04
有時候我在想,
為什麼願意做好人的人,越來越少?
為什麼發出正義的聲音,成本越來越高?
原因當然很多,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起眼,卻假借扭曲的“善”意打著自己如意算盤的、可憐又可恨的精緻利己主義者,難辭其咎。
畢竟一鍋熬的再久再香的白粥,只要掉入一粒不及米粒大的老鼠屎,照樣能在毫秒之中令人胃口喪盡。
最後,借用兩段話。
“我激盪在這綿綿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應該追逐洪流,而且追過它,自己去造更廣、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盞燈,這燈的用處便是照亮那多餘的黑暗。 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濤去洗滌海邊一切陳腐的積物。”
“我點燃了一束火炬,在黑暗裡照亮前方的道路,以為可以喚醒更多沉睡的人,一齊高舉火炬,驅散陰霾。 卻不知點燃火炬的那一瞬間,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被背後射來的冷箭,封喉致命。”
前者,是各行各業裡,無數個奔赴理想的人的初心。
惟願這初心,再不被現實中那躲在暗處的冷箭,射得支離破碎。
資料來源:
北青深一度:聊城“假藥案”漩渦中的醫生、病人和代購者|深度報道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訂閱“平凡的企業家”檢視更多精彩好文。點選下圖,即可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