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將滿100天,金融市場給“差評”!電商平臺集體漲價,機構稱“破產諮詢激增”!關稅暴漲44倍,企業主起訴政府

特朗普即將在下週二(4月29日)迎來其第二任總統任期的百日節點之際,市場對他的“百日新政”打了“差評”。
從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高額關稅,到簽署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再到持續向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甚至暗示撤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特朗普主導的“政策風暴”點燃了金融市場的不安情緒。
市場“用腳投票”的態度是清晰的:自1月20日宣誓就職至4月25日,美股三大主要指數均顯著下跌,美元指數更是下挫近9%。縱觀21世紀,這無疑是美國總統最慘淡的開局之一。
華爾街的恐慌也正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22年8月以來新低,且較去年12月高點下挫近30%。彭博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標普500指數中27%的公司已下調2025年業績預期,僅9%的公司上調預期。
此外,美國法律公司LegalShield報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客戶對破產的諮詢量激增,達到了2020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該公司預測今年夏天可能會出現“一波”破產申請。
歐洲大型養老基金的“聰明錢”對美國投資按下“暫停鍵”。衰退的幽靈若隱若現,美國作為全球資本避風港的信譽基石正在鬆動。美國媒體CNN稱,特朗普貿易戰正在使美國成為一個不安全的投資之地。

美電商平臺集體提價
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美國普通民眾迎來“漲價潮”!
據美國媒體4月25日報道,因運營成本上升,美國亞馬遜等電商平臺上不少商家已經開始提高商品的售價。
根據一家價格分析機構提供的資料,自4月9日以來,美國亞馬遜網站上近1000種商品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涵蓋服裝、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多個類別,平均漲價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個跨境電商平臺均已釋出公告稱,由於“近期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稅變動”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將從4月25日開始實施價格調整。
社交媒體上也有大量美國網友感嘆道,一夜之間購物車裡的東西都變貴了。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報道,關稅政策的影響,正在打擊美國幾乎所有的行業企業。美國護膚品企業Pure Daily Care報告稱,一種護膚產品的製造成本幾乎在一夜之間從10美元躍升至25美元。Pure Daily Care聯合創始人戴夫·達馬介紹稱:“以前賣40美元的東西,最終能賺個7到8美元,現在有了關稅,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他介紹稱,公司準備在未來幾周裡針對“消費者絕對要買”的產品逐步提價,以避免亞馬遜的演算法將產品展示的排名降低。
許多賣家正在“儘可能延長”庫存消耗的時間,寄希望於達成貿易協議,使關係正常化。與此同時,購物者將面臨更少的折扣和促銷活動,因為企業試圖挽救他們所能挽救的任何利潤。
另外,美國媒體稱,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還將導致美國廉價基礎款服裝的價格大幅上漲,增加部分消費者開支。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98%的服裝類商品依賴進口,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分析,受關稅政策影響,未來一年美國服裝價格可能上漲65%,鞋類價格上漲可達87%。而這其中,許多美國消費者青睞的幾美元一件的T恤等廉價基礎款服裝受關稅衝擊最為嚴重。
報道稱,基礎款服裝如T恤、內衣、襪子等必需品需求穩定,銷售商補貨頻率高,需要更頻繁地進口,關稅成本將更快地轉嫁給消費者。廉價基礎款服裝利潤空間本就很低,在關稅衝擊下價格漲幅將更大;而對這類商品需求量最大的正是美國的低收入家庭。
關稅政策將引發供應鏈中斷
美媒警告稱美將面臨商品短缺
美國媒體警告稱,如果美國政府繼續維持現有關稅政策,美國各地最快可能在幾周後就會出現部分商品短缺的現象。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4月25日報道,美國政府加徵關稅後,高昂的關稅費用迫使許多美國公司不得不取消訂單。根據“港口最佳化系統”網站提供的船舶跟蹤資料顯示,截至5月10日,計劃抵達美國西海岸洛杉磯港的貨輪數量同比下降33%。
據美國零售聯合會預計,如果關稅繼續維持在當前水平,預計美國下半年的進口量將下降20%。低成本鞋類、服裝、玩具以及部分電子產品等商品在未來幾個月最有可能從美國的貨架上消失。屆時隨著美國兩大主要消費季——即秋季開學和冬季假期的相繼到來,美國商品供應將面臨挑戰,消費者可能無法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表示,從幾周後開始,美國的商品就會逐步耗盡,如果政府直到出現商品短缺現象時才來解決問題,那就太晚了。還有分析人士指出,關稅政策若持續下去,將引發美國供應鏈中斷。屆時即便美國改善關稅政策,中斷的供應鏈也至少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時間才能修復。

“簡直黑白顛倒”

美企因關稅暴漲40多倍起訴美政府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有多離譜?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4日報道,美國一家名為“教學資源”的益智玩具企業CEO裡克·沃爾登伯格說,自己的企業今年將可能支付1億美元的關稅,上漲近44倍。該公司指控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違法。
美國“教學資源”公司宣佈,他們已於22日向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特朗普政府在未經國會授權的情況下單方面大幅提高關稅,導致他們進口商品的成本激增、進口業務幾乎全面停滯。
美國教學資源公司執行長 裡克·沃爾登伯格:當關稅從20%漲到145%,就完全失控了,高到任何企業都無法承受。從那時起,我們基本停止了進口,這顯然是災難性的。
針對特朗普政府“關稅倒逼製造業迴流”的企圖,沃爾登伯格駁斥稱,這是脫離現實的空想。他透露,過去十年公司多次嘗試本土生產,但最終都失敗了。
美國教學資源公司執行長 裡克·沃爾登伯格:過去10年裡,我斷斷續續地尋找過(本土生產商)。因為不同時期都有鼓勵在美國生產的政策,我們甚至嘗試過開發一系列可在本土生產的產品。但現實是,我找不到任何一家美國製造商願意做。
沃爾登伯格表示,美國政府完全無視中小企業生存困境,肆意加徵關稅,讓他感到“黑白顛倒”,所以他們堅決起訴,維護自己的權益。
美國教學資源公司執行長 裡克·沃爾登伯格:我們希望法院能緊急裁決,我們昨天(22日)剛提起訴訟,一切才剛剛開始。我們會盡快上訴到最高法院,讓他們審理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這些關稅出臺缺乏有效授權。說真的,這簡直是一個顛倒黑白的世界。
法國官員:歐美關稅談判
“距離達成協議還很遠”
據新華社報道,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埃裡克·隆巴爾24日表示,歐盟和美國在關稅問題上“距離達成協議還很遠”。
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隆巴爾本週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在一場記者會上作上述表示。
隆巴爾說,已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等官員舉行會見,“感覺到對話者都希望儘快取得進展”,但“這些談判將有起伏”。
隆巴爾稱,在其與盧特尼克會晤期間,已經啟動一些“專案”以消除歐美之間的貿易障礙,雙方正在努力擺脫“有些受阻的局面”。
當前,美國暫緩對歐盟等部分貿易伙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但仍對從歐盟進口的鋼鐵、鋁和汽車徵收25%關稅,並維持對貿易伙伴的10%“基準關稅”。歐盟委員會表示,美國政府加徵關稅措施缺乏正當依據,不僅損害歐美雙方經濟利益,也給全球經濟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編輯|程鵬 杜恆峰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app(記者:蔡鼎)、央視新聞、央視網、CCTV國際時訊、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