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搶走了我的工作”!抱怨在TimHortons求職被拒的白男,他是個AI~~

TikTok上有一個叫unemployedflex的賬號,姑且叫他失業的flex。這個賬號記錄了一個大概年齡在20幾歲的白男的求職經歷。
在這個博主的記錄中,他求職屢屢碰壁,甚至在Tim Hortons應聘收銀員都被拒。
他聲稱自己有計算機專業卻找不到工作,因為印度人把工作全搶走了,尤其是在 Tim Hortons。他聲稱自己申請了面試,對方卻問他會不會說旁遮普語。
在很多個影片裡,“Josh”抨擊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質問為什麼在工作崗位都不夠的情況下,還要接納這麼多移民進入加拿大。
他的這番言論在留言區引起了很多人的評論,很多人開始在留言區跟風吐槽,留言區慢慢就變成了一個大型的種族歧視現場:高讚的都是仇恨、分裂、侮辱的評論。
但劇本大反轉的是,這個影片裡的白男根本就不是一個真人,而是一家AI公司做出來的虛擬數字人。

翻看他的多個影片發現,畫面裡經常會出現“nexa”的字樣。而這家公司就是一家制作AI數字人的公司。
該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Divy Nayyar稱這是一種“潛意識式的廣告植入”。
這是一種被稱為“虛假影響力營銷(fake-fluencing)”的趨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一些公司用人工智慧創造虛擬人物,讓人誤以為是真人在推薦某個產品或服務。
他表示,他只是想“玩一玩”一些人所持有的“印度人正在霸佔就業市場”這種觀點。他說,他創造“Josh”這個虛擬人物,是為了與那些持有類似看法的人建立聯絡——也就是剛畢業、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
這種高度對立的影片內容引發的種族歧視的確很讓人很不適,AI影片難辨真假,對於事實的誇張也激化了矛盾。
目前這個賬號的影片都已經被下架了。
AI帶來的種族歧視是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現象。
表面上看,這個叫“unemployedflex”的TikTok賬號似乎只是記錄一個年輕白人求職受挫的經歷,但實際上卻利用AI技術製造了一個虛假的“受害者”形象,藉機傳播對移民、特別是對印度裔群體的偏見與仇恨。更嚴重的是,這種內容透過情緒操控吸引大量互動,留言區甚至演變為種族歧視的溫床。
當大家相信這個“Josh”是真實存在的個體時,他們的共鳴與憤怒也變得真實。將求職難、失業率高的責任歸咎於某一族群,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激化社會分裂。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賬號背後是一家AI公司——Nexa,它利用這種具有煽動性的內容來“潛意識式”推廣自己的招聘軟體。這種操作,已經超越了營銷邊界,進入了道德的灰色地帶,甚至是黑區。用AI製造虛假人物、散播爭議性敘事來博眼球、賣產品,這種做法既不透明,也極不負責任。
ref:
https://www.cbc.ca/news/ai-generated-fake-marketing-1.7578772
目前100000+加拿大華人媽媽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