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倪叔
來源:倪叔的思考暗時間
文章已獲授權
又是一年618。上週,我跟公眾號&播客「衛詩婕 商業漫談」的主理人、前極客公園執行總編衛詩婕在小宇宙App的總部錄了一期專門討論618的專輯。原本以為只是一次朋友間的輕鬆閒聊,但話題一開啟就忍不住的走向沉重:
「今年的618真的是我見過,這是從業以來見過最慘的一屆618」
而在我看來:「618背後的國內電商行業逐漸淪為一個三流行業,確實已經到了無以為繼,非變不可的地步了」
整個播客訪談的精華節選:
今年的618真的是我見過,這是從業以來見過最慘的一屆618,我覺得,明年不一定還有618。
23年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趨勢,叫做白領消費的拼多多化。拼多多超過阿里這件事情之後,大家清晰地認識到,今天最寶貴的是消費者,最需要受優待的是消費者。平臺又不能自我損傷,那平臺的刀應該對著誰?
為什麼僅退款這樣的遊戲會被所有人接受?過去,大家把這件事情叫做索馬利亞電商,但是今天新華社發文支援僅退款。
你到廣州,你去看那個很多的女裝在做清貨的時候,你看的就是感覺像末日景象裡。
我上次去抖音參加本地生活的活動,我進了那個會場之後我就愣了,因為我發現80%的人是全是做電商。
大家都不做電商,就是因為電商這個事已經太苦了。
今天的局面就是,平臺和使用者站在一起的時候,商家就是那個犧牲者。
今年都要把所有的抖音大主播,都是70%以上的下跌,因為大主播過去的業績就是品牌參與撐起來的,今天品牌不願意破價了、不願意花錢投流了。
我覺得在BAT這個時代,所有的平臺它是有生態概念的,就是平臺掙平臺的錢、商家掙商家的錢。大家都要掙錢的情況下,才能持續下去的。但是今天,平臺之間的競爭進入到一個白熱化階段之後,就是平臺要壯大自我,他就要不斷地要犧牲他人的利益,來壯大自我。那我也不管我傷不傷害你,反正我要活下去。
在所有人都開始求生的狀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才是今天618最大的困境。
整個播客訪談的文字實錄:
詩婕: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商業漫談,我是詩婕。一年一度的618又如期而至,我們作為消費者對它都並不陌生。
但今年618背後所折射的一系列觸目驚心的商業行為和商業現象,卻傳遞出一種強有力的質問。我們的商業社會如何陷入了一種互害模式,當行業中的每個玩家、社會生產鏈條當中的每一個環節,只能思考自己如何活過當下時,約定俗成的消費協議便被打破了。如何打破這種囚徒困境,新的協議和機制需要被建立,本期嘉賓是擁有電商從業13年經驗的倪叔。
我們深層次地探討了這種演變背後的邏輯,我們似乎在談618和電商,但我們也是在談今天的中國社會。在我們見面的幾天前,也就是618的前夕,行業發生了一件新聞:磨鐵出版的創始人沈浩波公開發布朋友圈,指責京東強行逼迫商家參與618。商家品牌和平臺之間,似乎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狀態,我們的播客將從這個事件開始聊起。
去年618的時候,就跟倪叔錄過一期播客。當時聊的非常的精彩,今年再把倪叔邀請過來,歡迎倪叔!
倪叔:大家好,大家好,我是倪叔,之前呢在最早的時候呢,是跟從財經作家吳曉波出身,後來在阿里巴巴我工作了7年,然後從阿里巴巴出來創業,之後呢也一直跟直播電商打交道,做電商大概超過了十四五年了吧,一直是觀察電商行業的。所以今天詩婕請我來,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啊。
來的路上,我們在聊那個魔鐵沈浩波跟京東的這個摩擦。
詩婕:沈浩波

倪叔:沈浩波跟這個京東的摩擦了一個事件。這個事件的背後,其實是讓人看到了今天的618,似乎京東的優勢已經不在了。京東在你回想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過去的五年本質上沒有進步。當面對新的環境的時候要跟新的玩家,跟拼多多跟抖音跟阿里競爭的時候,你發現五年前的京東和今天的京東是沒有手上沒有多新的武器的。
你發現啊,內容京東沒有,直播京東沒有,現在也開始做的內容電商了。
詩婕:我看今年就是說哎,把他們的這個採銷一線人員推出來,做直播幫大家選品,
倪叔:什麼叫做邯鄲學步?
詩婕:對就你當然會訝異說哦,他居然今天才反應過來,才在做這個事情對對吧。
倪叔:所以為什麼劉強東也很焦慮,就是因為其實難道我一個第三方的看到,他自己看不到嗎,對吧?當他面對他的敵人的時候,他發現京東曾經是可能是這個行業的巨頭之一,但今天他表現的更像一個手無寸鐵的人。他沒有跟這個時代所相符的新工具了,內容他跟不上,直播他跟不上,話題他跟不上,甚至京東今天都不具備運營內容的能力,他們只會用那種傻大黑粗的方式來做競爭。
所以,當他要重新爭奪市場地位的時候,他發現他唯一的優勢,他要去做價格,
詩婕:重回低價策略啊
倪叔:然後他做低價的方式底氣是什麼?是強姦商家、是壓迫商家。如果把這個作為京東的競爭力,那京東就沒有競爭力了,對吧?所以在這個事件背後,我看到的不是沈沈浩波他們的這個事,背景有多麼的淒涼。商家可以離開平臺,但是京東平臺正在走向一個逐漸失去競爭力的一個被動角色上。
詩婕:其實這個也是我的一個觀察,這個事件看似是商家被壓迫之後的一個反抗,但是它其實指向的是一個京東的正在變弱、變慌的這麼的一個過程。我想可能因為劉強東都已經發聲了,下面執行的人肯定壓力很大,他要去響應老大的這個號召,我們要重新殺回低價策略,要用一系列的資料,把這個口號給支撐起來。
所以就你看沈浩波的那個朋友圈裡,他是說呃,他們已經明確拒絕,但是採銷人員還是堅持要他們加入。
倪叔:而且你看他的這個工作人員還說哎,我只是想要做好活動,我只是想讓利人民。這個話說的其實是非常無恥的。
詩婕:因為你是慷他人之慨,
倪叔:對啊。
詩婕:你在拿別人的利益。
倪叔:對對對,拿別人的利益來做所謂的好事啊
倪叔:你們京東這麼有錢、這麼有人、這麼有事,為什麼你自己不做個工廠?你敞開送唄,對不對?而且就是說,關鍵是你已經到了不要臉的地步了,並沒有顯示出更強的競爭力。
我覺得在劉強東回來之前,徐雷的整個階段其實是做得很對的。你看在整個疫情期間,就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很多企業的市值是跌得非常厲害的,但是在那個階段中,京東非常抗跌,京東的股票受震盪很少,可能接近於網易。
他的邏輯是什麼?是在徐雷的策略裡面,他做好了京東的優勢。京東的優勢就是說:第一個認品質,第二個認他的服務、他的這個快遞,就是在北方市場非常有口碑的。那麼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面,他最終所培養出來的一堆人,就是他們是高質量使用者,他對價格不那麼敏感,他在意服務品質體驗。
但是當強東回來之後,他說我們要重回創業狀態,要爭奪價格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京東在用一個自己的短處,跟他人的長處比較。京東是一個50萬人的企業,這電商行業的巨無霸,沒有另外一家企業擁有這麼多的人力,他甚至比順豐的人都多,是吧?就是他做的極重,這種極重的模型,不是為了做低價而誕生的。
詩婕:原本就是做高品質服務嘛。
倪叔:對,劉強東以前講的什麼?來京東,是享受到中國最好的電商購物體驗,對吧?我做的是體驗。
所以為什麼我有這麼多的人,對吧,就是最終為了保障這些東西。
但是今天你發現,當他去做低價的時候,他在用他的最不擅長的東西,跟別人對抗,你一個50萬人的企業跟人比什麼成本、對比什麼價格,對吧?拼多多1萬人都沒有,
詩婕:但是我們回到劉強東從去年開始喊我們從做低價的這個時刻,你會發現,那個時候中國網際網路電商全部都在跟隨。
倪叔:嗯這個事情呢,更大的不是因為劉強東,是因為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讓大家覺得說正確的道路是這樣的道路,就是整個行業的規則和認知被改變了
詩婕:對,但是我想說的是,先有整個行業的認知改變在先,是劉強東做了一個跟隨者。
倪叔:但是行業有它的趨勢,趨勢是會變的,戰略不是別人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就不叫戰略。戰略是我放棄什麼、堅守什麼。你看同樣的京東的盤子,當徐雷來操的時候,徐雷選擇就是說,我保住最大的那個價值,我保住那幫最相信京東的人,保住這幫優質客戶。雖然京東的市場份額會跌,京東可能不再稱雄,但是京東可以活得很好,因為他守住了那一批人。
但是你看自從強東回來之後,要所謂的要重新創業、重新迴歸效率、重新搞低價之後,出現的情況是市值快速下降。劉強東用了4個月到5個月的時間,就把徐雷所創造的3年的業績全部毀掉,市值瘋狂地下跌。資本市場都不看好這種做法,因為大家知道,這樣的打法的結局,一定是你的市場份額上升1~2%、利潤下滑50%,這樣的增長的意義在哪裡?所以資本市場不看好你,用錢投票、離開你,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今年京東做的一系列事情都在證明:他在放棄自己擅長的優勢,在不斷的消耗自身。
你看今年的強東的所有表現,都是讓所有人失望的,包括今年做那個所謂的數字人直播,所有行家的反應是,東哥是不是被別人忽悠瘸了。然後今年的618的過程大家發現,哦原來強東已經不在國內好幾年了,他是遠端指揮。所有人感受是:劉強東已經不瞭解一線業務了,他脫離現實了。
就是超級老大翻車最大一個原因是什麼?是他覺得自己是對的,他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覺得他可以逆轉常識,因為我過去多次改變了命運。
你看強東創業的時候,是睡地板睡了4年的創業者,是自己親自去一線送快遞的創業者,是知道永遠把快遞員的生活狀態放在心裡的創業者,他知道怎麼樣讓這幫人為他賣命,怎樣讓這幫人有尊嚴、有榮譽感,願意跟他一起的創業者。但今天你看今天的他還是他嗎?今天呢,他還了解一線嗎?今天的他心裡還有快遞員嗎?這些做法就導致了京東會越來越差,京東表現出的答案是什麼?
我跟拼多多打價格戰的核心,依靠是什麼?依靠我放商家的血來養消費者,這個是可以長久的事情嗎?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的做法。
詩婕:你說因為你在行業裡,你可以給大家普及一下,就是所謂的這個京東欺負商家的做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是昨天跟行業裡面的朋友聊出來的,他告訴我,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做法。因為商家的貨壓在京東的庫裡,甚至不止京東一家這麼做。就是說一到大促價格戰,你加不加入?你不加入,好,我不管你,就我甚至可以幫你改價,我就直接幫你發貨。你就算不同意以這個價格賣出去,我還是幫你以這樣子的價格去發貨,發出去。
然後我當時聽到我非常震驚,我說怎麼能這麼做呢?這不鬧大了嗎,會追究法律責任呀?然後我的這個業內的朋友就跟我說,其實是可行的。我特別驚訝,就這個您說來說一說,
倪叔:嗯其實這個事情在京東的歷史上,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你如果願意細數,你會發現商家和京東發生糾紛,撤店這樣的案例其實是非常多的。京東因為它有自營模式吧,所以呢會導致很多商家把貨放在京東的倉裡面。第二個呢,京東的系統它是可以直接鎖你後臺的,是直接可以鎖鎖平臺的後臺的,它可以直接替你改價,替你發貨,替你克服替力這些。
詩婕:對,這我讓我非常驚訝。
倪叔:這個其實在在業內其即時時間已經很長了,甚至10年前就已經是這樣的。別的平臺,比如說天貓,他就算想想很強硬,貨不在我身上,還是你發貨的吧,對吧?
詩婕:對,你不發貨我也沒辦法。
倪叔:對啊,商家可以直接貼一個告示,就是說這個訂單我不認對吧,我給你們每個人賠償多少錢,但是我不發貨。就是隻有京東,因為他把貨都放到倉裡面,他可以這樣做。
第二個呢,他的風格又很強硬,過去也是這麼起家的。所以這種事情,其實以前在京東市場是最為明顯的,這是京東本身的基因之一,可能也跟他們原有的那個行業,比如說像3CE啊這樣行業,它本身確實是有比較強勢的賬期管理,這種風格啊,就一直是有這樣的一個因素在的。
但是因為過去市場是增長的,大家在你身上是確實掙到錢的,所以在有一些做法上面損害了大家的利益,大家整體算賬覺得是OK的。而且以前你想整個電商行業,就是京東阿里兩家吧,對吧,你離開一家這麼大的公司的成本就很高。
詩婕:沒有別的選擇。
倪叔:嗯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就過去這個事情是一直是會存在的。但是在今天,就是你會發現你還玩這一招的時候,你的競爭力其實就不高了。
今天我看一些報道啊,就是說今年的商家和品牌的參與度,其實是比較低的。嗯就是因為過去,我在你身上掙比較多的錢,那麼就在一兩個細節上面我受了損,但是我也能接受,整體來說賬還是算清楚的。
但今天商家的日子越來越艱難了,這個情況下你還搞這些事,就可能會促使越來越多品牌離開你,跟你離心離德,這不是一個好的事情。
我覺得最大的關鍵是什麼?最大的關鍵是——京東現在只是片面的看到了價格這一個因素。但是價格這一個因素,在今天的傳播環境裡面是非常弱勢的。你會發現大家並並沒有那麼在意大促,你很難想象一個人,就算你真的給我便宜了50塊錢,我要在社交圈裡面發,哎我便宜你50塊錢,我開心,不可能的。在今天的社交環境裡面他是一定是需要有內容、有話題才可能廣泛傳播的。
這個時候呢,你會發現哎,你看同樣的賣一個東西,雷軍的操作方法就會很高階。他會讓你感覺就是,他能帶動整個社交的氛圍,他能製造社會熱點,大家會關注這件事情,對吧。小米SU7一做,就一飛沖天的這種。就是這種操作的能力,就運作內容、創作內容、運作話題的能力,小米在這上面表現的非常強。
那麼再回看,其實曾經大家說,強東和雷軍是一個級別的企業家,對吧甚至說強東的算算賬,可能還比雷軍錢更多。
但是今天再看,你就會覺得:強東和雷軍在中國已經不是一個level了!
就你看雷軍的一呼百應,和劉強東做每件事情都顯得特別,就是特別「幹」,就堆資源。做低價也是要有很多手段的,拼多多在流量打法上,就比很多人要優勢。同樣的給了微信九宮格,這個京東有了這麼多年的微信九宮格,他沒有把微信的流量玩好。你看拼多多砍一刀也好啊,團購也好啊,就是這些玩法,這些措施本身就展現了他的對流量的理解能力,而京東在這些方面是零。
第二個是說拼多多的低價,他是用平臺的方式,讓成本由商家來承擔,但是我的邏輯是願者上鉤的就拼多多上大賣家,都是別的平臺上混不出來的商家,去拼多多上面當大賣家的,所以他可能一個品它狂供,它可以供很大的量。雖然每個品的掙一點點錢,算起來總量不小。而對於一個小賣家來說,賺這樣的錢它很滿足。
所有的商家都知道,在拼多多沒有運營技巧,我只需要降價,降價就有訂單,這個降價的過程是你自己選擇的。它是設定了一個遊戲規則,這種成本由商家來承擔,商家也可以選擇退出平臺。
但是京東不是,京東是以強姦你的方式讓你來承擔這個成本,他不是一個你自主選擇的行為。而且他甚至要告訴你,你自己選擇都不行,我要替你做選擇。拼多多雖然很多地方很霸道,但是在這個點上,是是你自己為了競爭做出的選擇,不是我逼你這麼做。拼多多也不會專門要求說,你必須要賣了這個錢,否則我鎖你後臺。
所以你就說,你就感覺今天在這個問題面前,就是強東,他們就屬於那種黔驢技窮、無招可用。
詩婕:其實你剛才提到守住優勢這一點,就讓我想到原本兩個巨頭,京東跟淘寶嘛,其實都是受到了後電商時代的衝擊的。但是相對來講,淘寶把自己的優勢,守的還稍微好一點,因為至少你看今天全品類的購物,沒有人可以在這這件事情上面去衝擊淘寶。
倪叔:呃,我覺得就在徐雷時期的京東,其實是做的比阿里更好的。為什麼徐雷的京東在那個階段,表現的比阿里更抗跌呢?就是因為京東守護了核心價值。
阿里雖然做了很多的事情啊,但是他沒有去理解,說到底什麼事是我最擅長的。有的時候,我們作為前阿里人,聽別人講這種話是是很傷害我們的,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反駁。會有人告訴我說:阿里在用抖音的方法打抖音。這件事怎麼會成功呢?你在試圖用別人的遊戲規則來戰勝人家,這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為什麼阿里在整個的這個過程中,股價跌了很多,我覺得,其實也沒有說他比京東做得好到哪去。
所以你看在那個階段的京東,沒有表現出對流量的飢渴,有沒有表現出隨波逐流的這些特性?所以他當時顯得很有「戰略定力」。
詩婕:但是有一個疫情作為大背景啊,在疫情的社會背景下,我們對於快,對於確定性,今天要明天就到,這兩件事情就是很渴求啊。
倪叔:對。為什麼強東會要放棄自己的優勢去做呢?就是因為京東過去的優勢,在現在確實也是一個逆風盤。
第一個快遞的事已經越來越體現不出來了,你會發現你現在買哪一家速度差不多了,京東也不比別人快多少,對吧?
第二個呢,就是說品質這件事情的背後是價格。但是呢,整個經濟環境下行之後,即使是最有錢的那批人,也是希望省錢的,所以這種環境下面呢,就是說他堅守他自己的優勢,也是有很難受的一面的。
詩婕:以至於說他是今天最難受的,對所以他原本的這個優勢,在現在的這個大環境下面施展不出來。
倪叔:對,所以他堅守優勢了,他死的沒那麼快。但放棄優勢有可能死的更快,但是也確實可能會有新的可能。所以對於大象來說,要轉身確實也不容易啊。但是我覺得,之前的選擇明顯要優於現在,現在的打法完全沒有章法。
詩婕:今年商家這邊參與京東618大促的情況怎樣的,如果相比往年的話?
倪叔:今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啊,它差異在哪裡呢?這是過去的這種十幾年的過程之中,大家之前對於大促的共識是——商家和平臺共同服務消費者,在這過程中雙方一起賺錢的過程。
但是今年業內人的體驗核心是什麼呢?第一個,消費者逐漸無感,這件事情的最終帶來的總利益是不高的。其次是平臺要收割的物件就是商家,過去是大家是攜手一起來賺消費者錢的,今天變成了消費者的錢賺不動之後,平臺來賺商家的錢。
詩婕:但你說的這個我就要call
back一下,我們去年的那場直播,你應該記得當時我邀請了你和這個海豚社的李成東一起聊嗎?我記得你倆還為了這個事,就有不同的意見,就他比較強調是像618這類的大促,已經毒害商家很久了,其實大家早就已經疲憊了。然後您當時其實還是比較堅持,您還是覺得,購物節本身還是把需求聚集在一起,能夠創造一些可以服務三方的共贏點,對吧,當時我們是這麼討論的吧。
back一下,我們去年的那場直播,你應該記得當時我邀請了你和這個海豚社的李成東一起聊嗎?我記得你倆還為了這個事,就有不同的意見,就他比較強調是像618這類的大促,已經毒害商家很久了,其實大家早就已經疲憊了。然後您當時其實還是比較堅持,您還是覺得,購物節本身還是把需求聚集在一起,能夠創造一些可以服務三方的共贏點,對吧,當時我們是這麼討論的吧。
倪叔:對,我覺得在在去年之前啊,因為我是平臺出身的,從平臺的這種組織者的角度來看,我們以前的發心真的是雙向努力,想做一件事情。只是說,這件事情最終可能形式沒有升級,它的效果越來越差了一些,但是他出發點是正的。
詩婕:你去年還是這麼想的,我關注的點就是——你去年以前你還是相信這種購物節、大促是可以創造共贏的點的。但是今年你已經不再這麼認為了。
倪叔:因為今年就是,或者說在去年發生的,就是說拼多多超過阿里這件事情之後,大家清晰的認識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平臺、商家、消費者三者之中,今天最寶貴的是誰?今天最寶貴的是消費者,就是環境這麼差還願意花錢的人,才是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今天三者之間,就是說:最需要被保護的、最需要受優待的是消費者,平臺又不能自我損傷,那平臺的刀應該對著誰了?只能是商家
詩婕:對著成一個買方市場
倪叔:對。就今天的這個局面已經非常清楚了。為什麼僅退款這樣的遊戲,會被所有人接受?這個僅退款,如果商品不好,那你把商品還給我呀。錢也不退、貨也不退是什麼意思?過去大家把這件事情叫做索馬利亞電商,但是今天新華社發文支援僅退款。不管是平臺方的角度還是整個社會,
詩婕:這個新華社支援僅退款,這個事是去年的事。
倪叔:對對對
詩婕:但您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向標
倪叔:對,在拼多多超過阿里這件事情之後,所有人都認識到了,說最重要的是消費者。所以在三者之中,現在要把消費者供起來了。平臺又不能自我損傷,那麼能受傷的是誰?受傷呢就只能是商家了。
所以在今年的環境裡面,商家明顯也感受到這件事了,所以品牌在今年的對大促的這種感受就越來越差,甚至我覺得就是這個活動是以損害我的利益為核心的。
過去的狀態是每一年都是品牌發戰報,疫情的這幾年就整個環境下去了,之後是平臺發戰報。今年出現的情況是平臺品牌都沉默了。
你沒看到前段時間那個有一個記錄,說今年都要把第一波的直播效效果,所有的抖音大主播全部下跌,都是70%以上的下跌。是他的能力差了嗎?不可能啊,大主播的使用者的基數不會憑空消失,為什麼大主播的業績全部下滑70%?因為大主播過去的業績,就是品牌參與撐起來的,就是品牌給了投流費,大家共同把業績做出來的。

詩婕:大主播的GMV縮水,縮的不是主播的能力,也不是縮的消費者所謂的消費力,而是品牌的參與。
倪叔:就是今天品牌不願意破價了,今天品牌不願意花錢投流了。過去為什麼能產生那樣的業務,是因為品牌把自身的資源,比如說品牌的價格也好,618價格機制也好,它的流量投放也好,這些資源跟大主播跟使用者之間的信任結合在一起,最終做出了一個大資料,做出了一個大的數字。
但今天品牌不願意破價了,今天品牌不願意花這麼多錢去投流了,那當這個環境出現的時候,大主播的業績就直接這樣斷崖式下降了,就出現了這樣的結局。
你知道嗎?所以今年明顯感受到,就是說商家也意識到了,說我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和你是對立面。在兩者之中,我已經很清楚的就是你要保他了.
詩婕:但是東哥當時說的也很明確點,就是他們很早就感覺到,平臺是在兩者之間要保消費者嘛。
倪叔:不,你能在裡面掙到錢,就說明平臺是在幫你掙消費者錢的,對不對?那今天的情況是已經非常明確的說,今天要最受優待保護、核心保護的是消費者了。所以商家在這過程中就很容易受傷。今天的局面是什麼?今天的局面就是平臺和使用者站在一起的時候,商家就是那個犧牲品。
詩婕:對,這個其實也是我跟業內的朋友聊,他們覺得特別無力和沒勁的一點。就覺得之前三方你會覺得是一個平衡,但是今天的話這種三方的關係失衡了,失衡了之後不停的去卷低價,甚至用無底線的一些方式去卷低價。之後平臺也越來越感到無力,所有人都在學拼多多,所有人其實都非常不滿意拼多多,但是所有人都在學他,也不得不學他。
倪叔:嗯是的。就是怎麼說啊,我在想以前的話呢,就我就在BAT這個時代,所有的平臺它是有「生態概念」的。就是我平臺掙平臺的錢、商家掙商家的錢,這個生意要持續下去的情況下,是你要掙錢、我也要掙錢、大家都要掙錢的情況下,才能持續下去的。
但是今天,平臺之間的競爭,進入到一個白熱化階段,之後就是平臺要壯大自我,他就要不斷的要犧牲他人的利益,來壯大自我。以前,比如說我們阿里做一個數據,做一個商家資料,他就是為了只有兩個內容:一個內容是你到底自己到底做的如何,另外一個行業資料是為了給你做參考,知道你現在在行業的什麼位置,你應該向上怎麼生長。
但是其他的平臺,做個數據的邏輯是什麼呢?是儘快的讓你看到對手的資料,甚至主動的把對手的資料推送給你。這樣的話:當你倆鬥起來的時候,平臺收益最大。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局面裡面,就是這個利益越來越不夠分了,利益越來越不夠分了。
而利益不好的情況下,平臺也要增長,商家也要增長,消費者要讓利。這個時候這個局面,就是一定是兜不住了,那麼一定要有人成為犧牲者。但消費者已經傷不起了,所以就只能傷害你們了。
所以今天你會發現24年,突然你會發現,當平臺也要掙錢,要把每一個流量都賣貴的情況,下面這個產業生態上面的每一環——平臺要掙錢、主播要掙錢、做內容的要掙錢、做媒體的要掙錢、做資料要掙錢、工具的掙錢、要做撮合的也要掙錢,整個產業鏈鏈條,所有人的利益都指的來自一方,這叫品牌。
過去品牌可以把這種成本,透過產品的升級、透過溢價的方式轉嫁給消費者,所以這個遊戲可以這麼持續玩下去。
但是今天的消費者,消費力已經弱到無法溝通了,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面,品牌是不能把溢價的部分轉讓給消費者,然後今天消費者是平臺的爸爸,所以平臺先給你搞個僅退款,再給你卷低價。
所以當這樣的一個格局出來的時候,商家一個人要扛整個產業鏈多難。
詩婕:我最好奇的一點是,其實去年我們聊的時候,我們已經隱隱約約嗅到了有這種失控的味道,就是有這種好像購物節大促,越做越疲、越做越沒勁的這種味道。但是為什麼平臺跟商家之間的關係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是發生在今年?
倪叔:去年我們我們在討論那個,就是形勢越來越差。那只是說這形勢這件事他本身沒有錯,他只是就是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想要為雙方創造共贏,想為行業增加增量的一個事。但是去年我覺得我觀察到最多的點是,我覺得去年整個消費市場出現了一個公域層面的協議斷裂:就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有一個協議,不成文的協議叫做:一分錢一分貨。
這個協議在去年這個時間我覺得斷裂了。
詩婕:怎麼理解?
倪叔:去年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有史以來最難的一年,但是在24年沒發生之前啊,簡直是現在最難的是今年。就是之前大家在疫情的環境下面,大家還期待說,疫情結束之後會恢復。結果當大家疫情結束了之後,發現沒有恢復,反而往更差的地方去的時候,消費者的預期就不斷的往下跌了。在各方面的擠壓的這種情況下面,消費者的預期不斷的跌到了,就:只看價格不看質量了。
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背後,才是對品質的保障,才有品牌的體系。今天一個消費者,他已經只看價格不問質量的時候,建國時期,國家的文獻上直接寫一個成年人只需要兩件襯衣,是吧。你要是往回走,可以走到很深、很深地這個地步上去。
所以,當經濟走到這樣一個環境下面之後,我們現在最好的參考者是誰?是日本。日本在08年經濟危機之後,整個經濟開始進入通縮之後,它所呈現的特點就是這樣。你看08年之前日本就已經有無印良品,就已經有優衣庫,但是這些品牌都是在08年之後做大。
08年之前,日本最耀眼的品牌都是那些有奢侈品屬性的,穿出去很有面子、以大logo為核心的東西。但是,當整個社會從不斷的上漲的這種預期,變成了不斷下降那個預期之後,所有的人的人生體驗改變了之後,他們開始追求是——我不需要穿得很有面子,只要簡單舒服就可以了。
對他變,他的消費觀發生變化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你看無印良品是什麼?無印良品,沒有logo的好產品,是吧,沒有logo。
詩婕:把所有品牌溢價去掉
倪叔:對對,就沒有溢價了,就沒有品牌溢價了,就是物品本身。這是什麼?這就是拼多多。拼多多就是去掉所有品牌溢價,只承認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
我管你是雷碧還是雪碧,只要能喝就可以。我也不管你是格力還是喜力,只要是個冰箱能凍就行。他回到了物品本身,不再關注品牌。
23年,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趨勢,叫做白領消費的拼多多化。
拼多多之前的有一段時間他的增長、他的使用者增長已經結束了。因為他已經市場上面已經狂轟濫炸9年了,用他的人就會用,不會用他的人就應該是常理來說,是是一輩子不會再用拼多多了。
但是經濟環境的下行之後,你會發現你所有身邊的人都開始,曾經對拼多多不屑一顧的人都開始在使用拼多多了。這個閥值被跨過去了,所有人都開始轉向於追求低價。我更重意的是價格,不在他們注意品質了。
白領消費的拼多多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說,他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真相,這個真相叫做:「當我要是放棄品牌,我的生活會更美好」——這是一個反常識。
就在過去的消費主義的邏輯裡面,品牌就是為了製造美好體驗的,但是在經濟無限下下行的過程中,人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弱的時候,他發現他只要不使用品牌的商品,他的錢就夠用。
你看,我們過去下館子,動不動就吃幾百塊錢一頓,對吧。但今天你會發現有些白領,他的消費已經變成了這個,比如說像華萊士,15塊錢炸雞加漢堡吃到飽。但是如果你願意不吃華萊士,你願意吃一個沒有品牌的漢堡,吃一頓華萊士的錢可以吃三頓。
所以當這個趨勢出現的時候,消費者只看價格不看質量的時候,過去的行業發展就是越來越重視品牌,品牌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大。現在進入到了一個往回走的過程、退化的過程,就是大家越來越去除品牌溢價的一個部分。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消費趨勢的情況下面,就出現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這個協議斷裂,商家已經沒有辦法透過品牌的邏輯,我把商品做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牛逼的方式,這條路已經斷了。然後接著你會繼而發現,商家又在承受一個過去發展了10年,或者發展了20年才產生的一個基建的基礎上,所有人都要靠你的品牌的運轉來吸血。同時,過去10年、20年所積攢出來的這一系列的配套,都還要需要它的養分來滋養。
你會發現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今天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改變了,今天的大促可能從機制上面,它已經變成了傷害商家的一種過程。這就是商家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越來越不配合、越來越不願意投入、越來越保守、越來越跟平臺離心離德的原因。
詩婕:但其實這個動態博弈的過程當中,誰也不能把這個機制叫停,雙十一是淘寶自己造起來的節、618是京東自己造出來的節,但我能不做嗎?我不可能。
倪叔:所以我的理解就是說,對於一個成熟市場來說,就電商在中國發展這麼多年,甚至遠超於日本美國,對吧。中國的電商市場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複雜的市場。真的,我記得上次刁爺跟刀姐對談說:很多品牌的答案只能中國品牌來說,因為只有中國市場才是最複雜的。
詩婕:對。
倪叔:競爭力度最高的市場。但是成熟市場,最終這種競爭的規律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就是:
「當你打價格戰我就玩擦邊、你玩擦邊我玩違法,最終比較的是誰的底線更低而不受處罰。」
在過去的結構裡面,平臺把生態模式已經發展到了極限。在那個情況下面,如果其他人要在不破壞這個結構的情況下,要競爭是沒有空間競爭的。所以為了打破這種競爭,我就必須打破所謂的生態概念,我為什麼要管商家的死活呢?我可以不管商家的死活呀。你會發現,BAT之後的新一代平臺都是這樣的,他是沒有生態概念、他不在乎你掙不掙錢,反正中國商家有的是。
詩婕:我就覺得,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是產能過剩,就是因為其實我們之前討論拼多多,他的一些條款可能很霸王,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商家入駐?就是因為你去產業帶看一看,有那麼多的廠家,有一批放棄了之後,還會有一批還來的。
倪叔:所以就像我們當時做阿里員工的時候,當時我們就看公司的過去的歷史啊,就說阿里巴巴這樣一個一個小公司為什麼快速能做大,就是因為中國過去有非常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大家有這麼多的產能,這些產能又沒辦法賣得出去,所以他需要一個廣泛而巨大的內銷市場,電商平臺就基於這個東西起來的。
但今天在這個實驗環境下面呢,就有人我覺得是他去做一些更深度地去重新解構這個邏輯。就是說啊,那既然你們商家,已經你們商家是永遠是冗餘的,是更多的越來越多的人創業做電商。你們既然商家這麼多,那今天我能不能調過船頭來,我
詩婕:來幫幫消費者篩選商家。
倪叔:對,他把平臺的邏輯改變了,他把這個利益物件改變了。反正你們這幫人殺不完
詩婕:因為過去這些年中國電商的繁榮,就是背靠著中國非常龐大的這種供應鏈和產能的優勢。你看淘寶,他在打的是消費升級品質生活,對吧,京東也是這樣。但是在短時間之內,整個經濟的這個風向就變了,然後人們的信心就被極大地摧毀了,你現在從底層大家信心和邏輯上面,就發生了非常大的逆轉。
倪叔:嗯是的。新的一代的平臺的設計者,他們可能也是站在不同的未來預判之上,去做的一些事情,包括對經濟動向的理解,包括對產能的理解,就是我們能不能一直無限增長呢?過去這幾年的經歷,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了——不能吧。
你會發現你小的時候,你身邊是沒有這麼多人創業的,你身邊是沒有這麼多人經商的,但是今天看見發現,可能今天隨便拉一個500人群,300個人都創業,對吧。所有人都要做生意,所有人都要增長,這個事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面,他最終一定會出現過剩,過剩最後就是行業要去除產能。
詩婕:所以現在電商的領域裡面他就是有一個去產能的過程。
倪叔:嗯。我認為今天中國任何一個行業,現在都在面臨一個「去產能」的過程,每一個賽道都是擁擠了太多的從業者,所以導致了這個事最後大家不掙錢。只有當很多人離開這個賽道,這個賽道最終才會重新把ROI回正。我覺得今天中國所有的行業,其實都在經歷這個去產能的過程
詩婕:所以從這個角度上面來講,就大促對於這些平臺來說,再難受也要做下去。
倪叔:那我覺得今年之後,可能大家會重新思考這件事了。就是因為其實今年的618真的是我見過,這是從業以來見過最慘的一屆618。就大家會覺得:第一個,這種形式是不是還有效;第二個事情是在我覺得,其實今年很多平臺我覺得也在思考,怎麼樣重新把這個遊戲長期的玩下去。
詩婕:我昨天跟一個從業者聊,他講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以前是大家在購物節燒錢,然後換來一些增長,大家都能夠獲得一些利潤。雖然這個利潤逐漸在稀薄,但你至少還在獲得利潤。現在是購物節大促,大家花錢拼刺刀。
倪叔:對啊。
詩婕:你可以給大家講一講,你剛才我們錄播課開始之前,你給我看的那張圖片,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倪叔:嗯,這是今天在很多商家群裡面流傳的一張圖片,他的內容是什麼呢?他的內容是這個京東的酒水小二在他們的酒水行業群裡面,就曬出了所有人的資料,然後就發現每一個品牌都下跌超過百分之七八十,然後小二非常地不開心,就跟大家講,意思是說就是如果大家都這麼幹的話,就大家感覺是不是都躺平了、都放棄了。大家為什麼不參與京東的活動呢,為什麼大家不願意參與呢,然後甚至還很生氣那種狀態嗎,


詩婕:我那麼賣力的在做大促,你們怎麼不理我呢?
倪叔:啊對對對對對。完全不配合,已經達到了除了公開撕破臉之外其他的,他的行動也是完全抵制和不參與了,對吧?你看一些知名的品牌下跌90%,而且你看酒類品牌很多都是國企,能力不是沒有,也不是沒有家底的,但是人家不參與的邏輯。可能就是,在這個市場活動已經不能給大家利益了。我覺得在這一次618之後,行業從業者一定會重新要去反思大促的這種模型。
過去所有的對於大促的詬病,核心的點就是在於說對這種形式,消費者已經脫敏了、效果不好,是這麼一個邏輯。這是這是我們過去對618的反思,但實際上,你看平臺有沒有在做對的事呢?
比如說,過去的兩三年,我們跟阿里巴巴接觸、跟巨量引擎接觸,所有的平臺都在講什麼?就是說,我希望你掌握你們行業的時間節點,那我把流量的分配權還給你們,你們自己可以在自己的時間節點來做你自己的事情,大促是一次摸高的機會。這是一種良性的思考。同時呢,他也不要求每個人都跟隨大促的節奏,平臺是有做事的。
就過去的時間點,所以我覺得說這種大促,這種形式不夠好,它可以完善。但今天最難的事情,我覺得今天618會引發更大的深度的思考是什麼?就是三方的利益到底要如何走向一個新的平衡。
現在這個利益就是,感覺就是說每個人都不在思考未來了,每個人都在,就是說我這一刻要我這一刻得活下去,我要活下去啊,所以我要做最有益於我自己的事情,我也不管你是怎麼想的,我也不管我傷不傷害你,反正我要活下去。
所以我這一刻必須要,就所有人都開始求生的狀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才是今天618最大的困境,是因為按照現在這個模型往下去,大家的利益是無法分配的,這個事情可能會走向崩盤,會走向很多商家要離開電商。
我今天見到很多的做電商的人,就是我上次去抖音開會,我去參加那個本地生活的活動,我進了那個會場之後我就愣了,就進了那個VIP的這種就是會議室我愣了。因為我發現80%的人是全是做電商的,大家都不做電商,
詩婕:他們去做本地生活嗎?
倪叔:對啊,大家都為了追流量去做本地生活了。就是因為電商這個事已經太苦了,很多人已經不做了。我的商學院一個同學,過去也是做電商起家的。我問他今年在幹什麼?他說他做做跨境,我說你從來沒做過跨境,你去做跨境不是很危險嗎?他說:一流的產業只需要三流的人才,三流的產業需要一流的人才才能活下去。
國內電商已經變成一個三流產業,他利潤已經過於薄了,兩三個點淨利潤的事情。這種環境裡面,你要不虧本,你要持續發展,對你的人要求太高了。
今年的抖音電商,大家之前也看新聞,說:「抖音電商增長首次放緩」。但是這是一個看上去一個很溫和的新聞標題。那真正在行業裡面,這是很多商家以死亡、以倒下為結局的一個標註。
抖音上線這個比價系統,參考拼多多上下上線比價系統,因為他不上線比價系統,流量會流失到拼多多去。他為了自保,他只能上線比價系統。
但是比價系統這件事情對於商家來說,傷害是特別大的。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你是直播電商啊,一個直播電商、一個直播間最少需要5個人,還要投流這麼高的成本,我好不容易花了這麼多的錢,把一個使用者的訂單搞進來了,你給他推送一個比我價格更低的商品,同款商品;然後直接對方就退單了。
現在服飾今年最難做的就是女裝,女裝行業現在平均退貨率80%,
詩婕:已經不再單指抖音了。
倪叔:就整個行業都已經搞壞了,就是這個數字上下吧,就是已經就整個行業搞壞了。就現在的情況下80%的退貨,誰能活下來呢?就是為什麼說這個行業特別特別明顯呢,就是因為很多時候你買衣服買的是款式,對吧?你這衣服好看,你買的是款式,但是其實用料導致了成本差別的極大無比。
而現在資料透明,就是現在的資料反饋機制太快,投流精準。這些事情會導致,就是過去他有好處,但是現在看到他也會產生,就是在這種互害的這種環境裡面,他是非常大的弊病。
比如說你今天花了很大的心思,把一個款做爆了,馬上就有人上跟你一模一樣的款式,但是用劣質的材料,然後價格是一半,同時他全部投放在你那裡成交的使用者,
詩婕:等於他可以精準定向投放在你那成交的使用者,是吧?
倪叔:對啊,所以這件事就完。
詩婕:就你不管怎麼做,我就用更差的質量、更低的價格,直接把你的使用者截胡給帶走了。
倪叔:對啊,相當於你在為他做嫁衣,但是他以為他成功了,接著他後面還有一個人對著他來,最後沒有贏家。你一做起來之後,這一幫人再來幹他,然後再來一個,第三個人幹第二個人。這個模式商家之間是沒有勝利者的,但平臺是勝利。第一個人花了廣告費、第二個人又花了廣告費、第三個人還花了廣告費。
上一代的BAT,他們都是生態模型,就是我要掙錢,然後我的合作商也要掙錢,整個生態的每一環都要掙錢,維持這個生態往下走。但是後來者,你要追趕這樣的巨頭,你就必須要比他不講規則,你必須要用他不敢做的事來跟他競爭,必須你的底線比他更低。
在這個市場上面居然出現的情況就是說,他既有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矛盾,又有平臺的利益被放大了,平臺的盈利模型變化了。過去的平臺是我跟商家共生、商家越大我也越大的這種模型,今天是變成了我管你商家死活、我要先變大的。
詩婕:我記得,你去年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觀點,你舉了一個珀萊雅的例子。你說,其實從化妝品品類是特別能夠反映消費力的,嗯你會發現去年在購物節大促當中表現最好的居然是珀萊雅,今年有沒有類似的一些可以被觀察的品類和資料?
倪叔:嗯,我覺得依然有這樣的現象吧,但是我覺得整體的最大的問題,還是你剛剛說的這些。就是比如說當平臺已經把你的這個ROI算死的情況,下面就增長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今年暴雷的這幾個人公司,就什麼優梵、東新日盛啊,就這幾個,包括尤拉密碼,這些人都是有業績的人、都是體量很大的人。但他們體量很大的同時,他們沒有利潤,他們的現金流要崩。現在出現的就是利潤又少,然後分的人又越來越狠,每個人都只顧自己,這個生態持續不下去了。
詩婕:你之前反覆強調,今年的流量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嗎?
倪叔:為什麼今年抖音的很多大主播的資料下跌了呢?除開品牌沒人投入之外,過去呢平臺有一個邏輯,叫做主播在流量上享有優先權,主播獲取流量成本是更低的,所以主播把自己作為一箇中介,他向抖音批發流量,再把流量零售給商家,所以主播在裡面掙了大錢啊。
但是今天出現的情況是,平臺不管你是誰,你不給錢就沒有流量,主播過去是批發流量、在零售中間賺流量差。今天主播的流量也要靠購買,那就你也是零售流量,販賣流量那這個過程中就沒有差價了。
詩婕:那為什麼主播從原來可以享受優惠價的流量,到現在就是需要付原價去購買流量?
倪叔:這就是歷史階段的問題啊。過去我需要一些人幫我帶動品牌的業績啊,今天你們都來做自播了,流量都能直接賣給品牌了,我為什麼還要賣給你?
詩婕:這些主播的歷史貢獻已經過去了,是吧?
倪叔:對,所以在這種過程之中你會發現,對於平臺來說,他是優先讓品牌消耗流量的,就同樣的,給廣告系統投錢,是先消耗商家預算再消耗主播預算的。所以發現主播有時候甚至說,花錢也買不到流量。
詩婕:所以今年的帶貨主播會特別慘
倪叔:嗯我覺得對於今年的主播來說,今年已經比去年的生存環境要惡劣非常多了。
詩婕:但我同時又觀察到一些,我也跟您求證一下哈?因為其實現在大家也都在關注小紅書做電商嘛,嗯,大家就會發現說哎,好像小紅書上的一些博主呀、買手呀,他們在618日子過得很好,
倪叔:那是因為盤子小,就是從整個的市場的角度來看,可能現在小紅書的電商體量還是屬於其他那個標註,
詩婕:它的總量還是相對來講差的比較遠吧。但是你彷彿看到,其中的個體活的還不錯。
倪叔:嗯我覺得過去移動網際網路10過去的十年發展就幹一件事,就是在釋放人的力量。你看,公眾號激活了我們這些會寫文字的人,今天的影片釋放了那些有才藝有顏值有身材的人,而小紅書可能釋放了很多有這種審美能力的人。人的價值真的越來越大,但同時你會發現整個商業模式在改變。
今天呢隨著經濟環境的下行,隨著社會環境的這種緊張,你會發現同樣的盈利單元,它的盈利能力下降了。同時社會在不斷的,把原來由社會承擔的成本,推到企業身上來。無論是社保也好,查稅也好,就這些行為都在降低你這個單元的盈利能力。過去以前幫你每個單元掙點小錢,一起幫你發財,現在每一個單元虧點小錢,合在一起幫你破產。今天所發生,疫情之後所發生的狀態,叫做攤子越大、死的越慘。
所以這個時候,為什麼現在這個社會,興起這種個人IP的風潮,包括你我也是這種一個~
詩婕:個人的風險是最小的
倪叔:對對,你要發現它的模型變大~
詩婕:然後你的單位獲得收益可能是更大的
倪叔:對,你會發現這個事,創業你向下有底能虧到哪裡去,頂多虧兩三個人力,對吧?這個到底了。你不會出現說“公司垮了、你成老賴了、妻離子散了”,向上最高可以做到李佳琦,是吧?這個空間巨大。
我覺得,在今天這個環境下面,個人IP是一種非常好的抗風險模式。當大的災害來的時候,恐龍都可能會死,但是蟑螂老鼠不會死。
詩婕:回到剛才我講小紅書,因為其實我也跟小紅書他們內部有有聊過,先有一個前提,就是認可小紅書現在電商規模,其實還是不能跟我們前面講到的這些平臺的總盤相比的,甚至還差得很遠。但是正因為如此,他可以擁有不選卷低價這條路。
倪叔:因為規模小吧
詩婕:對,但是你會發現,他也某種程度上守住了他的優勢呀,和他的基因是相吻合的呀。因為他一直追求的是,
倪叔:那你會不會有一天還要做大呢?
詩婕:對啊,只是階段性的是吧
倪叔:對對,你有一天還要做大,你還是要面臨這個問題嘛,就像京東說,我只要守住優勢,我就可以保住股價,對吧?但是我要爭市場份額我就要必須卷~
詩婕:但我會覺得他相對是比較幸運的,因為現在這這麼一個大環境下你去卷低價,其實就是加入大家一起自損。但是因為你現在規模暫時沒有那麼大,你不需要去準低價,你反而可能做出自己的事情~
倪叔:說明說明你在服務非主流人群。
詩婕:是的
倪叔:所以你就不是主流電商嘛。
詩婕:那你從非主流的這些人群當中長出的能力,如果接下來環境好一些的時候,你會不會有可能就是那部分差異化的非主流的能力,能夠幫助你去在做大盤子的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有一些獨特性。這是我的一個假設。
倪叔:嗯我覺得可能需要特別長的時間,來驗證這件事。因為你現在的所有的優勢,都建立在你的小模型上面,就像我們做流量投放一樣。有些人會過來給你吹逼,說我的ROI
1:20。所有人的第二句話問你的就是你有多大、你有多大盤子嗎?
1:20。所有人的第二句話問你的就是你有多大、你有多大盤子嗎?
對,就是你在小盤子的情況下面,1比200都有可能發生,但是你的規模越大,你就越接近於市場的水平線。所以當你說你的ROI超高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的盤子肯定是小的。但是最難受的是那些大規模的人,因為你必須要跟,
詩婕:就是你必須要接近公約數。所以這次呃618,你還有沒有觀察到什麼消費趨勢的轉變?
倪叔:今年有很多人討論一件事,叫做「女裝發貨越來越晚」。
詩婕:女裝發貨越來越晚?
倪叔:女裝越來越貴。
詩婕:為什麼?
倪叔:因為女裝退貨率80%,所以商家選擇一個什麼策略呢?選擇一個策略就是我晚發貨,這樣的話呢
詩婕:我給你反悔的時間?
倪叔:對對對,有些人就退了吧,退了我就(不用發貨了),我要是發了貨我還要去追對不對。第二個呢,我可以先發一批,再發一批。
我先發這一批,你們退回來了之後,我再把先發來的回來的這一批,我再給第二批人。他分批發,因為如果他全備貨,他一定就破產了,所以他只能分批發。讓前面那一批人退回來之後,再發給第二批人。所以第二批人有些人拿到衣服之後,開啟裡面,發現裡面有學生證、有銀行卡、有內褲
詩婕:啊哈哈
倪叔:因為是上一個人穿了之後,退回來就給你。
詩婕:這麼魔幻嗎?
倪叔:商家不可能每一件都檢查的呀,所以就會出現這是第一個越來越晚、第二個越來越貴。因為80%的人都退貨,20%的人不退貨,所以就相當於說,這已經變成了行業的規則,變成了行業就是這麼玩的了。以前是我個人退貨是一個個人選擇,今天是所有人都退貨,退貨就已經成為了固定的行業成本。所以為了要填平這個成本,貨就只能更貴。
所以你發現:那些遵守遊戲規則的、正常買貨不退貨的人,承擔了更高的成本。然後接著,當有人發現自己是那個吃虧的一方,他就會加入不守規矩的正義,別人可以退貨,我也我為什麼不退呢?退貨的人越來越多之後,這個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成本就會越來越高,最後這個市場就變成了所有人都不遵守規則。
行業,往好的發展的時候會走向極端,往不好的發展的時候也會走向極端。
詩婕:所以今年的618是一個秩序被徹底打破的618,
倪叔:就是利益分配越來越少,然後同時三方都想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對吧,消費者也一樣?
以前你講,以前是不會有一個消費者承認,我要搞僅退款的。就是我就是這麼做了,我也不會跟別人講我要搞僅退款,他不會承認說我要佔一個商家的便宜。
詩婕:那怎麼了,今天是有人堂而皇之地~
倪叔:今天我會見到很多人直接告訴你,你可以一起僅退款啊,你為什麼買東西要花錢?有人開課教你怎麼去僅退款,他在拼多多上面可能買了半年東西沒花過一分錢。就又越來越多的人分享這件事情,就整個環境都在不斷的惡化。
就是我今天身邊很多的這種企業家,都會面臨,他的就是突然面臨很多的員工仲裁,甚至是已經離職了10年的人來仲裁,他說當年加班沒給錢。然後你上小紅書一看,全是一堆律師找不到生意,就給這些員工說我幫你仲裁你的企業拿了錢,我們倆一人分一半。
就整個生態,我覺得都是在一種惡化的狀態。所以就這個時候,你說這個什麼行業類目有增長啊,或者說有什麼不重要了,已經不重要了。這這個遊戲怎麼玩下去,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今天我看到的是:整個規則已經在走向崩潰了。
今年,我們去廣州看那個女裝的行業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在做一個什麼動作呢?他們在做清貨了。
就是女裝這個玩意是怎麼玩的呢,因為女裝你一邊要賣貨,一邊要週轉,你還要備貨。你看他們女裝做訂貨會,都是提前大半年,夏天就定冬裝,對吧?因為生產有周期、你要定原料,所以女裝賺的錢有一半都在這個,就是材料啊、包材啊、包裝啊、庫存裡面的。所以女裝行業很容易出現這個,就是資金鍊斷裂嘛,就是所有的做女裝的人,都是不斷的資金流轉,就是賣出去一些貨、又買進來一些東西、又賣出去一些貨,資金流轉。到了年底,清貨清完貨之後算一下賬,才知道今年一共賺多少錢。
現在是年中,618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大營銷節點,去廣州看到的情況是很多人已經在清貨了。這一批貨清完,今年不做生意了,休息了。
詩婕:清貨的意思是,我就先把這些就是處理掉?
倪叔:就我不再進新的貨了。
詩婕:這些貨全部都就是?
倪叔:接下來就是低價,就低價全部都清掉,清掉之後我回籠資金,不做了。
詩婕:怎麼了,雙十一不做了?
倪叔:不是不做雙十一了,是不做電商了啊。老子轉行,老子幹別的事去了,我不做這個,可能~
詩婕:做跨境去了?
倪叔:這事玩不下去了。現在出現的這種情況是這樣的,所以你到廣州你去看那個很多的女裝,在做清貨的時候,你看的就是就感覺像不像末日景象?
因為我們看的都是這種狀態,你懂嗎?過去所有人都是在年底才做清貨的,是為了結算一筆錢,之後大家發年終獎啊,然後回家呀這些事。年中就開始清貨,就表示下半年就不做了,今年的女裝是有史以來最難受的一年。
今年出現的幾個比較大的案例。第一個就是有一個就是知名的品牌:少女凱拉,也是一年能做十來個億的,跑了,跑路了。他的邏輯的時候,他算的是什麼?
就是說他進價可能是20塊錢,他25賣還開運費險,他是不可能掙錢的。這麼操作,就是為了快速的把手上的這些資金,就貨全部都清掉變成現金,然後不跟供應鏈、不跟工廠結款,自己跑。
為什麼要跑?因為之前的那個資金盤子,他最後算下來之後發現資金窟窿很大,他的現金流已經崩了。對於他來說,如果他騙這一波,他就是拿著錢跑,不騙這一波就是破產。
包括前段時間那個尤拉密碼,一個500萬粉絲的抖音主播,播服飾的行業頭部,宣佈結業不做了。就是因為今年他們的就是,他們的內容做的很好,但是他們的付費比例也上升到35%。35%,所有的流量35%要付費買來,但是退貨還有那麼多。他要活下去就只有一條路走,就是賣爛貨、賣品質很低的那些東西,以成本極低來賺取一點點差價。但是這個東西的結局,就一定是身敗名裂,或者身陷囹圄,所以他最終選擇的道路是什麼道路?選擇的是結業。
所以,為什麼我今天聊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現在的出現的情況是,已經是:結構性的頑疾了。
他已經不是說你用什麼方法來增長啊,以前的所有的人是說大家都能賺錢,那我怎麼樣用更好的方法賺更多的錢。現在今天的情況已經不是,已經不是說啊這個大家比掙錢了,而是比怎麼活下來了。
詩婕:天吶我們,我又覺得我們彷彿今天不是在聊電商,是在聊整個~
倪叔:其實很多行業都是,就電商只是整個環境中的一環,其實在其他地方,你也能看到很多相似的。
詩婕:你對明年的618會有什麼?
倪叔:我覺得明年不一定還有618,
詩婕:我剛才腦子裡就在想一個標題,我說今年會是最後一屆618嗎?
倪叔:覺得說不定是。
詩婕:我倒覺得他不可能,明年就618,我自己創的節我不要了,就告訴大家我京東已經不行了,我覺得這個~
倪叔:很難,機率很小。
詩婕:但我想,如果明年還有618的話,他把當下的這個再複製一遍,有任何意義嗎?
倪叔:沒有意義。
詩婕:所以明年如果還要再做的話,他可能得是一個全新的,他只不過還叫618。
倪叔:嗯對,
詩婕:如果那樣的話,也許是是一件好事,我覺得有的時候充分暴露問題也是一個界定
倪叔:對,可能可能到了這個時~
詩婕:就你不暴露的足夠糟,嗯就沒有人願意停下來。也沒有人有魄力打破這個局面?說,哎我們要不新起一攤。
倪叔:對對,大家不認命嘛,是的,都覺得傷害的是別人。呃我朋友他們是做那個奶粉的,他說他們行業最大的悖論最大的這個
詩婕:奶粉,奶粉。
倪叔:就是做奶粉這個行業的,就是他們,其實就整個行業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悖論。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國的母嬰資料是下降的,小孩子越生越少了,所以按邏輯來講,這個市場總額是下降的,對不對?
但是所有的品牌都做擴產,都做三年計劃,都是今年要增長30%。為什麼呢?因為所有的老闆都相信,我過去20年都是這麼增長的,所以我現在還會這麼增長。你在公司裡工作你就知道,全是這樣的。
詩婕:但人口資料這個事情,你可以硬生生地看到啊。
倪叔:過去也在下跌啊,但是我們品牌增長了呀,跌的是別人呢。所以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每一個老闆都在做增長預期。而且奶粉這個行業,因為他要建牧場、牧場奶牛,然後再做凍幹,再做粉嘛。所以他們建一個奶粉,就是建一個這種農場到真正投產、真正的變成銷量,是需要三年週期的。
所以他們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面,就在行業已經連續下滑五年的情況,下面所有人都在做增長預期,還都是在增長預期,而且他有管理的需求,就是我不能告訴大家說啊環境不好了、公司不會增長了。
詩婕:因為都上市了是吧?
倪叔:不上市也這樣,你公司要有人、要有增長,這個公司才能往前跑。公司一旦不增長,不就出現各種問題,管理問題就出來了嗎?
詩婕:在這個時代,你能自負盈虧,好好把你自己養好就好。
倪叔:大部分人沒有這個心態啊,就是特別是大老闆沒有這個心態的。雖然所有人都知道行業在往下走。對,所有人忽略這個事,所以我說老闆就是因為他成功過,他就覺得我可以超過常識,所以所有人都在去忽略這件事,然後說我們品牌一定會增長,下跌一定是別人的,所以所有人都在瘋狂地備貨。市場已經連續下跌5年了,所有人還在增長預期,所有人都還在做更多的產能,還在不斷地出產能。
最終出現的結果就是:行業裡的貨賣不出去。
行業已賣不出去,那怎麼辦呢?就只能打價格戰了。就算你是很好的品牌,你是定位更高的品牌,你是溢價率更高的品牌,但整個市場往下走的時候,你也會被帶動往下走的。就像所有人都在消費更便宜的時候,星巴克也得便宜,現在有些星巴克活動也是9塊9了,喜茶有些產品也賣9塊9了,對吧?
就所有的品牌都會受制於這個事情,當產能過剩的時候,所有人都要下調它的價格,這就是一個所有人都看得見、往前走是一定是死,但是所有人還在繼續慣性往前走。
這種充分暴露,也是讓我們重新去思考,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
就過去我們所有人在比什麼?在比誰撈錢撈得快、誰成長的快、誰掙錢多、誰掙錢多誰就牛逼,但是從來是沒有人去思考過,說怎麼樣持續發展。或者說在過去時間,我們不需要思考這個問題。那今天,其實你發現這是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
詩婕:生於繁榮時代的這一群人,他是不能接受不再增長的,感性上不願意。
倪叔:對,對,是的,是的。所以你就會發現,就我們過去形成的商業慣性就是這樣的。你的自己可能覺得好冤枉,可能是有競爭、有天災,實際上本質上:你的商業模式就是衝著出事去的。
呃,我身邊發生了一個案例啊。這個人呢,他是一個做火鍋的,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剛拿了一個億的融資。然後呢他看所有的人眼神都是那種,你必須在30秒之內告訴我,你有什麼價值。你沒有價值的,給我滾開。
那這樣的一個人,他那個時候呢,剛拿了一個億,然後意氣風發去讀很多的商學院。同時說,資本跟我的約定就是,我要成為中國的下一個海底撈。結果就在他瘋狂擴張的時候,上海出現了疫情,他在上海有30多家店,然後突然就被關了,然後就接著他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解封。但是隻要一天不解封,他就要付員工工資,就要付房租,他每天都在虧損,然後他就整個人睡不著覺,一個晚上醒七八次,整個睡眠質量極差。然後這個人掉頭髮,斑禿。
就在那個時候,最後讓他獲得心靈的這種安靜的是什麼呢?就是看胖東來,就是看於東來的個人演講。
然後後來疫情結束之後,他就把錢還給投資人了。他說他認真去調研的時候,他發現就是整個海底撈這種模型,大家也很累。海底撈張勇本人癌症,然後張勇的接替者,兩個小時要吃一次藥,不吃藥就會死;整個高管團隊60%離婚。就是最終這個事是不幸福的,你知道嗎?海底撈做到了中國第一,他這個市值百億,但是這個事不幸福。
所以他突然覺得說啊,像胖東來這種模型是吧,我永遠沒有走出許昌,但是我的員工、我的客戶、我自己都幸福,這種是一種商業思維的轉向。或者說真正的高質量發展,其實真的是有意義的。就是到了一個你不可能無限增長,就是全世界這個歷史上,像中國這樣的40年高速增長,這種環境是不會再出現的。
那麼在這種過程中,怎麼樣選擇一種新的增長模式,有質量的可延續的可持續的發展。我覺得這裡面其實是有很多的,胖東來的背後就包括你去看它,其實它是受日本的一些文化的影響
詩婕:我剛剛就想說這一點。
倪叔:對,對。
詩婕:都說我們要進入日本社會,我覺得先看一看,人家的長壽企業可持續發展怎麼做?
倪叔:那你就發現比如像日本的商業模式,我去年去日本遊學10天吧,然後在過程中其實給我很多的啟發和認知。就是你發現日本的牛逼的企業,它的特點就是做的好的人,他也只開10家,10來店家店。他也不會無限增長,除開這種國家支援的這種財閥型的企業之外,大部分的企業他都是做到一定規模他就OK了。然後呢他在一定的環境裡面,他透過預約的方式,我只服務我想接待的人。最終就是,大家都能在一個穩態裡面發展。
而在我們這裡的時候,你就覺得,好像:聰明的人要搶所有人的飯碗,接著呢把自己也搞得傷痕累累。你的能力本來就是管理你200人的能力
詩婕:你一定要管2000人,
倪叔:你一定要管2,000人,最終的結局一定是你也很慘,別人也很慘。所以這個模式最終到底是就是:這個社會是沒有統一規則和規劃的,每個人都是那種各自為戰,然後努力的追求,就是我個人富了就可以了,我不管別人是怎麼樣的,對吧?實際上你這麼想的時候,別人也是這麼幹你的,
詩婕:陷入了一種互害的環境。
倪叔:對,就是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覺得你只要你富了,你解決個人問題,你可以跑了,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你這麼做的時候,你損害社會的時候,別人也是這麼損害你的親人的,所以最終結局大家其實都不會很好。
詩婕:我很高興,現在能夠聽到大家在聊這樣的事情。因為前些年這些議題就已經浮現,但沒有人會去講,那個時候大家都忙著賺錢,就你放著漫天的鈔票不接,我來談社會責任,談可持續發展。你理智上覺得好像是應該是要這樣,但是你這種身體無法抗拒啊。你怎麼停停止不去接鈔票呢?對,所以我覺得寒冬確實有寒冬,可以生長出來的東西,希望就不要浪費這一波,
倪叔:不要浪費任何的一次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