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盈利的零跑,敢和比亞迪拼價效比刺刀

頭圖來源 | 零跑官方
作者 | 蘇鵬、伍文靚
編輯 | 蘇鵬
當高階智駕被下放到10萬級,雷射雷達被打到15萬級,市場競爭不可謂不緊繃。持幣以待的消費者樂於見到價格戰的刺刀見紅,他們的胃口也進一步被調動起來。
競爭的硝煙進一步瀰漫,似乎車企們只有祭出極致的價效比才能突出重圍。
在比亞迪、豐田之後,零跑再次重新整理了極致價效比的標準——定位為緊湊SUV的零跑B10預售價10.98-13.98萬元,並推出510km續航和600km續航共5個版本,並支援高速/城區通勤智慧領航輔助等高階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B10續航600公里帶雷射雷達版售價為13.98萬元。要知道,在去年搭載雷射雷達的產品定價多在20萬級別,如若加上600公里續航,價格甚至直逼30萬。如今,領跑B10直接將價格壓縮至“腰斬”。
至此,零跑B10也成為同級唯一搭載雷射雷達高階智駕的車型,並順勢坐穩“同級卷王”的稱號。
除此之外,零跑B10的極致價效比策略還貫穿在產品的方方面面:高通8295智慧座艙晶片,支援通義千問+DeepSeek雙AI大模型;全系前麥弗遜加後多連桿的懸架組合,調校則是零跑和 Stellantis 集團聯合調校;與尊界S800類似的LMC 一體化運動融合控制技術,B10 做到 120 km/h 下的爆胎安全…
我們似乎不用過多擔憂零跑會陷入“虧欠賣車”的窘境,畢竟在3月10日釋出會當天,零跑已經實現了盈利目標——四季度淨利潤 8000 萬元,單季度毛利率甚至達到了 13.3%。
全域自研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讓零跑可以從容應對激烈的市場搏殺。
隨著零跑B10將“技術降本”的策略進一步發揮到最大化,以及全球市場的積極預期,零跑的盈利雪球似乎越滾越大。
價格屠夫背後的成本博弈
按照行業慣例,新車的官方指導價還會低於預售價,這也意味著零跑B10的價格還會進一步下探。
“不到14萬,搭載雷射雷達的同時還有600公里續航,零跑做到了比亞迪做不到的事情。”有業內人士如此感嘆零跑的成本管控能力。
比亞迪擅長用規模化平攤生產成本,而零跑則貫穿了“技術降本”的策略。
與比亞迪相同的是,零跑善於核心零部件的全棧自研,朱江明透露零跑汽車自研、自造的核心零部件,已經佔到了整車成本的超過 65%。
並且透過產品與零部件的整合,零跑同一系列零部件的共享率也達到 85%。
此外,零跑“技術降本”的另一個支點是其最新發布的LEAP 3.5架構平臺。
相較於上一代的LEAP 3.0架構,LEAP 3.5架將整車線束長度縮短到996米(上一代是1500米以內),全車ECU數量壓縮到22個(上一代架構28個),熱管理模組做到27合1,減少60%零部件並降低10%的能耗。
而那些暫時無法自研的關鍵零部件,零跑也試圖用快速的研發節奏抹平成本。
“現在的電子類的產品,都是符合摩爾定律,每18個月它的效能會提升,價格會下降,所以零跑以最快的速度跟上這節奏。”據朱江明透露,包括高通8650晶片,以及禾賽的最新一代的雷射雷達,零跑都第一時間做到規模化量產,這可以讓零跑不斷“前滯性”的最佳化成本結構。
“我們就是用時間換空間,整體方案的最佳化,透過這些手段,我們要跑的比別人快,所以至少是在半年到一年內,零跑是有優勢的。”朱江明說。
這讓零跑滾出正向盈利的雪球,似乎全年盈利的希望就在眼前。
根據零跑最新發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2024年,零跑汽車實現收益 321.64 億元,同比增長 92.06%;具體到第四季度來看,第四季度淨利潤為 0.8 億元,提前一年實現單季度淨利潤轉正的目標。
並且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為 13.3%,創公司成立以來單季度毛利率新高(公司全年毛利率8.4%)。
2025年,技術降本的策略還會不斷髮揮魔力。LEAP3.5架構已經將座艙、智駕實現平臺化,在零跑B10之後,零跑還會推出B01和B05兩款B系列車型,橫向平臺化的打通將推動B系列車型實現88%的零部件共享率,可實現進一步降本。
規模化決定了零跑毛利率的上限。作為今年的主銷系列,零跑對B系列車型寄予厚望。“C系列已經做到了4萬臺/月,我們的B系列必須做到超過C系列的這個銷量。”零跑科技高階副總裁 曹力說。
在零跑對B系列制定好目標之前,消費市場已經對B系列展現出積極預期。零跑B10上市後的1個小時,新車訂單量已經突破15010臺,且雷射雷達智駕版訂單量佔到了73%。
推動智駕平權
據朱江明透露,零跑B10內部還規劃了增程技術路線,不過尚未確定在中國投放。
“但在海外一定是投放B10增程版本。”朱江明說。畢竟零跑B10的定位是一款全球設計、全球發售的車型。
新車寄託了零跑向海外市場要增量的野心。2024年零跑在全球範圍共賣出29.3萬輛新車,零跑計劃2025 年的全球交付量實現同比翻倍增長,“疊加海外希望達到 50-60 萬臺。”
依靠與Stellantis的合作背書以及全球化的製造標準,零跑在海外收穫了一眾鮮花與掌聲。比如在德國地區,今年截止到3月初,零跑在德國的終端使用者的上牌量達到了1000輛。
不同於友商在海外市場的單打獨鬥,零跑的全球合作伙伴Stellantis可以為零跑提供全球資源。
比如全球的銷售渠道。2024 年,零跑覆蓋全球一共 400 家網點——其中 350 家來自歐洲,50 家則來自亞太、中東、南美等地區。而截至目前,零跑已經在海外正式打開了超過 500 個銷售網點。
並且據零跑汽車透露,藉助Stellantis集團的備件倉庫,目前零跑已經在歐洲建立了比國內更快的零部件的配送體系,能夠做到95%的零部件24小時內送達。
來源:零跑官方
不過由於地區因素,零跑對B10今年的海預期現仍顯保守。
B10計劃在今年7月份上市,並在第四季度大規模出口歐洲。海外第四季度銷售週期短,疊加“30%的關稅,10%的運輸費用”,B10在海外貢獻的銷量和利潤增量並不感性。
零跑在海外真正的爆發時間節點是2026年,其內部正在推進歐洲的本土化生產製造,並計劃在2026年上半年實現本地化生產製造的落地,這樣便可以避免20.7%的關稅。並且零跑B05車型也會重點發力國內和海外市場,實現銷量和利潤的雙重助力。
“在製造的資源上,我們也會發揮這個優勢(與Stellantis的合作優勢),儘快的落地海外,儘快的在海外全球市場站穩腳跟,有更大的成本的優勢和減少全球貿易的一些波動帶來的影響。”曹力表示。
與海外建廠保持同一節奏的,還有供應鏈出海。零跑希望帶領核心資源製造零部件一同出海建廠,在海外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生產體系。
此舉也意味著零跑將製造生態從國內復刻到海外,在海外市場保持與國內統一的生產降本優勢以及產品技術優勢。進而實現海內外統一的產品\銷售策略。
屆時,零跑的全球化戰略將迎來真正的爆發期,並順勢虹吸全球的市場銷量。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