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鄉的好友小C非常焦慮,兒子北北兩個月後就將面對中考,這段時間各種大小模考,不斷刺激著一家人的神經。現在比較愁人的問題是,每回稍微重要一點的考試,孩子前一天晚上都會睡不好。睡眠本是一種生理本能,現在卻變成了一個不可控因素,一項很難處理的事務。
四月中旬的體育測試,佔中考30分,北北的體育成績不錯,但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拿到滿分。考前那一夜,北北失眠了。凌晨兩點還沒睡著,孩子擔心會影響第二天的考試發揮,爬起來想吃安眠藥。因為北北的狀態,小C睡眠也不好,家裡備了安眠藥,可一查說明書,未成年人慎用,而且藥物副作用會降低肌肉力量,體測前肯定是不能吃的。孩子沒了指望,情緒直接崩潰,大哭起來。小C說:“那一刻,我真是覺得孩子太可憐了,心都要碎了。”

《小歡喜》劇照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失眠也是面對大考。高考前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樣,放著單放機聽張信哲的歌,平時磁帶放完之前,我就睡著了,可這次直到PLAY鍵自動彈起,我還大睜著雙眼。磁帶換面兩次後我開始心跳加速,感受到一絲恐懼。因為要高考,所以會緊張,因為太緊張所以睡不著,因為擔心睡不著會影響考試發揮,所以更緊張。考前的緊張和失眠就這樣互相激發,惡性迴圈。高考前一晚,我破天荒地只睡了三個小時,而此前,我從不知失眠為何物。
不過,人生中第一次失眠也讓我明白,睡不好不一定會影響考試。因為,高考是我高中三年乃至中學六年考得最好的一次。失眠是因為緊張,緊張則不完全是壞事。當人面對危險、面對未知、面對重大時刻的時候,調動身體和頭腦的全部資源去應對這一局面,這就是緊張。
語文卷子鋪開的那一刻,我發覺自己握筆的手在顫抖,一直抖到寫作文,不過一點也沒影響發揮,緊張反而使人思路清晰。失眠帶來的影響也許存在,但是在腎上腺素飆升的時刻,那點影響微乎其微。我甚至一度認為,高考的超常發揮和失眠存在一定的關聯。

《大考》劇照
成年之後,很少再經歷考試,特別是影響人生的大考,看著每年中高考的各種新聞,總算能夠“隔岸觀火”。親戚朋友家的孩子有要大考的,我也樂於分享高考失眠的“成功經驗”,告訴他們:“緊張有好處,失眠不影響”。
恰逢高中校慶,校友普查,我關注了學校公眾號,看到處理考前睡眠問題的推文,便又將自己的高考失眠經驗在評論區分享出來,沒想到這一次惡評如潮。有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有說“你飽漢不知餓漢飢”的,還有說:“這人怕不是考得好來嘚瑟的吧。”我刪掉評論落荒而逃。
離開高中母校已經快三十年了,我在它還不太“卷”的時代,度過了美好的青春,如今,它早已不是記憶中的樣子。作為老牌重點,母校不斷膨脹,建了N個校區,成為了龐大的教育集團,承載著無數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一屆又一屆學生,在這裡旋轉浮沉、卷生卷死。看得出來,在評論區吐槽我的都是焦慮的家長,當所有人都陷入焦慮之中,一個“成功上岸”的過來人告訴他們“be happy, take it easy”,除了破壞隊形,效果就只會是拉仇恨吧。

《全城高考》劇照
遇到大考,家長比孩子還緊張,一娃失眠,全家揪心,我其實挺理解這種感受。女兒打小自尊心強,對成績分外在乎,每逢期末考試必然出現睡眠問題。我還記得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前一晚,她輾轉反側終於入睡,結果十二點忽然爬起來跑到書桌前坐下,哭著說:“我題目還沒寫完”。我看她意識並不清醒,八成是在夢中已經開考了。第二天,她對夜裡的事全無記憶,果然是緊張到夢遊。此後,每次大考,孩子緊張,老母親也如臨大敵。考試前一晚,哄著孩子呼吸均勻終於睡去,就輪到老母親睡不著了。睡不著就算了,反正我也不用考試。
被考試蹂躪了這麼多年,從焦慮到逐漸麻木,如今,即便內心慌得一匹,表面上還能遊刃有餘。當大考遇上失眠,總結出一份簡單的攻略,希望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心得,吐槽也沒問題。
首先,讓孩子別把考試看得過於重要。
偉大領袖告訴我們:“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考前這晚,所有“戰術”上的努力都無法左右大局,我們能做的就是“藐視敵人”。我總說:“區區一場考試,不算什麼。”女兒當然會反駁:“期中考試已經很重要了。”這時候就得信誓旦旦:“期中考試的意義是讓你們知道上半學期的知識都學得怎麼樣,下半學期好拾遺補缺,你乾脆探個底,看看自己最差能到哪”。她當然不會真去“探底”,但會告訴我:“這話我愛聽。”
所有被認為是決定生死的大事,當我們拉開時間線,歷史地去討論時,便不再那麼重要。我對女兒說:“媽媽雖然因為高考成績得意了很多年,但是自從在家寫稿掙錢後,沒有一個人問過我學歷是什麼,哪個學校畢業的。至於高考成績,who cares?”放長遠看,即便是高考這樣的大考,對後續人生的影響也很有限。考試沒那麼重要,沒有一場考試是輸不起的。

《大考》劇照
其次,讓孩子知道考差了也不會怎麼樣。
女兒小學有個階段對分數錙銖必較、患得患失,攪得我十分難受,我便讓她不要鬧騰,乾脆把“考好了能得到什麼、考差了會有什麼後果”列出清單,看看到底會怎麼樣。女兒列出條目一比對,發現的確差別不大,不管考成啥樣,假期的旅行計劃都不會改變,想吃的餐館會去、該買的玩具也會買。考差之後唯一的損失可能是面子,對此我表示:“人要想過得好,就不能太要臉。”
到了初中,年級排名一清二楚,孩子的優勢、短板也越來越清晰,逆水行舟,努力不一定就有理想的結果。考試前後,我總會想辦法帶她出去玩玩。春花秋葉、星空大海,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能把人從考試中抽離出來的東西,或者說考差了也無法被剝奪的東西。我想告訴孩子,即使未來沒有偉大的成就、掙不了大錢,你還是能獲得很多快樂,因為世界很神奇、人生很美好。所以一次考試沒考好,真的不會怎麼樣。

《親密旅行》劇照
再次,讓孩子知道睡不著不代表考不好。
如果日常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考前還是睡不著,那就告訴孩子:“睡不著就算了,也不會怎麼樣”。初二上學期的體測曾是女兒的心腹大患,我就知道前一晚她八成要失眠,果然她翻來翻去睡不著,可憐巴巴地問:“我睡不好,明天會不會考不好?”我斬釘截鐵地胡扯:“不會,之前有個科學研究說,閉目養神一晚上和睡一晚上效果是一樣的。”於是,孩子決定閉目養神,養著養著也就睡過去了。
女兒出生的頭幾年,我的人生遭遇困局時也曾失眠,甚至持續失眠。後來搞明白了一個道理:睡眠如同掌心沙,攥的越緊流失越快。你越在乎越睡不著,等你決定“破罐子破摔”的時候,便能安然入夢。別讓睡眠困住自己,也別讓考試困住自己,一個道理。

《聽見她說》劇照
最後,該哄就哄,接受和包容孩子的脆弱。
體育中考前一晚,小C為了安撫孩子,決定“陪睡”,這個一米七五的大小夥子在媽媽身邊似乎找到了久違的安全感,凌晨三點終於入睡。事後,小C有些懊惱:“你說這麼大一個男孩,睡不著還哭,最後要我陪,這是不是太慫了?”我想到了初一男孩小西,因為初中的學業壓力和諸多不適應,出現失眠的情況。本來小西早就有了自己的房間也單獨睡覺,但為了孩子的睡眠和安全感,媽媽決定再陪睡一段,自那之後,孩子的睡眠情況逐步好轉。在巨大的壓力面前,誰都有脆弱的時候,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這種時候老母親就別再考慮什麼男子氣概了,包容孩子,給他支援,該陪就陪,又不是陪一輩子。
大考前的晚上,我是要陪女兒的,先耐心傾聽她的各種不安,再附上一個溫柔的抱抱。她叨叨唸念地抱怨:“不想上學,不想考試”,每說一句,我就回答一句“沒事的”。這是我們之間的暗號。她之前告訴過我:“考試之前安慰我的時候,如果你詞窮了,就只說‘沒事的’就行。”孩子不在乎那麼多大道理,只想讓媽媽陪一會、哄一會,即便是乾巴巴的一句話也可以。這麼簡單的服務,老母親自當奉上。

《淚光中的媽媽》劇照
北北體育中考前一天失眠,第二天正常發揮,考了滿分。最後想說,緊張不是慫,失眠不是慫,在我看來,每個走上考場的孩子都是英雄。

《少年新知》是《三聯生活週刊》旗下的原創青少年雜誌,我們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維啟蒙。我們希望這本雜誌能夠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實複雜的世界,讓他們意識到,看待世界不是隻有一種方法。
自2020年6月創刊,《少年新知》已經推出48期雜誌。我們的主題涉及時間、魔法、友誼、家庭、偶像、未知、運動、冬日、海洋、傾聽與表達、網路生存、像偵探一樣思考、歷史、成長的煩惱、微觀世界、寫作實驗室、清單、博物館、愛情、野外、情緒、音樂、美食、建築、物理、秋日、漫畫、流行、故事、社團、身體、AI、南北朝、遊戲、古生物、語文、蘇東坡、廚房、旅行、神話、智慧手機、野生動物等。




點選圖片,一鍵下單

《少年新知》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