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關於開展資訊科技監管資料專項治理的通知》
【政策影響】2024年12月6日,金融監管總局下發了《關於開展資訊科技監管資料專項治理的通知》,督促金融機構提升監管資料報送的合規意識,建立健全資料質量長效管控機制,切實提高監管資料報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通知》顯示,要明確金融機構資料質量問題的管理責任,督促金融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解決一批影響報表資料報送準確性、及時性的“頑瘴痼疾”。據瞭解,此次資訊科技監管資料專項治理以金融機構自查和監管部門現場核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本次治理工作的開展反映出經營機構在資料治理中面臨諸多挑戰,建議進一步深化資料治理能力打造,形成事前、事中、事後的資料安全技術體系,將資料安全評估過程嵌入業務原有生產流程並在早期介入風險管理,及時識別數字業務的潛在風險。
行業三協會:釋出《證券期貨業移動應用軟體備案工作指引(試行)》
【政策影響】2024年12月6日,為進一步規範證券期貨業移動客戶端應用軟體備案工作,督促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加強對移動應用軟體的安全管理,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共同組織起草了《證券期貨業移動應用軟體備案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備案指引》。目前《備案指引》已經各行業協會理事會審議透過,經向中國證監會備案後正式釋出,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對於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來說,《備案指引》進一步規範了證券期貨業移動客戶端應用軟體,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加強對移動應用軟體的安全管理,有利於最佳化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移動應用軟體生態。同時,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部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將App作為引流及孵化潛在客戶的重要載體,《備案指引》的釋出也將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消除業務拓展盲區,不斷提升App安全水平治理能力,為交易者提供安全、便捷、滿意的移動金融產品及服務,切實保護交易者權益。
央行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援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政策影響】2024年12月13日,央行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援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後續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提升金融服務適老化水平。打造適老版手機銀行APP,提升線上服務適老化水平。進一步最佳化支付服務,推進移動支付工具適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務體驗。目前已有多家證券經營機構對自家App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如對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型檔、螢幕顯示、介面設計、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梳理與重構,使版本介面更加精簡和聚焦。建議經營機構進一步針對銀髮群體需求最佳化適老化服務,透過資訊化手段彌補身體機能、所處環境的差異,幫助老年人群體跨過“數字鴻溝”,共享資訊化發展成果。
行業動態
券商試點跨境理財通業務正式展業
【點評】12月4日,首批14家試點“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券商宣佈開始展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內地和港澳居民,可透過證券公司跨境購買對方金融產品。“跨境理財通”業務開啟一扇新大門,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再推進。線上化、智慧化的辦理流程,成為此次券商試點“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吸睛之處,客戶只需要透過旗下相關APP,按照規定步驟提交申請材料,足不出戶即可實現香港和兩地關聯賬戶的開通,支援入金轉賬、外幣兌換、產品投資等操作。
藉助“跨境理財通”業務升級,券商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券商試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可擴大業務規模,豐富財富產品體系、銷售渠道,增加代銷手續費收入,利好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加快其國際化佈局程序。由於跨境投資涉及不同的金融系統、貨幣和匯率,若技術系統投入建設不足,會導致對接過程繁瑣、效率低下,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和積極性。建議券商加強技術系統建設,探索更加便捷的身份驗證和風險評估方式,降低投資者的時間成本。
東方財富:上線妙想投研助理
【點評】12月1日,東方財富宣佈上線智慧金融終端——妙想投研助理,專注於解決當前投研流程中的難點,為整體的投研效率和質量帶來提升。具體來看,妙想投研助理透過全品類、高質量的金融資料庫保障資料來源的準確、及時與可靠性,並圍繞業務需求保障模型理解行業規範與真實業務需求;同時,東方財富還憑藉自身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技術儲備不斷最佳化模型應用,致力於運用妙想投研助理提升投研工作效率。
透過推進投研場景創新,妙想投研助理實現了全方位無縫融入投研工作流,帶動投研模式從“操作多個工具”到“交給一個助理”的工作正規化轉變。建議同業經營機構深化應用新質生產力,依託數字化來實現投研體系升級迭代,如利用資訊處理與提取能力高效處理海量資料、以投研流程自動化與智慧化提高基礎工作效率、透過決策支援與洞察生成能力輔助投資研究決策,並最佳化使用者體驗與互動,使使用者能夠以自然語言處理複雜需求。
華泰證券:釋出新一代交易平臺
【點評】12月10日,華泰證券在香港舉辦2024年度金融科技峰會,在會中首次釋出華泰自主研發,全力打造的新一代交易平臺——全球交易平臺,該平臺連線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國際市場,提供全方位、全品種、全生命週期的金融資產交易服務,提供微秒級別交易時速。
2024年上半年,在投行業務收縮的背景下,多家頭部券商加速推進全球化佈局,積極拓展東南亞、美國、歐洲等市場,國際業務收穫亮眼業績。具體來看,華泰證券國際業務在跨境業務、財富管理、機構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國際業務收入為64.91億元,同比增長67.50%,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中信證券緊隨華泰證券身後,上半年國際業務收入達60.86億元,雖不及華泰證券,但中信國際業務成本呈下降趨勢,營業利潤率也較去年同期增加9.57%;中金公司2024年上半年國際業務收入為22.91億元;國泰君安和中國銀河2024年上半年國際業務收入分別為13.96億元和10.47億元,均超10億元。總體而言,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深化,跨境產品體系不斷豐富,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券商跨境業務發展及國際化佈局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經營機構宜繼續深化全球市場佈局,拓展金融服務的全球價值鏈條,並加強與境內各業務協同,完善跨境業務產品線,同時嚴格控制風險、最佳化客戶體驗,更好地服務國內客戶“走出去”和境外客戶“走進來”。
環球Fintech
新加坡金管局:釋出有關人工智慧(AI)模型風險管理的建議
【主要內容】2024年12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佈釋出有關人工智慧(AI)模型風險管理的建議。MAS強調,這些建議是在審查銀行使用生成式AI的情況後釋出的,並指出了AI的潛在風險,包括AI在風險評估中因準確性差導致的財務風險等。MAS的建議分為基於人工智慧監督和治理、風險管理系統和流程以及人工智慧開發和部署的良好實踐。其中對於風險管理,MAS建議識別組織中的使用情況和風險;使用AI清單來描述AI的使用情況;以及評估AI風險的重要性。特別地,報告強調銀行利用現有第三方風險管理標準,權衡利弊,透過補償性測試、應急計劃、法律協議更新和培訓等措施應對第三方 AI 風險,包括測試模型穩健性、制定應急計劃、明確合同條款和提升員工風險意識等。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將監測衍生品市場中人工智慧的使用情況
【主要內容】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正在跟蹤人工智慧(AI)在衍生品市場中的使用情況,並打算將其納入該機構日常監督範圍之內。2024年12月5日,CFTC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機構已經發布了一份諮詢意見,涉及CFTC註冊實體和註冊人對人工智慧的使用。該公告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清算與風險部、資料部、市場監督部和市場參與者部制定,提醒上述實體在開始實施人工智慧時(例如風險評估與管理、合規記錄和客戶保護等),應履行《商品交易法》(CEA)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法規規定的義務。在釋出本諮詢意見之前,CFTC曾於今年1月就人工智慧在CFTC監管市場中的應用徵求公眾意見。
國際清算銀行釋出《金融領域的AI監管進展和主要挑戰》報告
【主要內容】2024年12月12日,國際清算銀行釋出《金融領域的人工智慧監管:最新進展和主要挑戰》專題報告。報告探討了人工智慧(AI)對金融業的潛在變革性影響,重點關注銀行和保險業的運營效率、風險管理和客戶體驗。報告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技術(包括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的廣泛應用,並研究了相關風險和監管影響。雖然人工智慧會加劇模型風險和資料隱私等現有風險,但除了可能產生幻覺和擬人化風險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外,它不會帶來根本性的新風險。由於現有框架已經解決了大部分風險,大多數金融管理部門尚未釋出專門針對金融機構的人工智慧法規。不過,有些領域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關注,包括治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模型風險管理、資料治理、金融業的非傳統參與者、新業務模式和第三方人工智慧服務提供商。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