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機構客戶綜合服務平臺分析

當前,機構投資者業務生態體系,相較於傳統財富領域,有兩點更為明顯的特點:一是服務需求綜合化,不僅包括交易需求,還包括投研、銷售、託管外包、衍生品等需求,需要證券公司提供更加綜合化的服務。二是服務需求個性化,不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模式和投資策略均有差異,且貫穿於各業務環節,更加考驗證券公司跨業務條線的整合能力和需求響應速度。
在政策支援、使用者需求刺激和經濟環境波動倒逼下,證券行業加速迭代,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透過智慧化、多樣化、定製化的線上一體化綜合服務吸引顧客的先行者在機構業務競爭中贏得優勢。
一、各平臺建設情況對比
下面是對國泰君安道合、華泰證券行知、銀河證券天弓、廣發證券智匯和興業證券智達五個平臺的推出時間、發展理念、服務內容等進行了橫向對比。
表1  各平臺建設情況對比
資料來源:華銳研究所《機構業務及量化私募洞察》
從平臺推出時間看,國泰君安道合和華泰證券行知平臺推出時間較早,廣發證券、銀河證券和興業證券的一站式機構綜合服務平臺都是在2023年推出,目前仍處於發展完善階段。
從服務內容看,機構理財、交易服務、研究服務(包含資料服務)、託管外包、運營服務是五大平臺服務內容覆蓋度較高的服務內容,尤其是研究服務(包含資料服務)、託管外包作為機構業務的傳統服務內容,五大平臺均建立了全面完善的服務內容和機制;機構理財作為近兩年機構業務的新藍海,發展迅速,除了興業證券智達外,其他四個平臺都構建了機構理財子平臺或者相關服務,為機構客戶提供金融資產配置服務,是證券經營機構重要的增長髮力點。
案例一:華泰證券行知
行知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多維度、全生命週期的陪伴式服務:從陪伴企業上市、到陪伴上市企業、再到陪伴企業家前行。
①在企業上市階段,行知提供一系列數字化服務。針對企業的融資需求,行知提供私募融資、IPO、定向增發、債券融資等一系列的專業服務,2022年又新開設了資產支援證券專區,透過產品展示、投資分析等場景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助力ABS發行,為企業提供融資新渠道。
②陪伴上市企業股份管理。整合股份管理服務資源,提供股份回購、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竟價交易、合規交易等服務,覆蓋股份管理全生命週期。
③陪伴企業家前行,雖然企業需求各有差異,但企業家對聚合資源、開放生態也有共性的需求。為此,行知3.0打造了線上線下聯動服務,以期幫助企業實現長期運營增長。開通企業號,提供路演、約企業等特色投關服務,搭建企業與機構投資者高效溝通平臺,聯結投融資生態。
案例二:廣發智匯
“廣發智匯”機構客戶綜合服務平臺深度踐行“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圍繞客戶需求、結合金融科技為上市公司提供資本市場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廣發智匯·企業版”針對企業客戶開展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具有業務涉及面廣、客戶需求複雜程度高、專業性要求強、服務週期長等特點。
同時,“廣發智匯·企業版”圍繞企業客戶“融資、投資、股份管理、股東服務、研究”等需求,融合“廣發董秘寶”、激勵通、廣發研究等金融科技系統,創新線下線上聯動的服務模式,探索建立貫穿前中後臺全業務鏈的客戶運營體系。
透過整合內部專業能力,“廣發智匯”將緊密圍繞“專業平臺做好企業服務”、“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務”、“數字構建升級品質服務”等發展目標,加速面向客群的綜合服務體系最佳化,與客戶共同成長、相互成就,共生共榮。
案例三:興業證券·智達
興業證券智達是興業證券專為機構投資者打造的機構綜合服務門戶,旨在整合興業證券集團各機構業務服務,為機構客戶打造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平臺。
以智達APP為承載,“興證智達”數字品牌整合投資銀行、機構經紀、研究服務、機構理財、託管外包和投資交易等專業業務資源,為機構客戶提供一站式、全週期、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
未來將會逐步增加其他業務服務,以滿足機構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提供更快、更新、更高效的專業服務,帶給機構投資者便捷高效的投資體驗。同時,“興證智達”也將全面打通與“興證知己”的互聯互通,進一步豐富集團機構、財富兩大業務板塊的雙向聯動與雙向賦能,構建智慧、通達、共贏的機構服務新生態。
二、各平臺特徵分析
表2  各平臺特徵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華銳研究所《機構業務及量化私募洞察》
當前,機構業務鏈條涉及到機構經紀、資產託管、研究支援、融券、資金等不同業務環節,多數業務流程已經實現數字化。機構業務複雜鏈條長,涉及業務面廣、聚合資源多,同時機構客戶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綜合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精細化運營模式成為證券公司重要發展方向。所以各大證券經營機構踐行“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整合集團服務資源、向機構客戶提供“一站式機構客戶綜合服務”。
透過一站式、綜合化的機構業務服務平臺,構建同行、相知、共贏的機構服務新生態,有利於提升經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有機會拓展出新的業務領域,為機構投資者構建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平臺,推動行業整體機構業務水平上升。
綜合上述平臺的分析,以下是對證券公司建設一站式機構客戶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議:
在綜合能力上,證券公司應當進一步提升金融科技賦能能級,在機構客戶資料整合、全生命週期場景覆蓋、銷售支撐與管理、生態建設及開放等維度加大研發力度,促進資訊要素、服務資源的流通和傳導效率,強化機構客戶線上綜合服務觸達能力和生態運營能力。
在科技創新上,可以多采用新興技術,應用到業務場景中進行創新賦能。例如,大模型場景化是今年全市場關注的熱點,銀河天弓在場外衍生品詢報價功能上,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其中。在智慧詢報價機器人上線後,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效率,把原先的業務發展瓶頸轉化成了優質服務視窗,客戶滿意度明顯提高。
在系統建設上,各個服務機構客戶的業務條線已經有了較多的系統,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互動一體化,避免互相割裂,成為系統的簡單集合。
在差異化服務上,證券公司要更加明晰目標機構客群定位,依託內部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特色業務,聚焦核心機構客戶打造差異化服務模式。例如,天風證券強化的是演算法優勢,QuanTas機構交易平臺可滿足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差異化交易需求;中金公司突出了全球化平臺的特質,一站式平臺具有全天候跨境交易能力,助力機構投資者輕鬆實現多樣化資產配置;廣發證券面對不同類別機構客戶,“廣發智匯”在“通用版”基礎上推出了“企業版”和“私募版”兩個客群版本。
在品牌IP打造上,機構客戶的服務具有長期、多元、個性化等特徵,需要構建長期、持續、穩定的合作關係,所以對於品牌IP的打造尤為重要。由於不同證券公司有各自的平臺資源、品牌優勢與戰略打法,在機構服務趨於同質化的背景下,打造品牌IP可以突顯各家所長,同時在行業形成示範效應,推動證券公司提高服務能力與數字化投入。
在建設成本上,機構業務平臺化一方面需要有強大、高效的內部協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持續進行數字化建設投入。這都是不少的人力成本和物質成本,證券公司發展的同時也將這些因素納入了考慮範圍。
完整版請聯絡華銳市場經理或[email protected]訂閱華銳研究所《機構業務及量化私募洞察》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