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轉自官方公眾號:TEDxXuhui
2018年,我們探索了“覺”的瞬間
2019年,我們在VUCA的不確定性中把握機遇
2020年,我們因為敬“畏”所以無“畏”
2021-2023年,我們聆聽“未來可期”的聲音
探索科學與藝術的交響


元者,始也,首也,本也,大也,是開始亦是開創,是本原亦是無限。關於生活、關於生命、關於科技、關於宇宙,不同領域與時俱進的思想者與實踐者匯聚一堂,從開始到復歸,從技術、娛樂、設計的交匯到用思想的力量改變世界,於萬物本原處、於萬有所生處,讓觀點生根、讓意識生花,重構世界的秩序,重塑思想的可能。



「豪華陣容搶先看」

他是四十年舞臺歲月鑄就的老戲骨,他以雕塑同出一戲,演繹生命與藝術的交響。作為“造型啞劇”的開創者,他的名字被鐫刻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與《圖片中國百年史》。57歲創造“活雕塑”藝術,67歲銀幕留影,70歲T臺閃耀,80歲蒼穹翱翔,他的生活態度比青春更熾熱,比壯年更鮮活。
曾在TEDxXuhui舞臺上感動世界的他,如今榮耀歸來,續寫藝術與生命的傳奇。他是最帥大爺王德順。


她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攜二十年生殖與生育研究的深厚積澱,為無數家庭點燃了生命的希望,被尊稱為“萬嬰之母”。她以醫者仁心,將深奧的生殖科學知識化作平易近人的語言,透過抖音平臺,贏得了超過四十萬粉絲的信賴與愛戴。
董曦主任不僅是主任醫師,更是國家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專家庫成員,上海市輔助生殖技術評審專家,以及多個專業委員會委員。她在IVF臨床工作中取得了多項開創性成就,擅長處理不孕症、婦科內分泌疾病等,尤其在高齡和難治性不孕治療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她將與我們一同探討“生命之元”,分享她在生殖醫學領域的深刻見解和寶貴經驗。


他是交叉科學科研工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7個學院的博導(自然科學研究院/物理天文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材料學院/藥學院/計算機學院/張江高研院)。
在AI for Science的浪潮中,他以蛋白質自然語言為抓手,將人工智慧和實驗完美融合,開發了pro系列蛋白質工程通用人工智慧。該方法能直接預測蛋白質功能,突破了以alphafold為代表的AI方法“只能預測結構不能預測功能”的侷限,極大的賦能到蛋白質產業各個應用領域。他的研究不僅在Nature、Science等頂級期刊上發表70餘篇SCI論文,更為功能蛋白質的研發效率帶來正規化變革。他將與我們分享AI時代下的科研實踐並闡述自己對AI驅動的生命科學的展望。


他是上海師範大學的人文學者,主持光啟國際學者中心暨語文研究院,是中國紅樓夢學會的副會長,在紅學和語文教育等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數十年如一日專注於《紅樓夢》等古典文學作品的深入研究,洞察作品中的情感與人際糾葛,將古典文學的深刻智慧與當代社會生活巧妙融合,強調文字與情感的融合、文學之詩與哲學之思的融合。他解讀文字洞幽燭微,見解深刻,提供了理解生活與生命的新視角。在紅學界和語文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將引導我們從文學的視角探索生活的深層意義和生命的豐富內涵。


陳坤自稱“閒人一坤”,卻在追逐科技快速迭代的路上時刻不閒,每晚熬到4點。他是影視資深老兵,卻毫不猶豫的轉身AI。他說:每天都是最難的一天,但又無比期盼明天。
作為“星賢文化”的掌舵人,他的故事始於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並在中央電視臺、燦星文化及優酷等重量級平臺留下足跡,參與打造了《中國好聲音》等膾炙人口的節目。在張藝謀導演的《跨界冰雪王》中,他更是擔綱執行總導演,展現非凡才華。2022年,他創立“星賢文化”,以AI技術重塑影視製作,推出《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系列短劇,作為國內首部AI製作短劇,在快手上創下5000萬播放量的新紀錄。可他卻說:這個行業沒有專家,你我皆是同路人。


他出身於中醫世家,中醫推拿界泰斗朱春霆先生的嫡傳之子。他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氏推拿療法”代表性傳承人。
朱氏推拿的精髓在於一指禪推拿術,這是一種源遠流長的中醫外治療法。朱氏推拿以“恆和柔定”為法則,以營衛經絡學說和層面理論為核心,透過一指禪調和人體的營衛氣血,扶正祛邪,以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他不僅精通這門醫術,長期在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擔任高幹醫療保健工作,成績卓著,更以《黃帝內經》中的營衛學說為指導,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四十年的從醫生涯,他始終堅守臨床一線,尤其以一指禪“引陽入陰法”治療失眠症,獨創一格。曾主編《海派中醫》、《推拿名家朱春霆學術經驗集》等多部著作。他將豐富的臨床經驗和中醫傳統智慧融會貫通,為我們揭示生命之本——“元氣”的奧秘。


她,90後年輕博導,於學術探索中尋得熱情,全身心投入腦機介面這一未來科技的前沿領域。她專注於大規模柔性神經介面的創新研發,及其在基礎神經科學和侵入式腦機介面領域的應用,展現了生物醫學工程、微電子、神經工程和神經科學等交叉學科的卓越才華。
她主持並參與了多項國家級與地方重大專案,系列性開發了適用於大腦、脊柱和外周神經等多級神經系統的新型柔性電極技術,並在效能上創下多項世界紀錄,為脊柱損傷修復、單細胞水平脊腦運動感覺環路研究、外周精細神經調控等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
她是上海市“求索傑出青年”、“浦江人才”,是神經科研領域的璀璨明星。她將為我們揭開腦機介面的神秘面紗,將科幻世界帶入現實。


他是三十載學術生涯磨礪的智慧巨匠,切身調查研究繪就歷史長卷。在上海師範大學擔任教授、博導,他深耕上海城市史、社會史、抗戰與中日關係等領域,著有《上海城區史》《慰安婦研究》《中國毒品史》《1909年萬國禁菸會研究》等60餘部作品,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
同時,他還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等榮譽,曾在學術舞臺上啟迪無數心靈的蘇智良教授,如今在教育與研究的道路上,榮譽滿載,他被譽為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高校首屆名師,繼續書寫文化與智慧的輝煌篇章。他將引導我們從史觀角度更深層次理解世界。


在追尋科技與人文的交匯之處,他以創新鑄就溝通的橋樑,演繹無聲世界與有聲世界的和諧交響。作為上海科技大學“潤愛無聲手語大模型”專案的負責人,他傾心於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手語與漢語的互譯夢想,推動聾人與健聽人的共融。
經過他們團隊一年多的努力,已經建立了通用手語和上海自然手語為基礎的手語動作庫,特化場景的手語動作識別率達到80%以上,部分產品進入落地階段。他是無聲世界的耕耘者,科技共融的倡導者。


李政寬曾獲得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學位,並師從南派京劇名宿孫國良、崑曲名家孫海蛟。是京劇麒派掌門人陳少雲先生入室弟子,麒派藝術第四代傳人;受教於李軍、田恩榮、郭宇、宋捷等戲曲表導演界名家。作為第31、32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頒獎晚會音樂總監,他創作了“白玉蘭戲劇表演獎”主題曲《白玉蘭之歌》。他立足傳統,致力於中國戲曲文化的當代化表達以及戲曲藝術與其它領域的跨界探索。


DATE/日期
2024年12月8日(週日)
下午14:00—18:00
ADD/地址
上海市徐彙區華山路1954號
上海交大徐匯校區文治堂


文治堂,為紀念上海交大前校長唐文治之功績而命名。1949年落成後,1950年4月8日校慶,由茅以升、趙祖康、顧毓琇、王之卓等校友代表同學會將文治堂移贈母校。“欲成第一等學問、事業、人才,必先砥礪第一等品行。”是文治校長的寄語。
幾十年來,文治堂見證了歷史,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堅持民族氣節的文人志士報效祖國、開拓創新。75年後,我們在這個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建築裡,用思想的力量探索新始,開創新“元”。




TIPS / 溫馨提示
掃碼或點選閱讀原文報名:



Q&A
Q: 這次都有哪些講者?
A: 請密切關注TEDxXuhui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陸續公佈本次大會的講者陣容。
Q: 簽到時是否要換紙質票?
A: 請在簽到時,提前準備好電子票二維碼,掃描換取紙質票/手環,這將是當天入場的唯一憑證。
Q: 座位是否隨機呢?
A: 簽到時會在現場兌換座位票,票上有相應的座位號,請對號入座,先到先得。
Q: 是否團體票呢?
A: 針對10人以上參與者,我們將設定團體票,具體可諮詢
[email protected],微信/電話: 13671659618 獲得專屬優惠購買。
Q: 是否能退票?
A: 本次活動,不可退票; 如本人無法參與,請把票轉讓給他人,有任何問題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Q: 是否開具發票呢?
A: 超過2000元可開具普通發票,可聯絡我們直接購買,稅點需額外支付,開票可聯絡13671659618/[email protected]




我們正在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將創新思維傳播給世界,激發認知升級,促進多元化思考。加入我們,無論您是提供茶歇、晚宴、禮品、物料、攝影攝像還是媒體支援,每一份力量都將助力活動更加完美。聯絡我們,讓我們攜手共創,一起讓這場思想盛宴更加精彩,也一起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