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026年,車企大洗牌

點選圖片即可免費加入哦👆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波段小當家
來源:雪球
車企大洗牌
①2025-2026年,淘汰戰,活不活的下來,就看這兩年。
②2025-2027年,預測新能源車滲透率會從2024年47.2%上升到75%-80%。
③2025,高階智駕滲透率相當於新能源車2020年-2021年區間滲透率,但高階智駕滲透率會比新能源當初發展速度更快,預計2027年,高階智駕滲透率50%左右。(高階智駕的定義,有比較大的分歧,如果按照比亞迪定義的高階智駕,2027年滲透率能達到65%-70%區間,新事物,國際標準都沒有過於詳細的細則)
④各智駕幫派開打、開炒、開吵,就像以前手機時代的各種撕X,但很明顯,智駕老大們打架,沒優勢沒聲音日系德系們可能就沒了,吵是好事,沒有熱度的,不會營銷的,就沒有以後了,趨勢越來越明顯了,陽謀也好,下一盤大棋也好,對自主品牌都是好事。
⑤免費的高階智駕,開啟另外一種維度的價格戰,但是,羊毛肯定是出在羊身上。
圖1:歷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21年-24年,是高速發展時間點,這個速度遠比預期的快了兩三年時間。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50%意味著該技術或產品已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企業競爭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技術、品牌和服務等綜合實力的比拼。
圖2:看月度,就更加清晰一些,連續幾個月份滲透率都達到51%-53%區間。12月和1月因因年底因燃油車促銷和季節性因素回落,可以參考24年1月32.8%滲透率,3月就達到42.2%。兩個圖結合去看,按照這個趨勢,做個數據分析的都知道,今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接近60%是毫無疑問的。25-27年三年時間,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本來預期最多達到70%。但25年預期L3級別智駕落地會加速這一程序,更重要的催化劑是比亞迪高階智駕戰略的落地。26-27年半固態電池的發展和裝車量的提升,對於新能源車的佔有率也是一大助力。汽車協會預測今年新能源車滲透率57%,彭博預測是55%-60%。
圖3圖4:圖3乘用車一年銷量排行,去年價格戰越打越激烈,到了四季度,燃油車整體折扣率已經接近20%,但是已經到了降價都難以保量的階段。看看日系和德系15-40萬價位的車,降價幅度只能用慘不忍睹去形容。圖3是25年1月銷量排行,1月沒多少代表性,像比亞迪環比腰斬,並不是不好賣,主要看同比看趨勢。
圖5:這張圖是核心,我把幾個表格放在一起。比亞迪也好,HW系潛在的第五六七八界也好,簡稱八界也好,它們的戰略就是拿下15-25萬這一塊,1年足足600萬輛銷量,均價大致19萬,一年營收是1.1萬億左右。這一塊一直是日系和德系大眾的核心的價格帶銷量,假設上汽廣汽長安比亞迪等國內品牌吃下,是不是順理成章呢。
自主品牌是指中國品牌,不分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比亞迪24年品牌均價是12萬,不含方程豹騰勢仰望,所以能看到自主品牌滲透率10萬以下接近85%了,15萬以下也有67%,也就是三分其二,但到了15萬以上,自主品牌滲透率就不到40%了,一個汽車強國,參考日本和德國,日本國內品牌銷量佔比能達到90%以上,德國是歐盟國家,歐系車銷量佔比75%左右,自主品牌銷量佔比80%-90%左右。
新能源車疊加智駕攻勢下,傳統燃油車品牌今明兩年會更加頹勢明顯,節節敗退,不停的降價和銷量下滑是非常致命的,惡性迴圈中。
國內目前非自主品牌,銷量大的也就日系和德系,智慧化、智駕、電動化,三個維度去看它們的動作,這些就不寫了,真的非常慢,至於為什麼燃油車做智慧化和高階智駕沒有優勢,也不是不能做,需要綜合考慮成本和體驗。至於新能源車燃油費的節省、保養費的節省,在當下經濟環境下,更有競爭優勢。
按照這個趨勢,很多以前銷量大的車企,說倒下是真的會倒下,或者銷量急劇萎縮,這個讓出來的市場,你的產能你的車型,能不能吃下這一塊,有麼做好準備。發展速度確實太快了,燃油車品牌被打蒙了,但是整體轉型沒個兩三年都搞不了,等你這個速度轉型完畢,市場已經沒有機會了。
所以,2025年是新能源車投資的好節點,小米和比亞迪帶了頭。2026年,基本上格局就相對固定了。在當下我們選擇公司,要整體性去看,要看大趨勢,也要關注大趨勢中的小趨勢。這就是投資的意義,不然格局越來越明朗了,也就沒有多少價值了。
前五年,是新能源車替換燃油車。未來三年,是高階智駕替代基礎輔助駕駛功能的車的三年。並且新能源車會在高階智駕的普及下,加速新能源車的滲透率,2025-2027年三年時間,新能源車滲透率會從2024年的47.2%上升到接近80%。半年前看資料,很多預預期都沒這麼快,最近三四個月陸續跟蹤資料的變化,發覺比預期的更快。可預見的未來兩三年,會更快。
看資料很重要,會看資料背後的含義更加重要,要整體性去看待,不能夠用資料去量化的東西,就會顯得很虛,一有點風吹草動,做起來也是沒把握的,一直持有一家公司不簡單,萬科格力茅臺寧德比亞迪等等,那個公司都好,都有某一段時間讓不少人感覺信仰崩塌的時候、破防的時候,當然我也不怎麼看成熟行業。有目的有計劃的持有,非常重要。看資料,知道機會在哪裡,機會有多大,知道機會很大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很難做的好。當然,懂看資料也是需要學習的。
未來三年,我國汽車行業的三大趨勢就是新能源車逐步替代燃油車、智駕替代非智駕、自主品牌替代國外品牌。
所以,要考慮的重點是,國內乘用車一年2000萬輛銷量,當自主品牌佔比超過50%時,還有接近一半售價更高、利潤更高的960萬輛汽車在國外品牌手中,怎麼去逐漸拿下這個份額,誰有能力拿下它。
DeekSeek、哪吒2火爆,代表了科技自信、文化自信。當下汽車自主品牌佔比超過50%時,這何嘗不是一種自主品牌自信,也是中國消費者對於自主品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的一個數據體現。可預期、可預測未來兩三年,自主品牌佔比會達到70%甚至80%的滲透率,所以,誰能吃下儘可能多的市場,這就是投資機會所在。

雪球官方投資課程升級!
14章核心課程,聚焦大類資產投資方法論,重點介紹A股/港股/美股/債券/商品等資產的特性;精講優秀標的案例;入群即可獲得1本配套教學書籍……快來加入!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課程為雪球基金髮起,僅作為投教科普,不構成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是獲證監會核准的持牌基金銷售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資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