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賓士中國裁員賠償N+9 與官方回應
2 月 26 日,網傳賓士中國突然約談員工並啟動裁員程式,賠償方案高達 N+9。
還有訊息稱,被裁員工若兩個月內未找到新工作,還可拿到 3 月和 4 月的工資,那就相當於 N+11。
補充兩個外企作為參考:
– 2024 年 10 月,大眾中國啟動裁員,提供的賠償最高是 N+6;
– 2024 年 4 月,特斯拉中國的裁員賠償是 N+3。
針對裁員傳聞,賓士中國在 2 月 27 日回應稱,“業務的整合或削減將不可避免地涉及部分員工的工作安排”,並表示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為員工提供合理合法的跟進方案”。

儘管官方未直接確認 N+9 的具體賠償標準,但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裁員主要針對銷售和金融部門,涉及約 15% 的員工,且多數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老員工。
二、賓士中國的經營困境:從銷量下滑到電動化陣痛
1、銷量與利潤雙降
賓士 2024 年財報顯示,其全球營收同比下滑 4.5%,息稅前利潤暴跌 30.8%,淨利潤縮水 28.4%。中國作為賓士最大單一市場(佔全球銷量 29%),銷量同比下滑 7%,僅售出 68.36 萬輛新車。儘管賓士透過降價促銷試圖挽回頹勢,但終端市場混亂導致品牌溢價受損,甚至出現“降價賣不動,維穩也賣不動”的尷尬局面。

2、電動化轉型遇阻
賓士的電動化戰略在華步履維艱。EQ 系列因“油改電”標籤和續航短板被詬病為“工業垃圾”,2024 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同比下滑 23%。儘管賓士計劃推出全新 MMA 平臺電動車,並加大本土研發投入,但其在智慧化、直營模式上的滯後,已讓國內新勢力搶佔先機。
3、成本控制與戰略調整
為應對壓力,賓士啟動全球“瘦身”計劃,目標到 2027 年削減 50 億歐元成本,中國區裁員正是其中一環。同時,賓士宣佈整合低效網點、升級門店硬體,試圖透過“加減法”策略最佳化運營效率。
三、小知識:裁員賠償中的“N+1”“2N”是什麼?

-
【N】基礎經濟補償金,按工作年限 × 月平均工資計算。例如,工作 5 年,則 N = 5 個月工資。
-
【N+1】在員工無過錯情況下,若企業未提前 30 天通知解除合同,需額外支付 1 個月“代通知金”(如醫療期滿、不勝任崗位等情形)。
-
【2N】企業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時的賠償標準,例如未與孕期員工協商直接裁員,需支付雙倍補償金。
賓士此次傳聞的“N+9”雖高於法定標準,但屬於勞資協商結果,側面反映其急於縮減人力成本的迫切性。
網友評論
賓士裁員賠償N+9 的話題,在網上把網友們都引爆了:


– E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