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警惕誰的惡意?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
我們都願意相信,我們最終,都會走上同一條康莊大道。】
1
對於不同企業,網路有個諺語:
“外企的下限是勞動法,國企的上限是勞動法,私企的下限是日內瓦公約。”
一個很“匪夷所思”的現象,在我們這個地方,最遵守《勞動法》的,不是本土企業,反而是外企。
2022年,日本著名企業佳能相機,在華經營不善。
成立32年的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宣佈終止生產,隨後,佳能珠海針對員工的賠償方案出爐。
根據媒體報道,30年工齡最高補償150萬元,20年工齡100萬元,10年工齡50萬元
有員工稱,自己月工資是7000元至1萬元,如今拿到約25萬元的補償。該員工的一名同事工作時間長達30年,最終補償金額則高達150萬元。
珠海佳能超高標準的“裁員補償”方案,當即上了熱搜榜。
與此同時,“不同的聲音”開始出現。
專家學者炮轟佳能,“這是惡意補償”,故意拉高了國內企業的補償標準,使得我們的本土企業面臨更大的“成本經營”。
各路媒體開始發文打“愛國牌”,“要警惕西方國家、外資企業的糖衣炮彈”。
經典的中國式家長教育語錄:
“兒子,媽媽不給你吃糖,是為了你好,你得學會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兒子,媽媽不給你吃糖,你也不可以吃鄰居家給的糖,他是在引誘你去跟他家的孩子玩,耽誤你學習,還離間我們母子的感情,你不能掉進蜜罐裡,你得學會吃苦。”
補充一句。
2024年8月,媒體爆料蘇州佳能開始新一批裁員,由於市場收縮裁員規模涉及上千人,而賠償重新整理了外企裁員的天花板——無固定合同期限n+12或是2n+12。
這是國內頂級賠償,沒有之一。
這個被國內媒體和專家解讀為“惡意補充”的方案,確實太高標準了。
“小日本的企業,沒安好心吶。”

2
2024年6月,廣汽本田傳出裁員訊息,涉及約1700名員工,約佔公司總人數的14%。
據廣本內部員工透露,廣汽本田將為離職員工提供“N+2+1.8”的補償方案,N+2是標準賠償,1.8個月可能是獎金。
報道稱,相較於其他車企,廣汽本田給出的裁員禮包異常豐厚,不少工作年限較久的老員工,搶著要裁員名額。

許多老員工積極踴躍報名,想趁此機會提前“退休”;“報名的人太多了,聽說還得搶名額,賠償給的位元斯拉(N+3)還多”。

此次裁員的主要是生產線一線員工,但一線員工的工資在國內車企中,絕對算是頂尖水平,有些月薪高的可拿2.5萬-3萬元,另外還有各種補貼。
2025年2月27日,最新訊息。
據“汽車畫素”報道,賓士中國於26日約談了部分員工並立即啟動裁員,裁員比例約為15%。
本輪裁員主要涉及銷售、汽車金融兩個體系。
IT之家獲悉,被裁員工可獲得N+9的賠償,若未來兩個月未入職新公司,還可拿到3月和4月的工資。
看來不只是“小日本沒安好心”,惡意補償這種事,德國人也在幹。
3
視角轉回國內企業。
2023年,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大廠,開始大規模裁員,其中某廠,將漢語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他把裁員,稱之為“畢業”。
低於法定的補償標準不說,一毛不拔捨不得掏銀子,最後還送你一句祝福,“恭喜你,從大廠畢業”。
甚至於,企業經營不善,員工拿不到應有的基本工資報酬,依舊有專家代表跳出來建言獻策:
建議員工“自費上班”,這樣的話,企業不用發工資,降低了成本;員工也有了工作,還能賺取工作經驗,兩全其美。
難怪一開始,張麻子想弄死“師爺”。
對了,大家還記得,那個凌晨一點半,猝死在崗位上的某大廠的剛畢業的23歲年輕姑娘嗎?
知乎上面,針對此話題,已認證的某大廠官方賬號在知乎下面回覆
“底層人民都是用命在換錢,這不是資本的問題,這是社會的問題。”
群情激憤之下,已認證的某大廠官方賬號,自行刪除了這條回答。(前後不到兩分鐘,堪稱秒刪。)
也就是說,在部分“精英群體”眼裡,國外的資本,都是惡意的、是奸詐的、是卑劣的。
我們這裡的“資本”,都是身不由己的。
掙了錢,都是領導有功、領導有方,經營不善、虧損經營了,就開始各種陰招損招想辦法的“降本增效”。
插一個案例。
2023年8月初,上海虹口區某美食廣場停業準備撤場,公司法定代表人潘某某交代大堂經理謝某找人承擔拆除工作。
經潘某某同意,謝某將相關工作交給公司兼職電工尹某某,尹某某隨後招用朱某某、劉某某等人參與電纜拆除工作。
然而,意外發生了。8月底,朱某某在拆除作業中,使用鋼鋸切割電纜時突然發生事故昏迷,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電工前腳剛死,潘某某後腳就聯合另一股東遞交《登出清算報告》,承諾“公司債務已全部清償”、“公司財產已處置完畢”,在12月8日將公司登出登記了。
朱某某家庭本就困難,而朱某某離世後,不僅死亡責任無人承擔,連公司都沒了,家屬陷入維權困境。
而後,上海檢察方面看不下去這種“騷操作”了,提起公訴。
再對比佳能、廣汽、賓士,對於中國員工的“惡意補償”方案,你告訴我,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善意的,什麼是惡意的?
4
在本土企業,各種低標準的“裁員”補償,和零補貼加班,以及無視勞動法的各種“降本增效”操作之下。
他們依舊是“虧損經營”,乃至於最後背水一戰,還想出了一個絕佳的“逃跑計劃”:
職業閉店人(也稱職業揹債人)。
職業閉店人,是什麼意思呢?
比方說一個汽車美容店、一個大型超市,他欠債太多了,面臨破產,這個時候,新型職業團隊就出現了:
老闆,你給我20萬,我給你找個職業閉店人。
“職業閉店人”是指幫助經營不善的公司計劃好關店、跑路方法,並接手處理後續維權問題的群體。這些職業閉店人,往往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現在善後工作中。
他們本身就無視徵信,甚至是老賴。
”許多“職業閉店人”團隊還會在閉店前進行優惠促銷,賺完最後一波充值再消失。
記者透過工商登記資訊查詢發現,北京金寶貝、天津金寶貝、上海金寶貝的運營主體都在今年1月陸續把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廣東惠州惠東縣某村53歲男子陳雄生。
“我們換老闆了,企業換法人了,客戶要退費、員工要補償,沒問題,找陳雄生去,他是農村老光棍,家裡存款大概還有5000塊,你們去要錢吧。”
在法律的紅線、道德的底線之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本土企業,本地資本家,他們究竟有多下限。
我就鬧不明白了。
胖東來,可以是於東來的驕傲,可以是許昌人的驕傲,可以是河南人的驕傲,但它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上面領導”以及國字頭媒體爭先報道的“國產驕傲”。
30年了,就一個胖東來,一家超市被網友點名誇讚。
咱不丟人嗎?
國貨之光呢?造車新勢力呢?網際網路大廠呢?明星房企呢?
你們烏拉拉的吹了這麼多年的牛B,就得出一個結論,日本佳能和德國賓士,都是在惡意補償,要警惕西方勢力的糖衣炮彈,最後拉著所有員工一起高昂宣誓“吃苦理論”多幹事少拿錢。
最後這些貨,降本增效、臨時工背鍋、職業閉店人、操縱股市、股權內幕交易、老婆孩子移民國外、出了風險高管先套現離場跑路海外。
然後他們的二代混子們,開著大G進了故宮,再來感嘆一句“有幸生在華夏”。
像小說,像電影,像現實場景,像構造劇情,恍惚之間我總是分不清,究竟誰是惡意,誰是善意。
“這世道,無論達官貴人還是無名小卒,均相互爾虞我詐,令人可怕。好在這大千世界很公正,人人都是一條命,都是匆匆過客,無一倖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