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們 “健康”
而不是“填滿”的頭腦
直播嘉賓
張香筠
直播平臺
影片號搜尋 活字文化、給孩子
小紅書搜尋並關注“是活字吖”
同步直播
老師:葉子為什麼會變黃(落下來)?


孩子們自由地表達著自己對愛的理解:
有的孩子認為愛有不同型別,愛一款遊戲和愛一個人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認為家人的愛比朋友的愛更重要;
有的孩子認為愛有不同的階段,結婚後愛就消失了;
還有的孩子認為人們沒有愛也可以很好地活著;有的孩子則堅信愛無處不在……
目睹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表達著自我,周軼君說,她感到一絲羨慕,因為這種哲學討論會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理性的種子,將來長大了,無論面對怎樣的情況,她們都知道可以表達自己,形成自己獨立的看法,尊重他人,聆聽他人,但最終都是要形成自己的觀點。


所以,在法國人看來,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哲學呢?拉貝女士這樣解釋:
社會就是一個羊群,只是追隨不同的老闆,如果你不懂得自己去思考,那麼就去追隨最強的那個。不思辨就會盲目地追隨。
反觀典型的中式教育,我們會有一種感受,就是我們思考問題的框架很大,但是卻很難細下去。究其原因,似乎是我們經常忽略了人生而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感受。
教育,是一個民族對人的定義。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是基於各自國情做出的抉擇。在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許多先進的教育實踐似乎還缺乏全面推行的基礎。但是,像法國的這種哲學實踐,並不是那麼難以操作,教育施行者(家長和老師)透過一些學習,就可以掌握引導的技巧。而在適當的引導之下,孩子們天性中被壓抑的部分就會自然釋放。

透過《他鄉的童年》,我們感受到了哲學討論之於孩子們理性成長、情緒疏導的作用。事實上,為了取得更好的討論效果,一些法國的哲學班還會結合冥想的形式。
冥想是一個已被驗證可以有效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它可以使我們的大腦得到休息,意識更加清晰、放鬆和專注於內在及當下。據傳,生活在喜馬拉雅山洞裡的僧侶甚至可以透過冥想來調節體溫。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作家弗雷德里克·勒諾瓦曾在全球法語區持續進行過為期9年的哲思冥想教育實踐,並在法國教育部的支援下,為法國及加拿大、比利時、瑞士、盧森堡、摩洛哥等國的學校培訓了6000多名哲學課輔導員,堪稱全球冥想哲思教育領域的“總輔導員”。
他將冥想與哲思相結合,用冥想訓練幫孩子緩解焦躁、集中精神,從而更好地進入哲思討論狀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弗雷德里克·勒諾瓦
(Frédéric Lenoir)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作家,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學者,SEVE基金會創始人,著有《斯賓諾莎奇蹟》《幸福,一次哲學之旅》等。
2016年,勒諾瓦將自己的教育實踐心得及一部分精彩的教學實錄撰成了《和孩子一起哲思》一書,該書近日由活字文化推出中文版。
勒諾瓦一直認為,不應該到高三才開哲學課,而應該在小學。因為他認為孩子們有一種特殊的才能,他們會向世界提問,會向自己提問,會驚歎,會思索,會分析——總之,會哲思。

《和孩子一起哲思》書影
在勒諾瓦老師的引導之下,孩子們在充分的身心放鬆之後,異常積極活躍而又平靜清晰地參與討論。
他們共同探討過的,幾乎都是成長中必然會面對的那些問題:
幸福是什麼?
情緒是什麼?
愛是什麼?
朋友是什麼?
人和動物一樣嗎?
對付暴力必須使用暴力嗎?
生死有命還是長生不老?
生命有沒有一種意義?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
……
9個哲學話題、15場課堂實錄。異彩紛呈的課堂實錄充滿了童稚但是深刻的洞見。讓我們看到了在正確引導下,孩子們所能達到的思考深度和水準。


圖源法語版《和孩子一起哲思》
比如,在討論“愛是什麼”時,10歲的克里斯多夫說:
一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心裡就像是有小鳥在喳喳叫!
8歲的卡米耶說:
愛,既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情緒。
說它是情感,因為會持續一生,比方說父母的愛。
但也是情緒,因為對於少年來說,
有時候我們會愛上一個人,可是時間很短。


在討論“暴力”時,7歲的安託萬說:
即便別人不尊重你,你也要尊重別人,
這樣才能讓別人想尊重你。
因為如果他得到尊重,就會很高興,
就會也學著尊重。
在討論何為“成功的人生”時,8歲的瑪麗耶姆說:
我覺得成功就是做了很多讓自己高興的事情。
9歲的阿敏說:
成功的人生對於我來說,就是當一個好人,
不做壞事,幫助受苦的人,勸和爭吵的人。
這就是成功。




《和孩子一起哲思》書影
當一個孩子從小就能誠實地感受世界,表達自己,思考生而為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我們就很難想象TA會長成一個情緒失控、沒有自制力、空心化、輕易向世界交出自我力量的大人。
勒諾瓦老師還提煉了19個哲學概念,推薦了相關的名言、問題、參考書和電影,供組織哲學班的教育工作者參考。這些哲學主題包括:
愛、美、金錢、藝術、他人、社會情緒、幸褔、慾望、暴力、人、自由、義務、工作、道德、時間、成功、死亡、真理、形體與精神……
為了讓孩子們獲得好的冥想效果,勒諾瓦還親自錄製了正念引導音訊,並請法國知名作曲家Logos創作了伴奏音樂,為了在不同的場景下都能應用,音訊還錄製了各種不同時長的版本,掃描書中二維碼就可以聆聽。

相關推薦

[法] 弗雷德里克·勒諾瓦 著
張香筠 譯
活字文化 策劃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