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牙牙學語開始,學堂先生就教我們讀詩。哪怕那時閱歷尚淺,讀不懂其中含義,也不妨礙我們感受字裡行間的意蘊和美感。
每個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
自古以來,詩歌在文學中都處於極高的地位。所有文學體裁中,詩歌是離語言最近的。
去年憑藉小說《本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劉亮程,常常被問到,為何他的語言總是富有詩意?
他坦言,早年寫詩對他後來的小說創作有很大影響,“可能我跟其他作家的不同之處就是,把詩歌意象經營成了小說故事,用詩歌的語言寫小說。我對語言有自己的追求,我希望自己寫的每一個句子都有無數的遠方。”

事實上,很多語言很棒的小說家和散文家,通常早年都寫過詩。知名當代作家蘇童、阿來,外國作家納博科夫、博爾赫斯、波拉尼奧、馮內古特、卡佛等,概莫能外。
他們的小說與散文中,詩化的語言,讓讀者在閱讀時,一字一詞都不願跳過。
比如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開頭一段,充滿音樂性的詩意語言,一度被奉為寫作教科書。
好的詩歌,會開闢語言的疆界。
“不管你想寫什麼,都應該從寫詩開始,因為詩歌是一切寫作的起點和終點。”詩人黃梵如是說。
這個春天,為了幫助更多文學愛好者進入詩歌殿堂,錘鍊語言表達,我們找到國內7位著名詩人,歷時半年打磨《南方週末詩歌寫作課》,終於首發上線!
你幾乎在市面上看不到這樣的頂級講師陣容,這些都是談論當代詩歌繞不開的名字,是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詩人:歐陽江河、于堅、張執浩、張桃洲、黃梵、西渡、陳先發。
我們的講師幾乎攬獲了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十月文學獎等詩歌領域大大小小的重要獎項。
並且還兼有詩人、教師、批評家等多重身份,所以他們比一般詩人更懂得要如何設計課程,大家才聽得懂、學得透。
他們將從詩歌觀念、審美到寫作技巧,為你傾心講述詩歌寫作的秘密。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在我的理解裡,最好的詩歌總是包含了人類心智最成熟的部分。而詩歌的奇異之處,還在於它給心智之成熟添加了一點不可知,不可說,以及一點迷惑。
布羅茨基說過,讀詩的人,生命一定比不讀詩的人要靠幸福更近一些。我深以為然……
詩歌的領域何其廣闊,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的、媒體的活力,包括簡訊語言、微博語言,還有受翻譯影響的文字等都包括進來。讓人反感的東西,也可以在詩歌中作為一種矛盾、刺眼的東西而存在。我用詩歌的胃來消化鋼鐵、磚塊和石頭。
——歐陽江河
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得主

我們之所以需要詩,是因為我們自身還不夠好。詩歌一定是對人生的額外彌補,它存在的前提來自於我們對善意的渴望。一切優秀的詩歌都無一例外地充滿了類似的渴望。
現代詩和古體詩一樣,只是人類傳遞情感的一種方式,類似於陌生人之間的“接頭暗號”,如同我們在嘈雜陌生的人潮中驀然聽見了自己的鄉音,而隨之在內心深處泛起的陣陣漣漪。
詩歌和音樂有什麼關係?它們都是一種聲音,只是製造聲音的材質不一樣,二者在結構、音色、音高、調性等方面保持著高度一致。從這個角度來講,詩歌並不適合放在整體的文學範疇內來談論,她更接近藝術——聲音的藝術。
——張執浩
魯迅文學獎得主

我們生活中那些再熟悉不過的經驗,在經過詩的表達之後如果能夠喚起一種陌生的其至別樣的感覺,那麼這首詩就算是成功了。
詩是對經驗的更新,它會提示我們留意那些司空見慣、或者被磨損殆盡的經驗,讓我們一次次返回到那些經驗中,沉思、品味、感動。
一種具有“實感”的經驗,才能夠保證詩歌文字的效力,也就是一首詩跨越時間、地域、語言的有效性。一首遠古的、別種文字的詩篇為何打動了我們? 那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具有“實感”的經驗。
——張桃洲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中國詩歌研究中心研究員

我在南京理工大學教授文學,因校外來蹭課的人較多,也受邀去各地開課。我寫詩三十多年,教普通人寫詩十幾年,可以說一直在從事詩歌寫作和詩歌寫作教學。在我看來,普通人應該都學會寫現代詩,詩應該成為常人精神交流的工具之一。
對於具體的詩作,所有詩歌其實只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直抒胸臆,二是意象。我一直強調新詩應該主要使用意象,原因在於意象表達充滿歧義。珍貴的文學表達,恰恰不百分之百仰仗字典含義,對含義採取適度的放任。讓含義透過形象事物去長途跋涉,抵達意味無窮的世界。
——黃梵
鐘山文學獎
紫金山文學獎得主

我開始寫詩很早,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時候,翻看弟弟的新版語文教材,讀到一些唐詩宋詞,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振聾發聵的事情,我發現原來文字還能創造這麼美好的東西。
在我看來,詩在語言中發生,但語言的根在詩人的生命體驗,詞語和存在之間有一種嚴格的對應關係,它們為了生存而被說出。
精確是詩歌語言的本質要求,它既包括觀察的精確,也包括感情的精確、感覺的精確、想象的精確,還包括聲音的精確。詩的技藝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讓題材轉變為詩的能力,它所關涉的不是匠人的手感,也不是一般的語感,而是一種心感。一流的詩總是與我們垂直相見。
——西渡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昌耀詩歌獎得主

修改和打磨詩歌,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千錘百煉,時而不如靈光一閃的妙手偶得。精益求精,時而不如暫時棄置一旁。
詩歌修改不是修補,而是再造。我們在詩歌寫作中都曾非常珍惜既有的創作成果,這種“想護住”的心態,決定了修改只是縫縫補補、敲敲邊鼓,不大可能有突破性的修改結果,更不可能改出來一種全新的面貌。
當然,不是說所有詩歌的修改都需要“大拆大建”。我的意思是,在修改之前,要有“舍”的膽氣。有捨得之心在,哪怕一字未改,也是大大有益的。
——陳先發
魯迅文學獎得主

寫詩是一種神啟。1966年,我看著大街上在燒書。當時我12歲,心裡疑惑,這些如此美麗的書本為什麼要燒掉?幾千年了,自從人類開始寫詩以來,許多抽象之事都煙消雲散了,只有詩穿越時間。
透過詩,人類一次次在語言中覺悟。“修辭立其誠”。語言的工具性令生命成為陳詞濫調的隱喻,令人麻木不仁,被物異化,墮落於矇昧。詩是一種語言的復活、勾引,透過這種詩性的夢囈,興觀群怨,邇遠,多識,人重新理解自身的處境,處於萬物有靈的感激、喜悅、居敬、超越中。沉思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最終得以實現易經所謂的君子生命。
世界永遠焦慮,詩卻是一種定力。
——于堅
“第三代詩歌”代表人物
魯迅文學獎得主
與市面上普通的詩歌賞析課不同,我們特邀7位傑出詩人,帶你從閱讀、選材、意象、語言、修改5個方面出發,系統搭建現代詩寫作體系。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他們不僅會從思維層面,更從實操層面,教給你真正用得上的詩歌寫作技法。
比如黃梵老師,有著十幾年教普通人寫詩的經驗,他的學生中,有不少從零基礎一躍成為專業的寫詩者,在《詩刊》《草堂》等專業文學期刊發表詩作。有的出版了個人詩集,甚至獲得詩歌獎項。
他曾應邀赴臺灣開辦新詩寫作課。班上有個中學語文教師,認為自己不能寫新詩,但結業兩年左右,就獲得臺灣某詩歌獎,也被臺灣詩壇推為80後新秀,聯合文學也出版了她的詩集。
黃梵老師深知普通人寫詩的痛點難點。很多人困擾“為什麼自己寫出來的句子總缺少詩意?”,黃梵老師會告訴你用一招“錯搭”破局。
所謂“錯搭”,就是將兩個常人熟悉的舊事物,透過硬性搭配,創造出一個新事物,這樣就產生了詩意——熟悉中的陌生。
舉個例子,穆旦有首詩叫《野外演習》,第一節是這樣寫的:
我們看見的是一片風景:
多姿的樹,富有哲理的墳墓
那風吹的草香也不能伸入他們的匆忙
他們由永恆躲入剎那的掩護
“多姿的樹”是常見搭配,詩意寡淡,但“富有哲理的墳墓”是錯搭,“哲理”與“墳墓”完全不搭界,就給人強烈陌生感,令詩意濃烈。
△黃梵老師試聽片段
再比如陳先發老師會透過拆解案例,講解一首好詩是如何誕生的,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為什麼很多詩歌看起來漂亮卻打動不了人?
在陳先發老師看來,往往是缺乏細節。他認為,詩歌本質上是對個人生命體驗的忠實書寫,越有細節就越真實、越有感染力。
舉個例子,詩人谷禾有一首詩叫《宋紅麗》,寫的是一個在城市地道中揹著蛇皮袋四處打零工的農民工,詩中這樣寫:
當過洗碗工
廣告員,在路邊賣過假煙和盜版盤
擦過皮鞋,哭過,偶爾笑過,想過死(不止一次)
……
橫穿京哈鐵路時被一輛飛馳而來的
貨運列車攔腰撞飛(像一隻鳥)
並當場斷氣
“這首詩的寫法很特別,全是細小的現實片斷和一個個拼接而成的生活畫面,沒有贅述、沒有評論沒有任何悲傷氣氛的渲染,卻特別有衝擊力,有一種深沉的命運感……這就是細節在詩中的力量。”先發老師分析道。
雖說好詩千姿百態,也千差萬別,但令人安慰的是,好詩的一些共性特點,還是可以作些概述的。陳先發老師便在課程中為大家概述了好詩的5種氣質,以及詩歌修改需要的3顆心等方法論。
我們的每一節課程,都與講師打磨了好幾輪,一步步“追問”他們創作詩歌時最底層的方法。課程或許沒有“速成之術”,但一定滿是講師們“摸爬滾打”、以精益求精之心淬鍊出來的實踐之學!

為了滿足更多學員的需求,本次課程特別推出2種規格:純享版與訓練營版

2024年3月1日起,每週五更新一個版塊正課。包含1節發刊詞和1節嘉賓課,每節時長約30分鐘。包括5個版塊、20節講師正課,每節時長約15-20分鐘。

除以上課程福利外,訓練營學員還將享受以下服務:
1、5場講師影片直播答疑課:
2024年3月7日起,每週四19:00正式開講,每場時長約90分鐘,錯過可反覆回聽。
2、社群服務:
訓練營學員可在學習社群中與寫作同好交流切磋。助教將在課程各時間節點提醒你課程上新、釋出資料、提交作業。
3、作業批改:
訓練營正課期間將佈置一次結課作業,講師將挑選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點評,其他符合要求的作業將由南周助教團隊批改。
4、優秀作品發表機會:
優秀結課作業將有機會刊登在《 詩刊 》《漢詩》《詩歌月刊》《詩潮》《江南詩》及南方週末APP等平臺上。
7位國內傑出詩人、批評家
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得主
從詩歌觀念認知到經典拆解
再到寫作技巧
300+
分鐘課程,
60+
詩歌經典之作拆解
5大版塊打通現代詩歌閱讀寫作全流程
原價329元-699元
現在下單最優惠,立享早鳥價
純享版僅需299元
訓練營僅需569元
最高優惠130元!
點選下方按鈕,訂閱課程
(本文為推廣資訊,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