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少年體驗課|馮軍鶴:不要讓語文成為討好的藝術

一席少年(YiXi Youth)是一席的子品牌,致力於為青少年、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涵蓋人文、藝術、科技、哲學、博物、心理等多領域內容,以跨學科視角拓展認知邊界,重塑教育的可能

2022年11月底,語文教師馮軍鶴回到曾經支教過4年的雲南,在因為疫情臺下沒有觀眾的情況下,完成了他第一次一席演講——沒有nei種考試的語文課」。
兩個月後演講釋出時,疫情已經煙消雲散,而這篇演講我把學生們能想到的髒話都寫在黑板上,真的很壯觀。」成為了2022年度Top10。演講中他帶著學生們一起閱讀經典文字,討論性別、異鄉、四季、美食等主題,探索「自由的語文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們在評論區看到了大家對自己所經歷的刷題、模版式語文教育的質疑,也聽到了對語文教育能有所突破的期待。還有更多這樣迫切的提問怎樣可以加入馮老師的課堂呢?
在經歷了雲南山區公辦小學的體制內教育,和開放前沿的深圳民辦學校的教學探索後,馮軍鶴成為了一名依然抱有教育夢想的獨立語文教師。正如演講中所說,「只有經歷過自由,我們才會更加信賴自由。
兩個月前,一席少年首場,我們和馮軍鶴一起把一席現場變成了30分鐘的語文課堂,一起探討為什麼在中考或者高考的作文題中,總會看到“詩歌除外”這樣的表述。在馮老師的互動教學中,全場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興致盎然。
“我們還需要一種向個人開放的詩歌教育。這樣的詩歌教育會非常在意我們每一個人聲音的表達,我們自己的感知,我們自己的體驗。在這種感知之後,我們才能夠發揮屬於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去豐富它。而在這樣的體驗之後,我們就能夠開啟語言表達的更多可能性。”
點選觀看:

馮軍鶴:在我們的生命中,體驗能夠被說出來,是非常重要的
一席少年

我們也在思考,除了在能容納幾百人的一席現場,傳遞與應試教育不同的視角和聲音,我們和講者們應該還能為孩子和家長提供更多的體驗和互動。盡管我們稱之為一席少年課程,但我們更想成為孩子們一次次的A Journey to Inspire.
我們追求好的課程所具有的細微、深思與豐富,也試圖用更生動的形式和內容,讓孩子在課外班的縫隙中的每一次啟迪之旅,留下別樣的收穫和成長的愉悅。
因此我們和馮軍鶴老師一起商量,以他這些年帶孩子們一起讀書、交流、寫作和思辨的經驗,為一席少年的觀眾們設計一門新的線上課程,在馬上到來的6月的第一週,馮老師將開啟三次直播課《開啟語文學習的邊界》(限時價9.9元,課程安排詳見下文)。

以下是馮老師對這次課程的簡單介紹:
無論學生還是家長,在面對被應試教育不斷擠壓的語文課時,都會生出這樣的疑問:語文課到底在培養什麼?肯定不是考試的能力,大概也不僅僅是識字背誦、說話記錄的能力。在孩子閱讀書寫無礙後,我們還渴一種更為廣闊的成長:對個人經驗進行表達和探索,藉助語言開展思考與批判,想象力的漫遊乃至愉悅,以及更為豐厚的審美和創造。
但面對以標準答案為底層邏輯的應試教育,這些渴望恐怕很難獲得滋養,甚至,只會逐漸枯萎而這些能力的重要性,隨著人類進入AI時代變得更為珍貴。當AI可以瞬間給出各項知識的標準答案,並且隨時完成一篇文采飛揚的作品時,語文就更應該反思和標準化考試的關係,回到人身上,面向人類的個人體驗甚至情感需求。畢竟,人工智慧的發展一定會不斷逼迫人類回答“何以為人”的提問。要在無論是技術還是知識領域都被擠壓的今天,獲得自足甚至幸福感人類還能夠依賴的,恐怕還是自尤其是人類獨特的記憶和經驗,想象與創造。而這個角色,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只能是語
但環顧周圍,似乎學校的語文課並沒有做出回應。應試教育的捆綁太嚴密了。既然如此,只能在校園外做點什麼了。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線上和學生互動,一起讀書、寫作、交流、思辨。這次和一席少年的合作,也讓我對未來可能的課程與討論充滿了期待。這次體驗課結束後,我們會在暑假開展更豐富細緻的閱讀課,物件除了詩歌、短篇小說之外,還有整本書閱讀和電影。暑假課的框架我會在最後簡單介紹。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三次直播課程的內容吧。
雖然只有三節,但我希望可以提供一次完整的體驗,並且讓孩子們感受到,在拋棄應試的目標之後,語文的開放性會帶來什麼。
第一課|感受語言:
詩歌的魅力
6月2日 10:00-10:40
首先,我們將從語言的細微感知開始。語言不僅是一種工具。無論是表達個人經驗,還是實現情感觸動,以及藝術創造的愉悅,都需要具備細微的語言感知力。詩歌,當然是鍛鍊這種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但正如我在一席少年的演講中所提到的,我們的應試教育並不支援詩歌的開放閱讀,當然也就無法提供語言感知的太多機會。
在這次課堂,我們從課本中所選擇的一首現代詩以及傳統的解讀方式出發,感受指向標準答案的詩歌閱讀是什麼樣子的。然後我們會選擇其他幾首作品,以完全開放的方式,藉助創作、自由表達和形式方面的細讀,帶領學生感受更豐富的閱讀體驗,從而撬動學生們對語言的敏感與關注。
第二課|課文的批判性閱讀:
《落花生》
6月5日 19:00-19:40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應試教育必然導致的一個問題就是批判性思維的缺乏。為什麼說“必然導致”呢?因為以標準考試為目標的應試教育要求參與者首先認同其內容。教師也是如此。所以,在備課時,面對語文課本,教師會不假思索地接受這篇課文,也就是接受這篇課文的情感、價值觀以及文學高度。語文課變成了討好的藝術:為什麼這篇課文如此美好?
但實際上,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是質疑甚至否定,以及在這樣的“不滿”中開啟的多元視角。審美是沒有標準的,不喜歡很正常。同時,任何一篇作品都誕生於一個具體的時代,看到時代的侷限性也就可以反思和對比當下,並提出新時代的需要。在這次課程中,我們不妨以許地山的《落花生》為例,聊一聊這篇課文傳統的解讀中被忽視的女性視角。
第三課|小說的藝術:
海明威《殺手》
6月8日 10:00-10:40
中文系的學生都知道,近一百年的文學,其最高成就主要體現在小說和詩歌這兩個方面。詩歌我們已經聊過了,現在說一說小說。在我們的語文課上,如果不考慮名著導讀的整本書閱讀,小說這種文體在初中和小學課本中的比例還不足15%。理由可以想像,短篇小說萬字左右的平均字數遠遠超過了語文課本單篇文章的長度。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我們的語文課本在側重實用性表達的同時還要留出一部分空間給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作品,那麼虛構的小說就只留下了很小的空間。
但就激發想象力,培養共情和文字審美等角度來說,小說又實在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們喜歡閱讀小說,僅僅這一個理由也需要我們給小說更多空間。所以,在第三節課上,我們選擇了小說大師海明威最重要的短篇作品之一《殺手》,來感受一下小說的藝術如何在語言的字句騰挪中入人心魄。
單節課時長:40min
適合年段:建議5年級及以上

下單後請進課程群獲得課程指引

獲得課程,請長按識別下方報名碼
或點選文末“閱讀原文”

以上便是這三次直播課的主要內容。也許你已經發現了,三次課程,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抑或對課文進行的批判性閱讀,我們都在試圖進入傳統語文課所忽視的領域。而至於聚焦的能力方面,也許可以借用我在一席第一次演講中的總結:共情、想象力、批判性思維和審美。
當然,短短的三次課堂僅僅是一段薄薄的體驗。如果你渴望一次更加完整且充實的課程,並且在詩歌和短篇小說的閱讀之後,進一步體驗整本書閱讀和電影欣賞,不妨繼續關注我們在暑假推出的“語言的冒險”系列課程。以下是暑假課程的簡單框架:
1
第一節課|現代詩一:語詞
2
第二節課|現代詩二:形式
3
第三節課|短篇小說一:風格
4
第四節課|短篇小說二:視角
5
第五節課|整本書閱讀《動物莊園》一
6
第六節課|整本書閱讀《動物莊園》二
7
第七節課|整本書閱讀《象棋的故事》
8
第八節課|整本書閱讀《棋王》
9
第九節課|電影《紅氣球》
10
第十節課|電影《人工智慧》
如需諮詢課程請新增小助手,微訊號:yixidongdong
一席少年(YiXi Youth)是一席的子品牌,致力於為青少年、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涵蓋人文、藝術、科技、哲學、博物、心理等多領域內容,以跨學科視角拓展認知邊界,重塑教育的可能。
關注並“星標★”一席少年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得更多線上內容和線下活動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