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024年淨利潤突破400億元,計劃分紅120億元|首席資訊日報

1. 央行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政策利率屬性淡化  
央行今日開展4500億元1年期MLF操作,首次採用“美式招標”,政策利率屬性進一步淡化,助力銀行降低負債成本。
犀利點評:MLF操作雖短期利好市場,但政策利率屬性淡化意味著央行更注重市場調節,長期效果仍需觀察。
2. 小米集團配股融資53億美元,用於業務擴張
小米集團計劃以每股52.8-54.6港元配股融資53億美元,用於業務擴張及研發。  
犀利點評:小米融資雖為擴張鋪路,但資本市場對其估值和增長潛力的信心仍需時間驗證。
3. 比亞迪2024年淨利潤突破400億元,計劃分紅120億元
比亞迪2024年淨利潤達402億元,同比增長34%,計劃分紅超120億元,汽車業務收入佔比近80%。
犀利點評:比亞迪的業績亮眼,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未來增長能否持續仍是關鍵。
4. 騰訊領投智元機器人,估值達150億元  
騰訊領投智元機器人新一輪融資,估值達150億元,加速具身智慧領域佈局。  
犀利點評:騰訊在AI領域的佈局雖廣,但智元機器人能否實現商業化落地仍是未知數。
5. 小鵬汽車預計5年內飛行汽車可商用,已獲4000訂單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預計5年內飛行汽車將成日常通勤工具,已獲4000訂單,計劃2026年量產。
犀利點評:飛行汽車雖前景廣闊,但技術成熟度與政策支援仍是商業化落地的最大挑戰。
6. 蘋果CEO庫克訪華,承諾擴大在華投資
蘋果CEO庫克訪華,承諾擴大在華投資,並與中國商務部長會晤討論經貿合作。  
犀利點評:蘋果在華投資雖顯誠意,但地緣政治風險與市場競爭壓力仍是其面臨的重大挑戰。
7. AI人才成銀行春招“香餑餑”,年薪高達80萬元
2025年銀行春招中,AI崗位年薪達80萬元,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聚焦AI技術研發與應用落地。
犀利點評:AI人才爭奪戰雖火熱,但銀行能否真正實現AI技術賦能業務,仍需看實際應用效果。
8. 京東入局具身智慧領域,聚焦智慧家居應用
京東成立多支研發團隊,入局具身智慧領域,聚焦智慧家居應用。
犀利點評:京東的智慧家居佈局雖雄心勃勃,但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仍需看產品創新與使用者體驗。
9. 重慶:有關部門已起草了促進生育、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相關檔案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從地方來看,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生育有關決策部署,目前,正按國家統一部署推進相關工作。同時,相關部門已起草了促進生育、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的相關檔案。
10. 哪吒汽車確認兩位技術高管已離職
哪吒汽車向記者確認,前首席技術官(CTO)戴大力、智慧駕駛業務負責人王俊平目前已離職。有業內人士透露,王俊平確已入職國內某智慧駕駛初創企業;戴大力或已加入奇瑞汽車,但尚未得奇瑞方面的確認。
11. 被指收購德國戶外品牌狼爪,安踏:不回應市場傳聞
近期有市場傳言稱,安踏集團已收購德國戶外運動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安踏集團企業傳播部門就此訊息對介面新聞表示:“我們不評論市場傳聞。”
12. 印度尋求豁免特朗普政府擬實施的對等關稅  
印度將與美國貿易代表團會晤時尋求豁免特朗普政府擬實施的對等關稅。  
犀利點評:印度尋求關稅豁免雖為保護本國經濟,但美印貿易關係的長期穩定性仍存不確定性。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歡迎關注“首席商業評論”影片號留言討論!
投稿及內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